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精选文档)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20 13:00: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精选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篇1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篇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探析
作者:左春宁
来源:《学理论·下》2018年第04期

        摘 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刻认识这一矛盾,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和处理我国目前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要矛盾;
十九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014-0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正确认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动态变化,才能准确把握社会时代发展的动向,才能解决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人民利益和愿望的表达,并始终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理论。其中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则是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基石,是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脉搏的重要指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社会矛盾发展的经典论述。任何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将具体地表现为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不仅表现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社会历史阶段,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居于社会发展主导支配地位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重新认识和把握我国在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制定党和国家关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推动“两个百年计划”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社会主义: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内涵

摘要: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共同点是都具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在哪些方面有“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理论;
实践;
社会主义;
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各种建设理念的统一;
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

一、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一)对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文化思想批判的吸收

1.理论体系的承续性和渐进性

(1)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其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承续性特征。

(2)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性表征的概括。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2.理论体系的本土性和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土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统一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都来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择优性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这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理论体系自身在不断接受和丰富新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吐故纳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质。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一)科学性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符合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离开国情特色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最后,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二)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三)群众性特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一化三改造、到后来的农村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建设等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说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出了明显的中国“特色”。正是这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才能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篇4

第5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制度。

2.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3.认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意义、目标和着力点。

4.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现实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当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

社会建设制度是指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体制,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为规范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运行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原则的总和,具有传播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培养人才、推动自主创新等功能。

二是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是为调整劳动和就业社会关系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原则的总和,具有个体自由保护、个体价值实现和社会安全保障等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为规范医疗卫生行为而制定的规则和原则的总和。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必须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原则。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而制定的有关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安置等一系列规则和原则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社会管理制度。社会管理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原则的总和。要建立健全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1.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态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
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等等。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是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二是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就业和公平分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都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而进行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和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建设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处理和解决,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成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要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加强社会建设,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更趋复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在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

二是矛盾的复杂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矛盾是由历史、现实、政策和一些具体问题等诸多原因引起的,而且还表现在矛盾主体增多,矛盾关系更加复杂,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解决的难度明显增大等方面。

三是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但若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出现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的趋势。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局部性的和具体性的事件,就有可能演变成群体性、政治性事件,同时敌对势力加紧进行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这些都可能使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作良好社会环境。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主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护群众权益。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其中,利益矛盾是其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和制约其他各类矛盾发展的主导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等,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不但原有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而且涌现出一些新的利益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利益主体的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

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围绕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问题,冲突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前利益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进一步追求,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积极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重视各种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利益引导机制,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
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
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等调控措施,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
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科学有效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努力缩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差距,减少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

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是对社会终极价值的追求,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约束。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

第一,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内涵和形式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对公平正义的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因此,应该把公平正义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讨论。

第二,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在不同领域,公平正义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政治领域的公平正义要强调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合理合法的行使,社会领域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为保障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人群进行分析。

第三,公平正义是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和差别。从理论上说,尽管可以明确公平正义的具体含义、原则和评价尺度,但在现实中公平正义的实现却存在着千差万别。从实践上说,公平正义的实现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过程。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平正义就会自然而然地马上完全实现,它还需要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来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来体现和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平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收入关系尚未理顺,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存在着不规范收入甚至非法收入;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等。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四是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五是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缩小民生差距、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而增进社会和谐,根治复杂的经济社会复合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体系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劳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均等化,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其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公开、政事公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决纠正和防止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建立健全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信息反馈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必须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三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与之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便于监督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状况;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管理,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

社会管理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阶段性,是指社会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为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复杂性,是指社会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诉求,涉及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呈现出复杂性。长期性,是指社会管理与社会和人类的存在密切关系,其内容和形式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管理理念还不科学,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等问题;
二是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
三是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存在社会管理立法滞后、社会管理执法不公等问题;
四是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渠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缺位等问题。

2.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水平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职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六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七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八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思考题

