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2年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19 16:36:02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6篇

第一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第一部分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
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
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方面的说明及目标如下。

(一)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运动参与的目标: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二)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本方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方面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
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上课出勤率、参加课内外体育与健康学习与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情况。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如知道跑步、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的名称,以及滚翻、仰卧起坐等常见身体运动动作的名称或术语。

【评价要点】能够描述所学项目名称或动作术语。

【评价方法举例】教师或学生做出一些动作,让学生尝试说出动作的名称或术语。

(2)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

【评价要点】对运动现象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描述力量大小、方向变化、速度快慢等运动现象。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跑步时的身体姿态和动作。

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

【评价要点】参与球类游戏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打鸭子”游戏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
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
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和协调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韵律动作的表现。

(3)学习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水中呼吸、蛙泳的基本动作,或者冰上行走等(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游泳或冰雪类活动基本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游泳中上肢、躯干、下肢和呼吸协调配合的表现。

(4)学习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基本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等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3~5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动作组合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武术操的表现。

(5)学习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踢毽子的熟练程度。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如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
过十字路口时不闯红灯,走斑马线;
乘汽车时系安全带,头、手不伸出窗外。熟悉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如发生紧急情况时,会拨打求助电话等。

【评价要点】掌握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的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安全运动知识;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如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类等食物的作用;
按要求做眼保健操;
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龋齿预防方法;
按时睡眠;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
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

【评价要点】了解所学保健知识的程度以及日常的个人卫生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能够做到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指出正确的坐、立、行姿态等。

【评价要点】识别正确身体姿态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区别正确与不正确的身体姿态。

(2)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

【评价要点】在各种场合努力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在整队时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情况。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横叉、纵叉的情况。

(2)完成多种灵敏性练习。如完成8字跑、绕竿跑等灵敏性练习。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完成绕竿跑的速度。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户外运动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如假期与家人一起进行户外运动等。

【评价要点】参加户外运动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加过哪些户外运动及其感受。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如按要求努力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真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的情况。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体验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感受等。

【评价要点】说出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事例。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与“老鹰捉小鸡”游戏前后的情绪变化和体验。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如在重新分组后很快地和新伙伴一起愉快地活动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适应不同合作环境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体育活动中与新伙伴配合的情况和体验。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乐于帮助同学。如当同学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保护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团结互助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帮助同伴的表现。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如愉快地参加新的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竞赛类等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

【评价要点】学习新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钻山洞”体育游戏活动中的积极表现。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如知道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格言等。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奥运会知识。

学习目标2: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如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学过的动作(如体转运动、跑跳步、马步、助跑、起跳等),并说出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 。(如投远与投准、跳高与跳远等)。

【评价要点】对有关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说出其名称或术语。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数量或速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撒渔网”游戏活动中的速度和灵敏性。

学习目标2: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如初步掌握

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其他新兴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小篮球运球动作的质量。

(2)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有队形的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爬绳、爬竿,单杠、双杠、山羊、垫上等体操基本动作,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姿态。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前后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的质量。

(3)初步掌握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蛙泳或者滑冰、滑雪的基本动作,并进行一定距离的动作练习等。

【评价要点】蛙泳或者滑冰、滑雪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蛙泳动作的质量及坚持完成一定距离蛙泳练习的情况。

(4)初步掌握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6~8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简单武术套路的质量。

(5)初步掌握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跳绳、踢毽子的动作质量和数量。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重视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基本掌握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知识、消除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方法以及中暑的识别和预防等知识;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听从教师指挥,并做出安全的行动;
掌握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以及其他简便的止血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所学安全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保护方法。

(2)表现出主动规避运动伤害和危险的意识与行为。如在投掷练习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安全情况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安全运动的意识和行为。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情况。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近视眼预防、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如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
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认识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等。

【评价要点】对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读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是否符合用眼卫生要求。

学习目标2:初步了解疾病预防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一些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如知道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
懂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等知识。

【评价要点】对所学疾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出1~2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如初步了解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及其重要性,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对改善体形的作用;
自我矫正和督促同伴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等。

【评价要点】对良好体形的认识和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简要说出造成不良体形和不正确身体姿态的原因。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评价要点】对体能基本构成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跑步可以发展的主要体能名称。

(2)通过多种练习发展柔韧性。如通过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练习发展柔韧性。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的质量。

(3)通过多种练习发展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绕竿跑等练习发展灵敏性。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点移动的次数。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速度。如通过50米跑、1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发展速度。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50米跑的速度。

(5)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力量。如通过立卧撑、纵跳摸高和斜身引体等练习发展力量。

【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1分钟内完成立卧撑的次数。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适应寒暑、燥湿等气候变化。如在夏天、冬天或气候变化时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体育活动时的身体表现。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有一定困难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坚持完成任务。如在有氧练习中不怕苦累,坚持完成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的事例。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如在耐久跑、小篮球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排除干扰,情绪饱满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情绪积极、稳定、高昂的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小篮球游戏比赛中的情绪表现事例。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如乐于与同伴共同参加并完成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和同伴交流与合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人三足跑”游戏中的合作表现。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体育道德,并注意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如在体育活动中做到文明用语、讲礼貌、遵守规则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小足球游戏比赛中的言行举止,指出不文明和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现。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性休息方式并付诸实践。如在学习疲倦时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

【评价要点】运用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学习疲倦时,主动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积极性休息的事例。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学习目标: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感受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体验小篮球、小足球等比赛中得分时的乐趣和成功感。

【评价要点】参与体育活动的愉快体验。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描述参加小篮球比赛的感受。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增加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如初步了解现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的知识。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分组制作并展示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小墙报。

学习目标2: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多种运动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如知道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和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类以及新兴运动项目中一些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评价要点】了解常见运动项目的种类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运动项目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学习目标3: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掌握简单的科学锻炼方法。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改进或提高动作质量,改编简单的徒手操或体育游戏,创编跳绳的方法,选择较适宜的锻炼时间、场地和运动方法等。

【评价要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改编简单的徒手操并相互进行评价。

学习目标4:观看体育比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经常观看现场或电视实况转播的体育比赛。如观看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的比赛。

