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语文课评课10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1-02 18:48:04 | 浏览次数:

语文课评课语文评课稿一、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评课10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课评课10篇

语文课评课篇1

语文评课稿

一、 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二、 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作为这种写景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于是,魏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老师对感情基调的把握非常到位,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学生自由读与默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体验。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品质。

三、 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自古以来,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而且语文特有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因此,魏老师很好地拓展了知识,在她为学生设计的学案上,魏老师将本文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及常识逐一讲解,体现了魏老师知识的渊博和语文功底的深厚,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要能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大语文观来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如此。咱们每个人听完课后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观点,但就魏老师这堂课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不过这只是一家只见

语文课评课篇2

教研组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家可以看到组内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聆听,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品味。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学生听的全神贯注,读的琅琅上口,说的头头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不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活力。老师的课都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都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才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说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晰。让学生“听、读、说、悟、思”,詹艳生老师的《散步》最大特色是整堂课自始自终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语言美。教师的课制作美,教学设计构思美,教师的教学语言美。让语文课魅力四射,让语文课美不胜收,让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在文章中感知亲情,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 可以说既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又渗透了方法的指导。同时又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肖恒老师按照“整体感知——品味趣味——创编美文”的思路授课,王欢教师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点批注”这一学习方法贯穿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本次组内公开课,年轻老师有四位老师对同样的两篇文章进行“同课异构”了大胆尝试,使语文课堂在统一性的基础性又呈现出教师个性化多样性的局面。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S版四年级上册)

一、导入新课。

1、读了“满山的灯笼火把”你眼前出现什么景象?

2、读了课题我们一定想知道发生过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好了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回忆的这个故事是分哪两部分写的?仔细阅读,想想哪些情景使你感动。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动笔划出重点句及重点词,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2、把令你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3、交流汇报:(1)、我是怎么附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2)、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3)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在哭喊了? (4)、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当时坚定的信念。

(5)、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6)、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默读课文,思考:结果是怎样呢?亲人们是怎样来救我呢?

5、“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6、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亲情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六、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学习描写的方法。(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2、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美妙。

语文课评课篇3

本节课力求抓住第一课时的特点,完成第一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认识生字、朗读课文、学习第一则寓言。

学习中,我采用我们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出示三个教学目标,接着告诉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将进行三次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依次出三个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学习,检测时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尽量请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完成的相当好。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求学生说一说身边有没有类似于狐狸这样的人,一开始只有几个同学举手,于是我让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孩子们在交流中打开了话匣子,举了不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事例,充分理解了寓言的寓意。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没有再读课文,缺乏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其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加强自己评价语的“修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始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去钻研,才能使这种缺憾降低到最小限度。

语文课评课篇4

在规范月公开课活动中,语文组孙淑芳、秦燕敏、王志媛、王彩君被推选上公开课。几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听课,评课,分析研究,效果很好。以下是评课记录。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写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2010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现在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非常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 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尽管如此,一堂课讲下来,感觉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手法赏析环节中,因为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之前的知识补偿做的不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点子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链接阅读无法充分展开,写作方法的引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有,在驾驭课堂、随时随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使他们时时刻刻专注于课堂内容上,做的也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努力。

虽然不是什么教学能手的选拔,优质课的评选,甚至因为有懒惰和畏难心理,在刚开始“听将令”,“奉旨”讲课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但是,当真正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却以十二分的认真投入进去了它。因为,学校不仅提供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也给予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尽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这,应该也正是进步之所在。

语文课评课篇5

沉痛的悼念

(纪念张建国先生去世一周年)

张良彩

前几年就想写点东西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提笔,最近我的思绪总是在围着爸爸的影子翻滚,脑海里反复出现那些令我无法抹去的往事,迫使我不得不起笔,随着记忆的闸门慢慢打开,沉痛的心变得异常沉重。

写的有些晚了,太晚了,原本是想爸爸键在的时候就写了,让他修改、补充和证实,现在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但我还得写,不虚构、不夸张,爸爸跟我说过的点点滴滴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是个大忙人,有时候一个月回家一两天,有时候几个月还见不到他一面,天天都在盼爸爸回家,总是在盼、盼、盼中慢慢长大。记得有一次我大概三、四岁吧,我想让爸爸抱我一会儿,我就装病,结果被当赤脚医生的二姐打了一针,后来再也不敢装病了,我们兄妹五个爸爸从来没有抱过或背过我们,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们,是因为太忙了,那时候哈喇河乡、海拉乡、清水乡、秀水乡、果化乡、观风海镇统称观风海区。整个观风海区只有一个派出所,所长民警、指导员、当官的、当兵的就我爸爸一个人,大事小事、打架闹事、偷牛盗马、刑事案件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那时的派出所没有警车,爸爸那双不算大的脚每天都丈量着观风海区的山上水水。那家儿子是当兵的、那家儿子会小偷小摸、那家儿子好赌博他都了如指掌,爸爸在外面忙,妈妈在家里也很辛苦,忙里忙外,我们不生病还好,要是那个孩子生病了,五、六点钟放工回来丢下农具背起孩子就朝十二、三里外的医院赶,看完病回来已是深夜十一、二点,一个人走那么长的夜路,可我们又不争气,经常生病,可妈妈从来不向爸爸诉苦,也从来不埋怨爸爸,对爸爸的工作十分理解,十二分的支持,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们经常问妈妈,爸爸到那里去了,妈妈总是告诉我们然后盯着我们千万别告诉外人,怕有坏人在路上加害于他,那时候没有电话联系,爸爸在家走时说是去这里,其实过几天不知到哪乡、哪镇去了,妈妈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在牵挂中度过。

