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9-08 15:00:09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6篇

第一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论潮汕俗语“多仔饿死父”

中国素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在以传统著称的潮汕,这种观念更是深入人心。然而,在潮汕古训中却又有观点截然相反的一句话:多(音读“家”)仔饿死父。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潮汕人就是这样充满着矛盾?既要多子多福,又怕多仔饿死父?

在潮汕古训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多仔多弯蹇,少仔闲过仙;

好仔免用多,多仔饿死父。

前一句比较好理解,后一句却让人莫明其妙,不是说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么?多仔怎么会饿死父?

这要从潮汕人赡养父母的传统说起。

潮汕人宗族观念较强,一般是聚族而居。潮汕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嫁出的女儿,既不负责赡养父母,也不参与分配家产。这里的不负责赡养父母,并不是说不必孝敬父母,只是说没有赡养的责任。

赡养父母由儿子负责,如果有多个儿子,则年迈的父母会轮流在各房“食伙头”,可以一周一轮、半月一轮、一月一轮等,一般是房头少的轮的周期长,房头多的轮的周期短。轮到在哪家“食伙头”,父母就到哪家吃住。

以前农村生活艰苦,虽有多个儿子,但各家经济均不宽裕,因此父母只能去“食伙头”,以此减轻儿子们的负担,也可免于被人家说闲话。当然,如果父母身体健壮能自己劳作,也可自力更生,不必去“食伙头”。

现在有人也许会觉得“食伙头”是很凄惨的事,父母被推来推去,居无定所。其实在旧时的农村,这对父母来说是荣耀的,说明子孙昌盛,家族兴旺。

潮汕的传统,还包括“仔大分家”。儿子们长大结婚了,父母就要给他们分家。分家一般由母舅主持,而非由叔伯等宗族成员主持。潮汕有俗语说“母舅看外甥,个个一样亲”,说明母舅与外甥既很亲,又没有利益冲突,是主持分家的不二人选。

分家一般事先分成几份,由大儿子先选,依此类推。潮汕俗语说“大孙当尾仔”,传统上老大有优先权。轮到小儿子,没得挑了,往往只剩下一间“厝仔耳”,因此潮汕俗语也有“尾仔弟企厝仔耳”之说。

如果几个大的儿子都成家了,剩下小儿子仍未结婚,则父母怕他无人管顾“动动戏”,多会与小儿子同住,兼照顾他的生活,而暂不去“食伙头”。

在潮汕,“多仔”是荣耀的,又怎么会“饿死父”呢?

原来,相传“多仔饿死父”这句古训源自潮汕一则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名叫李天生的人,其妻一共生了9个儿子,年老后,还收养一个养子,凑足10个儿子。李天生父子大力垦荒种田,后来拥有良田三千亩,房屋30多间,年老时就将财产平分给儿子。眼看儿孙满堂,李天生十分高兴。谁知自其妻去世,他独居一屋后,儿孙们便不大过问他。有一年除夕,子孙们都忙于吃喝饮酒,无人理睬老父。

幸有那养子有孝心,至半夜忽然想起养父之恩,遂去看望他。但一到老父家,就听他在屋内唉声叹气,说想不到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是“多仔饿死父”。一问才知老父除夕夜竟没吃饭。于是,他一边自责,一边急忙扶老父到自家吃饭。

第二天大年初一,儿孙们都上门来拜年,老人一见就问道:“你们知道昨晚有人饿着肚子过年吗?”儿孙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李天生一番数落后,遂责令其亲生的9个儿子,每家退出10亩田给其养子,以奖励他的孝心。

自此,这句“多仔饿死父”的俗语便在潮汕地区流传开来。现今,在潮汕农村仍时常能听到这句话。特别是一些儿孙多的老人,碰到儿孙不孝时就会用这句俗语作自我感叹,越说越伤心,老泪纵横。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已不可能重现“多仔饿死父”的情景了。再说,潮汕人向来以传统孝道为重,即使有不孝之人,也只是极个别而已。

“多仔饿死父”这句古训,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准确地说,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不孝仔饿死父”。儿孙若是不孝,多仔少仔都可能会“饿死父”,儿孙若是孝顺,一个不嫌少,十个也不嫌多。

第二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后半句

作者:陈琛

作者机构:不详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2011

卷:000

期:022

页码:P.111-111

页数:1

中图分类:F812.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从业人员;办公经费;工作福利;MSN;幸福感;芬兰;免费;老板

摘要:我年轻那会儿,MSN已流行了一阵,不少纸媒从业人员都拿它作为稿件迎来送往的工作软件,免费、互动、随手可得,聊着天就顺带把工作给谈了——最重要的是,给老板节约办公经费,这多显示咱作为一个员工的觉悟!我曾经的主编,和老公去芬兰旅行那周还天天与我们MSN相见,收稿改稿聊选题一样都不耽误,还让我恍若有身临芬兰的幸福感,这简直是我经历过的最慷慨的工作福利。

第三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是当代散文全面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富于情韵美的散文大量涌现,同时个人散文专辑的出版发行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中青年散文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发行,并引起评论界广泛关注。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就散文而言,特别是有着浓郁诗性魅力的艺术散文,其语言的表达也是极具特色的。刘亮程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及近乎孤绝的生命体验,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村庄,其散文中语言的表达也是极具诗性魅力的。但评论家们更多的是对其散文的主题内容及哲学内涵进行阐释,对其富于诗性特征的语言却未作系统的研究。[1]本文以刘亮程的散文为考察对象,以语言形式为切入点,研究刘氏散文在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熏陶下语言所呈现出的诗性特征,使人们关注文学话语日渐丧失诗性的尴尬处境,以便找寻文学向诗性回归的路。