【评价要点】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观看体育比赛的项目与次数。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完成后蹬跑、连续纵跳摸高、急行跳远、各种方式的投掷动作,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滑步、攀、爬、钻、滚动、滚翻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数量或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连续纵跳触摸固定高度的次数。

学习目标2: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如初步掌握小篮球、软式排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短拍网球或其他新兴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

【评价要点】基本技术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活动中运球和射门技术动作组合的质量。

(2)基本掌握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如初步掌握有一定难度的队形变换和队列动作,单杠、双杠、山羊等器械体操和技巧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
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或舞蹈的简单成套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力量、身体姿态和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山羊分腿腾越、低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等动作的情况。

(3)基本掌握一些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如在基本掌握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相应的速度等。

【评价要点】单位时间内蛙泳或滑冰、滑雪的距离。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单位时间内蛙泳或滑冰、滑雪的距离。

(4)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如能够做出少年拳、地方特色拳种、9~10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程度和表现出的精、气、神。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少年拳的质量。

(5)基本掌握一些其他有一定难度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如初步掌握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花样跳绳的动作质量和数量。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并学会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如初步掌握运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基本方法、常见运动损伤(如扭伤、挫伤、擦伤等)及轻微烫烧伤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能够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
了解煤气中毒、触电、雷击、中暑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简易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一些运动损伤及其简易处理方法。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如知道有关肌肉、骨骼、关节等简单知识。

【评价要点】对人体运动系统简单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教师做出某个动作,让学生指出参与这个动作的主要肌肉、骨骼和关节。

学习目标2:了解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一些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了解贫血对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常见肠道传染病、疟疾、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碘缺乏病的预防,视力保护,以及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要点】对所学卫生防病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家长或同伴对学生平时的个人卫生行为进行评价。

学习目标3: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胀包或破损;
不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
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果、野菜和蘑菇;
了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等。

【评价要点】对食品安全与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2~3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学习目标4: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常识。如知道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及其意义,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与体育锻炼有关的青春期保健常识(如女生知道经期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

【评价要点】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对自己身体特征和机能变化的认识,或让女生说出经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不同的身体姿态所代表的礼仪内涵,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如区别不同身体姿态所表达的尊重、谦虚、亲近、傲慢、粗野等含义。

【评价要点】了解不同身体姿态含义的程度,以及在不同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在校园、教室等公共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情况。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通过多种练习提高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8字跑、三点移动、绕竿跑等练习提高灵敏性。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绕竿跑的成绩。

(2)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力量水平。如通过俯卧撑、立卧撑、双杠支撑臂屈伸、单杠斜身引体、纵跳摸高、举哑铃等练习提高力量水平。

【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单杠斜身引体或举哑铃的次数。

(3)通过多种练习提高速度水平。如通过50米跑、快速仰卧起坐、1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提高速度水平。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5秒快速跳绳的次数或50米跑的成绩。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心肺耐力。如通过50米×8往返跑、定时有氧跑、校园定向越野比赛等练习发展心肺耐力。

【评价要点】心肺耐力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或50米×8往返跑的成绩。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1: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的“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继续努力等。

【评价要点】在困难条件下不断努力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评在长跑中克服“极点”反应、坚持完成任务的体验。

学习目标2: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不会因为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

【评价要点】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不同运动项目对身高或体重的特殊要求,并说出自己适合的运动项目。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自制能力。如比赛失利时不消极、不气馁、不讽刺对方,采用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的情绪状态。

【评价方法举例】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在未能完成动作时的情绪表现。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意融入团队体育活动并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在小足球、接力跑、合作跑练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

【评价要点】团队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比赛或合作跑练习中的表现。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1: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对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努力实践。如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同伴,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道德行为。

【评价要点】对体育道德的认识及其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篮球比赛中的言行举止,并针对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进行简单分析。

学习目标2:在体育活动中尊重相对较弱者。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对待体育活动中的相对较弱者。如在体育活动中不歧视并能帮助比自己运动技能水平差的同学和其他弱势群体(如肥胖生和学困生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对待相对较弱者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体育活动中尊重或帮助相对较弱者的事例。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自觉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如有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等。

【评价要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过去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自我评价。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学习目标:初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如认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等。

【评价要点】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并相互评价课内和课外锻炼时的表现。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简要分析体育比赛中的现象与问题。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简要分析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问题。如简要分析奥运会、兴奋剂、球场暴力等事件与问题。

【评价要点】对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与问题的认识。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写出关于举办奥运会意义的小文章。

学习目标2: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要点】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测定心率,并说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关系。

(2)基本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

【评价要点】发现和解决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找出自制的锻炼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修改。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以及速度、远度或高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等技术的程度。

(2)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评价要点】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对传切配合等战术的熟练程度。

(3)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身体姿态、节奏感、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表现力。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健美操、以单腿摆越成骑撑和后摆转体90°下为主的单杠组合动作、以分腿骑坐和支撑后摆挺身下为主的双杠组合动作等的质量。

(4)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在基本掌握并运用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等。

【评价要点】对于所学不同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自由泳或者滑冰技术动作的质量。

(5)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由教师或者体育骨干作为进攻方,观察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防身术的情况。

(6)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数量及运用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运用踢花毽技术进行课外锻炼的情况。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1: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如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基本掌握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注意安全以及帮助他人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保护或帮助他人处理运动损伤的表现。

学习目标2: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安全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骑车以及特殊天气(如下雨、下雪、大雾等)条件下注意安全,懂得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主动规避危险的知识和方法等。

【评价要点】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横穿交通拥挤的街道等情况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营养、睡眠、吸烟、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如知道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
懂得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学会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
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等。

【评价要点】对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说明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的关系,或说出2-3种有效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

学习目标2:基本掌握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基本掌握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如知道乙型脑炎、肺结核、肝炎的预防方法,不歧视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方法,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

【评价要点】对所学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肺结核病或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
预防网络成瘾等。

【评价要点】对青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如在球类运动中提高灵敏性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灵敏性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运球突破时的灵敏性。

(2)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速度水平。如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中提高速度水平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速度水平。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30秒快速跳绳或踢毽子的次数。

(3)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力量水平。如在体操类运动中提高力量水平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力量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完成单杠或双杠动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水平。