爸爸每次回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旁听爸爸讲他在外面的所见所谓是我们最大的享受,讲到惊险处我们都吓得往爸爸妈妈身边挤,妈妈总是说你爸洪福高嘞,能逢凶化吉、遇险呈祥,我们也坚信妈妈的这句话是真的。

最苦最累的要数去海拉乡了,山高路陡,没有公路还要过牛澜江,江面没有桥,雨季更糟,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只有过溜才能过去,什么叫“过溜呢”?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就是江面上横着一根结实的绳子,人倒挂在绳子上手脚并用在绳子上慢慢溜过江去,当地人叫它过溜,爸回来讲给我们听我们还很兴奋的说:“那才好玩呢!有机会我们也去溜溜”,爸说:“不好玩,人在绳子上悬着,心在半空中悬着,不小心或者体力透支掉下去连尸首都找不到的。”哪路更是难走有时在半山腰绕,有时又顺着讲走,有的路上还有梭脚石,一不小心踩在上面摔下去不死也残废,旱季江水也有两尺左右深,流得也很急,不会走的把脚抬离地面,身体马上失去平衡,倒在水里全身湿透,脚要顺着地面拖着走才不会跌倒,我爸在牛澜江上过了无数个旱季和雨季。有一次差点回不来了,遇到山体滑坡,江面的路被冲塌了,十七、八米,天快黑了,若要后退万万不行,要退三十几里才有人家,并且海拉乡还有案子等着必须前进,我爸鼓起勇气一路小跑噌、噌、噌就跑过去,惊魂未定的他回过头来看了一下,每一步都滑了二、三十公分,只要一跌倒身体就掉进滚滚大江了,吓得他心里呯、呯直跳,脑子里只有一句话,过来了、过来了,捡了一条命。

爸爸破案很有一手,通公路的地方遇到杀人或抢窃案都是由刑侦大队和法医协助破案,不通公路的地方都是由我爸独立完成。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两起凶杀案,两个人结伴上街买牛回来路上有一片树林,又是傍晚被歹徒宰在路上然后拖到树林里,我爸接到报案就急忙赶去了,是用大刀宰的脖子,气管都宰了伸出一大截,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没有目击证人,公安局刑侦大队皮大队长一行马不停地赶来了,和我爸一起仔细勘察现场,寻找蛛丝马迹,第一现场只有混乱的脚印和大滩的血迹,沿着血迹找到第二现场,俩位死者衣兜裤兜全被掏光了,经过二十几天走访、调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还有施医生被杀案,施医生是个十分小心谨慎的人,晚上决不外出,要他十分信任的人晚上他才会和他出去,单凭这一点就大大缩小了凶手范围,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成功告破并抓着了凶手,真是神速,我爸特佩服皮大队长,他说:“皮大队长那泼辣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也是促进工作进度的一个因素,但我爸也是功不可没的,只有我知道,因为他从来不夸自己。

爸爸一生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忙忙碌碌,总是经常看见他写,在办公室写、在宿舍里写、有时在家里还在写,恐怕连他自己也算不清他到底用了多少笔、墨、纸张。

爸爸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他经常走夜路,也很爱打猎,一个人拿着一支三节电池的手电筒,背着一支枪夜里两三点钟还在李子沟那大山里打猎,一次走到一个坟盘边,很亮的手电筒突然不亮了,一闪一闪的像个萤火虫,但他并不害怕按了按、甩了甩还是不亮,他就气得一下子把他甩到山下去,又慢慢摸回观风海镇的宿舍里已是夜里两三点钟,还有一次更离奇,他去海拉乡回来要经过二十多公里荒无人烟的山坡,树林也不少,太阳快下山了,万籁俱静,只有我爸一个人的脚步声,突然前面不远处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声怪叫,我爸吃了一惊,心想不会真有鬼吧,这叫声怎么从来没有听见过,哼,要过去看个究竟,他就把枪掏出来轻手轻脚走过去,走了两百多米后看见一只狐狸在原地打转转,头向我爸叫的那一声就像在他的前面叫,尾巴向我爸叫的那一声就像在对面的坡上叫一样,我爸看了个真真切切,向那狐狸开了一枪没打着,吓得它夹着尾巴逃跑了。