1。艺术散文与诗性传统

“诗性”作为一种美学概念,最早见于18世纪意大利美学家维柯所著《新科学》一书。按照维柯的论述,“诗性”是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的共同特征,是原始人类在不能对自然现象做出理性判断和科学解释的情况下,将对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认识以人的形态和情欲为标准加以度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也即“诗性智慧”,它的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感觉力和广阔的想象力。[2]

在此我们只是借用了“诗性”这一概念,以文学中的诗性特征为考察对象,而不去考虑维柯所言“诗性”的人类学意义,这并不背离其“诗性智慧”的主要特征。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纯文学的特性,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具有诗的特性。其表现不仅在于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主干文体,还在于诗的特征在无形之中渗透到了其他文学品类中。因此笔者所言“诗性”是在中国语境下相对狭义的“诗性”,是以“诗”中的诗性为主要参照的“诗性”,即以想象为途径,以超越世俗功利为目的的一种创作性思维。它注重情感的体验,强调用形象化的语词表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趣,同时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这种诗性特征在“艺术散文”[3]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庄子》。可以说,庄子以其超逸的情怀和恣肆恢弘的语言为后世作出了诗意表现的典范,其富于浪漫色彩的想象与变幻奇诡的语言更是诗性思维的极好体现。如在《逍遥游》中,庄子以其非凡的想象力虚构出一只亦鱼亦鸟的庞然大兽,他这样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4]这使“鲲”、“鹏”大至千里、形若垂云的样貌更为形象化,而这种韵散结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极富节奏韵味的,其诗性的特质可见一斑。又如在《则阳》中,庄子大胆地幻想出了两个小至蜗牛触角的国家,他这样描述:“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5]这种奇绝的隐喻再现了当时争战不断的残酷现实,也表现了庄子对统治阶级不顾民生疾苦而常年争战的愤激之情,这都体现出了诗性的特征。再如《齐物论》中庄子将山林自然形成的洞窟比喻成人的鼻、口、耳,他写道:“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6]这种隐喻使山林形象更为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诗性的特征。但类似庄子的这种诗性特征在艺术散文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而当代中青年散文家刘亮程在自我的阅读体验中汲取了《庄子》的某些诗性特质,使其散文在自由想象的思维空间下呈现了诗的特性,这可以说是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诗性文化的一个体现。他曾多次在作家访谈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学对他的影响,如在天涯社区的作家访谈中,他说:“对我创作影响最大的人和作品有庄子、屈原、《山海经》等。”[7]他又在中华文艺的作家访谈中说:“早年在乡下我读过一本《楚辞集注》,屈原那种漂流于大地间的精神气息,我领悟了一些,后来读庄子。第一次读就觉得熟悉,好像是庄子就是我们村里一个姓庄的老头,他描述的那些风、秋水、山木、死亡……似乎都在我们村里。我能听懂他说的话。”[8]这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学中庄子的虚构想象、屈原的浪漫飘逸等诗性特质都是其散文创作的源泉。而刘亮程这种强烈的感觉力和广阔的想像力在他散文的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其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称之为诗性话语,下面就刘亮程散文的诗性话语作具体论述。

2。刘亮程散文的诗性话语

刘亮程曾无愧地说:“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9]这“高天”、“深地”来自于一个叫黄沙梁的村庄,而他的散文正是他对黄沙梁这个村庄的全部生命体验的真实记录,其语言是闲适而灵动的,没有任何雕琢造作的痕迹。他将内心的苦闷之情、孤独之感与对自然、生命的体验有机融合,在沉郁而舒缓的语言节奏中,使之彰显。同时他又突出语词的形象感,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整体考察刘亮程散文的诗性话语,可将其特征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2。1强烈的情感表现性

就中国传统诗性文化而言,无论从先秦时期确立的“诗言志”说,还是魏晋时期流行的“诗缘情”说,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诗性话语的首要特征是表现情感,这源于人类本体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内宇宙的关注。刘亮程本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有意识地将自我情感活动的体验作艺术形式上的呈现,其散文强烈的情感表现性可见一斑。他的散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兽共居的世界,其中兽的世界总是生机盎然、意趣横生,充满调皮可爱的孩童气息;
而人的世界,却显得悲凄荒凉、近乎虚无,充斥着沉暮沧桑的老年之色。这样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人不如兽的生存状态,一种沉郁悲凄的情韵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震颤着人们的心灵。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像这种阐释人类悲剧命运的文字可谓比比皆是。如:

这头牛跟我们生活了十几年,我们喝斥它、鞭打它,在它年轻力盛的时候,在它年迈无力的时候。我们把太多生活负担推给了牛。即使这样,我们仍活得疲惫不堪。常常是牛拉着我们,从苦难岁月的深处,一步步熬出来。

——《卖掉的老牛》

人的去处也是一只鸡、一条驴、一头山羊的去处。这条土路上没有先行者,谁走到最后谁就是幸福的。谁也走不到最后。磨掉多少代生灵路上才能起一层薄薄的烫土。你我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生命像根没咋用便短得抓不住的铅笔。

——《一条土路》

每当我看到他袖着手,紧掖着棉衣行走的样子,就会感到父亲的四周洞开着许许多多的门,它们透着阳光也透着寒冷和风,父亲已无力关住任何一扇门,他能做到的只是把自己的衣襟掖得更紧。

