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5-06 08:36:02 |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二0一三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二0一三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积极抢抓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围绕“两加一推”⑴主基调和“两个率先”⑵目标,扎实开展“三大会战”⑶,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

一、坚持扩总量、调结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主体指标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一产10.71亿元,增长6.4%;二产80.86亿元,增长22.5%;三产164.44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18∶31.58∶64.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增长34.15%。财政总收入51.98亿元,增长25.91%。公共财政收入17.48亿元,增长27.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42亿元,增长19.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05亿元,增长15.6%。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83.1亿元,增长5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5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9134元,增长12.3%。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工业经济排难而进。实行重点企业区级领导挂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发放产业扶持资金和用电补贴2411.5万元。继续实施“退城进园”战略,八七厂新址建设加快推进,天蕴纺织技改项目效益良好。工业招商成效明显,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企业,中铂硬质合金、泰鼎光电、厦控电器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正大交电总部基地、开盛商贸、顺通弹簧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总产值实现158.64亿元,增长12.1%。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商贸市场加快建设,星力百货购物广场、新华都购物广场、好百邻时尚广场等开业运营,遵义国际商贸城、新雪域冷链物流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并即将开业。实施“引银入区”工程,招商银行、贵阳银行、富民村镇银行落户我区。华南、深航等高星级酒店开业运营,广信豪生五星级大酒店正在进行装修,今年可望营业。全年共接待游客901.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7.49亿元,同比增长22.02%和25.7%。

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覆盖率达98.61%。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加快推进,引进项目12个,到位资金9.6亿元。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争取成功。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7880人饮水困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8家,达到4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增12家,达到102家。积极应对严重干旱灾害,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111万元。

二、坚持保重点、带全局,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经开区建设初见成效。把经开区作为全区发展的重要板块和新的增长极,在资金、土地要素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给予保障,经开区金库单独设立,财政实行封闭运行。全年引进产业项目17个,省外到位资金81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新建成投产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完成经开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招商规划,经开区产业格局逐渐成型。

产城融合进程加快。“三城十园”⑷建设稳步推进,湘江园区初见成效,IT产业园初具规模,钛深加工产业园逐步成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创业)园成效良好,医药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建成公租房3.3万平方米、还房6.7万平方米。经开区至主城区公交营运线路顺利开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产城一体化正在形成。

园区设施逐步完善。东南大道建成通车,遵义大道(一期)全线贯通,药业大道(永安大道)、深溪工业大道竣工验收,“四横九纵”⑸路网逐步形成。园区供排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建成主干道路22公里、供排水及排污管网90.3公里、通讯管网25.6公里。

三、坚持兴城镇、夯基础,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东联线改造、共青二号线未来之家段等道路建设有序推进。南城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东欣城市广场、遵义国际商贸城两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天蕴南加州、祥龙御府、华城威尼斯广场、圣城华府等一批高品质房开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33.63亿元,建成区面积达4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1.15%。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杭瑞高速公路红花岗区段建成通车,北环高速、巷新公路启动建设并顺利推进。改造城区道路节点11个,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实施城区道路维修工程和文明示范街创建工程,维修城市干道2.6万平方米、人行道3000平方米。实施海尔大道至丁字口灯饰亮化和路面改造工程,主要街道亮化达99%以上。实施饮用水源硬隔离工程,金鼎山镇、海龙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有序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饮用水源保护更加有效。建成洛湘游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

