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感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24 11:30:04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5篇

第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

我国机械行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性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能给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式带来重大变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在信息化时代,与电子信息等技术融合的机械工业各行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也需要机械工业提供各种基础设备。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机械工业必须要先行。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临沂召开。此次会议围绕“适应形势、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与会人士共同探讨“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战略。会议听取了国家宏观经济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报告;
审议协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
审议协会有关议案;
颁发2013年工程机械信用等级评价证书和牌匾;
并围绕行业热点问题举行深度探讨。

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结构转型、投资放缓的不利局面,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工程机械行业处于第三次艰难调整期。在这充满挑战的经济大环境中,山东临工坚持“效率至上、科技领先”的核心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有临工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创立这种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出务实创新和改革精神,而这种强大创新力正是临工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砝码。

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山东临工始终把打造一流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不断探索,山东临工构建了技术创新平台LTS,大力实施精益研发,为客户提供最可靠的产品;
搭建了技术核心竞争力平台,深入推进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确保技术持续发展。技术核心竞争力平台包含专有技术和共用技术两大模块,专有技术和共用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支撑着临工“可靠、节能、舒适、成本”四大技术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几年中,紧紧围绕“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在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节能技术取得新突破,一是节能20% 以上的二代节能型装载机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应用,二是更高节能水平的三代节能型装载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技术核心竞争力平台为“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提供了丰富的源动力。根据市场竞争态势的发展,临工可以适时释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始终保持临工产品在同行业的技术领先。我们要持续推进精益研发,加强基础研究,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为实现临工乃至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被称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脊梁。回溯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历史,每个经济体的崛起都有一个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撑。

如何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如何把创新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2014年的小满时节,怀揣着对老工业基地的殷殷期望和深切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带领致公党中央“创新驱动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调研组奔赴黑龙江、辽宁两省,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研发现场,与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探讨,认真聆听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的建议与心声,通过扎实到位的实地调研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建议,调研报告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二、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的联系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必须要深刻学习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1、从做“大”到做“强”

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大国。然而,规模的增长并不能掩盖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现实困境。据统计,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设备的60%以上要依赖进口;
我国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近年来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也迫切要求加快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高资本高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大,但是由于人力、原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压力巨大。

2、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东北曾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包括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钢铁、能源、化工等在内的众多工业企业,其中多个门类的产能产量在国内都处于行业引领位置。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开始面临着产能过剩、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国际化竞争加剧等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建立起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而这样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巨人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其艰难程度非同一般。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下降,体现并符合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发展中后期的这一历史阶段特点。产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惟有通过改革创新积极适应发展要求,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装备制造业强国。

3、创新之路上下求索

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必须培育一批有自信、有实力,能展示和代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其抢占世界高峰。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需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还离不开在经营管理、商业模式等领域的综合创新,要注重产业上下游的配套发展,拉动产业链向研发设计高端和客户服务两方面延伸。要创建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应不断丰富创新内涵,尤其在经营管理方面,可谓任重道远。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在我国工业、国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调研组认为,在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政府应合理利用WTO相关规则,探索在装备制造业的某些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到有“破”有“立”,以保障国家长远利益。调研组同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保障。要创新分配体制,使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其中,以良好的条件吸引、培养和激励各类创新人才。

三、总结

总而言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关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 航空制造技术,2013,13:62-63.

[2]李新亚. 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机械工业强国——机械工业制造强国战略介绍[A].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4:1.

[3]曹蓓,赵醒村,赵镇. 浅谈高校科技工作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作用及意义[J]. 广东科技,2015,14:13-14+23.

[4]成梦瑶. 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识别与提升策略[D].沈阳工业大学,2015.