爸有一手好厨艺,也很会吃,称得上是一个美食家,可惜要他带朋友回家他才下厨,我们很难吃到他做的美味,年轻的时候老爸喜欢打篮球,喜欢唱歌、跳舞,每次回来进进出出都在唱,八大京剧每一段他都会唱,六十年代初,村村寨寨都有宣传队,我爸就是宣传队唱歌跳舞的骨干,七十年代中期露天电影很是流行,有一次在秀水放电影,我爸“就社会治安问题”去讲话,不知是什么丧尽天良的拿一个一斤多重的石头狠狠地砸向他,结果没有砸到他却砸到秀水乡政府的一个女孩,头部立刻鲜血淋漓,天又黑人又多凶手逃之夭夭,当时我也在场,马上意识到那一砸是针对我爸的,吓得我大气不敢出,生怕凶手就在我身边并认出我,不知道会对我做出啥举动,可我爸还在话筒里大喊大叫,站着指着石头飞来的方向说:“有种就站出来,别当缩头乌龟,要对付我姓张的就明目张胆地说,别跟老子来这一套伤及无辜,”我真担心又对站着的老爸来一石头,提心吊胆看了几分钟,老爸骂完又继续看电影,老爸最担心的不是他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怕犯罪份子及家属对我们进行报复,记得我十四、五岁吧,我爸教我和姐姐女子防身术,因为没时间多教,只教了几招,我练了几个月,姐姐不知是不懂爸的意思还是懒惰不肯练,一天也没有练到。我亲自看见老爸一个人抓四个人的场面,有一天我和几个姐妹去赶场,看见我爸迎着我们走来,忽然钻进路边的包谷林里面,我们很是好奇,跟着去看个究竟,只见四个人坐在那里正在打丁、八、九赌博,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爸向前一扑,就按着了两个小黄棕绳一绕就捆着一个,又一个,剩于两个还想跑,老爸大吼一声“站住,”奇怪乖乖站住了,四个栓成一串从包谷林里带了出来,我真想大喊一声“老爸你真棒”。

1980年派出所总算曾加了一个警员小赵,我妈可高兴了说“这回好了,你爸走路有个伴了不愁人了”1983年又曾加了警员小谢,我爸更是如虎添翼,治安状况一片大好,人多了可还是忙,他们是新来的没有工作经验还是要我爸带着。就在这一年,我妈却害了一场大病,在也做不起农活,每天都在吃药,隔几天就要输一次液,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又给爸爸带来了重重的一击,爸爸的身体本来也不好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支气管炎,也不药不离身,只要稍稍有点感冒气管炎就范,这一年老爸苍老了许多,我妈的病并没有绊住他下队的脚步,忙、还是忙。

1985年海拉乡要修公路了,上级领导派我爸去海拉担任修公路的总指挥,我爸别提有多高兴了说“以后去海拉有车坐了,不用翻山越岭了”,可一去就是四个月直到公路修好才回来,每天遇山开炮、遇水架桥,碎石满天飞,竟然没有一个人受伤和死亡,也没有一根钢钎或大锤丢失,更没有一棵雷管或炸药被盗,除了技术人员其他的施工人员都是当地农民,可见他们对我爸的尊敬和热爱,不给我爸曾加一丁点麻烦,他们虽然生长在那从来没有见过车子的山旮旯里,他们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1989年爸爸终于调进了公安局,我们全家比过年还高兴,一至认为从此爸爸不用下队了,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享清闲按时上下办就行了,其实不然,刚调去时是在打拐办,八几年的时候正是拐卖妇女儿童最猖獗的年代,打拐办又经常派他和其他同事去外地出差,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忙、还是忙。

1999年辛苦了一生的老爸退休了,拖着病央央的身体闲下来了,每天吃大把大把的药,我看见心里直发麻,心里不断祷告“老爸健康吧,老爸长寿吧”,好好享受享受想干啥就干啥的清闲日子,快快乐乐安度晚年吧”。上苍总是捉弄人,失去亲人的痛一桩又一桩砸向我们家,老爸彻底被击垮了,老慢支突然引发哮喘,看着老爸上气不接下气的痛苦没样,我恨不得一把帮他把病抓掉,心被撕裂一样痛,我却像个废物一样拿不出一分钱为老爸治病,作为儿女总是欠父母太多太多。

与犯罪分子斗争了三十多年的老爸,和犯罪分子屡战屡胜的老爸没能战胜与病魔的抗争,于2000年6月1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年过去了老爸的所作所为不断在我脑海里浮现,我认为爸爸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虽然没有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丰功伟绩,虽然没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他做到了和平年代一个共产党员应做的一切,有人经常送他好烟好酒他一丁点也没有收过,送东西的人说“我是感谢你绝对不是贿赂你,这点东西拿来贿赂你未免太寒酸了,”老爸说“有共产党给我工资那是我的职责范围我应做的不用你谢,”还告诫我们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宁愿人欠我,切莫我欠人,人啊形形色色的都有,不要捧红踏黑,不管他是瘸子、盲人还是疯子,都不许歧视他们,要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们,平凡而伟大的老爸,虽然你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你的心里很有成就感吧。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一辈子的老爸,从我弟进公安局那天起就要求他必须入党,还说“你入了党你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为共产党办事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坚信党的方针政策,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会错。”你的谆谆教诲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世代相传。