四、坚持重民生、保稳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着力实施教育“9+3”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新建海龙镇幼儿园,名城小学建成并实现招生,十二中、十八中、忠庄小学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完成,十三中、深溪镇中心小学学生宿舍、遵义市职教园区、中山办幼儿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实施了一高中等城区学校改扩建工程,教育资源紧张和“大班额”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计卫事业明显进步。区计生服务站新业务大楼投入使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四项制度”⑹,兑现奖励帮扶资金1095.5万元。人口出生率为9.07‰、人口自增率为5.07‰、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81%。区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主体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建成3个镇卫生院和49个村卫生室。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医疗卫生领域,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40家。科技文体发展迅速。获批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通过复核,经开区博士工作站成立。区文化馆对市民免费开放。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16624户。成功协办2013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了第四届龙舟赛,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500万元。扶持创业349人,带动就业18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40人。城镇新增就业26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发放城乡低保金5586万元,惠及群众2万余名。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3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651.37万元,救助3700余人次。深溪镇、长征镇敬老院完工,金海巷中心敬老院开工建设。新殡仪馆主体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按计划推进。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群众工作中心成立并开展工作,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化解矛盾纠纷399起,处理信访积案19件,一大批长年未解的信访矛盾得到化解。扎实开展“雷霆行动”等治安整治行动,夜间治安巡逻制度化,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达到92.38%。“两评、九化”⑺社区矫治经验在全省推广,新雨学校教育矫治模式获省市好评,遵义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开园。第九届村(居)换届工作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五、坚持转作风、求实效,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采纳区政协意见建议,实行区政协常务副主席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42件,满意率99.3%;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77件,满意率10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项目压缩至140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压缩至27项。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协同办公模式,完成全区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不断加强,审计作用进一步发挥,共审计项目148个,审减项目资金近1亿元,审减率达20.54%。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大幅度降低。“三重一大” ⑻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7件,问责处理120人,收缴违纪资金180余万元。“三民活动” ⑼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得到大力整治,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此外,统计、档案、武装、双拥、国防教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全面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滑、餐饮娱乐业效益普遍不佳、农业遭受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因势利导,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抓重点推全局,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和生产要素保障,促使经济逐月提升、逐季追赶,保持了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快、快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全省88个县(区、市)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预排第11位,实现了保位目标。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武警官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共同参与这一奋斗历程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已成为历史,来日将更加艰辛。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经济规模还不强大,工业支柱产业仍未形成;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抓发展实力还不足;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发展潜力和后劲还未充分显现;问题房开、拆迁还房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项目推进中推进难、融资难、落地难等问题还很突出;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发展环境还不宽松,干部作风有待加强;有的工作没有很好完成,还未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在新的一年,用昂扬的斗志、拼搏的精神、踏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一四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改革任务

2014年,是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我区仍处于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时不待我,不进则退,小进亦会退。我们必须对好对准目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勇于破、大胆立、全力赶、科学转、奋勇超,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在全市当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贡献。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市委四届四次、区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两加一推”主基调,抢抓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和省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等机遇,按照“五个梳理”要求,统筹“五大区域”⑽发展,着力推进“十大工程”⑾,全力打造“七个中心一大高地”⑿,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大发展、城乡环境大美化、基础设施大改善、社会事业大进步、生态文明大提升,在科学发展、全面小康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取得新业绩!

2014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4%以上。确保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7%,力争增长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800元。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5亿元,增长50%,力争增长7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23%,力争增长25%。确保财政总收入64.6亿元,增长24.29%,力争增长28.17%。确保公共财政收入21.3亿元,增长21.82%,力争增长25.8%。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8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6元,增长17%。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256亿元,增长40%。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增长30%。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在全省保位进位。

各位代表,今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大的发展变化,更实的工作作风,更快的工作节奏。为此,我们将按照 “五个梳理”的要求,启动解放思想的总开关,善于创新,勇于争先,敢于突破,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进一步拓宽思路,顽强作风,找准问题,对准目标,对不作为、不落实、不兑现、不担当和拖沓、散慢、推诿行为问责,拿“庸懒慢浮贪”开刀,提高政府推进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解决投资乏力、资金不足、项目阻工等瓶颈制约,在跨越赶超崛起上取得新突破。我们相信,在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和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会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要结合红花岗区实际,落实好中央、省、市改革要求,在改革中找办法,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找动力活力。一是要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省、市要求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衔接好、使用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权,规范清理各种行政审批项目。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继续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事业。二是要抓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力争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5%以上。三是要抓好社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就业、社保、计生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建立镇(街)群众工作机构,实施网格化管理。放开落户限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实行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逐步化解信访积案。四是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和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文明考核奖惩机制。抓好环境治理,稳步推进南部工业企业搬迁,全力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五是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三资转换”试验成果,逐步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六是要抓好财政金融改革。探索“事权置换财权”方式,对区域性、板块类资金集中打包,做好各类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切实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债券发行工作,着力突破融资瓶颈,力争土地出让收益50亿元以上,向上争取20亿元以上。七是要抓好招投标和项目监管制度改革。力争组建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制度,探索社会公众参与工程项目监督新机制。八是要抓好土地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九是要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发挥博士工作站作用,抓好中小企业孵化器运营管理,确保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0%以上。十是要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行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安排教育资源,大力推行小升初整班交接,逐步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

二○一四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4年,区人民政府将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以投资为拉动,项目为抓手,区重点项目和“十大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城乡经济升级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打造第三产业升级版