——《修门》

上述几段文字,句式灵活,用语闲适自然,无刻意的雕饰,叙述的语调低沉、轻缓。正是这种朴素的语言与作者的生命体验完美地统一,使富于哲思的悲情灵动自然地流于字里行间。《卖掉的老牛》中作者用“一步步熬”来形容走过“苦难岁月”的疲惫与艰辛,用牛一生遭受“呵斥”、“鞭打”的命运来暗寓人类命运的悲凄,一种无法言说的凄苦之情就在这“牛拉着我们”的动态画面中突现出来,寓情于景,达到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一条土路》中作者将“生命”喻为“短得抓不住的铅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短暂、生命的易逝。而“人的去处”也是各种动物的去处,这种超现实地用动物的死亡表现人类的死亡,无形之中就透着一个悲字,这悲情如在作者心底低沉地哽咽着向世人倾吐,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修门》中作者凭着对父亲深沉的爱,细致地从年迈父亲的行为动作中,洞察出父亲因年老力衰而自感体弱的内心世界。其中“袖”和“掖”真切地呈现了父亲的老态,一种沉郁凄凉的感情表露无遗。

了解刘亮程的生平经历,我们便很容易体察到这种沉郁悲凄的情感与他近乎孤绝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他生在黄沙梁,长在黄沙梁,这个封闭落后的僻远村庄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最初认识世界的经验。这经验是宝贵的,也是残酷的。不仅要忍受生命日渐荒芜的现实,还要力求淡泊名利、追求生命本真的自然与自适。所以他在以后的创作中将生命的许多苦难体验,融入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孤寂之苦、卑微之苦、荒芜之苦……这些用朴素的、真切的语言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具有刘亮程特色的情感世界。

2。2突出语词的形象感

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在解决“言”不能尽其“意”的矛盾时,主张“立象”,即指借形表意,以象见意。在《易传》中,“象”字有两个义项:其一指形象。由于是“见意”之“象”,所以也可以称为意象。其二则用为动词谓语,与“像”字通,指“见意”的手段,“象”就是摹写形貌。[10]就语言的表达而言,“立象”之“象”应指形象或意象。刘亮程善用富于形象感的语词,变抽象形态为具体形象,为艺术的表达增添了诗性的魅力。

突出语词的形象感,可以说是刘亮程散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所谓语词的形象感,指在一定语境中,词语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展现主观情感的、具体的形状,用以突现所指对象的本质特征。它以视觉形象居多,也有听觉、嗅觉、味觉、动觉等形象。以下分层论述刘亮程散文中语词的形象感:

①视觉形象。即通过视觉感官语词,展现一种或动或静、或明或暗的艺术画面,突显形象的内在特征。如:“我想起了另一匹马,拴在一户人家草棚里的一匹马。我看到它时,它已奄奄一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老得不成样子。”(《逃跑的马》)作者饱含深情,以简洁的笔墨如实地勾画出老马的垂暮之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其中,“奄奄一息”呈现出一种凄凉、绝望的,几近死亡的痛苦神情,展现出老马一生悲惨的命运,作者的悲悯之情尽显其中。同时,作者在语词的选择上,常用双声叠词,使视觉形象更为突出。如:“他的那几亩地总是荒芜地夹在其他人家郁郁葱葱的麦田中间,就像他穷困的一辈子夹在村人们富富裕裕的一辈子中间——长长的一溜儿。”(《冯四》)其中,“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富富裕裕”呈现出一种安逸满足的生活状态,这与冯四穷困潦倒的生活形成反差,展现出冯四荒芜一生的悲剧命运。又如,“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每个村庄都很孤独。”(《一条土路》)作者将眼中看到的土路与心中冥想的心路巧妙融合,其中“坑坑洼洼”呈现出一种僻远的、凹凸不平的景状,将村庄的封闭落后与人类生命的孤绝体验深寓其中。而时空的浓缩,更加带给我们视觉想象上的冲击。如,“一个早晨你看见路旁的树绿了,一个早晨叶子黄落,又一个早晨你没有抬头——你感到季节的分量了。”(《一条土路》)这样的写实可谓鲜见,作者将四季的轮回不是按惯常的方式做丰富多彩地描绘,而是用独具特色的白描手法将漫长的时间跨度浓缩在三个别样的“早晨”。对“树绿了”、“叶子黄落”的写实性描绘,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有自然色泽的艺术画面,表露出一种体物自伤的凄美情韵。同时,作者将第三个“早晨”的可触之景隐匿在心中,变成一种体悟自然、感悟生命的哲思。“你感到季节的分量了”,也便能联想到冬季万物休眠、了无生机的苍茫之景,其凄美的情境在心中回荡,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②听觉形象。即通过听觉感官语词,展现一种波澜起伏、韵律绵长的曲音,达到艺术上的听觉感受。如:“田野上的虫声、蛙声、谷物生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支巨大的催眠曲。”“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与虫共眠》)作者并没有直观地描绘所听到的虫鸣的音质,而是借视觉感官语词联系听觉感受,呈现曲音的悠远绵长,跌宕起伏。其中“音乐会”表现出“大地”上一切生命的和谐畅快的生命律动,“催眠曲”则表现出“田野”中一切生灵悠扬婉转的绵绵韵律,这些都展现出了一种祥和美好的情境,具有特殊的形象意味。作者还运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词表现听觉形象,使语言生动活泼,蕴味十足。如:“驴沉默寡言,偶尔一叫却惊天地泣鬼神。”(《通驴性的人》)其中“惊天地泣鬼神”被赋予驴鸣高亢、雄浑的特质,更具形象地突出驴鸣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而作者对于直观的音质描绘,也颇具特色,不仅给人听觉上的感受,也能在视觉感受中突显形象特征。如:“一村庄人的名字就像一堆废铁,丁丁当当扔了一地。”(《黄沙梁》)其中“丁丁当当”呈现了一种杂乱无章、清脆刺耳的声音特质,同时也在视觉感受中展现了一村庄的人处于一种随意的、散漫的、蒙昧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作者的孤独绝望的抑郁之情。如果说,这些听觉形象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特殊意义,那么其深层意蕴便是为了突显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无人问津、孤寂苦闷的内心世界,这一切都在他“面朝黄土,没有叫声”(《与虫共眠》)的孤独者形象中得以诠释。