语文课评课篇6

如何评析一节语文课评课(谢涛) 听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教师互相学习的一种手段;评课是评估一节课的优劣、相互磋商、经验交流、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水平,踊跃参加听课、力求多学习一些别人的长处的教师大有人在,可是评课的现场,就显冷清,往往是少数人发言或只有管理者的一言堂。有发言者亦多为三言二言,只限于“教态好,有重点,课堂活跃„„”等套话。究其原因,是不知如何评课。尤其是语文课,听课者通过对执教教师在课堂上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观察,应对本节课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既使执教者受到鼓励,得到提高,又能使听课者学到东西。下面就怎样分析评价一节语文课谈三点看法。

一、有无明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要十分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价,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读写的训练目标是否集中、具体,是否能紧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文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不失渗透思想教育。下面是一位教师教授《珍贵的教科书》的片段。

“„„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那棞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血染红了。”

师:文中说指导员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指导员或者是受了重伤,昏迷不醒,或者是牺牲了。 师:“完整无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那棞书“被鲜血染红了”又说明了什么? 生:“完整无缺”在文中指那棞教科书一点儿没有损坏、散失;“被鲜血染红了”说明了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教科书,被敌机炸弹炸中,流了很多血。

师:这“一点没损失”和“流了很多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读这一部分,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那棞教科书,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用身体保护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重要,赞扬了指导员的献身精神。

生:这些教科书是用指导员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所以更显出它的珍贵。

评价一节阅读课,不单要看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对学生读得怎样,读得熟不熟,读得准不准,都要重视。另外还要看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动笔,练一练,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的目的。如果有的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评课时一定要给予肯定。

二、教师是否做到了正确理解教材

教师对所教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是教好这一节课的基础。正确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把握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词句的含义,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以及写法上的特点。这些能否正确理解,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定准教学要求,找准重点和难点,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语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的理解,是指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它渗透了事物是相对的观点(松鼠认为很深的水,老牛却认为很浅);讲礼貌的观点(小马对长辈很有礼貌);关心他人的观点(松鼠怕小马淹死,极力阻止小马过河)等。但如果教师教学时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几个观点或其中的某个观点上,那就偏离了课文的中心。因为本课的中心集中表现在老马对小马说的话里:“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师教一篇课文,要能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中、低年级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却要明确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请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是否能恰当的处理教材

恰如其分地处理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处理教材,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处理教材,主要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处理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只要求部分地在实际中运用,如果教师根据文中的某些句子,向学生讲授主语、谓语、拟人、比喻等语法、修辞知识,显然违背了大纲的要求。又如教学大纲规定六年制三年级学生“能分析自然段,能归纳主要内容,”如果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这也不符合大纲要求。如此情况,均属对教材取舍的不合理。

2、能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所谓语文课的重点、难点,一是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和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本身内容;二是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 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课文按作者观察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第二段(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段(3—5自然段)讲爬山虎脚的特点。从课文内容看,第三段具体讲爬山虎的脚的颜色、样子、怎样向上爬以及和墙的依赖关系,这一段应作为课文的重点;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可根据本组的“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把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为重、难点,再通过细读课文重点段,做到理解文中的重点和训练的重点统一起来。

3、是否能从实际出发,即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将其纳入教学中,使之更加适合教学需要。

语文课听评课反思

9月28至10月14日,我听了低年级组13位语文老师的课,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课堂最大的特点在于创设情境,寓学于乐,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一、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操。

杜爱兰老师的课,课前通过《幸福歌》的音乐营造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学习拼音的枯燥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王丽娜老师的课以带学生去旅游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旅游中结束课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声音甜美,循循善诱,极具亲和力,女教师的母爱在课堂闪耀,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到快乐,感到赏心悦意趣盎然,得到精神上的和谐。

二、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们都在努力尝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一切活动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这些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的注重指导学生巩固运用生字和识字方法;有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喜欢的段落。有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语句、场面进行互动讨论,然后汇报展示。还有的老师将教学融入游戏之中,寓教于乐,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妥善完成了教学任务„„所有的这些,表明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力图帮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素质,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

四、形式创新,课堂开放,寓教于乐

各位老师在教学形式上,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把文本内容融入生活中不仅使文本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为学生营造了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在这种情景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个性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只有这样新课标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春风才能吹绿祖国各地,我们才能用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当然,这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股清泉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对语文课堂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注重在课前的备课中考虑学生,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愿这样的活动多举办。

理想课堂,教师何为-——也谈谈语文课的评课标准(一) 近来,听了不少老师的公开课,有名师宿将的示范课,也有普通教师的随堂课,颇受启发。特别是参加了县优质课评比的预选,虽然未能出线,但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环节的问题的设计、课堂的调控和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不禁也想谈谈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的粗浅理解和点滴感悟。

