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周年专题片脚本 (范例推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4-06 18:06:06 | 浏览次数:

20周年专题片脚本 20周年专题片脚本2009-08-1315:49整体策划:把20年的发展史,比喻为一曲雄浑豪迈的交响乐,每一个成果都是一个响亮的音符,每一段辉煌都是一曲华彩的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周年专题片脚本 ,供大家参考。

20周年专题片脚本

  20周年专题片脚本2009-08-1315:4整体策划:

  把20年的发展史,比喻为一曲雄浑豪迈的交响乐,每一个成果都是一个响亮的音符,每一段辉煌都是一曲华彩的乐章-----分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幕曲等五个部分;

  序曲—----回眸的瞬间;(2分钟)

  第一乐章—踏上新征程;(3分钟)

  第二乐章—崛起与跨越;(10分钟)

  第三乐章—辉煌的成果;(3分钟)

  幕曲—----战略与未来;(2分钟)

  在专题片内容的发展脉络上,以经济发展作为主线,串联起政、科、文、农等方面,全方位展现。

  开篇黑屏白字:

  仅以此片献给所有为历城区发展奉献的人们。

  崛起与跨越

  ——历城建区二十周年回眸

  (开篇由一群小学生唱诵沁园春,营造意境深远、朝气蓬勃的氛围)

  沁园春《历城》

  日出泰山,黄河东流,齐鲁首邑。

  观历山之城,天上人间;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四门塔前,绿水青山,避暑自然醉翁意。

  农家乐,品山珍野味,怡然自得。

  省城花园畅游,平地万丈起高楼。

  见人文科技,和谐交汇;

  车水马龙,政通人和。

  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看富民强区争一流。

  新纪元,决胜千里外,未雨绸缪!

  序曲:回眸的瞬间

  博大精深的东方神韵,令人类神往!

  灿烂多彩的文明之光,铸就辉煌无数!

  崛起与跨越,是文明的进步、和谐的景象!

  崛起与跨越,是科学的发展、战略的伟力!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过去的20年,却是历城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卓越历程。

  站在新起点,回眸20年发展的轨迹,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那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响亮音符,汇聚成气势雄浑的宏大乐章!

  二十年改革开放春风沐浴;

  二十年富民强区成果斐然;

  二十年赤诚拼搏日月可鉴!

  第一乐章:踏上新征程

  历城自西汉初设县,素有“齐鲁首邑”之称;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几千年,公元1987年,历城撤县建区,掀开了历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从此,历城踏上了富民强区的崭新征程!

  历城人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解放思想,树立商品经济的理念,把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作为发展的驱动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改制,初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拉开了经济腾飞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全区上下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施“大开放、大引进、大开发、大发展”战略,加快改革步伐,历城逐步确立起工业大区的地位。

  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坚持符合区情实际,提出了“立足区位优势,融入省会经济”的总体思路,把历城作为省会济南的核心功能区,进而谋求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带两区”的发展布局,从宏观上规划了产业布局,既立足历城资源禀赋,又符合省会经济和现代产业方向;提出了“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三产旺区、开放兴区”的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目标同步实现。提出了“四个三”的工作重点,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历城发展始终保持了与时俱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003年,全区开展“东部新区与历城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以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语汇,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体制改革,再到唐冶新区的规划建设,南部生态旅游的快速兴起,洪楼老城的整体提升,载体创新、集约发展成为历城新一轮发展的内在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迈入新境界。

  第二乐章:崛起与跨越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引,为了更好、更快的引领经济发展,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文明的“服务型政府”。

  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在历城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洼地”效应,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历城加速交汇聚集,历城正成为投资者的首选之地,创业者的开拓乐园。

  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政府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06年历城三次产业发展为4.7:65.1:30.2,工业主体地位得到增强,服务业势头强劲,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从1986年的9.7:0.3调整为2006年的4.5:5.5。稳固粮食生产,重点培育蔬菜、林果、花木、奶牛等四大主导产业,无公害农产品、农业协会等新兴事物逐渐被广大农民所熟知和接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农家店”超市覆盖城乡,全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省城市民日常消费中1/2的水果、1/7的蔬菜、1/3的来自历城区,可以说历城已经成为省城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工业大区的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7.2%,比全省平均水平调出4.3个百分点,2006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47亿元,是1986年的82倍,工业总量多年居全省首位,培育形成了冶金钢铁、汽车配件、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包装印刷、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645亿元,占全区工业的89.8%。