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研报告
浅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而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或“改革60条”,《决定》第42条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此为契机,在经济领域“重启改革议程”的启发下,“重启教育改革”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前沿课题。迄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来看基本上一直在‘浅水区’瞒珊而行。其普遍特征是:文本要求多,行动落实少;表而形式多,实际成效少;自我表扬多,外部认同少;一时效应多,可持续效果少。”重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之所以要“重启教育改革”,主要是因为“时间节点”非常关键。当前我国社会而临转型,改革开放事业正在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而临着再出发,政府关于改革的态度和决心举足轻重。
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所经历的特殊经历,因此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也给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与其他改革一样,教育伴随着发展也从最初的立竿见影转变为终年期的矛盾重重,漏病百出。教育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将一些官本位思想扎根于普通学生脑海中,且根深蒂固。当教育与官帽、职称、工资等联系在一起时,教育总是躲在冷漠陈腐的黑板后面,不见一丝血迹。这些思想甚至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大相径庭,这不仅令家长们对孩子的日后发展忧心忡忡,也将中华民族的未来推到了岌岌可危的风口浪尖。一切的一切都在警醒我们已经是时候去正视、去解决日经衰落的中国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体制现状
(一)整体教育程度较低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人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在我国农村仍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九年义务教育在一些偏远地区推行阻力较大,贫困山区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还亟待解决,由于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也都比较低。
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人口基数众多的中国,人才比例却不容乐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很多人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决定着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天下熙熙,皆为名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思想使得好多学子功利心太强,无心搞学术,投机钻营,好逸恶劳,推卸责任,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一考定终身,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不断增加难度,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中学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教育改革”,实际这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依旧是陈腐的老路,层层选拔的考试制度依旧大行于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考定终身”。孩子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学校的功利性教育理念扶持了应试教育,


压制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他们眼中,只是忽悠世人的幌子,内骨子里依旧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实施改革不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四)教育资源不平衡
中西部教育在教育发展水平、“两基”普及、师资力量、校舍建设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三是教育的群体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不同群体在教育上拥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熟不知,公民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然而现实却是那么残酷。
偏远山区那里的孩子们除了教学环境很是简陋以外,教学设施更是稀少,而且山里的孩子们衣着依旧褴褛,饮食依旧简单;
城市的近郊,那些农民工的孩子们借读的学校,那是昔年陈旧简陋的校舍,教师更换频繁,学校随时都可能关闭;
然而在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里的孩子,他们那里体会的到偏远山区还有农民工子弟上学条件的艰辛和来自不易。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不相符的。(五)投入低、成本高
教育经费依然短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落实。中国当代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一直在3%左右徘徊,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一直没有突破3%。教育经费的短缺,加上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学前教育、农村教育相对薄弱④。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这一主干道上,而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教育的关注,特别是“211工程”以来,鼓励地方和民间办校,而那些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人却通过“计划外”招生创造收入,更有所谓的“贵族学校”,使得中国基础教育出现“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
而中国要维持教育这个庞大的机构,需要的成本十分昂贵。表面上看教育没有被产业化,实际却被商业化了。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艰难结症所在。这和中国其它国有部门机构改革一样艰难,因为涉及的范围和利益十分广泛而且里面猫腻甚多,这是中国政府无法正视的严重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分派存在不公平或不公正。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可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上面直接反映出来。实际教育体制问题的现状远不止于此。中国的教育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表现如下:教育商业化、师生金钱化、外语强制化、学习寒窗化、道德沦丧化、学校行政化、高考应试化、文凭腐败化等。而“应试教育”则为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滋长”的温室。
二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教育本质的“培养人说”是呼声较高的一种观点,它突出了教育的“育人”属性,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但有的学者认为此说法语言不够准确:“培养”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可解释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不难发现这是个循环定义,即用同一个概念来解释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培养人说把教育抽象化了,生活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历史时期都不是抽象的,总是依附一定社会和一定的阶段而存在,并引用列宁的话:“‘学校应该为生活培养人才’这个公式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在于生活需要什么和‘谁需要”’,他们认为必须具体分析“生活”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本质。
然而目前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为何中国教育体制为何会如此的腐朽落后,答案是当下的教育体制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
当一个政策已经再也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甚至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起到相当程度上的阻碍作用时,那么改革就会接踵而至。腐朽落寞的、阻滞的旧政策即将被朝气蓬勃