笔者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从教师的角度,应该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明确而有效的目标。明确,就是每一堂课教师要知道自己要落实哪些目标,达到怎样的效果。并且要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符合分册教材目标,指向学段教学目标,甚至体现语文课程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鸟瞰的眼光,深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步骤、有系统地细分目标,落实在每一堂课上。有效,就是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切实地解决几个问题。不能在一节课中想落实太多的目标,什么都想做到,多头出击,结果往往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能落实,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杂乱无章。有些老师上课就不够务实,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往往罗列了许多的目标,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如有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有6条之多:掌握多角度发散构思的内涵、本质特点、方法、好处;掌握多角度发散构思进行作文;加强思路的开阔性;加强认识事物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感悟人生;情商的提高,体会写文章多角度的发散之美。目标多而庞杂,而且本身逻辑不清,表述多有歧义。试想:一节课45分钟,能完成这么多“大”目标吗?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创意地处理教材。教师要能深入地研读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取舍、剪裁,突出重点、淡化枝节;或长文短教,或短文细教。用一种最适合的方式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创意处理,实现教学目标。如张金红老师上《我的第一本书》,就通过默读、精读、朗读、配乐读、品读、齐读等方式的十次读书,把方法的演练、字词的落实、文章的理解、人生的感悟串联起来了,简洁而有效。再如夏军老师上《人,又少了一个》这篇文章,就用“文题填字法”来处理文章——“人,又___了一个”。通过学生的猜测、品读、分析、对比,指出填这一个字的理由及蕴涵的深刻意义,就用一种方法完成了文章内容的梳理、句子品读,内涵的挖掘,思路清晰,而又环环相扣,真是巧妙。

三、教学环节的安排、问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关键词。累计出现15次,涉及体验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过程等各个方面。体验,已成为新一轮语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导向,阅读教学的新航标。

但是,当今的阅读教学,重认知轻体验是普遍的现象。教师恨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些概念知识不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闭锁了学生的思路。由于知识本身未经主体大脑筛选、过滤与存储,很快就会遗忘,更谈不上知识的应用与创造。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师应创造条件,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去体验其中的思想、意象或人物,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

1、环节安排和问题设计要为研读文本作好情感铺垫,能把学生的相关情感与经验“唤醒”,使他们沉潜在作品的情境中,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实现物我交融。如我在上《春酒》这一课时,第一次是由一则住校生的日记导入,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离家住校的经历,所以上课一开始学生的情感未能调动起来,就不能较快地进入文本,后面的品文环节就相当地吃力。整节课就像一台老化的机器有气无力,只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教后进行了反思和调整,由民俗入手,先让学生欣赏过年时的风俗的一些图片(放鞭炮、贴对联、喝喜酒等),再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以此导入。这样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后面的环节也就流畅了。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或事中蕴涵的语文现象,并巧妙地与上课内容相联系,也就是架起生活和语文的桥梁,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灌输式地把知识塞给学生,使学生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温三中的林俐老师上《论语》十则时,学生朗读全文后 师:大家发现文章每一句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子曰”,“曾子曰”,还有“子贡曰”。 师:那《论语》写的是什么? 生:是孔子说过的话?

师:都是孔子说的吗? 生:还有“子贡”、“曾子”等等。 师:他们是谁呀? 生:孔子的弟子。

师:那《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简单的问答,就介绍了《论语》的主要内容。可谓水到渠成,学生既长了知识,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特点的思维习惯。

四、善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汉语言的精妙。编入教材中的文章要么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要么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性作品,总之都是运用祖国语言的典范。要深入把握汉语的精妙,最好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吟咏、品味。通过这个,体验汉语的音乐美感和语气、语调等细微的差别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朗读指导,通过齐读、跟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对比读、情读、唱读、演读等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从而将书面上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演绎成活鲜鲜的生活画面。这样,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就会尽可能地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记得洪镇涛老师执教《最后一次讲演》时曾带领学生“捶桌子”读这篇文章。马鹏举先生在《教海弄潮》一书中,对“捶桌子”的效果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当天夜里,宜昌市政府文办主任走进了洪镇涛房间,他一进门主紧握洪的双手,激动地说:‘我就是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闻一多先生的这次演讲,我去听了。您今天在课堂上,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你的课上得非常成功!’” 现代文要注重朗读,文言文就更要注重文章的品读,特别是文言文的语气词。通过细细地品读,体味词的韵味、节奏,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感受到文言文特有的魅力。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串讲,把一篇文言文肢解成字词,翻译,主旨等方面的内容来教学,忽视了文言文作为文本的整体美感。多讲解,少吟咏,多分析,少感悟,致使文言文显得枯燥,甚至面目可憎。

林俐老师的做法也为文言文的品读作了一次很好的尝试。 问:五则后均有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些词?

生:了,啊,呀„„

师: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孔子,你会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说这几句?你的理由?