  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7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达41家。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依靠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利益直接、适应性强的优势,正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2006年增加值已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50%。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支撑越来越明显,高新技术加快发展,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11%。省级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正迎来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并将地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泛航空产业基地,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级。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20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2006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2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投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工业,服务业开始强劲发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消费市场极大丰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22.7亿元。物流业发展迅速,盖家沟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全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物流枢纽,零点物流港、临港航空物流园区、郭店钢铁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基地正在兴起。

  新兴的房地产业、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娱乐餐饮等行业“羽翼渐丰”,洪楼商贸中心区等八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初具规模,历城正成为消费需求最旺盛、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之一。

  2000年之前,历城还没有像样的景区,近年来旅游景区从无到有,累计投资20多亿元,建起了红叶谷、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等14处大型景区,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省城后花园”;2006年“五一”黄金周,南部山区共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的“半壁江山”;农家乐更是其中的亮点,品山珍野味,赏自然美景,既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度假区的好去处,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充分体现了历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成果。

  建区20年,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从兴办第一家合资企业,到引进世界500强,从历城以外都是外,到关注日韩产业转移升级,赴港日韩专项推介招商,历城的对外开放显示了更高层次的经济全球视野,利用外资、出口创汇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至2006年底,全区已引进外资企业97家,投资总额1.66亿美元。2006年历城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6年,全区出口创汇7.86亿美元,连续三年蝉连全市第一。出口实绩企业由1987年的3家增加到60家,其中出口额五百万美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2家。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由钢铁产品“一枝独秀”,向轻工艺制品、农产品、化工产品等多元化发展,出口商品涉及8个门类,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区20年,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区以来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额逐年增加,“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130亿、450亿,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

  在洪楼主城区,花园路已成为泉城第二“金街”;随着灯亮工程的实施,“洪楼花园文化不夜城”的形象正深入人心。

  2006年全区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1536.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18.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柏油路村村通,形成了一小时历城交通圈。从1995年历城有线电视台开播,到2006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了90.1%,基本实现了户户通。邮电通讯业突飞猛进,从1995年命名首个电话村,到2006年全区电话总装机量达23.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了96%。

  历城20年的跨越发展史,是一部崭新的文明进步史。

  建区20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生活明显发送的时期。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是各级执政者的第一追求,“多予,少取,放活”成为这一执政理念的鲜明标志。

  农民人均收入从1986年的579元增加到2006年的6041元。

  近年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完成了31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启动和实施了客车村村通工程与农村街巷硬化户户通工程,让群众出行通畅便利;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建立健全了社会求助、社会保障、社会慈善三大体系,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建立健全了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和服务体系,农民工的就业渠道明显拓宽,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计划生育由简单控制人口数量,向注重提供优质计生优质服务转变,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硬件建设带动以及文化基础建设的增强,让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魅力历城”活动声势浩大,反响强烈,荣获“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展示了历城人民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大区正悄然兴起。

  通过健全民主法制工作,基层民主不断加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处理矛盾纠纷的自觉选择。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带着感情接访”,使绝大多数反映的合理问题得到了依法及时解决,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建区20年,我们建设了和正在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历城。到2006年全区已拥有生态林35万亩,林木覆盖达到40.7%,五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作为城市“绿肺”和“水缸”的南部山区林木覆盖率高达52%,居全省第一。通过开展造绿工程、容貌工程、蓝天工程、旧村改造、退路进厅、“容貌工程进乡镇”,下大力气实施全方位综合整治,如今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景更美。

  建区20年,我区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历城干部已经成为一种概念,只要提起人们就会跟“干事创业”联系在一起,“想干、会干、干好”成了历城干部队伍的群体标记。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着眼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我区以搞好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大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要求,突出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形成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清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

  全区已有90%的党委达到“五个好”党委的要求,92%的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村支部标准,90%以上的社区达到了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的标准。顺利启动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完成了镇党委换届工作,干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提高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