③嗅觉形象。即通过嗅觉感官语词,引发视觉联想,呈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动态画面,丰富语词的形象感。如:“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剩下的事情》)作者由风中“鱼腥味”,想到远方渔村海鱼丰收的景象,展现出丰富的画境。又如:“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风把人刮歪》)作者由风中“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远方一个个女子,“长大成熟”,“老去”。在时空的交相呼应中,生活的画面一一剪辑成段,漫长的成长岁月融注在白描式的语言中,透露出鲜活而又自然的气韵。

④动觉形象。即通过动觉感官语词,展现出一种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动态画面,突显形象的内在特征。如:“它们在我身上留下几个看家的,其余的正在这片草滩上奔走相告,呼朋引伴……”,“我甚至感到成千上万只虫子正从四面八方朝我呼拥而来。”(《与虫共眠》)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虚景写得声声入扣。“奔走相告”、“呼朋引伴”、“呼拥而来”呈现出一种急促紧迫、声势浩大的动态艺术画面,使虫子们宛如在战鼓雷鸣的感召声中激昂奋起的将士。这样一实一虚、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声色俱佳的生动画卷。作者还善于运用一系列动词,展现一组连贯生动的艺术画面,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如:“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风把人刮歪》)其中“绊住”、“扯住”、“缠住”三组动词的连用,生动地刻画了“草棚麦垛”这个阻碍者的形象。作者还常把眼中之物以人相待,拟人化的动作形象语词可谓应用得准确生动。如:“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三只虫》)其中“仓皇而逃”呈现出一种狼狈、慌张的,惟恐再次挨打的心理状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两只虫子打架的场面,意趣盎然。

诸如上述形象感强烈的语词,在刘亮程的散文中还有很多。细细观之,刘亮程在写人状物时,充分调动了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并将其融为一炉,各尽其妙。声、色、行、味,真是面面俱到,从画中感声、声中体画、味中想境、动中显情。这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表现力,同时也营造出了生动多样的意境,为“言外之意”的开掘创造了条件。

2。3激活语言的暗示性和朦胧性

意象作为一种表意性的艺术形象,在中国诗论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作为一种造境的手段,更被历代文人广泛运用。刘亮程激活其散文语言的暗示性和朦胧性,突出表现在他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性文化中“立象”取“意”的创作手法。综观刘亮程的散文,其中黑夜、火、门、村庄等意象尤为突出。以下分层论述刘亮程散文中的意象:

①黑夜的意象。黑夜本就给人一种灰暗、凝重的感觉,作者却总是在述说黑夜里沉睡的村庄的故事,似乎黑暗是生命始终无法摆脱的事实。如:“多么黑暗的航行啊。你的妻子儿女、牛、房子和家具都在同一条大船上,横七竖八睡在同一片月光里,互不认识。”(《黄沙梁》)“夜色重又笼罩那片烧草的荒野,村子还是静静的。”(《天边大火》)“夜里这些人家全部一样了。我似乎错跑到另一个村庄,所有的门紧闭,窗户黑洞洞的。”(《头包谷的贼》)作者寓意深刻地描写了“我”在黑夜里迷失、奔逃、引燃大火,在黑夜里一个人体味孤独的故事。对于一个村庄来说,黑夜就象征着荒芜,象征着看不到光亮的死灰般的静寂。对于一个人来说,黑夜就是生命之火熄灭的那一瞬间体会到的绝望与孤独。作者写“黑夜”,实为在写人类孤寂的心灵世界,以及荒芜的现实生活。

②火的意象。火作为光明的象征,与黑夜相对。然而刘亮程散文中“火”的意象也不尽是光明的象征,其间更透着一种悲凉。如:“我回过身,身后已是一片火海,整个村庄被照得通亮通亮。”(《天边大火》)这火象征着引领沉睡的村庄走向美好未来的明灯,是警醒沉睡的人们不再愚昧生活的一把火炬。然而当火熄灭,夜色重又笼罩荒野,村子还是静静的。人们对习惯了的生活已经再唤不起任何希望,这是一个村庄的悲剧,一种孤独凄苦的情致在火的燃烧和村庄的沉睡两相对比中突现出来。又如:“村里人从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燃烧。……看见他们比熄灭还要寂静的那一场燃烧。我像一根逃出火堆的干柴,幸运而孤单地站在远处。”(《野地上的麦子》)这场寂静的燃烧,象征着生命自生自灭的毁灭性的燃烧。如果村里人在面对一场照亮黑夜的大火而无动于衷,一脸的茫然,这是村庄的悲剧。那么这个作者臆想的村里人自己的燃烧,则更加透着对生活、对生命绝望的无奈。就像“仿佛风把心中那盏灯吹灭了,天一下子黑到了心里。”(《迷失》)的感觉一样,此刻不用再多加任何表露心悸的言语,就能感受到透心的悲凉。