(4)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心肺耐力。如在田径类运动中提高心肺耐力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心肺耐力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800米(女)、1000米(男)跑的成绩。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并果断作出决策。如在篮球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果断作出决策行为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果断作出决策行为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果断决策的事例。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分析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并保持稳定和积极的情绪。如正确认识挫折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评价要点】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分析自己在乒乓球比赛失利时的情绪变化和调控情绪的方法。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树立集体荣誉感。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如在比赛中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愿意为同伴创造更好的进攻时机等。

【评价要点】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谈谈个人目标服从集体目标的重要性。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如表现出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行为。

【评价要点】平时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道德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发生的较典型的违反道德行为,并相互评价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表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在实施本标准的过程中,各地、各校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分别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参见附录1)。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现学习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侧重。

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总要求制订各层次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表示目标的层次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

3.目标难度适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实际,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

1.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教师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认真分析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加强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基础、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场地与设施条件、季节、气候和安全等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

5.重视健康教育。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每学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

(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见附录2中的案例1、案例2、案例3)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 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一)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本标准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确定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2.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

3.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1.体能。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

2.知识与技能。主要根据本标准的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评价指标,评价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等。

3.态度与参与。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4.情意与合作。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

各地、各校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三)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本标准强调各校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和可操作性,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通过学习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应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如等级制评价、分数评价等),对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指标应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如评语式评价等)。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评语式评价;
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可以采用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1)。在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应综合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以及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给出综合成绩,写出评语(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2),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最后,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进行班级汇总(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3),上交给学校教务处。

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本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建议教师将每学期结束时的测试结果、学生在该学期体育与健康学习各方面的进步幅度(即进步成绩=期末成绩-期初成绩),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结合起来,对相应的评价指标(如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四)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努力发挥其他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有关人员的评价作用。

1.教师评价。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到全面和准确。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具体反馈以及改进与提高的建议。

2.学生评价。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和小组内评价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提高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其他人员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需要得到各方面人士的支持和鼓励。建议让班主任乃至家长等参与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来,上述人员的评价可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参考。

(五)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判断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分析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体育与健康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等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以免影响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三、教材编写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片、音像资料等。教材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本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要编写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参考书;
水平一至水平三不编写教科书,水平四可编写1册教科书。根据本标准对健康教育教学的要求,相应健康教育的内容可编写在教师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水平四)中。

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性

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科书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科学性

教科书编写要以体育与健康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与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遵循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逻辑性。教科书中的观点、引文、文字表述和数据等要正确无误,插图要清晰、准确。

3.实用性

教科书编写应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强调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健康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使教科书的内容与实践课教学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4.可读性

教科书编写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内容新颖有趣、图文并茂,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理解体育文化、健康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师益友。

5.发展性

教科书编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注意选取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长远影响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差异性

教科书编写在贯彻本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特点,体现独特的思路,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还应满足使用教科书地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班主任、活动课教师、校医、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其他课程教师、社会体育人才、社区医生和学生家长等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他们参与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以及督促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等。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地、各校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规定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同时,还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其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

1.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学校既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设施等开展体育活动,如墙面、树林、食堂、较宽阔的走廊、空地等,也要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资源辅助教学。

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可以一物多用,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小足球的球门等。

3.妥善保养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要通过优化管理,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运动项目时,还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对某些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与此同时,注意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等内容资源。

1.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可以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改造场地与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2. 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健美操、攀岩、街舞、软式排球、软式橄榄球和软式足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在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时尚的项目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教学内容。

3.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四)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附近的地形、地貌,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特点开展教学,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适宜的水域进行游泳,利用郊野进行远足,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橇、滚雪球、打雪仗,利用山林开展定向运动和登山运动,利用沙地进行沙滩排球和足球等。教师还可利用季节特点进行教学活动,例如,春季组织春游活动,夏季开展游泳活动,秋季组织登山和越野跑,冬季开展滑冰和滑雪等。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六) 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时间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不断巩固与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成果。体育场地比较紧张的学校要注意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间,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效率。

附 录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一)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建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制订本地区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主要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的分析。

3.提出本地区分类指导以及分层、分步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

4.确定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标准。

5.提出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建议,包括内容、方法与标准等方面。

6.提出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

(二)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学校应依据本标准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情况,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

3.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制订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

5.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

6.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

7.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

8.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9.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0.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案例

案例1 在篮球投篮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四。

学习目标:

1.提高1分钟投篮的命中率。

2.体验投篮的乐趣和提高命中率的成功感。

3.培养自主学习投篮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内容:

投篮练习。

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如2米、3米、4米)。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1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目标(如1分钟投中3次)。

3.学生思考“如何投准”(可以请教教师或同学)。

4.学生尝试练习和体验。

5.学生自我测评。

6.达到目标的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设置新的目标进行练习;
未达到目标的学生进行反思,并改进练习方法。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投篮距离,设置每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思考投准的方法并进行练习,从而提高投篮的准确性,体验篮球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2 在跳长绳教学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1.提高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

2.增强跳绳动作的协调性。

3.提高与同伴合作跳长绳的能力。

教学内容:

跳长绳。

教学步骤:

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明确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

2.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

3.学生讨论与分析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有哪些,包括个人的跳绳技术、同伴间的协作等。

4.学生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教师指导和帮助。

5.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改进跳绳技术。

6.再次进行集体练习。

7.小组间比赛。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在学生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相互指导和帮助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跳绳的技术水平,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3 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四。

学习目标:

1.探究提高跨栏跑速度的方法。

2.提高跨栏跑的速度。

3. 改进跨栏跑的过栏技术。

教学内容:

跨栏跑。

教学步骤:

1.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的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

2.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提高跨栏跑的速度?”