[5]李伟庆.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研究[J]. 科技视界,2015,16:14.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

两节中特课,使我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老师讲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是如何由一种思想到成为一种运动再到最后成为一种制度的。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探索。

概括来讲就是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指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党领导的运动,它严格的限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方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则更像一个大熔炉、万花筒,当中既包括共产党、工人党的运动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左翼政党如: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组织的运动、理论。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由圣西门的学生在1831年的《环球杂志》中提出,根据词源学来看,“社会主义”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同伙的、同伴的”,倾向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最早见之于莫尔的《乌托邦》,该著作成书于1516年,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著作。该书虚构了一位航海家在乌托邦的见闻:在那里小国寡民,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马克思唯物论的角度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所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的产生,也有其现实条件,随着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家大发横财。而工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却每况日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了严酷的剥削。这就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他们终日忙碌,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并且也没什么政治权利。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获取更多的权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早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阐述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以及他们的伟大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巴黎公社算是最早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的实践,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展示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的失败主要还是由于人们的经验不足以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用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指导社会主义运动便十分必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到无产阶级工人的运动中去,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吸收之后,于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其诞生犹如夜空中的一课启明星,指引着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后这一思想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入了中国,并未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所接收。该思想对五四运动以及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于1917年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反动统治。在内忧外患中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马克思当时所设想的是,社会主义只能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得到实现,而像俄国这样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所以,俄国当时除了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还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据本国情况,并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成功开辟了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七一度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社会主义大国。但由于在其后期,党内高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并且制度僵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使得苏联最终付出了解体这一惨重代价。苏联解体的这一教训,值得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反思。

与苏联解体同时发生的另一件重要事件是东欧剧变。欧剧变 ,又称 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贪污腐败、践踏法律和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戈尔巴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一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和民主化。

苏联解体跟东欧剧变,极大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世界上现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为——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尽管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中,并且这种低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时期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力量,近期以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史总是辩证的前进的,特别是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总结,通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理论探讨,会使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也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以上便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所作的简要论述。下文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展开具体论述。

社会主义运动不仅仅只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时,也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在对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多种社会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现今北欧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瑞士、丹麦挪威等国家,它们实行的各种政治、经济、福利制度,已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十分接近。

以色列的基布兹是一个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团体。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以色列政府规定: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没有私人财产。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基布兹的种种措施都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所应该采取的措施相一致。

时代变,“基布兹”也在变。“基布兹”从事的农业生产利润越来越少,于是转而发展工业,这是早期“基布兹”运动无法想象的事情。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未来的经济不能仅靠苹果园、养鸡场、养牛场和粮食作物等,还要发展工业。现在“基布兹”工厂什么都生产,产品从时装、食品、家具到电子设备、农机以及计算机等,种类繁多。这一变化在“基布兹”内部曾引起一场大争论。但经济的压力迫使许多“基布兹”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社员安排到工业建设上。一些人担心,为适应环境变化所作的这些调整,将使“基布兹”危险地背离最初的原则。但其他人则认为这种妥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基布兹”生存的关键所在。经济变革是“基布兹”面临的一个问题,但“基布兹”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基布兹”人口的减少,即青年一代的认同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在富庶和繁荣中长大的“基布兹”年轻一代,受社会享乐思想影响,希望自己有小汽车,有更多的钱到国外旅游,对“基布兹”狭小的天地感到不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和渴望,有部分年轻人在服兵役或到高等学府深造后,不回到土生土长的“基布兹”,而是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一现象无疑将影响到“基布兹”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势必要落在八零、九零后身上。如何使这一群体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好处,心甘情愿的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国家将要面临的又一问题。除了通过开设诸如马克思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向同学们传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建设道路外,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使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带来的切实好处。

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条道路必将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为之奋斗,梦想终有一日会实现。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实践

1、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1516年,英国国会议员托马斯·莫尔写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他认为:“原来社会各种罪恶的根源竟是财产私有制度!” 他渐渐相信,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度,公平分配财富,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他设想在乌托邦,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们吃饭在公共食堂,连住房也是公有的。乌托邦的城市规划得很好,布局合理,建筑美观,家家都是花园洋房。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萌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涌现出三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他们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达到顶峰。