③门的意象。刘亮程在其散文中多次描写到“门”,其中有守家护院的房门,有人类内心世界的心门。这些都真实地、艺术地表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如:“我从屋门出来,走向院门。……两道门之间的这段距离,是我一直不愿走完,在心中一直没让它走完的一段路程。我也像城市人一样,在楼房门外加了一道防盗门,两门仅一拳之隔。”(《远远的敲门声》)那个屋门、院门,以及两道门之间的距离,无不透着简单而充满深意的生活气息。而楼房门与防盗门仅一拳之隔的事实,更加让作者怀恋故乡的门。此时,屋门和院门就是纯朴乡村的象征;
防盗门和楼房门就是城市生活的写照。作者继续写道:“生活己彻底攻破了我的第一道门,一切东西都逼到了跟前。现在,我只有躺在唯一的一道门后面。”(《远远的敲门声》)显然作者没有了身居乡村的安然闲适,有的只是内心深处的不安与焦虑。如果说故乡的门象征一个家,一个用一生珍藏的生活细节,那么城市的门就象征一个人所拥有的权贵,这就是乡村与城市最本质的区别。作者没有像写故乡的房门与院门那样细致地描写城市的门,他只是颇具象征意味地写了用以开城市门的钥匙。“最辉煌时我甚至有过一把钥匙,能打开三扇门。”(《没有钥匙的男人》)可见,在城市他不过只是一个客人而已。

④村庄的意象。刘亮程的散文就是对黄沙梁这个村庄的全部记录,其中村庄的意象不胜枚举。如:“村庄周围是无垠的荒野和地,地和荒野尽头是另外的村庄和荒野。”(《黄沙梁》)“整个白天村庄像一个梦景,人都到地里去了,留下一座空村。”(《整个白天村庄都在生长》)“这个村子就像一条恭候主人的狗一样,远远地高翘着一根炊烟的尾巴。”“在我心里,那村庄永远在纯纯洁洁的月光下酣睡着,它是我心中的故乡。”“这己是别人的村庄。”(《别人的村庄》)这其中有没有人烟的废墟村庄,有像狗一样等候主人的村庄,有月光下酣睡的村庄,还有被后人享用的村庄……这些村庄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牵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深情。我们再来细看这四种意象的村庄:由一片废墟到人烟鼎沸,再到用一辈子的时间将这片土地认作故乡,最后承续给后人一个安定祥和的村庄。这是开拓者辛勤耕耘的一部创业史,也是一个村庄由荒芜到繁荣的艰辛历程。作者巧妙而缜密地将这四种村庄意象连缀成段,自然天成,构思巧妙,其无穷的意韵藏匿其中。当然这村庄中的种种意象,也是作者孤苦生活的艺术上地表现,他将生命的体验和对自然万物的理解深寓于这些意象中,达到一种“物我同构”、“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艺术审美上的享受。

2。4富于节奏韵律美

就中国现代艺术散文而言,其语言的节奏韵律常随作者情感活动的起伏而产生有规律的、连续的运动。这与散文的行文自由散放,语言闲适灵动等特征不无联系。刘亮程的散文,其语言的节奏韵律突出表现在语言随画面的承续、流转而形成一种以长句为主,兼有短句的沉郁轻缓的节奏韵律。如刘亮程在《人兽共居的村庄》中这样写道:

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辈子也挨不了几鞭。……

做一条小虫呢,在黄沙梁的春花秋草间,无忧无虑把自己短暂快乐的一生蹦跶完。……

做一棵树,长在村前村后都没关系,只要不开花,不是长得很直,便不会挨斧头。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

如此看来,在黄沙梁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在黄沙梁,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

我们可以细心体察以上节选的文段,总共200多个字,却只有33个停顿。其中,6字以下的停顿只12个,6字以上的停顿则有21个。可见长句占绝对多数,这其中最长的一句话多达17个字。整段的字句节奏是在长句中穿插零星的短句,使之产生一种灵动的气韵,宛若细石入水后荡起的阵阵余波。又比如,在“做一头驴”、“做一条小虫”、“做一棵树”、“做一个人”中,“做”字的反复使用,以及“一头”、“一条”、“一棵”、“一个”等数量词与名词的准确搭配,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节奏韵律。正是这种舒缓又不失灵动的语言韵律,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兽共居”的富于诗意的村庄:驴辛勤劳作的一生、小虫无忧无虑的一生、树落叶归根的一生、人普通平凡的一生……都尽在其中。这正印证了刘亮程散文中的一句话:“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风把人刮歪》)一种沉郁悲凄的情感节奏在这富于节奏韵律的诗性语言中流露出来。

刘亮程就是用这种平淡质朴的语言来展现生命中最本质的真实。而在面对这种残酷现实的同时,他采用以长句为主、兼有短句的沉郁轻缓的语言节奏韵律,将来自心底的一声长长的感叹一并发出,给人强烈的心灵震颤。