3.教师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思考“如何提高栏间跑的速度”、“如何迅速跨过栏架”等问题。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一位学生尝试练习时,组内其他学生轮流在起跑处、起跨处观察和记录。

5.小组内每一位学生就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我分析,并进一步思考和寻求有效的练习方法,为其他学生提出有效的建议。

6.学生在自我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同学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7.进行组内展示与比赛,看谁进步快。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教师创设跨栏跑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跨栏跑的正确动作,发展速度和协调能力,培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案例1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行为小组记录表

年级 班 学期 记录员(体育小组长):

说明:

1.本评价表是一张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案例,用于每节课对学生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记录与评价,可由小组长(或者体育小骨干)操作,评价本组同学的课堂行为表现。本评价表也可经过改造后,用于教师对全班同学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表现的评价。

2.评价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给予★、■、▲、◇、×各种符号相应的分数,如分别为5、4、3、2、1,以便于总分计算。各项评价内容总分=各节课分值之和/总课时数。

3.“评分标准”一栏的内容也可以印在表格背后,以免占用表格空间。

4.本评价表中的相应内容可以为附录3案例2中教师在学期(或者学年)结束时,对学生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成绩进行评价以及撰写评语提供翔实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案例2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个人评价表

年级 班 ___学期 姓名 性别 学号_______

说明:

1.本评价表由体育教师填写。

2.评价方法。

(1)体能的评价。

① 体能测试成绩主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各项体能的成绩,并给予相应的评分。

② 每个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成绩即为下学期期初的体能测试成绩。

③各单项体能评定分数=期末测试分数+进步幅度分数(即期末测试分数-期初测试分数)×权重。

④各单项体能进步幅度分数以附加分的形式加入到相应的单项体能评定分数中,其附加权重(如③中的权重)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确定和调整。

⑤体能综合评分=各单项评定分数之和 / 测试项目总数。

⑥每学期的体能测试项目由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予以确定,一般为2~3项。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①运动技能的评定分数主要由各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予以评分。

② 知识与技能综合评分=各单项评定分数之和/测试项目总数。

③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评价可以采用单独进行理论考试的形式,也可以穿插在对每项运动技能的测试之中。

④ 每学期知识与技能测试的具体项目数由各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予以确定,一般为2~3项。

(3)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的“综合评分”可以由附录3案例1中相应总分转换成百分制分数获得。

(4)“评语”一栏由教师根据附录3案例1中记录的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表现,以简练的语言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并给予明确的学习指导。注意给每一位学生的评语要有针对性。

(5)总分=(体能综合评分×权重1)+(知识与技能综合评分×权重2)+(态度与参与综合评分×权重3)+(情意与合作综合评分×权重4),所有权重之和为100%。

(6)“等级”主要根据“总分”成绩给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和调整优、良、中、合格、需努力所对应的总分分值,确定等级评定标准。


案例3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班级总表

_____年级_____班 学期 学生数 免修学生数

任课教师:_____

说明:

1. 本评价表是由体育教师填写的班级终结性评分表,用于上交班主任或学校教务处。

2. 本评价表中的各项评价内容分数可由附录3案例2中的“综合评分”一栏直接获得。

3.计算总分时,所需要给出的各项评价内容分数权重由各地、各校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需要,予以确定和酌情调整。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 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二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心得体会

在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通过学习,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三、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第三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精)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七)

论述题

1、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以第二学段为主。

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具体从以下五方面要求评价:
(1)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相应的变化

答:(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倾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4、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5、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6、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答:(一)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运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7、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
“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答:关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考试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此,小学数学发展性考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8、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在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第二,组织有序的教学过程——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有序的状况下进行;
第三,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向——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第四,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使教学活动成为高效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9、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发展。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
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
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10、什么是数学课程资源

答: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
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
社会教育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
环境与工具——如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用于操作的学具或教具,数学实验室等;
生成性资源——如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

第四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又进一步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本次学习, 我更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数学观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将数学观更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有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数学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关于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处理好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处理好强调学生主体作用与突出教师组织和引导作用之间的关系;
要处理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素质,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的“筛子”。要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要牢记两条,一是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是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标解读工作自上而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在旬阳中学阶梯教室参加了20XX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会,感触颇多;
特别是师训中心老师对于数学素养的解读,及其风趣的举例,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2、通过新课标解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应当是学生和教师互相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第五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课程标准修订组从2007年4月开始启动至2010年8月完成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在此期间,修订组多次组织了由部分或全体成员参加的各种座谈会和规模不等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网站等各类媒体上的大量有关信息,并召开了10次由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参加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高度负责、字斟句酌地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年5月已基本完成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2010年1月部分成员对08修订稿再次作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年8月底全体成员又一次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并最终形成此送审稿。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根据对多方面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确定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修订原则如下: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得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热烈拥护的(见《十年回顾报告》)。因此,《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修订时必须继续坚持《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框架结构等。当然,由于少数教师对一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概念,可能在理解上会发生偏差或认识不到位,在修订时需要进一步明晰有关论述,努力帮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新课程。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由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较大差异,《课程标准》不是过去教学大纲的延续或翻版,而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这既完全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用“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标准,不能解决各地、各校复杂的实际问题。虽然一些教师还习惯于过去那种按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方式,但经过几年的实验,大多数体育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根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创编教学方法,从而产生出许多富有创意、颇有特色、卓有成效的体育课。

《课程标准》是国家性的指导性文件,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应由《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指南》、《质量标准》、教材、教学指导用书等资料来解决,同时一线教师也应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需要,深入地进行思考和再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帮助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上出受学生欢迎、使学生满意的体育课。

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修订时将针对一线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对课程内容的具体描述,以有利于教师更准确、深入地理解《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标准(实验稿)》是2001年制订的,已进行了近10年的实验,修订时将根据实验区教师和教研员以及专家所提出的、针对《课程标准》本身的意见表述,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正确建议基础上,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作了以下方面的修改:

(1)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部分,从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相应内容的修改。

(1)对原有五个学习领域进行调整,主要是将原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四个学习方面,分别是:(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对“具体目标”的陈述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将“具体目标”改为“分目标”,这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统一格式的需要;
另一方面把对每个学习方面的阐释性文字列在“分目标”之前,并对阐释文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
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6)为了使所有学科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的格式统一,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重新调整和适当地增加了对评价建议的描述,并在附录中增加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评价案例,以加强指导,拓展教师的思路。

(8)对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作了较大的文字修改,主要是取消了一些过于具体的描述,以便更简明扼要地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和关系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和案例,同时增加了对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建议和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指导意见。

 

三、未采纳的意见和理由

主要未被采纳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点:

1.部分专家建议在“内容标准”中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运动技术(分为必修的基本内容和选择内容)、身体素质与锻炼方法,重新进行划分和列举,同时建议在初中阶段按年级确定内容并规定教学时数。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没有采纳这个意见,主要理由是:(1)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也存在较大差异;
(2)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分化程度很大;
(3)运动项目之间并不存在内在的联系性;
(4)学生在体育基础、教育经历和运动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也很大。因此,作为国家的《课程标准》,不宜过分具体地规定全国统一必修的教学内容,更不宜严格按年级规定统一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时数。

2.部分专家还建议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地方实施方案及水平、年级、单元教学计划的案例。我们认为,这些内容还是放到《课程标准解读》里比较合适,《课程标准》应以阐明原则性、共同性的重要问题为宜。

 

四、建议

1.建议将《课程标准》的名称《全日制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统一改为《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目前,全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在小学阶段开设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课程,并编写出版了相应的教材。鉴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建议在小学阶段编写“健康教育教材”。

3.鉴于现行课程和教材培训方式无法承担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建议专门对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农村体育老师的培训工作予以特别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0年8月30日

第一部分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
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
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方面的说明及目标如下。

(一)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运动参与的目标: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二)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本方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方面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
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上课出勤率、参加课内外体育与健康学习与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情况。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如知道跑步、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的名称,以及滚翻、仰卧起坐等常见身体运动动作的名称或术语。

【评价要点】能够描述所学项目名称或动作术语。

【评价方法举例】教师或学生做出一些动作,让学生尝试说出动作的名称或术语。

(2)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

【评价要点】对运动现象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描述力量大小、方向变化、速度快慢等运动现象。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跑步时的身体姿态和动作。

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

【评价要点】参与球类游戏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打鸭子”游戏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
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
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和协调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韵律动作的表现。

(3)学习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水中呼吸、蛙泳的基本动作,或者冰上行走等(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游泳或冰雪类活动基本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游泳中上肢、躯干、下肢和呼吸协调配合的表现。

(4)学习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基本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等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3~5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动作组合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武术操的表现。

(5)学习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踢毽子的熟练程度。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如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
过十字路口时不闯红灯,走斑马线;
乘汽车时系安全带,头、手不伸出窗外。熟悉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如发生紧急情况时,会拨打求助电话等。

【评价要点】掌握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的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安全运动知识;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如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类等食物的作用;
按要求做眼保健操;
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龋齿预防方法;
按时睡眠;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
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

【评价要点】了解所学保健知识的程度以及日常的个人卫生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能够做到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指出正确的坐、立、行姿态等。

【评价要点】识别正确身体姿态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区别正确与不正确的身体姿态。

(2)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

【评价要点】在各种场合努力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在整队时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情况。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横叉、纵叉的情况。

(2)完成多种灵敏性练习。如完成8字跑、绕竿跑等灵敏性练习。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完成绕竿跑的速度。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户外运动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如假期与家人一起进行户外运动等。

【评价要点】参加户外运动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加过哪些户外运动及其感受。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如按要求努力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真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的情况。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体验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感受等。

【评价要点】说出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事例。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与“老鹰捉小鸡”游戏前后的情绪变化和体验。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如在重新分组后很快地和新伙伴一起愉快地活动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适应不同合作环境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体育活动中与新伙伴配合的情况和体验。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乐于帮助同学。如当同学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保护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团结互助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帮助同伴的表现。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如愉快地参加新的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竞赛类等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

【评价要点】学习新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钻山洞”体育游戏活动中的积极表现。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如知道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格言等。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奥运会知识。

学习目标2: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如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学过的动作(如体转运动、跑跳步、马步、助跑、起跳等),并说出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 。(如投远与投准、跳高与跳远等)。

【评价要点】对有关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说出其名称或术语。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数量或速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撒渔网”游戏活动中的速度和灵敏性。

学习目标2: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如初步掌握

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其他新兴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小篮球运球动作的质量。

(2)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有队形的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爬绳、爬竿,单杠、双杠、山羊、垫上等体操基本动作,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姿态。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前后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的质量。

(3)初步掌握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蛙泳或者滑冰、滑雪的基本动作,并进行一定距离的动作练习等。

【评价要点】蛙泳或者滑冰、滑雪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蛙泳动作的质量及坚持完成一定距离蛙泳练习的情况。

(4)初步掌握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6~8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简单武术套路的质量。

(5)初步掌握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跳绳、踢毽子的动作质量和数量。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重视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基本掌握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知识、消除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方法以及中暑的识别和预防等知识;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听从教师指挥,并做出安全的行动;
掌握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以及其他简便的止血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所学安全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保护方法。

(2)表现出主动规避运动伤害和危险的意识与行为。如在投掷练习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安全情况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安全运动的意识和行为。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情况。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近视眼预防、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如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
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认识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等。

【评价要点】对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读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是否符合用眼卫生要求。

学习目标2:初步了解疾病预防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一些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如知道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
懂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等知识。

【评价要点】对所学疾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出1~2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如初步了解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及其重要性,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对改善体形的作用;
自我矫正和督促同伴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等。

【评价要点】对良好体形的认识和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简要说出造成不良体形和不正确身体姿态的原因。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

【评价要点】对体能基本构成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跑步可以发展的主要体能名称。

(2)通过多种练习发展柔韧性。如通过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练习发展柔韧性。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的质量。

(3)通过多种练习发展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绕竿跑等练习发展灵敏性。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点移动的次数。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速度。如通过50米跑、1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发展速度。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50米跑的速度。

(5)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力量。如通过立卧撑、纵跳摸高和斜身引体等练习发展力量。

【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1分钟内完成立卧撑的次数。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适应寒暑、燥湿等气候变化。如在夏天、冬天或气候变化时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体育活动时的身体表现。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有一定困难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坚持完成任务。如在有氧练习中不怕苦累,坚持完成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时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的事例。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如在耐久跑、小篮球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排除干扰,情绪饱满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情绪积极、稳定、高昂的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小篮球游戏比赛中的情绪表现事例。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如乐于与同伴共同参加并完成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和同伴交流与合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人三足跑”游戏中的合作表现。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体育道德,并注意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如在体育活动中做到文明用语、讲礼貌、遵守规则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小足球游戏比赛中的言行举止,指出不文明和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现。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性休息方式并付诸实践。如在学习疲倦时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