  掌声面前,荣誉背后,我们看到了历任的历城领导班子,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他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他们未雨绸缪、集思广益,不断开拓进取,在历城如日中天的发展中,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第三乐章:辉煌的成果

  建区20年,实现了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已由建区之前1986年的7.41亿元到2006年的431.8亿元,,增长了56倍。

  财政收入随着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而明显增加,1986年全区财政收入只有1.5亿,2002年突破10亿,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62亿元,是986年的49倍,年均递增21.6%。

  全省县域经济30强排名,历城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前列,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自2001年以来,我区连续四年保持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荣誉称号。

  这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这里是门类齐全的工业城;

  这里是智力密集的大学科研城;

  这里是四通八达的空港城;

  这里是环境优良的开放新城;

  这里是山青水秀的省城后花园;

  如今的历城,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五光十色的商场,神情怡然的市民,经过20年的发展,历城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风貌。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国家首批中美可持续发展项目之一,省城东拓战略的标志化区——唐冶新城,被誉为“大经十路产业带上的一颗明珠”。不久的将来,一座山水之城、宜居之城、三产之城、体育健康之城将在泉城东部崛起。

  幕曲:战略与未来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当二十载已成为历史,未来的旅程才刚刚开启。

  二十年披荆斩棘,足迹难忘;

  二十年励精图治,成果斐然;

  二十年厚积薄发,信心满怀;

  回顾过去,历城人民无愧于历史;

  远瞩将来,历城区正在以一个和谐、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阔步迈进。

  跨越十周年

  电视专题片脚本

  (特效画面、音乐)

  字幕:10年,他们共同经历了创业、经历了发展、经历了壮大---走过10年,他们曾经拥有辉煌,面向未来,他们继续展翅飞翔---我们期待着下一个10年

  (解说)10年前,1997年1月24日,微山县供销大厦建成开业了!这在当时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家零售商场,让很多消费者欣喜万分。然而,当时市场购买力低,全国的流通行业并不十分景气,零售业效益甚至特别低迷。狭小的微山市场也是百家经商,呈现出低层次、无序竞争态势。供销大厦的路该如何走?这个沉重的课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同期声)微山县供销大厦总经理

  xxx:“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对经济形势的客观分析,我们认为供销大厦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竞争上,而要以货真价实、信誉至上为准则,定位于以中高档商品为主,不断创新经营机制,营造一个无竞争或者不可竞争的独特阵地。”

  (解说)10年了,市场风云变幻,供销大厦一直立于不败之地,验证了这一经营理念的科学性,在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引下,300余名供销大厦员工,开始了充满激情的创业,他们在创业中经历了风雨与彩虹,他们在奋进中见证了光荣与历史。供销大厦提出了“商品质量百分之百合格,购物顾客百分之百满意”的工作目标,家电经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盟三联集团组建了三联家电微山连锁店,副食、化妆等向连锁、超市型转变,服装、鞋类、针织品,坚持名牌战略,向系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虎豹、波司登、鄂尔多斯等名牌服装,纷纷落户供销大厦,建起各类名牌专厅50多个。对于一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小商品,供销大厦则去粗存精,与市场形成错位经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抓好商品结构调整,及时淘汰过时品种,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挺起钢铁的脊梁

  ——庆祝中冶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迁包建院50华诞

  滔滔黄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巍巍大青山,见证着草原儿女坚韧不跋的步伐!50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

  50年,中国人民伴随着共和国走过了跨越世纪的光辉历程;

  50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钢铁大国的蓝图如期实现

  50年,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以其卓著的业绩而载入共和国冶金建设的史册。

  [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显示主标题“50年奋进50年辉煌”]

  如果说远古的刀耕火种缔造了文明的萌生,那么现代文明则需要钢铁脊梁有力的支撑。

  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列强的坚船利舰中呻吟了近百年,新中国要强大,要复兴,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展钢铁工业才能挺起民族巍峨的脊梁。

  [片头曲:音乐《草原晨曲》渐起]正是在如此的渴望和期盼之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肩负着打造钢铁脊梁历史重任的建设者们浩浩荡荡奔赴“包钢、武钢和太钢三大钢铁基地”建设工地,拉开构建了钢铁大国的建设序幕。