通过学生的朗读,体验,较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说这些话的生活情景,使文本复活了,变得趣味盎然,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演读”中找到了与文本情感交流的“秘密通道”实现了与文本的情感交流与体验。

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

评课可以对教学工作起到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作用,既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较有层次的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指导思想

作为评课者,首先应明确中学语文课的最终目标。语文课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具有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树立四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二、评价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

2.坦率诚恳的原则

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明确提出来,不能含糊。当然评课者也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3.兼顾整体的原则

通常在分析课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一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该树立整体意识,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4.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

5.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不同。

6.讲究方法的原则

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褒贬要得当,要主次分明。

三、评价内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发展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如应该掌握的字词、语法知识等,有具体的要求,能力目标能结合本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要求,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确定本课的思想情感目标;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体现学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首先看其传授的内容是否科学准确,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不能带着疑问走上讲台。

其次要看是否重点突出。一篇文章可从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但一节课,不可能完成数个重点,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所教重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他相关的内容,需要教师适当兼顾,又不旁逸斜出。如要解决理清文章思路的问题,必须首先做到对全文的整体把握,而整体把握又非本节课的重点,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突出重点、保证重点突破的问题。

再看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是母语语言课,不同于英语课,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清楚什么是学生的已知,什么是他们的未知,并且能很好地给他们新知。语文课的人文特点,又决定了它的情感因素,所以教师必须在处理教材时体现出思想情感的渗透。

3.从教学环节上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出来。语文课的教学环节,一是要看其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如学习现代诗歌,对于中学生来说,字面上的理解不成问题,因此通字词只能作为非重点出现。诗歌鉴赏作为本课的重点,又必须是在反复吟诵或朗诵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鉴赏前后都要进行朗诵。二是要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或是符合认知规律,或是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际运作的效果。

4.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分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教师是否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是否注重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解决了识字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成为重点。

阅读包括对学生朗读、默读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文章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需看是否注意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感情等方面进行了培养。默读方面是否根据大纲对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阅读速度方面的训练。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从文义把握、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揣摩语言、领会写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新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写作能力方面,看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否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5.教学特色与创新

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敢于把问题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脉络进行训练。重视学法指导,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加以及时的解决。鼓励学生的有创新意识的学习。

6.教学基本素质

(1)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另外,字迹工整美观,书写笔顺符合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教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表情也应有所不同,以打动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加适当的手势。

(3)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标准的普通话,精当简练;其次应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另外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快慢适度,富于变化。

四、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地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评 课 十 忌

精彩的评课能另听者如醍醐灌顶,终身受益。反之,要么使听者一头雾水,要么使听者失去信心。本文拟从评课的目的、内容、方法、视角、原则、态度、身份、语言、对象、场合十个角度提出十大忌讳。

一忌羚羊挂角

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无迹可寻。但是评课必须实实在在,无论是先肯定优点再指出缺点的评课,还是先抑后扬的评课,或是先评整体再评局部最后回到整体的评课,都应另听者有所收获,万不能让人产生“听与不听一个样”的想法。

二忌买椟还珠

郑人买椟,而还其珠,舍本逐末,取舍失当。有些评课听似头头是道,细究起来,却没有深入关键。切中肯綮。并不是不该强调音量高低、板书位置,只是若单单强调这些内容,而触及不到根本问题,听者便会感觉不能解渴。评者应既观察教师的表现,挖掘其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独到之处,又观察学生的表现,肯定其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与学习效果,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忌胶柱鼓瑟

胶涩之柱,音调无换,拘泥成法,不知变通。有些评课如套公式,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过程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到教师素养,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面面不到。如此“八股”,即使再苦口婆心,亦另听者产生抵触情绪。评课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找出特点、一针见血。

四忌吹毛求疵

故意挑剔,寻找差错,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有的课确实平淡无奇,评者不应孔中窥人,把课说得一无是处,而应实事求是,从问题中捕捉闪光点。而有的课确实上出水平,评者不应横挑鼻子竖挑眼,似乎不找出几个问题来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

五忌盲人把烛

瞎子秉烛,又有何用?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百般客套、虚与委蛇的评课起不到任何作用,许是评者怕伤害了教者,但是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溢美之词、叫好之声的评课,除了会给自己戴上一顶“好好先生”的帽子之外,又能给听者多少东西呢?评课应实事求是,无偏无党,立场鲜明,褒贬得当。

六忌泾渭分明

渭水清兮,泾水浊兮,泾入渭水,清浊不混。但是评者恰恰不能与教者“划清界线”。评者应换位思考,站在教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因此,评者要从服务教者、提高听者的目的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七忌盛气凌人 威严傲慢,以势压人,居高临下,专横霸道。评课切忌如此。当评者或以仲裁者的身份示人,或以真理垄断者的面貌自居时,有如何能创设出和谐民主的评课氛围?一味地固执己见,不留余地,有怎会打动听者的心灵?评者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更尊重教师的人格,虚怀若谷,诚字为先,以理服人,理性地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八佶屈聱牙

语言艰涩,不顺拗口,听者茫然,不知所云。有些评课者好用国外的理论和时髦的语言去套,本来意见倒是正确的,但是一用“话语套子”,反令不少听者没法接受。有些评课缺少逻辑,思维不清,语无伦次,让人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评课照本宣科,缺少现场感,失去了语言的感染力,当然也就影响了听者对评者意见的接受度。因此,评课应思路清晰,可根据提纲加以扩展,少生搬硬套时髦话语,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九忌千人一面 无视教者,无视课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课应因人而异。对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需放低标准,多加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与将来;对骨干教师,需标准高些,要求严些,挖掘其教学特长,促使其拥有教学个性。评课还应因课而异,课型不同,教学形态自是有异,评课内容当要跟着变化。

