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寓言两则》4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1-05 10:08:02 | 浏览次数:

《寓言两则》精选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和寓意。教学难点 :使用成语造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学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两则》4篇,供大家参考。

《寓言两则》4篇

《寓言两则》精选篇1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

使用成语造句。

教学过程 :

一、导 入

今天学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小故事。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就已经盛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优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课文《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买椟还珠》和《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这两个故事都是战国时期的。《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他的宾客编写的。书中涉及祸福的文字很多,这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寓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结构简短,情节集中,故事风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寓言的语言生动形象,常用简约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二、诵读

老师泛读课文。

三、学习字词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读音,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

四、朗读课文

采用不同方式,请同学朗读课文四遍,熟悉课文内容。

五、串讲课文

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点。

六、概括寓意

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寓意,然后交流。

七、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智。过分聪明,思想方法不对,有时反倒被聪明贻误。

《买椟还珠》: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就会舍本逐末。

《画蛇添足》、《买椟还珠》都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滥竽充数》:成就一番事业关键是有真本领。没有真本领,一味地投机取巧,只能得逞于一时,终归要碰壁的。这则寓言叙事平实,情节简括,由于前后对比,并不显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变化的环境的应对,一个“逃”字活画出南郭处士的狼狈。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一篇哲理寓言,叙事多用对话,情节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深谋远虑的老者的形象,通过语言描写表明了他对突发事件的冷静的思考与平和的心态。读者从中可以感悟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熟读课文。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翻译句子。

(1)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夺卮酒,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入胡。

九、板书设计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

买椟还珠  ——  取舍不当    舍本逐末

滥竽充数  ——  鱼目混珠    投机取巧

塞翁失马  一一  安知非福    祸福无定

《寓言两则》精选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纪昌学射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达标测评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写词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二)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预习《文成公主进藏》。

【板书设计】

29、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躺、睁、注视               皮肤             没病

绑、吊、站、盯             皮肉之苦         不理睬

肠胃里           非常不高兴

百发百中               骨髓             请他治病

《寓言两则》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4个字。

2.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讲讲《掩耳盗铃》的故事,自编自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教学重点: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自相矛盾》。

2.有感情地朗读并自编自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教学准备:准备矛和盾的道具、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寓:寄托,包含。寓言即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三、理解寓言内容。分小组自学,要求:

1、利用字典学习生字、词。

2、读课文,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困)

四、检查汇报。

1、字形:矛  盗

2、字义:矛→(进攻)  盾→(防守)(书上)  锐利→刀锋尖而快  俺→我

3、寓言内容

形式:3分钟准备,可以通过读(分角色)或讲故事或演课本剧的形式把内容介绍给大家。(大家可以对他们的表演提建议或意见)

五、我们了解了寓言内容,请你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的穿。

2、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六、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哑口无言,回答不出别人的问题?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七、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事,怎样避免?

八、读课文,自愿结组表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板书:         自相  矛→不论什么盾都戳的穿

盾→不论什么矛都戳的穿

课后反思:  寓言故事学生很感兴趣,内容也很容易理解。但其所隐含的深刻寓意学生理解起来却不太容易,老师的引导还不到位,还需深究怎样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寓言,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其中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

三、检查预习

1、投影:形近字组词

哑(    ) 掩(    ) 盗(    ) 偷(    ) 雾(    ) 当(    )

亚(    ) 淹(    ) 盒(    ) 愉(    ) 零(    ) 铛(    )

2、字义:

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3、小组汇报寓言内容有语气的读或者讲故事。

四、自己轻声读,理解寓言内容

五、请同学读。思考讨论:掩耳盗铃的人为什么会被人发觉?(困)

1、盗铃人想到的是:手一碰铃当,就会发出响声;捂住耳朵就听不到这响声了。

2、盗铃人没    想到的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不等于捂住别人的耳朵,因此被别人发现了。

六、谈谈学习这则寓言的感受;自己做了坏事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七、再读寓言,体会寓义。

作业:读寓言,写语训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响铃→被发现

反思:寓言故事学生很感兴趣,内容也很容易理解。但其所隐含的深刻寓意学生理解起来却不太容易,老师的引导还不到位,还需深究怎样引导学生理解。

《寓言两则》精选篇4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明白两则寓言中的主要人物错在哪里。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一)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第四册学过《刻舟求剑》)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寓言二则》。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现在我们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揠苗助长》讲古时候有个人,他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二)学生试读课文,正音。

1.学生先小声自己读两遍。

2.正音,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生字词。

yùzé yàjiāo

寓言 二则 揠苗助长 焦急

jīn píchuǎn fèi jié

筋疲力尽 喘气 白费 一截

(三)指名学生朗读《揠苗助长》。

“揠”就是拔的意思。“长”读zhǎng。“揠苗助长”意思是用拔苗的办法帮助禾苗长高。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揠苗助长》里的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结果怎样?