圣西门论述了实业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以工人阶级代言人的身份论述了他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他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灾难,把他所追求的理想制度的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并对这个“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描述。欧文则是直接实践,于1824年到美国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起共产主义劳动公社,但因实验失败而一贫如洗,于是回到英国,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了30年的活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这三大工人运动的产生,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这个背景下,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应运而生。

早年,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1847年初,他们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对同盟实施改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为该同盟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并于1848年2月发表,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不相容性;
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无产阶级通过开展有组织的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夺取国家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力量改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将其转化为国家财产;
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资产阶级很快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李沃夫为首的临时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7月组建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宣告胜利。

列宁在总结苏维埃政权最初几年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俄国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物质技术基础;
发展商品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改革党和国家机关,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进行文化革命,提高俄国人民素质;
促进民族平等,实现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

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现实形态——苏联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计划经济,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并将这一成果通过1936年的宪法加以确认。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随着苏联红军向欧洲的推进和节节胜利,东欧诞生了一批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亚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战后,这些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20世纪60年代初,古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到1975年,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共有15个,其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

社会主义在实现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同时,苏联模式也越出苏联一国范围,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榜样。但是,苏联模式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形成更多地与苏联的国情相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环境发生变化,它的弊端也便逐渐暴露出来,并在其他国家患上了“水土不服”之疾。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
在经济体制上,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抑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在政治上,个人迷信盛行,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
在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十分严重;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条主义盛行。所以,20世纪50年代末,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呼声。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苏联、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把社会主义改革推向了高潮。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改革观,导致了不同的结局:一个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联东欧剧变,另一个是中国、越南等国家走出了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在改革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一个人们生活得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富裕,也更加平等、更加幸福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以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发展阶段、具有许多优越性的品质而与之区别开来的特征”。所以,越南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态势。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905年8月20日,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他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把他的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并且特别强调此“三大主义皆基于民”。孙中山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实行这三大主义,就可以“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但是,在推翻一个皇帝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皇帝”,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开始了军阀混战。这说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根深蒂固。故孙中山在弥留之际承认“革命尚未成功”,要求“同志仍需努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思想学说变为现实制度,这给包括孙中山在内的正在黑暗中摸索徘徊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方向的启迪。毛泽东后来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时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巴黎和会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激起国内青年学生发动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1920年以后,上海、北京、广州、长沙等地先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晚,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集中到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成立后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明确提出这一主张。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年1月20—30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国民党之主义”为核心内容,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了反对共产党的四一二政变。在政变后的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4月28日,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者在北京从容就义。

1927年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1934年,在遭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转战到陕北。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激起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契机,与国民党再度携手合作,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945年,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月24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提出“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这样的国家制度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但是,蒋介石并不理会这一代表人民心声的国家制度,而是调集兵力、积极备战。1946年6月26日,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开幕式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
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是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1953年12月制发了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提纲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个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和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开始。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最后修订的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劳动群众个体所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亿万农民和大多数其他个体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在一个拥有五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没有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个事实说明,这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适应了中国国情,并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1953年元旦,党和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依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四大运动”

1、“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举北犯,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于10月19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1951年6月30日,美国政府同意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镇压反革命”——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历时两年多,范围涉及全国几乎所有地区,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国主义间谍。曾经猖獗一时的匪祸,也基本扑灭,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4、“三反”、“五反”——从1951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在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军队、党派中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三反”运动),以及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五反”运动)。在运动中,各地揭露了一批严重的贪污盗窃案件,并先后召开了坦白检举大会或公审大会,对于严重犯罪分子依法严惩。典型的例子是依法判处大贪污犯、原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和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死刑。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口多、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制约着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影响和决定着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没有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加上其他复杂的原因,照搬了苏联模式。1953年3月,毛泽东觉察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955年底,他在党内率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在面对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上,毛泽东阐发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最重要的教益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际,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鉴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他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成就与挫折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延续了《论十大关系》的正确思想,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八大还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1957年,尽管经受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干扰,但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效果最好的一年。如果沿着这个势头继续发展和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历史不能假设。实际情况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干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乘风破浪》的元旦社论,批评“人们的思想常常落后于实际,对于客观形势发展之快估计不足”,明确指出“目前全国农业已经掀起了空前的生产高潮。各地党委必须积极地妥善地领导这个高潮,争取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大丰收”。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即所谓的“超英赶美”。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中央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人民公社”。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毛泽东到山东农村视察。当听说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到1958年年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2 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 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后果是,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劳动积极性受到了伤害,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从1959年至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