【评价要点】运用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学习疲倦时,主动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积极性休息的事例。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学习目标: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感受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体验小篮球、小足球等比赛中得分时的乐趣和成功感。

【评价要点】参与体育活动的愉快体验。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描述参加小篮球比赛的感受。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增加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如初步了解现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的知识。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分组制作并展示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小墙报。

学习目标2: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多种运动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如知道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和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类以及新兴运动项目中一些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评价要点】了解常见运动项目的种类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运动项目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学习目标3: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掌握简单的科学锻炼方法。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改进或提高动作质量,改编简单的徒手操或体育游戏,创编跳绳的方法,选择较适宜的锻炼时间、场地和运动方法等。

【评价要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改编简单的徒手操并相互进行评价。

学习目标4:观看体育比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经常观看现场或电视实况转播的体育比赛。如观看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的比赛。

【评价要点】观看体育比赛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观看体育比赛的项目与次数。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完成后蹬跑、连续纵跳摸高、急行跳远、各种方式的投掷动作,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滑步、攀、爬、钻、滚动、滚翻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数量或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连续纵跳触摸固定高度的次数。

学习目标2: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如初步掌握小篮球、软式排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短拍网球或其他新兴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

【评价要点】基本技术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活动中运球和射门技术动作组合的质量。

(2)基本掌握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如初步掌握有一定难度的队形变换和队列动作,单杠、双杠、山羊等器械体操和技巧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
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或舞蹈的简单成套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力量、身体姿态和动作衔接的连贯性。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山羊分腿腾越、低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等动作的情况。

(3)基本掌握一些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如在基本掌握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相应的速度等。

【评价要点】单位时间内蛙泳或滑冰、滑雪的距离。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单位时间内蛙泳或滑冰、滑雪的距离。

(4)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如能够做出少年拳、地方特色拳种、9~10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程度和表现出的精、气、神。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少年拳的质量。

(5)基本掌握一些其他有一定难度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如初步掌握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花样跳绳的动作质量和数量。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并学会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如初步掌握运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基本方法、常见运动损伤(如扭伤、挫伤、擦伤等)及轻微烫烧伤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能够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
了解煤气中毒、触电、雷击、中暑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和简易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一些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一些运动损伤及其简易处理方法。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如知道有关肌肉、骨骼、关节等简单知识。

【评价要点】对人体运动系统简单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教师做出某个动作,让学生指出参与这个动作的主要肌肉、骨骼和关节。

学习目标2:了解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一些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了解贫血对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常见肠道传染病、疟疾、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碘缺乏病的预防,视力保护,以及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要点】对所学卫生防病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家长或同伴对学生平时的个人卫生行为进行评价。

学习目标3: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有无胀包或破损;
不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
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果、野菜和蘑菇;
了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等。

【评价要点】对食品安全与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2~3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学习目标4: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常识。如知道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及其意义,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与体育锻炼有关的青春期保健常识(如女生知道经期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

【评价要点】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对自己身体特征和机能变化的认识,或让女生说出经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不同的身体姿态所代表的礼仪内涵,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如区别不同身体姿态所表达的尊重、谦虚、亲近、傲慢、粗野等含义。

【评价要点】了解不同身体姿态含义的程度,以及在不同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在校园、教室等公共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情况。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通过多种练习提高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8字跑、三点移动、绕竿跑等练习提高灵敏性。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绕竿跑的成绩。

(2)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力量水平。如通过俯卧撑、立卧撑、双杠支撑臂屈伸、单杠斜身引体、纵跳摸高、举哑铃等练习提高力量水平。

【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单杠斜身引体或举哑铃的次数。

(3)通过多种练习提高速度水平。如通过50米跑、快速仰卧起坐、1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提高速度水平。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5秒快速跳绳的次数或50米跑的成绩。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心肺耐力。如通过50米×8往返跑、定时有氧跑、校园定向越野比赛等练习发展心肺耐力。

【评价要点】心肺耐力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或50米×8往返跑的成绩。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1: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的“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继续努力等。

【评价要点】在困难条件下不断努力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评在长跑中克服“极点”反应、坚持完成任务的体验。

学习目标2: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不会因为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

【评价要点】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不同运动项目对身高或体重的特殊要求,并说出自己适合的运动项目。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自制能力。如比赛失利时不消极、不气馁、不讽刺对方,采用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的情绪状态。

【评价方法举例】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在未能完成动作时的情绪表现。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意融入团队体育活动并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在小足球、接力跑、合作跑练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

【评价要点】团队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比赛或合作跑练习中的表现。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1: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对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努力实践。如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同伴,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道德行为。

【评价要点】对体育道德的认识及其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篮球比赛中的言行举止,并针对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进行简单分析。

学习目标2:在体育活动中尊重相对较弱者。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对待体育活动中的相对较弱者。如在体育活动中不歧视并能帮助比自己运动技能水平差的同学和其他弱势群体(如肥胖生和学困生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对待相对较弱者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体育活动中尊重或帮助相对较弱者的事例。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自觉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如有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等。

【评价要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过去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自我评价。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学习目标:初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如认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等。

【评价要点】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并相互评价课内和课外锻炼时的表现。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简要分析体育比赛中的现象与问题。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简要分析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问题。如简要分析奥运会、兴奋剂、球场暴力等事件与问题。

【评价要点】对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与问题的认识。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写出关于举办奥运会意义的小文章。

学习目标2: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要点】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测定心率,并说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关系。

(2)基本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

【评价要点】发现和解决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找出自制的锻炼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修改。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以及速度、远度或高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等技术的程度。

(2)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评价要点】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战术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对传切配合等战术的熟练程度。

(3)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身体姿态、节奏感、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表现力。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健美操、以单腿摆越成骑撑和后摆转体90°下为主的单杠组合动作、以分腿骑坐和支撑后摆挺身下为主的双杠组合动作等的质量。

(4)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在基本掌握并运用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等。

【评价要点】对于所学不同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自由泳或者滑冰技术动作的质量。

(5)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1~2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9~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由教师或者体育骨干作为进攻方,观察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防身术的情况。

(6)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数量及运用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运用踢花毽技术进行课外锻炼的情况。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1: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如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基本掌握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注意安全以及帮助他人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保护或帮助他人处理运动损伤的表现。