红花岗区是全市的中心城区,城市经济是我们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第三产业是我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发展第三产业我们有着独特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打造第三产业升级版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㈠大力改善城市交通。实施城区交通畅通工程,完成官井东路、官井隧道复线等道路建设,抓好东联线、忠深大道、遵义南收费站及忠庄立交桥改造工程,加快东快线南段、商贸大道等道路建设,启动石佛路(遵湄路口)拓宽改造工程,做好北环高速、巷新、泥海公路建设的相关工作。实施重要道路节点改造,完成丁字口、迎红桥等7个道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公交专用车道、港湾式停靠站、公交换乘站和公共停车场建设,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现状,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

㈡着力拓展城市空间。积极推进八七厂、汇兴公司、遵义碱厂、遵义钛业异地搬迁后原址开发,加快万里路西片区、北京路片区、丁字口片区等旧城改造,实施银河路银山片区、凉水片区和东联线沿线棚户区建设,提升桃溪寺片区、东部片区整体形象。规划建设南部片区标志性建筑,完成南部城区体育馆和山体公园建设,继续推进东欣广场城市综合体、八七新城开发和天蕴南加州、华城威尼斯广场、江南一品、凯莱国际等楼盘开发,建设一片新天地,拓展一片新空间,打造一片新商圈。

㈢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城区老旧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结合旧城改造,建设新的城市综合体,促进城区商贸业态升级。着力提升老城、火车站、丁字口、迎红桥商圈品质,打造老城特色文化街、南部滨河景观商贸街,加快建设南宫山商贸物流集聚区、东欣南部商业区,重点抓好红星美凯龙、新华都海丰商城项目。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工业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推进业务外包、专业化生产,形成现代产业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实施“引银入区”工程,引进更多金融企业入驻。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广告、电子商务等行业,形成专业化、高水平、功能齐全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

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和省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为契机,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抓好中国(遵义)长征文化博览园(一期)建设和纪念广场升级改造,着力推进迎红桥红色文化景观、金鼎山大板水景区、金鼎山古镇、深溪古镇及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和广信豪生五星级酒店建设,抓好精品路线打造和旅行社、旅游车队建设,全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收入,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围绕“产城互动”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工业不强则经济不强。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业的发展不很理想。因此,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依托经济开发区的平台,狠下招商的功夫,促使工业升级转型,走产城互动之路,实现工业强区目标,使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我区工业发展的集聚之地。

㈠加快建设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使经济开发区享有更大的自主权。抢抓上海对口帮扶机遇,努力争取上海对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的支持,对口培育发展经开区“三城十园”。依托钛业公司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开发延长钛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经开区钛产业园。抓住首批“全国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机遇,积极开展信息应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⒀。加快保税仓库及口岸建设,力争建成保税中心。

㈡积极发展园区配套。加强“三城十园”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完成遵义大道、汽贸大道、深溪新城2号路、钛业大道、深溪IT产业园道路延长线等建设和忠深工业大道改造。建成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快经开区供排水骨架管网铺装,实施日处理3000立方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善排污系统。推进经开区公租房、还房工程建设,新建经开区小学、十二中经开区校区、经开区人民医院、经开区客运中心,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

㈢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坚持“退、改、转、升”原则,使老企业在退城进园中完成技改,在技改中实现转型,在转型中实现升级。积极利用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促进南部企业搬迁。加快推进老药业园区搬迁、贵州钢绳年产55万吨钢丝异地技改、长岭特钢特普联轧生产线升级技改、长沟锰矿扩能技改等项目建设,完成天磁锰业年产6万吨高纯低硒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率先在钛深加工上取得突破。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支柱产业。

㈣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强化工业招商,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东盟贸易区等重点区域的对接,对准大企业、上市公司和优良企业招商,重大商、重好商,力争引进一批国内优强企业或1—3家500强企业。不断做大产业园区规模,力争把湘江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100亿级产业园,把药业园区、钛深加工园区打造成全省50亿级特色产业园,力争把粮油食品加工园、现代物流园、中小企业孵化(创业)园打造成为30亿级产业园。大力实施大企业成长“2113工程”,即重点扶持培育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亿元以上企业30家。使经开区真正成为有大企业作支撑、优良企业作骨干、中小微企业为补充呼应的较强规模的工业基地。

三、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

农业在我区虽然没有较重的比例,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区要在2016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走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农村经济的升级版。

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农业招商和项目建设的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饮用水源保护地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无公害”农业,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工作,打造农产品品牌。实施农民收入过万工程,围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观光农业园、特色农业园、蔬菜果园和乡村旅游精品点。力争完成肉类总产量2万吨,精品水果面积达1万亩,保供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