(二)讨论回答。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心情怎样?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这是故事的起因。)

2.指名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他自己感觉怎样?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白费——白白地耗费。本课指白费力气。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还认为“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这是故事的经过。)

3.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结果怎样?

结果禾苗都死了。(这是故事的结果。)

4.指名学生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复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问: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这个人错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死了。

2.这个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办坏了。

3.这个人错就错在不管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结果事与愿违,把事情办坏了。

(二)自己遇到过哪件事,因为急于求成结果办坏了?(举例)

(三)你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办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办,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四)成语“揠苗助长”就是来源于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什么是成语吗?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成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成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作”、“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杯弓蛇影”等。

五、朗读、背诵课文

(一)指导朗读。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的焦急心情。“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要读得慢些,“帮”字要读重些,突出他要“助长”。

2.朗读第2、3自然段要“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力气总算没白费”读得慢、读得清楚,读出他自以为高明的心态。

3.朗读第4自然段时,要突出最后一句“禾苗却枯死了”。这事与愿违的结果,要引起人们的深思,以受到启发明白寓言的道理。

(二)背诵课文。

1.你能各用一个词语,说说四段课文的主要意思吗?

巴望——筋疲力尽——没白费——禾苗枯死

2.先一段一段练习背诵,再练习背诵全课。

六、小结

(一)《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读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七、作业 

(一)读读写写课后练习2。

(二)朗读课文,背诵《揠苗助长》。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一)什么叫寓言?

(二)《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了这则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背诵《揠苗助长》。

二、导入  新课

(一)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守株待兔》。

(二)自学解题。

1.:守——守候。

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也叫树桩子。)

待——等待。守株待兔——守候在树桩旁边等待野兔。

提问:等待什么样的野兔呢?

2.自读课文,再讲“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候在树桩旁边,等待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生字词。

shǒu zhū cuànzhuāng

守 株待兔 窜出 树桩

zī chú

乐滋滋 锄头

(二)指名朗读《守株待兔》。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守株待兔》里的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以后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齐读课文。

(2)讨论回答。

讨论第一个问题:

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谁能回答得简单一点?

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

——按问题回答: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先说“谁”,再说“怎样得到”,最后说“一只什么样的野兔”。)

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子。

比较两个句子。思考:他为什么能捡到?第二个句子说得更明白。

第二个问题。

种田人白捡了一只野兔以后:

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做: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他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

种田人的想法不能实现。因为野兔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树桩上。

——你从哪里知道野兔是由于跑得快而撞死在树桩上的?

“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窜”是乱跑、乱逃的意思。所以说野兔跑得很快。

“丢下锄头”是什么意思。

“丢下锄头”就是不种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讨论第三个问题:

结果:兔子没等到,庄稼全完了。

(3)指名学生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复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树立形象靠感受。

1.朗读《守株待兔》,想想那个种田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那个种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总撞死在树桩上。

(二)分析错因要思考。

1.提问:那个种田人错在哪里?

2.讨论。

(1)那个种田人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捡一只,那是不可能的。

(2)那个种田人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存在侥幸心理,希望还能不劳而获。

(3)那个种田人丢下锄头,守株待兔,兔子没等到,庄稼也完了。

(4)那个种田人错就错在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结果把事情办糟了。

(三)揭示寓意需提炼。

1.读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个故事。成语“守株待兔”是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有万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课文中的那个种田人,因思想方法上的错误而办了蠢事,导致了不良后果。因此在描写这两个人的心理,言行时都带有讽刺意味。这一点在朗读时要加以注意。

(二)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要注意抓住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来进行。

六、比较形近字,记住生字字形

组词

富( ) 财( ) 筝( )

寓( ) 则( ) 筋( )

病( ) 唱( ) 贡( )

疲( ) 喘( ) 费( )

戴( ) 字( ) 珠( )

截( ) 守( ) 株( )

究( ) 童( ) 助( )

窜( ) 撞( ) 锄( )

板书设计 

(吴葆城)

推荐访问:寓言 两则 《寓言两则》精选段落 《寓言两则》精选句子 《寓言两则》精选翻译 寓言两则原文 寓言两则大全100 寓言两则的寓意是什么 寓言两则的故事有哪些 寓言二则寓言 寓言二则大全 寓言二则里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本文标题:2023年《寓言两则》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46668.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3年《寓言两则》4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