学习目标2: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安全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骑车以及特殊天气(如下雨、下雪、大雾等)条件下注意安全,懂得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主动规避危险的知识和方法等。

【评价要点】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横穿交通拥挤的街道等情况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营养、睡眠、吸烟、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如知道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
懂得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学会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
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等。

【评价要点】对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说明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的关系,或说出2-3种有效拒绝吸烟、酗酒的方法。

学习目标2:基本掌握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基本掌握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如知道乙型脑炎、肺结核、肝炎的预防方法,不歧视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方法,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

【评价要点】对所学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肺结核病或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目标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
预防网络成瘾等。

【评价要点】对青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如在球类运动中提高灵敏性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灵敏性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运球突破时的灵敏性。

(2)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速度水平。如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中提高速度水平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速度水平。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30秒快速跳绳或踢毽子的次数。

(3)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力量水平。如在体操类运动中提高力量水平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力量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完成单杠或双杠动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水平。

(4)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心肺耐力。如在田径类运动中提高心肺耐力等。

【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心肺耐力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800米(女)、1000米(男)跑的成绩。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并果断作出决策。如在篮球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果断作出决策行为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果断作出决策行为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果断决策的事例。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分析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并保持稳定和积极的情绪。如正确认识挫折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评价要点】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分析自己在乒乓球比赛失利时的情绪变化和调控情绪的方法。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树立集体荣誉感。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如在比赛中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愿意为同伴创造更好的进攻时机等。

【评价要点】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谈谈个人目标服从集体目标的重要性。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如表现出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行为。

【评价要点】平时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道德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发生的较典型的违反道德行为,并相互评价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表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在实施本标准的过程中,各地、各校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分别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参见附录1)。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现学习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侧重。

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总要求制订各层次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表示目标的层次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

3.目标难度适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实际,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

1.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教师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认真分析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加强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基础、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场地与设施条件、季节、气候和安全等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

5.重视健康教育。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每学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

(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见附录2中的案例1、案例2、案例3)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 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一)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本标准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确定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2.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

3.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1.体能。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

2.知识与技能。主要根据本标准的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评价指标,评价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等。

3.态度与参与。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4.情意与合作。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

各地、各校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三)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本标准强调各校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和可操作性,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通过学习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应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如等级制评价、分数评价等),对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指标应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如评语式评价等)。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评语式评价;
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可以采用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1)。在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应综合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以及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给出综合成绩,写出评语(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2),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最后,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进行班级汇总(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3),上交给学校教务处。

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本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建议教师将每学期结束时的测试结果、学生在该学期体育与健康学习各方面的进步幅度(即进步成绩=期末成绩-期初成绩),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结合起来,对相应的评价指标(如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四)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努力发挥其他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有关人员的评价作用。

1.教师评价。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到全面和准确。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具体反馈以及改进与提高的建议。

2.学生评价。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和小组内评价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提高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其他人员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需要得到各方面人士的支持和鼓励。建议让班主任乃至家长等参与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来,上述人员的评价可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参考。

(五)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判断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分析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体育与健康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等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以免影响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三、教材编写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片、音像资料等。教材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本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要编写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参考书;
水平一至水平三不编写教科书,水平四可编写1册教科书。根据本标准对健康教育教学的要求,相应健康教育的内容可编写在教师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水平四)中。

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性

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科书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科学性

教科书编写要以体育与健康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与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遵循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逻辑性。教科书中的观点、引文、文字表述和数据等要正确无误,插图要清晰、准确。

3.实用性

教科书编写应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强调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健康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使教科书的内容与实践课教学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4.可读性

教科书编写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内容新颖有趣、图文并茂,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理解体育文化、健康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师益友。

5.发展性

教科书编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注意选取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长远影响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差异性

教科书编写在贯彻本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特点,体现独特的思路,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还应满足使用教科书地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班主任、活动课教师、校医、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其他课程教师、社会体育人才、社区医生和学生家长等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他们参与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以及督促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等。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地、各校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规定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同时,还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其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

1.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学校既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设施等开展体育活动,如墙面、树林、食堂、较宽阔的走廊、空地等,也要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资源辅助教学。

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可以一物多用,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小足球的球门等。

3.妥善保养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要通过优化管理,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运动项目时,还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对某些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与此同时,注意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等内容资源。

1.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可以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改造场地与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2. 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健美操、攀岩、街舞、软式排球、软式橄榄球和软式足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在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时尚的项目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教学内容。

3.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四)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附近的地形、地貌,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特点开展教学,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适宜的水域进行游泳,利用郊野进行远足,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橇、滚雪球、打雪仗,利用山林开展定向运动和登山运动,利用沙地进行沙滩排球和足球等。教师还可利用季节特点进行教学活动,例如,春季组织春游活动,夏季开展游泳活动,秋季组织登山和越野跑,冬季开展滑冰和滑雪等。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六) 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时间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不断巩固与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成果。体育场地比较紧张的学校要注意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间,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效率。

附 录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一)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建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制订本地区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主要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的分析。

3.提出本地区分类指导以及分层、分步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

4.确定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标准。

5.提出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建议,包括内容、方法与标准等方面。

6.提出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

(二)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学校应依据本标准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情况,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

3.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制订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

5.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

6.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

7.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

8.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9.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0.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案例

案例1 在篮球投篮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四。

学习目标:

1.提高1分钟投篮的命中率。

2.体验投篮的乐趣和提高命中率的成功感。

3.培养自主学习投篮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内容:

投篮练习。

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如2米、3米、4米)。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1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目标(如1分钟投中3次)。

3.学生思考“如何投准”(可以请教教师或同学)。

4.学生尝试练习和体验。

5.学生自我测评。

6.达到目标的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设置新的目标进行练习;
未达到目标的学生进行反思,并改进练习方法。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投篮距离,设置每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思考投准的方法并进行练习,从而提高投篮的准确性,体验篮球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2 在跳长绳教学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1.提高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

2.增强跳绳动作的协调性。

3.提高与同伴合作跳长绳的能力。

教学内容:

跳长绳。

教学步骤:

1.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明确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

2.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

3.学生讨论与分析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有哪些,包括个人的跳绳技术、同伴间的协作等。

4.学生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请教师指导和帮助。

5.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改进跳绳技术。

6.再次进行集体练习。

7.小组间比赛。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在学生分组进行跳长绳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相互指导和帮助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跳绳的技术水平,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3 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阶段:

水平四。

学习目标:

1.探究提高跨栏跑速度的方法。

2.提高跨栏跑的速度。

3. 改进跨栏跑的过栏技术。

教学内容:

跨栏跑。

教学步骤:

1.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的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离。

2.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提高跨栏跑的速度?”