1


的、推动性的新政策瓦解的分崩离析。教育改革亦然如是。
“教育改革”只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裹挟在这一总体性概念之中的,是教育的不同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领域(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教师教育等)、不同层面(教育体制、学校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的各种各样的改革。
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与价值准绳,便意味着在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问题上,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任何学生——即便是少数学生,不论是少数能力差的学生,还是少数能力强的学生——都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牺牲品。这对教育改革而言无疑是一项难度很大、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因为教育本身的最终目的与最大难题,也就在于促进所有学生而不只是部分学生健康、顺畅的发展。
如果升学考试本身对于学生发展状况的检测功能不断强化,如果社会用人标准也在不断改善、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教育改革与学生的升学考试乃至今后就业之间的矛盾便会逐步缩小,便可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不影响甚至有助于学生升学考试乃至今后就业的作用。这也已为一些学校的教育改革效果所证明。
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杂烩。不论具体教育改革有着怎样的工作目标,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促进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原点便在于“育人”,教育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的发展,才是学生自身未来生活幸福的内在保证,也才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中国教育改革方向
为实现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中国现代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教育体制的腐朽必将给民族带来一场巨大的灾难,这无疑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都不想看到的。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认识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传统历史文化的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因素,中国教育机构内部因素和教育系统外部政治环境因素,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行制度政策的因素等。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笔者结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改变教育观念
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批判吸收西方教学经验,逐步完善新时期教育思想。教书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应当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儒家文化重新作为主角回归到对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去,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教育。认真学习和反思一下,儒家文明提倡的忠、孝、礼、义、仁、智、信,深化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和传承。不得不说,近些年来,受一些低俗文化的影响,国人的思想品德较早期前辈相去甚远。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时刻牢记我们求学的意义,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不投机钻营,目光短浅,做理想有内涵的当代大学生。(二)改进教育制度
现代社会教学秩序十分混乱,公办与私立并存,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却差别很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应该不主张民办学校,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纳入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制度教条、缺乏灵活性,行政化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教育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变革发展。(三)重视传统文化
西方对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入侵不仅仅表现为枪炮和鸦片,再后来则表现为“大棒”和“美元”,而这些后面带给国人的却是糜烂堕落的生活方式,而当我们不小心误入陷阱时,西方人却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白银”,当我们不情愿时,西方人送给我们

2


的是血泪的屈辱。过去历史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西方人这种本质属性——这是源自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内核所决定的。(四)改进人才选拔制度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变相的科举,科举扼杀了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现在的高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埋没了许多的人才,以至于每年有大批的“专才”、“怪才”得不到升学的机会而错失深造的机会。而在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会成为学科的领军人物我不得而知,但从教育的本质上讲,哪怕只有一个人,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有问题的。(五)重新审视外语地位
英语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刀剑,带给全球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Hamelink曾指出全球化意味着全天候的侵略性行销,被控制的信息流在不知不觉中长期改变着本土人士的生活方式,妨碍本土主动权,所有这些融合在一起将导致本土文化空间的减少。据统计,像西欧这样文化发达地区,上映的电影中80%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出品。英语全球化不仅对其他语言造成威胁,更将进一步威胁到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独立。由此可见,语言政策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处理得是否妥当涉及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民族团结和国际地位。
而事实却是,在中国,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学说英语,而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英语在母语还未成为国人驾轻就熟的能力之时,就将外语推倒了如此的高地是不是有点“崇洋媚外”、“自毁长城”。的确,世界是开放的、中国也是开放的,中国要与世界接轨,但凡事有个“度”,如果忽视本国传统文化,而刻意追求外国文化,那么我们华夏儿女岂不是成了西方文化的奴隶,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可以忽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
结语
教育改革如果不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作为明确的最终目的,那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所谓“教育改革”,不是糊涂的改革,便是“反教育的”改革。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一条根本的价值准绳,也是教育改革的道德正当性的来源。因此,所谓教育改革的成功便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我们总不能说,一项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不具有道德正当性的教育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对教育改革而言无疑是一项难度很大、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因为教育本身的最终目的与最大难题,也就在于促进所有学生而不只是部分学生健康、顺畅的发展。
中国社会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众多困难相互交织,而教育作为关系祖国未来,民族走向的特殊事业,其改革步伐应当慎之又慎。因为在教育问题上,我们是真的输不起,即使只错了一代人,那么中国的明天将岌岌可危。当然任何改革举措,都将是艰难的行为。其中太多的利益群体相互交织,将中国教育重重捆绑,挣扎无方。作为祖国的新生力量,共和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坚信改革,坚信发展。只有强有力的改革执行者与众多的改革拥护者全面推进改革的有效实施,用行动来绘新局、写新篇,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才能更快地实现。
3

推荐访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调研报告 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精选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xindetihui/3381.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调研报告体会(精选文档)》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