2、经验与教训

1958年秋冬,毛泽东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问题,开始着手调研、调整和纠偏。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为了解决公社化后所产生的生产、分配、福利、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纠正在办社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在郑州召开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大区负责人和部分省、市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毛泽东在会上领读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并作了多次讲话。虽然仍未摆脱对经济发展形势不切实际的估计,但还是澄清了两个主要的理论问题。

一是明确提出要划清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针对普遍存在的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情况,毛泽东在会上的讲话和读书谈话中,在肯定人民公社是实行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的同时,反对了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他明确指出,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不能混淆。他肯定现阶段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目前人民公社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制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他说,将来达到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它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的,也不等于就是实行共产主义。毛泽东指出,有些人总想三五年搞成共产主义,认为可以立即宣布为全民所有制,可以立即进入共产主义,谁不赞成就说谁右倾。这是错误的。两个过渡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两个过渡只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不可能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立即完成这个过程。这正如我们以前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农民脱离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一样,也只能逐步完成上述两个过渡。

二是批驳了在现阶段就废除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实行商品调拨的错误主张。毛泽东指出,现在,在有些人看来,人民公社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他们认为人民公社只有自给自足,才是有名誉的,如果进行商品生产,就是不名誉。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他指出,人民公社应该按照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有计划地从两方面发展生产,既要大力发展直接满足本公社需要的自给自足性生产,又要尽可能广泛地发展为国家、为其他公社需要的商品性生产。通过商品交换,既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换回等价物资,满足公社生产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毛泽东针对陈伯达等人要求现阶段就废除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实行商品调拨的错误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它们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的问题,而是要大大发展的问题。为了团结几亿农民,必须发展商品交换。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及时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逐步完整地表述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在战略步骤上,明确提出要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即:第一步,在1980年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在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和1975年初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两次把这一战略步骤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此后,全国普遍开展了整顿农村人民公社的工作。为研究进一步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和方法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在郑州召开了第二次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这次会议在讨论中形成了《郑州会议记录》,规定了14句话作为当时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统一领导,队为基础;
分级管理,权力下放;
三级核算,各计盈亏;
分配计划,由社决定;
适当积累,合理调剂;
物资劳动,等价交换;
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第二次郑州会议还起草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对公社、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职权范围作了具体划分。《郑州会议记录》对于克服人民公社内部的“共产风”起了积极作用,表明党在纠正错误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

1961年1月14日,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一方针,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

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大跃进”的方针实际上已经停止,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这对后来大规模的经济调整工作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此后,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1961年要成为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年。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组织了大批调查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所以,1961年就成为中央发布条例最多的一年。这些条例包括:“农业六十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商业四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科学十四条”,还有“高教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虽然国民经济起死回生,但总体情况并未出现太大好转。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书面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他指出: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除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农业歉收外,“还有一条,就是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报告指出,全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地、干劲十足地做好调整工作。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讲话,着重指出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他在讲话中作了自我批评。大会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集中统一。这次大会,虽然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的认识上,以及对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错误的估计等问题上,中央领导核心中的分歧并未解决,但在坚决贯彻执行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问题上,对统一全党认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自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这些历史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中国元素。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 或华夏文明 ,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扩展与提升,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是多少国家都羡慕不来的东西。美国如此强大,也才200年历史,他们没有所谓的传统文化。

