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16 10:06:02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教 材 分 析 八年级上册教材是对小学教材进行衔接和深化,同时又是初中整套六册教材的开端。本册内容的构建注重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不断深入,体现螺旋上升,也为后续的同一主题的深化播下种子。教材的核心教育教育主题——关注生命的成长 。

 七年级初中生面临的主要课题: ·新的学校环境

 ·新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新的学习要求

 ·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变化

 本册教材以生命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等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一、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本册主要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全覆盖,从而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断深入。“少年有梦”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出生命的精彩”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 。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关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首先,教材语言

  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第三,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一方面,课程将伦理道德、心理学、法学、政治与国情等做知识整合,形成综合课程。例如,在“家的意味”一课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在问题的分析、观点的呈现方面,力图给学生提供思维、判断、选择的条件,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 1 共同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 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 中国改革的标志:8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4. 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 (1 1 )近百年来,强国富民一直是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标。

 (2 2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过很大挫折,遭遇过发展困境。

 (3 3 )8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由此开始的伟大变革冲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认识和体制障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5. 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什么?

 (1 1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 3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成为社会共识。

 6. 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

 (1 1 )中国人民已经找到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2 2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7. 改革开放 0 40 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8.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9.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1. 中国经济腾飞的意义

 (1 1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 (2 2 )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 12.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3. 我国如何应对这一主要矛盾?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14.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 等领域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何谓新常态?

  表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16. 面对新常态应对措施: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落实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经济 健康可持续发展。

  17.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去 ①我国过去 0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②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总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18.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9. 党的奋斗目标?具体有哪些举措?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举措:提高就业质量和 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意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 21.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22. 怎样共享发展成果? P11- - 13

  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党和政府坚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1. 创新的含义

 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 生活方式 。

  (1 1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 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

 (2 2 )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 生活的方方面面 ;

 (3 3 )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 年复一年的积累 ;

 (4 4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 团队、集体的 创造活动。

 2. 创新的重要意义

  (1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 2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 3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 (4 4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 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1 1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 2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 3 )创新驱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 4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4. 改革与创新的关 系

 (1 1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2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 3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 5. 为什么我国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6. 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 境。

  7. 为什么我国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8. 当今社会,我们如何贯彻落实万众创新的理念?

 (1 1 )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 2 )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 3 )弘扬创新精神。

 (4 4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9. 我们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1 1 )

 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

  (2 2 )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如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3 3 )

 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多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⑷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1. 民主的内涵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 2. 百年中国追求民主(历程)的意义:

 (1 1 )建设人 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

 值追求。

 (2 2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

 ,国家繁荣发展

 ,生活稳定有序

 ,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 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 4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 5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 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 5.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 1 )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 2 )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 6.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 社会主义民主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

 (本质特征)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8. 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含义/ / 必要性、原因)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要求)

 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 直接性 和 有效性 也将不断增强。(实践)

  9.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1 1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 2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 3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0. 民主选举的形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 民主选举原则:

 ①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2. 民主决策的制度保证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13.. 为什么要举行...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

 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 1

  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

 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 3

  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最新 2016 年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

 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

 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735.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