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12 10:36:02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座谈会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望大家,感谢大家为农村群众付出的辛苦, 二是向大家学习,学习你们好的经验、好的实践、好的办法、好的作风、好的品格。

 刚才,与 X 位来自第一线的优秀村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层治理、加强党建工作进行了座谈。大家的发言很有代表性,听了很受教育、很受启发。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认为做好“三农”工作、当好村书记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方面优秀品质。

 一是要有情怀。在座的同志在村书记岗位上工作时间最长的已经 X 多年,有的同志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较高的收入,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有的同志千辛万苦、呕心沥血,想了很多办法去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千方百计增加百姓收入。如果没有爱家乡、爱农业,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的这份情怀,当好村书记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有激情。每个村、每位村书记所能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我看到大家都对乡村振兴这份事业充满了激情,在利用资源、盘活资源,选准产业、发展产业、开拓市场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干劲、有了这股激情,才能把“三农”工作做得很好、很出色。

 三是要有担当。做好村书记工作不是简单的事、不是容易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大家都顶住了各种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有的已经在乡村振兴上取得了阶

  段性成果,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四是要有开拓精神。就是在做好我们祖祖辈辈几千年传承的农业生产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发挥好本地、本土的特色,创新思路,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目前,有的在乡村旅游方面迈出了步子,有的在发展工业方面、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有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技术、引进了项目,有的通过电商平台把土特产销往全国。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来自于好的村领导、好的带头人,这个好领导、好带头人就是各位村书记。大家的这种情怀、这种担当、这种进取意识,非常值得学习、非常值得敬佩,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再接再厉,把好的作风、好的做法保持住、发扬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五句话”,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终就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X 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X%左右,农业发展好了我市才能实现振兴发展;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X%左右,县域强我市才能强。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乡村经济。如何发展乡村经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任务目标?靠的是谁?靠的就是以在座各位为代表的村书记。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分批开展。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这份初心和使命落实到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要让乡村。址发村改变面貌,走上振兴发展之路,让每一村、每一户、每个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结合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X 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乡村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根据大家的发言,结合 X 实际,我再提几方面建议,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第一,要抓好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脱贫攻坚也好,乡村振兴也好,建设美丽乡村也好,都离不开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如果没在发展规划及产业方向和定位上下苦功夫,就容易走错路。我们一定要摸清各自家底,坚持立足基础、实事求是,进一步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方向,这是第一位的。

 二是要坚持差异化发展。要结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加快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把各自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放大,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强。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叫响“X”等农业品牌,真正把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

  绿色厨房、绿色菜园。

 三是要善于学习借鉴。现在的经济是全球经济、是信息经济,而不是封闭的小农经济,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贯通。大家要走出去,走出村、走出乡、走出县、走出省,甚至要走出国门,一定要登高望远、开拓视野。

 四是要抓好“ 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繁荣乡村经济的一个有效抓手,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钥匙,必须紧抓不放。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就会长期受益,落地一个产业项目,就会改变村集体经济弱小的被动局面。因此,在抓好本地经济的同时,还要做好招商工作,要把亲情、同学情、老乡情、战友情等资源都利用起来,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同时,要把乡村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搭建致富载体,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第二,要抓好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红线,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一是要抓好绿色发展。要一手保护一手建设,正确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切实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

 二是要抓好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过去因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话方式,畜禽粪污的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的问

  题等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要坚持以建设美丽村庄为导向,开展好“X”行动,突出抓好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畜禽养殖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大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生态环境是为我们自已抓的,是为子孙后代抓的,是为我们的亲人抓的,是为我们的父老乡亲抓的。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祖祖辈辈受益。因此,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手抓产业兴旺,一手抓生态宜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实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

 第三,要抓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一个富裕的乡村,一个生态优美的乡村,更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乡村,一个文明的乡村。必须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是要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组织开展好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要切实抓好村级组织规范运行,推进民主治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说事、议事、主事”的积极作用。要抓好村务公开,落实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真正做到村务公开透明。

 二是要切实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刚才在座谈中有的同志提出以文聚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这是非常好的探索。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经验,有的同志提出搞大广场、大文化,给老百姓享受健康提供一个平台,也是非常好的办法。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先进文化进万家”工程,引导广大农民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要开展好移风易俗行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要更加关注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为大家带来物质文明,还要为大家带来精神文明。三 是要建设平安乡村。从近年来一些地区发生的恶性案件看,往往都是由小的摩擦、亲属之间的摩擦引发的。因此,我们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矛盾排查纠纷化解力度,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发现身边那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村棍、村霸问题线索。同时,要做到清正廉洁,自觉抵制黑恶势力的腐蚀拉拢,铲除其在广大农村的生存土壤。