  风生水起,激情如歌;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于1957年12月由北京成建制迁往包头这座新兴城市建院,455名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从接到调令到包头安家落户,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1959年9月26日早晨5时50分,包钢1号高炉正式建成投产。飞舞绚烂的第一炉铁水,映红了厂房,映红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笑脸,更映红了夙兴夜寐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自豪和骄傲。

  工程技术人员与广大包钢建设者一道欢呼雀跃,晶莹的泪珠挂在腮上……

  这一刻,让人永久铭刻……

  中国的钢铁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产钢十多万吨,到今天超四亿吨的水平,占全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连续多年居于世

  界首位,几代包院人亲历了这一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全过程。

  几代包院人先后承担了北起包钢、鞍钢,本钢、抚钢,南到韶钢,广钢,东起莱钢、上钢,西至酒钢、西宁特钢,新疆钢厂以及首钢、邯钢等28个省、市、自治区,上千亿元投资7000余项工程设计,获得上百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是包院人工作和生活的写照。

  一项项工程顺利投产为包院在国内外树立了座座丰碑,一封封表扬信,感谢信印证着包院人奉献的足迹。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竭的动力,包头院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开发创新上下

  功夫。

  五、六十年代,设计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特大型冶金联合企业——包钢,设计建成了国内第一座直径400无缝轧管车间,第一台国产化的大型轧钢机和最大跨度的冶金厂房;

  六十年代初,承担了国家下达的五机架冷连轧、连续塔式盐酸酸洗机组、连续退火炉、连续电镀作业线等重点冷轧技术研究和工业化试验,并在上钢十厂成功投入生产,开创了我国冷连轧设计和建设的先河;

  七十年代初,设计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完全国产化的大型氧气转炉;

  八十年代,率先设计了国产化的转炉全连铸车间并建成投产,设计建成了第一条国产化的沈阳高速线材轧机,第一座国产化的包钢万立制氧车间、国产化的沈阳冷轧薄板车间、第一座国产化酒钢高线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率先研究开发成功完成全国产化的鱼雷罐铁水运输车,至今已有五十多台在首钢使用,并已完成换代开发;

  九十年代初,设计并建成了国产第一台带板型控制的全液压冷轧生产线,总包设计建戍了具有当今国际冶金前沿技术的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厂,设计了具有世界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莱钢中小型,西宁合金钢大方坯连铸机,包钢2200m3高炉,直径245少机架连轧无缝钢管车间,精炼和大方坯、方圆坯连铸车间,酒钢中板,以及莱钢中小型为代表的三条H型钢生产车间,设计了全国第一台国产化大方坯连铸机,包括二级计算机控制并一次投产成功,设计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西宁特钢CONSTEEL(康思迪)电炉,自行开发、掌握了切分轧制技术并开始在生产线上使用,2005年,设计建成了第一套国内技术总成的唐山国丰1450mm中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2005年,在全国率先研究开发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在高炉煤气及转炉煤气干式除尘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应用中取得了显著业绩,得到了有关专家和业界的肯定。

  2007年9月,全国钢铁工业专家学者汇聚包头,将我院的“三干”节能环保技术在全国推广……

  长缨在手,苍龙已缚。

  目前,包院已在高炉长寿、无料钟炉顶、干法布袋除尘、高炉粒化轮法水渣,连续预热连铸装料电炉、复吹转炉、合金钢和特殊钢大方坯异型连铸机、高速线材轧机、连续小型轧机、H型钢轧机、无缝管及大口径直缝焊管、中板、薄板坯连铸连轧、炉卷轧机等板、管、型材轧制、以及不锈钢冶炼及加工、铁合金、铝深加工等方面形成了特有技术,具有新建高水平工程和对旧有项目进行实用创新技术改造的全面能力。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理想的指导,建设包钢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曾决策过包钢的建设,并且给予了草原钢城和草原人民深切的关怀,周恩采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江泽民、李鹏、胡锦涛、吴邦国等中央领导都曾先后到包钢视察指导工作。