十忌不分场合

大庭广众,顾及面子,某些问题,个别交流。评课应注意场合。若向领导反馈听课情况,务必把握分寸,点到为止。若是集中评课,应充分肯定优点,再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合理建议,关键是让听者从此课例中得到启示与提高。若是私下交谈,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把问题说得直接些,并鼓励教者敞开心扉,双方共同切磋

在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对其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的改进教学。同时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呢?以往的评价标准是“以教论教”,即以看老师的教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它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忽略的是学生的学。新的评价标准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学。诸如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学生参与程度、自主自觉学习程度等。新的评价标准也注重老师的教,但它注重的是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等。

1、看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就是理念的不同。所以衡量一节语文课的首要标准是看它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应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学论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核心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上,如果老师理念陈旧,传统教学,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完成得怎样,而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那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算是任务关注型教学,绝不是新理念的教学。

2、看目标的落实

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在的课是越来越花哨: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光碟、幻灯.....让人应接不暇。但听完课一回味,一节课热闹是热闹,但目标的落实却是即虚又浮的。课件(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它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刻意地去追求课堂的所谓“丰富”而不管目标的落实,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节注重形式的课。

看一节课不仅要看落实是否目标,还要看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课后反馈是否紧紧围绕、落实教学目标。此外还要看老师是否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斐意识和胝力;昏吆栙捎词文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此外,一节课里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过程的安排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解疑、交流的过程。所以,看教学过程首先要要看教师是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看老师是否起到组织者、引导者更多的是参与者的作用。其次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再次要看教师能否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时间安排科学、恰当。

4、看氛围的融洽

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把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他们总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他们总是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教学中,当自己一呼不能百应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适时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成效。而一名蹩脚的语文老师总是把安静的课堂、学生对老师的诚惶诚恐放在首位。他们说“我讲课的一个特点是需要课堂安静,稍有一点动静,我的课绝对要讲遭。”。因此他们的课堂往往是一片沉闷、死寂,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是被动的看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诸多能力,如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样试想:一节气氛沉闷、老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语文课上,学生的诸多能力能得以培养?所以,积极向上、驰张有度的教学气氛是衡量一节课良莠的标尺。

5、看兴趣的激发

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一节课学生对老师的课毫无兴趣或是在老师的威压之下被迫学习,那教学效果绝对是甚微的。同样如果一名教师的课老是?生常谈、毫无新意,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我们老师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

6、看信心的培养

看教师能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是评价一节课的又一尺子。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一个人最先接触的莫过自己的母语了。为什么有“语文好学学不好”的怨声呢?应该说语文不仅好学而且也很容易能学好。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曾想过要为学生创造获取语文学习成功的机会吗?我们学生的每次学习是否在语文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信心百倍地投入其中的呢?谁都想在希望中“活”下去。调查得之,许多学生所以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是因为从未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体验。有的语言资质差的孩子对语文学习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与那些语言天分好的学生相比仍相差很远。加上老师总是垂青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回答问题、考高分、受表扬的总是他们。久而久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诚然,君不见,观摩课上,回答问题往往不正是集中在几个孩子身上吗?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老师只有为每一位学生交流意见、表现自我创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常常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果。

总之,评价一节课应该是多角度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即不能泛泛地去评价,也不能仅就某一方面去评价。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是一定的,但评价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这有待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 一堂好课的标准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

(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 (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

(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 (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

4、?“好课”标准没有定论!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上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何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

——读《探寻好课的标准》有感

近日,我认真拜读了《现代教学》(探寻好课的标准),文中谈到评价语文课的标准很多,如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看语文课堂是否关注了人文精神,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是否根据学生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做到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我读了受益匪浅。 在我看来,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衡量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行启发式教学,摒弃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应以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衡量。学生能否在语文学习中习得知识,练就能力,发挥潜力,具有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参与的,还是被逼无奈而为的,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时间的多少。怎样利用积极的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把有效的学习时间贯穿到具体目标的学习中去,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也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内容。好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感受到这样的境界——学生能主动与老师平等的对话,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教学已不再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师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交往、不断对话中发生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产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这种生成性,并与课堂预设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在这样充满生机的课堂上,师生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

二、考察教师能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创新。一要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才可能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应自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二我们教师要有个性,要有批判精神。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自己就应先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即在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自身实际,在原朩基础上推陈出新,引导学生挖掘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衡量教师的创退力衈玐和孆生的创退怇衈现,可以根据下述问题来衡量:(1)教师提出了几个开放性问题?(2)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允许学生思考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教师否定学生的次数是多少?(3)学生的回答有创造性的人次是多少?(4)学生提问有创造性的人次是多少?(5)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是多少?(6)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或研究?(7)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小组自由讨论?