3。刘亮程散文诗性话语的文学意义

刘亮程作为90年代散文界颇具特色的作家,他以人类初始阶段共有的自然的、想象的诗性思维,创作了一系列富于情感表现的诗性散文。特别是刘氏散文的诗性话语,给当代艺术散文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艺术散文向诗性回归指明了方向。

回顾当代散文发展的历史,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政治对文学进行干预的势头愈演愈烈,使得艺术散文逐渐向概念化、模式化发展,其内在的艺术表现性也渐渐削弱。如杨朔的散文,其深度的寓意化文风及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为他带来声誉的同时,也为散文的创作规范了创作文本,于是诸如“杨朔式”散文一度遍布大街小巷。这种现象还有很多,不仅使艺术散文的发展停滞不前,还给文坛带来不良的影响。进入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艺术散文作为消费品,被置于经济大潮中,无形地蒙上了金钱的面纱,散文的发展一度面临诗性话语日渐丧失的尴尬处境。同时各类杂志报刊上的文章散文化倾向浓厚,呈现一种泛散文化的现象,这虽然会给散文的发展带来生机,但是繁荣的背后必定也会有一些虚假造作的、模式化散文像蛀虫一样侵蚀着艺术散文这块圣地。面对上述不良因素,当代艺术散文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追古溯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艺术散文是在中国诗性文化的孕育中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此现象突出表现在历代文人墨客为文用语时对语言的诗化运用上。我们都知道,文学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但它确实又只能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艺术散文的发展应该秉承中国诗性文化的传统,采用富于诗性的语言,只有这样艺术散文才能不朽于文坛。刘亮程散文对于诗性话语的运用,正是继承了中国诗性文化的优良传统,将艺术散文引向了诗性的领域,这是值得当代青年作家借鉴和学习的,其文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刘氏散文的诗性话语使人们更为关注当代艺术散文在创作上的语言表达。

进入90年代以来,艺术散文呈现了建国初期以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时代风格。这一时期无论从艺术散文理论建设的日趋成熟,还是从艺术散文作品的数量繁多等方面观之,都可以发现当代散文正向艺术审美的特征回归。随着西方语言学的引入,对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视角。

对刘亮程散文语言的评说,理论界未作具体系统的研究,但也引起了评论者的关注。

如李晓华在《原始思维?诗意地栖居?现代焦虑——刘亮程心态散文浅解》(见《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中,对刘亮程散文诗意的解析就涉及到了语言,她认为“原”字的反复出现代表着一种原始思维的显现。而笔者认为刘亮程对语言的诗化运用,使人们透过当代艺术散文的发展现状,认识到一个道理:艺术散文创作的首要条件是语言表达不但要具备诗性特征,还要适应时代的艺术审美要求。

其次,刘氏散文的诗性话语必将促使作家重新审视内在生命感悟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文学即人学。它是人类自然情感的艺术表达,它需要创作主体用一种无

功利的自然心态表现人类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人类也喜用文字语言的形式来表现个体生命对社会、自然、自我的理解和感悟。艺术散文,特别是诗性散文,则更为强调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其情感的表达也更为真挚感人,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要通过诗性话语才能艺术地展现,因为诗性话语是文学向人类自然本真情感回归的基础。就诗性话语的本质而言,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更是人类在体悟自然生命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种言说方式。所以艺术散文只有采用这种诗性话语,才能更为深刻地展现人类对自然万物、宇宙生命的感悟。一旦艺术散文走向了语言的贫瘠,它也便丧失了诗性,随之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将变得荒芜。正如刘亮程所言:“人无法忍受人的荒芜。”(《荒芜家园》)因此,艺术散文回归诗性变得尤为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散文的发展成长,与中国诗性传统是分不开的。刘亮程用富于诗性的语言走向了诗性的回归之路,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从而为当代艺术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内容。而中国艺术散文要经久不衰的立足于文坛,必须选取适应时代发展特征的诗性表达方式,我相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下艺术散文定会走向辉煌。

注释:

[1]从1999年6月-2006年2月,评论界对刘亮程散文的关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刘氏散文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但评论家的研究兴趣大多在其散文的主题内容和哲学内涵等方面,对语言的评论虽有涉及却并不全面具体。如沈义贞从主题内容的角度评述刘亮程散文所构建的村庄是诗意的村庄(《现代进程之外的乡村呓语——评刘亮程散文》,见《文艺争鸣》2002年第3期);
王晓岚从宗教信仰着眼阐释刘亮程散文的哲学内涵(《灵魂于何处安居——刘亮程散文中的宗教情怀》,见《当代文坛》2003年第9期);
李晓华从美学角度论述刘亮程散文的诗意特征(《安放灵魂的家园——浅释刘亮程散文的美学意义》,见《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她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刘亮程散文的诗意特征、悲剧意识和哲学内涵(《原始思维?诗意地栖居?现代焦虑——刘亮程心态散文浅解》,见《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2]文中对维柯的诗性智慧的论述参考了维柯所著,朱光潜先生所译的《新科学》一书。

[3]散文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表现”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写人、叙事、言理来表现主观感受。狭义者,即艺术散文或美文,它是广义散文下属的一个品类,它更富于艺术表现的情韵,重在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情思。本段对散文的分类见于张国俊先生所著《中国艺术散文论稿》第35页。而艺术散文往往以小见大,或在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它同诗歌一样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统一和语言的精粹,以获取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语言表达是想象性思维在自由状态下的自然呈现,具有形象性、朦胧性等特点。

[4][5][6]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90,90,91。

[7]天涯社区散文天下论坛,著名散文家刘亮称专访现场.