  作为国家级大型综合设计研究院,五十年来,包院也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

  1959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临包头,为包院参与建设的包钢1号高炉投产剪彩。

  从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起,结束了草原不产寸铁的历史。

  陪同周总理为包钢1号高炉投产剪彩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非常关注这支当时西部最大的科技队伍,他多次赞誉——“包头钢铁设计院是状元府”。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视察由包院设计的现代化的包钢4号高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包钢视察,对包钢建设发展给与了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罗干视察我院承担的青海桥头铝电公司监理工地,并和我院技术人员合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原冶金工业部部长刘淇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并为包院建院40周年亲切题词——“掌握高新技术、培养优秀人才,为钢铁强国作贡献”

  由我院承担主要设计和技术服务的酒泉钢铁集团,多次迎来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

  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历任领导也多次来到包头院检查指导工作。

  党的好干部——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自治区党委常委、原政法委书记胡忠,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云、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莫建成都先后来包院进行调研和慰问。

  春华秋实,硕果如金。

  50年的风雨历程,发展了包院,壮大了包院,使包院由计划经济下单纯从事钢铁企业设计、功能单一的事业单位发展成为广泛进入多行业建设市场具有十多项甲级资质证书、形成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经济和环境评价——项目规划——工程设计——设备成套与供货——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服务——工程总承包系列配套的建设全过程服务支撑体系,发展壮大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专业齐全、装备现代的国家大型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主营业务基本实现了由工程设计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型,并正在向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宏伟目标迈进。

  50年的拼搏创新,科学发展筑就辉煌实力。

  今天的包院已经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近百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等各类奖项三百余项。

  在全国勘查设计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已经稳居前50名。

  在秦皇岛、上海建有分院,规模宏大的青岛总部基地正在建设中,业务延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华夏大地。

  同时,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进行了有力的推进,包院具有国家最早批准的广泛的对外经营和工程总承包权,跻身国际市场二十多年,与40多个国家、地区数十家厂商建立了业务关系,并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国际市场业绩始终列全国设计百强院前列,先后承担了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约旦、印度尼西亚、蒙古、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十几个国

  家的咨询、设计、设备供货及成套以及工程总承包项目。

  50年的求实奋进,培育了包院人诚信务实、吃苦耐劳、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奉献品格和无畏精神,锤炼了一支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诚信求实、团结亲和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志气、士气、勇气、正气、人气”的包院“五气”精神,造就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涌现出一批行业知名专家,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包院最宝贵的财富,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50年的春华秋实,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2000年,包院获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保持至今,2001年,被全总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展厅获得包头市“爱国主义基地”命名,2007年,获包头市民族先进单位,2007年,获得中冶集团“四好领导班子”命名。

  涌现了全国优秀设计院长李国忠,全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十佳李元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高红玉、朱丹蒙等全国和省部级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

  五十年栉风沐雨,给予了铸造辉煌的包院人更加开阔的胸怀和展望,包院儿女绘蓝图,描美景,雄成再起;半世纪钢水奔流,东方之子写春秋,壮志凌云。挺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包院人,放眼量,再谱华章。

  2004年12月,在国资委、中冶集团的统一改革部署支持下,为适应“创新提升、做强做大、持续发展、长富久安”的战略需要,由中冶包头院分立式改制成立了产权清晰、资产优良、人才荟萃、装备精良具有全新机制和竞争活力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九万里风鹏正举,乘长风破万里浪,中冶东方植根并脱胎于包头钢铁设计院总院,将传承包院五十年的优良传统、辉煌业绩和雄厚实力不断完善经过再造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依托国家民族飞跃崛起之天时,拓展中冶集团和中冶东方的战略发展规划,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汇聚八方英才,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和市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看未来的包院远景,一定会在世界东方的土地上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驰名、中国一流的品牌,那就是一一“中冶东方,中国东方,世界东方!”。

  【片尾曲:[中冶集团(MCC)歌《奉献辉煌》]由弱到强到渐弱……]

推荐访问:二十周年历程(解说) 20周年专题片脚本 专题片 脚本 周年

本文标题:20周年专题片脚本 (范例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04413.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周年专题片脚本 (范例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