3.教师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思考“如何提高栏间跑的速度”、“如何迅速跨过栏架”等问题。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一位学生尝试练习时,组内其他学生轮流在起跑处、起跨处观察和记录。

5.小组内每一位学生就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自我分析,并进一步思考和寻求有效的练习方法,为其他学生提出有效的建议。

6.学生在自我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同学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7.进行组内展示与比赛,看谁进步快。

说明: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教师创设跨栏跑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跨栏跑的正确动作,发展速度和协调能力,培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案例1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行为小组记录表

年级 班 学期 记录员(体育小组长):

姓名

课次/周次

评价

内容

第__周

星期__

第__周

星期__

第__周

星期__

第__周

星期__

……

总分

李小强

态度与

参与

★■▲◇×

★■▲◇×

★■▲◇×

★■▲◇×

……

……

情意与

合作

★■▲◇×

★■▲◇×

★■▲◇×

★■▲◇×

……

……

赵晓明

态度与

参与

★■▲◇×

★■▲◇×

★■▲◇×

★■▲◇×

……

……

情意与

合作

★■▲◇×

★■▲◇×

★■▲◇×

★■▲◇×

……

……

……

态度与

参与

★■▲◇×

★■▲◇×

★■▲◇×

★■▲◇×

……

……

情意与

合作

★■▲◇×

★■▲◇×

★■▲◇×

★■▲◇×

……

……

态度与参与

★ 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并认真接受教师指导。

■ 较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并较认真接受教师指导。

▲ 能够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或者病假、事假。

◇ 极少参与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或者有迟到、早退现象。

× 旷课。

情意与合作

★ 乐于助人,敢于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能为团队的成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配合。

■ 较好地表现出帮助他人,愿意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能为团队的成功配合同伴。

▲ 有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

◇ 缺乏帮助他人、展示和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等表现。

× 旷课。

说明:

1.本评价表是一张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案例,用于每节课对学生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记录与评价,可由小组长(或者体育小骨干)操作,评价本组同学的课堂行为表现。本评价表也可经过改造后,用于教师对全班同学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表现的评价。

2.评价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给予★、■、▲、◇、×各种符号相应的分数,如分别为5、4、3、2、1,以便于总分计算。各项评价内容总分=各节课分值之和/总课时数。

3.“评分标准”一栏的内容也可以印在表格背后,以免占用表格空间。

4.本评价表中的相应内容可以为附录3案例2中教师在学期(或者学年)结束时,对学生的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成绩进行评价以及撰写评语提供翔实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案例2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个人评价表

年级 班 ___学期 姓名 性别 学号_______

评价

内容

评 价 范 围

综合评分

体 能

项目

体能1

体能2

体能3

……

期初

测试成绩

分数

期末

测试成绩

分数

进步幅度

进步成绩

分数

单项评定分数

知识与

技能

项目

知识与

技能1

知识与

技能2

知识与

技能3

……

单项评定分数

态度与

参与

情意与

合作

评语

签名:

说明:

1.本评价表由体育教师填写。

2.评价方法。

(1)体能的评价。

① 体能测试成绩主要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各项体能的成绩,并给予相应的评分。

② 每个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成绩即为下学期期初的体能测试成绩。

③各单项体能评定分数=期末测试分数+进步幅度分数(即期末测试分数-期初测试分数)×权重。

④各单项体能进步幅度分数以附加分的形式加入到相应的单项体能评定分数中,其附加权重(如③中的权重)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确定和调整。

⑤体能综合评分=各单项评定分数之和 / 测试项目总数。

⑥每学期的体能测试项目由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予以确定,一般为2~3项。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①运动技能的评定分数主要由各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测试成绩予以评分。

② 知识与技能综合评分=各单项评定分数之和/测试项目总数。

③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评价可以采用单独进行理论考试的形式,也可以穿插在对每项运动技能的测试之中。

④ 每学期知识与技能测试的具体项目数由各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予以确定,一般为2~3项。

(3)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的“综合评分”可以由附录3案例1中相应总分转换成百分制分数获得。

(4)“评语”一栏由教师根据附录3案例1中记录的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表现,以简练的语言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并给予明确的学习指导。注意给每一位学生的评语要有针对性。

(5)总分=(体能综合评分×权重1)+(知识与技能综合评分×权重2)+(态度与参与综合评分×权重3)+(情意与合作综合评分×权重4),所有权重之和为100%。

(6)“等级”主要根据“总分”成绩给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和调整优、良、中、合格、需努力所对应的总分分值,确定等级评定标准。

案例3 水平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班级总表

_____年级_____班 学期 学生数 免修学生数

评价

内容

姓名

体能

知识与技能

态度与参与

情意与合作

总分

李小强

赵晓明

……

任课教师:_____

说明:

1. 本评价表是由体育教师填写的班级终结性评分表,用于上交班主任或学校教务处。

2. 本评价表中的各项评价内容分数可由附录3案例2中的“综合评分”一栏直接获得。

3.计算总分时,所需要给出的各项评价内容分数权重由各地、各校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需要,予以确定和酌情调整。

第一部分 前 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 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六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细细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很多方面发生了不少变化。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一、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关注实用阅读策略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明确地在“对话”的维度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视角,就是确立和凸显“编者”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客观上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因此,我们老师在进行备课、解读文本和教学时,一定要明白在教科书中读到的作品的文本意义,除了有作者的思想之外,还与编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揣摩编者的意图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三、说明语法修辞知识
新课标专门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作了说明。要点:①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于形成语文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而不在于掌握语文知识本身;
②教学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指导和点拨”,而不应是“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③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要与具体语言实例结合,而不应是单纯的“记忆”语文知识。

当然教育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它是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的,即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 法治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学后感

本文标题:2022年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xindetihui/3101.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2年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版》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