>

第四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说到朗读英语,很多人就会想到晨读了。晨读嘛,乃们懂的,就是一大早在别人还窝在被子里流着口水做美梦的时候,怀着一颗坚韧不拔地心跑到阳台上或者操场上或者小花园里或者小树林里(喂乃以为庐山恋啊!)……等各种地方大声朗读英语。

其实,并非一定需要一大早起来“自虐”啦,午休啦、课间啦、任何时候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大声朗读英语滴。那么大家有朗读英语的习惯不?沪江英语发起来“学习方法大讨论——你有朗读英语的习惯嘛?”的话题。朗读对英语究竟有没有用?通常什么样的材料适合朗读?朗读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爱晨读!朗读赛高!

1、我觉得晨读特别好,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养成早起的习惯呀……偶尔经过公园、图书馆看见一堆人在那里大声地扯嗓子,也不好意思加入呢~当然,朗读英语对培养语感和纠正口音都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一般会独自朗读……奥巴马先生的演讲稿= =+
一来是他很有人格魅力,二来是美国白宫官网每周都会更新他的演讲视频及配文,三来是演讲的内容总是紧扣最新的时事动态,四来他读得也不快嘛哈哈哈哈。
P.S:我不太喜欢美文啊,觉得比较矫情~大概是高中把《读者》看腻了……

小编推荐:奥巴马 每周之声演讲(MP3)>>

2、话说大学时候晨读英语的习惯保持蛮久的,找个绿树成荫的草坪或者视野开阔的阳台精神饱满地吼,现在想想年轻真好啊~≧◇≦
晨读么,对矫正口音,记单词有比较明显的帮助。也算一种晨练吧,锻炼肺活量,哇咔咔~
新概念算是加强基础;
VOA这个可以增加单词量和听力,还可以练练美音。
注意的事情,自来也大人说过了,成为最厉害的忍者需要的是毅力!同感呦~

什么样的材料适合朗读?

1、推荐个和主题无关的东西没问题吧:《哈利波特》有声读物(《哈利波特》1-7册有声读物(英音版)>>)
写给孩子看的所以用词都比较简单,我听过的版本是JimDale读的,很不错(看评价好像Stephen Fry更高)

2、一般我是读新概念英语3,4两册,一则这算是最好找的朗读教材,而且配套的MP3也比较好找。

1) 教材一定要选择有那种配套音频的教材,中国大陆能得到很多这类教材,不必求新,求多,也不纠结于到底是对话教材好还是一般的课文类文章好的问题,只要 能保证这个音频材料至少大部分的发音是相对标准的,美音英音自己爱谁找誰(这就是新概念英语的好处,又有英音有美音)~~~最开始的时候以兴趣为主,想读 对话的读对话,想读长篇文章的就选择长篇文章,至少要读个3,4个月了,再慢慢地接触其他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文章类型和题材类型,这样有个过渡,至少不会 生厌,而且这样一开始接触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说是自己相对比较拿手的,也比较有成就感,不容易放弃。

2)一定要认真听,这点比选对教材更重要,认真听,把自己读的录下来,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找到发音和听音的弱项,如果只是单纯地读,不模仿跟读,这样是没有办法真正听懂外国人讲的是什么,甚至悲催的是,中国人和中国人讲英文,也听不懂。

3)一定要重复多读,要是天天有新文章,那么基本最后结果只是嗓子读哑了,读的文章就挥挥衣袖嘛也没有留下的走了,连个影子都摸不到。一篇文章至少也得读个2,30篇才有可能真正的学到点什么。


朗读英语时有啥需要注意的嘛?

1、除了单词的发音之外,单词的连读,弱读;
语音,语调;
句子的重读,断句等朗读技巧是很有必要学习和练习的。知道的技巧和说出来的声音是两码事啊。

2、还是觉得模仿比较有效果哦~如果仅仅是朗读,容易有不纯正的口音,再去纠正就好困难呢。。。个人感觉朗读贵在精,不在多。

3、通常就着最近看的书读,前提是先把读的一段看完整了,否则断句一塌糊涂……
关键是看到陌生单词吾从来不(懒)都靠猜,所以肯定是读音不标准啦,可是网上名著的好的英英mp3太少了QAQ
自欺欺人读总比不读好……

4、似乎从小就没有晨读的习惯,不过有一段时间坚持过每天至少半小时的朗读,读久了后语感变得不错,不过如果发音不准的人练就了就会很难纠正回来,所以建议这些人有条件的还是边听边跟读比较好,不然读错了变习惯很难练就标准口语的!

5、我们学校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要上早自习,所以当时坚持了一年,现在大三了更喜欢晚上读~我觉得吧,“早读”重点是“读”,时间和声音大小倒是其 次~如果想纠正发音改善语调,建议朗读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如果读的材料有音频还可以对比,读书时听到自己的声音和录下来听感觉完全不同~我们口译老师 也推荐过类似的方法,不过是针对口译练习的~第一次听自己的录音吓了一跳,好难听!但是对于改善语音语调很有帮助~当然,我觉得早读怎么读关键在于目的, 培养语感可以读名人演讲,积累词汇可以读美文,如果只是一味地大声读,效果就一般了。