㈡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新雪域冷链物流为依托,以粮油园区为载体,打造西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升农民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㈢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全景域理念,打造“两点四线七景观”⒁。落实“6+1”行动计划,实施集镇农村建设“双十”工程⒂,完善集镇配套功能,发挥集镇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面貌大改善。抓好遵松路改造、海龙水库环湖公路、金鼎山大板水旅游公路安保设施、深溪大山至大窝公路改造等工程。抢抓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机遇,抓好骨干水源建设,开工建设水源坝水库,积极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使改革开放成果向农村覆盖。

四、围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区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决守住保护好生态这条底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争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功,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区,这既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向往。

㈠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重点企业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强化风险源管理和废水、废气等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完成南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善南部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南部工业污染和粉尘、扬尘等污染治理,实施中心城区垃圾中转库、环卫作业基地建设及迁移工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满意率。

㈡大力保护饮用水源。完成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安全设施及硬隔离设施建设,启动一级保护区内居民搬迁,推动遵义乳制品公司和奶牛养殖场整体搬迁,完成金鼎山、海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巷口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改造和海龙镇污水处理湿地生态系统改造工程,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㈢努力建设美丽城市。全面巩固“创卫”成果,着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实施遵义火车站、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和小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夜景打造,实施“一轴三桥三河两中心”⒃灯饰亮化工程。围绕建设“一街一景、一景一特、四季见花”的要求,实施城市出入口景观、高速公路绿色景观通道建设工程。加强精品游园建设,升级改造湘滨游园、大兴路游园,启动建设南岭公园南入口游园。实施城区人行道升级提标工程和丁字口人行通道、红花岗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等节点美化工程。加强城区水体环境功能建设,持续推进湘江河、忠庄河、洛江河、蚂蚁河、虾子河河道治理,打造沿河休闲景观带,使五大河流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之源。

五、围绕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一切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民,我们发展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人民,我们努力工作的成果也是为了惠及人民。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不懈追求和努力工作的目标。

㈠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9+3”教育突破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着力突破学前教育,全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一中、九中、十三中改扩建工程,新建朝阳小学东都校区、南城小学、十九中,完成中华办、中山办公办幼儿园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㈡积极发展计生卫生事业。加快推进计卫整合,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及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功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设,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深化优质服务,按程序启动实施“单独两孩” ⒄政策,大力推进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⒅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5%以上。

㈢全面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管理体制,大力实施“513”文化产业工程⒆。开展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活动。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切实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管理力度。继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㈣大力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运用贵州省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工作有效开展。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优化小贷审批程序,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年实现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

㈤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保全覆盖计划,稳步推进五大险种征缴扩面,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模式,建立社会养老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㈥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推进社会稳定 “六大机制”⒇建设,继续加大扫黄、禁毒、禁赌的力度,创建一批平安和谐幸福社区(村)。深化平安红花岗“八大工程” (21)建设,打造社会治理“六化”(22)新格局。深入开展战区“雷霆行动”和“防范型警务”,全面排查化解信访积案,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3%、满意度达95%以上。切实加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覆盖全过程最严厉的监管体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继续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全面完成第九届村(居)换届工作。

㈦深化“四民社区”创建。结合各街道办事处特点,建设一批民生街道、民生社区、民生小区、民生巷道,让“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好事。重点打造6个特色街区、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个社区综合服务站、3到5个街道特色小区。结合“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区、街、居三级社区信息网络,创建智慧社区。

㈧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解决农村4000人饮水安全;完成巷口镇中山村、深溪镇清江村整村脱贫;完成金海巷中心敬老院、电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学校17.2万平方米,解决12750人入学问题;完成区卫生监督所、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深溪镇卫生院、巷口镇卫生院、忠庄卫生院、红花岗区急救中心和13个村卫生室的新(改扩)建工程,北京办、中华办、万里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职能及场所达标;搬迁中心城区3座垃圾中转库,新建南部大型垃圾处理中心;完成13公里通村油路建设和62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完成30个村寨整治工作;建成南部城区15亩游园;完成3500套35万平方米还房建设(其中经开区2000套20万平方米)。

六、围绕勤政廉政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和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服务必须勤政廉政,服务必须提高效率,服务必须提高水平。

㈠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减少检查评比。继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着力破除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推进作风大转变。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AB角制(23)等服务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行政问责机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法治红花岗”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注重吸纳区政协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统筹做好民族、宗教、武装、档案、气象、红十字、外事侨务、国防教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㈢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制约监督,规范权力运行,防控腐败风险。坚决惩处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继续深化审计工作,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评价工作。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加大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引导、评价和监督,严防工程建设、矿山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问题滋生。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开支。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重任和神圣使命。让我们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向着“两个率先”

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花岗 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15791.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红花岗区2014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