三、考察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相统一的规律,决定语文课必须贯彻“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在让学生欣赏文词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我们首先要明确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既要重文也要重道,应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寓道于文。要像润物的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认为,只要每位立志于在语文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同仁,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以上标准,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定能上出一节节课堂内容丰富;气氛融洽、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愉悦,既锻炼学生思维又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注重人文教育的五彩纷呈的语文课。

语文课评课篇7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听到马老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马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2、诵读质疑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语文课评课篇8

语文课评课

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根本标准不但要看教师是否讲的精彩,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如何,既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学生是否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师生合作是否和谐,配合是否默契;是否有探究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氛围。

通过近几年的教研活动的积累,对小学语文课,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地、细致的评价。

一、目标设计

要求教师应吃透《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每篇课文在本册书中所处的位置及所要求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指导好教学过程。除要求继续进行双基教学之外,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导入设计

导入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如同桥梁一样联系着新知和旧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又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所以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景,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过程设计

(一)教法与学法的体现

为适应新形式下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被动学习现状。保证学生有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把握好讲的度,避免繁锁的分析讲解以及机械的训练,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读课文,自主学习来读懂课文,学习有关的语文知识,通过自主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重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信息传递的单一性。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向交流——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的教学。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相互交流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同时对不同能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见解,合作学习可以以同桌、四人小组进行,但是教师应注意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做到四会:一会质疑,有问题的时候主动地问老师、问同学;二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价;三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接受别人的观点;四会主持、组织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3、重视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机械接受学习的现状。探究是高层次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索,是一种发现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学段,对探究性阅读分别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其次,要鼓励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还要鼓励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善于在交流中接纳别人的意见。

(二)基础训练

字、词、句训练是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始终的一个教学重点,抓好这个重点,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想象、言语表达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字、词、句的指导,要把字、词、句融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切勿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教学。

(三)朗读指导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这就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和说明,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形象,产生正确的理解,做到语言与形象的沟通,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高水平的朗读,可以使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一个高水平的朗读,可以使人思维万千、热泪盈眶,甚至黯然泪下„„把自己融入到课文情景中。怎样指导好朗读?首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要求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楚,读音准确,不添字漏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佳词美句、重点段落要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方式很多,有领读、范读、齐读、自读、对读、抽读、分角色朗读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体裁灵活运用。

(四)口语交际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就是原语文大纲中的听话、说话。《课标》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将肩负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应把口语交际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提问,互相讨论、交流,根据课文内容写广告词或当小导游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存在着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定色彩,这就是情感色彩。教学是一门艺术,除了在教法上灵活多样外,还应给学生美的享受,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一位语文教师,就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导演。必须进入作品中的角色,将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形象地、生动地通过语言、表情表达出来,去感染学生。而决不可不管体裁、内容,都板着面孔,单调地、无变化地说教,课堂毫无气氛,使学生昏昏欲睡。语文教材是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荟萃,所有的作者都是以感情而写作的,面对这些作品就要*我们语文教师将那些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甜美的语言,以满腔的激情,去创设情境,进入角色,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意识地记忆,达到眼前出现文中的画面,把语文教得有立体感,使之兴奋起来,时而欢跃,时而悲伤,甚至激烈地讨论、争论„„象这样的课,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也不容忽视,小学语文课本中好多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有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可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教育;有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建设新中国不怕牺牲的,如《狱中联欢》、《狼牙山五壮士》,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反映旧社会穷苦人民苦难生活的,反映环保的等。总之,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四、作业设计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更要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作业的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反对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抄写。现在上级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在半小时以内,五、六年级在1小时以内。据了解,我们有的老师对课外作业的布置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不考虑效果,大量的作业占去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把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不快乐的书虫。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把板书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是非常恰当的。板书虽然是“微型教案”,但它却展现了一定的宏观世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设计和运用的优劣往往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必须精心设计板书,要求科学规范、整洁美观、简明扼要,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再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板书如下:这幅板书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整体看是总分式,突出桂林山水景色之美;“山”和“水”的特点描写又是总分式;而“山”、“水”各自的几个特点又是并列关系;“水”与“山”之间含有一个“双向式”,以突出桂林山水交融一体。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把基础知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断地总结,大胆尝试、探索新的教法与学法,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语文课评课篇9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语文课评课篇10

评课稿

这堂课听后很受启发。总的说来,师生的精神面貌好、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效果较好。

1、整堂课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目标落实,重难点突出。课堂流程、双基训练、德育渗透都做得比较好。教学用语规范,体态大方,板书美观,语速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圆润动听。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3、教材理解透彻,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知识。

4、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 6.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和说明,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形象,产生正确的理解,做到语言与形象的沟通,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7、教学指导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传统课堂的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学。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能够看出教师的教育思想境界。教师备课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按学生的思路去设计教学,而不是去照本宣科。

8、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动静结合是学习的法宝。要想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在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多应多动脑筋。

9、强化赏识教育,优秀学生是夸出来的。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提醒、矫正、引导与鼓励。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平台。

推荐访问:语文课 评课 语文课评课用语大全优缺点 语文课评课优点与建议 语文课评课用语大全 语文课评课语通用 语文课评课稿 语文课评课稿语文套话 语文课评课标准 语文课评课用语大全及建议 语文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语文课评课的亮点和不足点

本文标题:2023年语文课评课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46277.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3年语文课评课10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