清晨除了朗读还可以……

1、自己灰常不喜欢晨读,大声读书读久了都会觉得嗓子疼。(这是给自己睡懒觉找借口么?)
自己一般比较喜欢听,读倒真的不多。尤其是连着熬着看几部剧然后忽然一开口觉得,哇塞,说得真好~所以对自己来说觉得读对咱来说也没用,读了也记不住。这个是真的。
但是高中的时候周围有很多晨读午读的,每次在教室里都会听见一阵高过一阵的读书声。还有中午学校人工小湖旁边大家都是占位读书的,类似于圈地什么的,谁先去圈了一块儿然后就在那里大声读书了。(笑~)
一般看他们都读NCE3,还有比赛背课文什么的。相当的有激情。也许对他们真的有用吧。
但是各种奇怪口音就让听的人比较痛苦了。就像之前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说不好是耳朵听不准。嗯。
于是还是自我催眠早上继续睡觉去了。半夜窝在床上也是可以学好英语的嘛~光读文章神马的太无聊了,来参加HJ各类的语音节目才有意思嘛(喂~不是打广告!)

2、高中的时候英语早读就会读~读课本上的课文和课后单词~上大学了,就是考六级之前拿着单词本天天念,但是事实证明背多少忘多少~哈哈~单词果然是要放在句子里面记啊~~
还有就是,题海战术,其实挺有效的~多次遇到了还不会的,就会,多看就记住了~呵呵~

第五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古诗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翻译赏析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鉴赏】孔巢父,少时苦学,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永王李璘起兵,辟署幕府,不应,隐迹民间,璘败,因此知名。广德(763-764)年间,李季卿宣慰河南、江淮,荐为左兵卫曹参军。这首诗即作于代宗广德年间,孔巢父应李季卿之聘去河南军时。“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江城,点明送别之地,是江南某处的临江城市。这两句写相送,上句的关键在一“阻”字。它似指相送之人(皇甫冉等)视线为烟波所阻,无法看到孔巢父所乘的渐渐远去的船只,又似指孔的行舟被烟波所阻,“烟波”二字,给送行抹上一层凄迷的色彩。送别本已令人心绪索然,何况又值新秋时分,孤雁掠过长空,更增人愁怅,下句翻进一层,借悲秋抒伤别之情,与韩翃的名句“星河秋一雁”异曲同工,雁之孤单又暗指孔巢父途中的孤独、寂寞。“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北虏”,指吐蕃。广德年间唐军真正的“出征”,似乎只有二年九月的一次,《旧唐书·代宗纪》:“九月乙未朔,丙申,诏征河中兵讨吐蕃。”当时吐蕃强盛,经常侵入内地,是唐王朝的心腹大患。吐蕃在广德时,已尽占河西、陇右之地,故称为“北虏”。全师出征,说明“北虏”强大。下句中“南河”指何地,
1

不易确定,唐时虽有南河县,但地在广西,与孔巢父所去之地了不相涉,故推测“南河”为“河南”之倒文。这两句意思是说朝廷已派大军征讨吐蕃,诸将又会集南河,孔应召赴军,必然对军事有所策划,由于这些消息都来自传闻,所以说“闻道”、“更言”,以含糊的语气说出。“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是设想孔巢父到河南后的情景,“边心杳杳”,写孔驻守边防心情复杂、难过,“乡人绝”,预想孔到彼处后无同乡伴侣,从反面写出为他送行的友人的情谊。“塞草”句,极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金圣叹批得妙:“唐诗难看,如‘塞草青青战马多’句,正极写上句边心之杳杳,犹言满眼纯是战马,并不见一乡人也。不会看唐诗人,乃谓竟写马多矣。”(《金圣叹选批唐诗》)此联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为下文埋下伏笔。“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尾联紧承上联,笔势陡起。意思是说:军中虽荒寒而少友,但一为国事,二为自己的功名,还是应义无反顾地前往,何况因才华出众,人们都把你比作工于奏记的陈琳呢。曹丕《与吴质书》:“孔璋(陈琳)章表殊健,元瑜(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典论·论文》:“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此用其意。下句说由此可知,你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不曾潦倒蹉跎。这两句借众人的赞语来作推断,显得实而有据,并非溢美之辞。这首诗两句一层,起承转合分明。首联送孔,写烟波孤雁,依依惜别,此为一抑;
颔联叙“征北虏”、“会南河”,大书军威之壮,此为一扬;
颈联写杳杳边心,景荒意冷,又是一抑;
尾联以功业许孔,视其成功,再一扬,振起全篇作结,结构纵横变幻,

2

令人眼花缭乱。皇甫冉诗本属王维一路,但这首送人之作却表现出对现实的关心和比较积极的入世态度,殊难可贵。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第六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一张照片半句再见尘封的纪念
用眼泪把你复习一遍残缺的诗篇遗忘的誓言谁脑海有张忘不掉的脸微红的眼微亮的天好一次失眠
回忆轻易带走了时间有些从前太执念那痕迹太明显
而故事被遗憾画上了重点为何不放既是过往云烟想要遗忘怎么反复挂牵往哪里找安慰会简单一些我被思念制约快乐显得卑微怎么不放早是过往云烟越想遗忘越是反复挂牵而你在心里面要怎么道别说这半句再见已过了多少年无解
一端在彼一端在天两端成直线直线永远画不出个圆

有些从前太尖锐谁脚步太遥远让结局被遗憾写下了句点为何不放既是过往云烟想要遗忘怎么反复挂牵往哪里找安慰会简单一些我被思念制约快乐显得卑微怎么不放早是过往云烟越想遗忘越是反复挂牵而你在心里面要怎么道别说这半句再见已过了多少年无解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32539.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