中国这么久的文化历史,作为国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争做文明中国人

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是依法治国,而中国强调的是以德治国。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中国庞大的社会体系已经几千年的历史决定了很多东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打个比方,众所周知,很对国家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很是不满,比如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地吐痰这个问题,这是所有中国人民需要反思的地方。许多国家从很久之前就对随手扔垃圾这个习惯管得特别严,比如德国,他们公共场所从来不会出现垃圾果壳,也不会有居民会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定。只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都是会罚款或者拘留的,只要你随地吐痰,影响更大,你家里的小孩都是会被学校开除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而中国呢,这些都是隶属于道德管辖的范围,我们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从来不会用法律条例来约束这些行为道德,然而也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肆无忌惮,养成了种种“社会病”。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因此,为彻底根除这种病灶,必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整治道德问题,重在道德建设。整治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既要严惩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违法行径,实行“零容忍”;
更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事实证明,经济发展越是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道德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道德的自觉,源自人的修炼。道德建设,贵在养成。只要每位将道德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道德修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向上向善,循序渐进,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群众广泛参与。道德既表现为社会公德,又体现为公民个人道德。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需要全民共建共享。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动员、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共同打造道德高地。

中国人自古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务,认为具备了起码的道德修养,才无愧于“人”之称号。而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全球的转型时代,道德更应自觉地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时代的守护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等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案例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
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
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者,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
为人师表者,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经商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只要全社会都懂讲公德了,只要人人都学会修身自律,躬行实践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遵循道德建设规律。道德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道德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之以恒,持久为功,方能收到实效,方能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同时,历史又告诫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单打一"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是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建设,是一项洗涤、净化和塑造灵魂的基础性工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这既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也使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课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标准的特征愈来愈明显,热切期盼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渴望更加优质、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东、中、西地区文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文化待遇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上是不平等的,东部要好于中部,中部要好于西部;
在我国城乡之间,在享受文化权益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在城市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接受文化教育、享受文化待遇上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农民工有的连基本的文化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那些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制定规划,给予政策倾斜,尽快弥补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
对农村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城市要针对不同普通人群,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让文化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

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国家都羡慕不来的,然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却任由着这种我们本应引以为傲的资本逐渐没落。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反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们觉得中国文化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里面有学不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国人却不屑去学,甚至会通过网络诋毁这些文化。我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少,甚至学过的也已经在遗忘,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于现代科技,我们整天都在打字,而忽略了写字。我们闲暇时间读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使用电子产品忙于各种消遣。我们崇尚国际流行品牌服饰,却没有发现这些服装的很多元素都是引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特点,也没有发现中国的唐装汉服穿在身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走国际路线,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玻璃大楼,从来无力欣赏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建筑是多么壮丽辉煌……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资本。

道德文明的建设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从自身抓起。中国人口基数大已经决定了道德文明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人不是没有讲道德的,外国人也不竟全是懂得道德文明的。很多公共场合,可以发现很多中国的小学生是很懂得道德文明规范的,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带动身边的家人,所以中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方式是对的,懂得从娃娃抓起。以前教育的失败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导致了很多道德的败坏,但是你要相信,中国道德文明的建设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

近些年,可见中国发展之迅速,迅速的都有些畸形了,根本就没有遵从科学发展观,更不要说是以人为本了,所有的发展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GDP。植被的砍伐、污气的排放、无数高楼的建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空气质量的下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地震洪灾,很多地方出现的工厂爆炸都是对不适当发展提出的反抗。所以,发展必须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通过努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第五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
作者:陈术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着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从萌芽到确立的过程以及原始意义与衍生意义的差异性,追溯产生差异性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

        关键词: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起源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的认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到1950年代中期,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在总结“一五”计划经验和吸取“以苏为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1)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要求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者的关系。毛泽东在提到“商品生产”时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虽然毛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被限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但其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论,为邓小平日后突破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束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积极作用。

        (2)在政治建设方面,建立和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重大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经历几度修订并沿用至今,现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框架。这个政治制度的建构,反映出毛泽东具有远见的政治意识和超强的政治导向把控能力。

        (3)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共八大前后中共中央提出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和任务,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这时候的毛泽东,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力量,看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中国文化的恢弘气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感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4896.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感》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