 第四,要抓好改革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农业、农村 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了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随着改革的深化,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对于农村改革工作,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入探讨、深入认识。一是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现有合作社,要抓好规范提升,努力建设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

  力强的典型社、示范社。要鼓励和支持长期稳定有务农意愿的农户稳步扩大规模,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

 二是要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近年来,中央在耕地的“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改革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为高效配置农村资源、做好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大家一定要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好。要勇于担当、勇于作为,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地农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原则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使资源向种粮大户、向工商资本、向优秀的企业和公司集聚,让老百姓从农民转为职工,从农民转为股东。同时,要抓好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利用,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三是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去,一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虚置、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也滋生了一些“微腐败”,很多村的上访问题也由此产生,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确权登记机会,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各类资金、资产、资源,深挖村级集体经济潜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第五,要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农业农村优势发展必须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

 一 是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离开了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想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是不

  可能的。市、县两级都要出台政策,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要研究组建“乡村振兴大篷车”,组建若干个乡村振兴讲师团,深入到乡村,把新技术、新理念,把人才,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千家万户。作为村级组织,也要积极挖掘和培育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技术能手、文化能人。

 二是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这几年省里高度重视乡村经济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也制定了激励乡村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市委、市政府下一步要加大落实力度。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要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同时,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每名村书记要时刻把讲政治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突出强化政治功能,真正使基层党支部、农村党组织落实好党中央的相关政策,真正领导好乡村振兴,真正服务好当地百姓,真正教育好党员,真正使党支部成为战斗堡垒,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发挥好我们的“头雁”效应。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展和党建是“一”、不是“二”,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情。如果仅仅为了“三会一课”,为了完成考核、做好记录,这条

  路就走偏了。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定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考核激励办法,强化正向激励,为大家投身乡村振兴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更加关心大家的生活,更加关心大家的收入,更加关心大家的成长,更加关心大家的保障。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好本乡本土经济,培育好“一村一品”,大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向上争取各类政策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农村社会资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乡村振兴、为 X 振兴,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在此,我再次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市委书记在某市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统一安排,近期省级领导同志集中开展联系指导市和基层工作,主要是调研了解各地贯彻中央省委部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督促各地抓紧抓实省委确定的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省委组织部派出了专项调研组,对 XX 经济发展和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这两天,我们带着问题,到区县、企业、园区、镇村等进行实地了解,与各层级干部群众广泛接触交流。刚才,大家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总体感到很受鼓舞、很受启发。一是市委市政府把“任期目标攻坚年”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充分体现了 XX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然坚守发展目标不动摇的定力、信心和决心,令人鼓舞。二是实地考察中干部群众谈发展、谈未来信心满满,充分反映了当前 XX 各级干部都有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令人鼓舞。三是通过与基层群众的广泛接触,广大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当前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在逐步提升,充分反映了一个时期以来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令人鼓舞。当然,大家也谈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需要深入调研、广集民智,找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

 XX 建市以来,全市经济连续 XX 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整体发展水平快速跃升的同时,全市发展战略、工作思路、领导班子结构、干部能力素养都逐步成型、稳定下来,很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从严治党进入新常态,

 面对这种新的变化,各级干部都有一个重新学习、主动适应的过程,都有一个重新定位、主动提能的过程。这些是当前领导班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上上下下都在关注思考的问题。借此机会,我与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一、冷静分析客观判断经济形势,主动攻坚克难增强发展信心

  当前,从政府到企业,都普遍感到经济运行比较困难,都普遍出现对经济减速感到焦虑和担忧,都普遍对当前政策调整和制度约束表现不适应。对各级干部、企业家等各个群体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和变化,既要非常敏锐地把握,也要主动应对引导,这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责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越是处在复杂环境下越要有定力。

 “有定力”不仅是职业要求,也是因为领导干部自身的理论功底、对信息的掌握、实践经验的积累,比一般干部、普通群众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战略上保持信心和定力,战术上也要沉稳应对、主动作为。要善于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具体分析现实问题和各种矛盾,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从率先破局中抢占新一轮调整的政策先机。当前的困难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困难,现在的环境也不是某一个局部的环境。在这一轮调整和格局变化的重要关口,哪个地方能够克服旧有思维习惯,适应新常态、提出新对策,抢占体制和政策的先机,哪个地方就能率先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扩大和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和市场影响能力。冷静分析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既有宏观政策调整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有 XX 地域的特殊性和发展阶段的影响。

 从宏观形势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带来的货币政策的频繁变化、外汇市场的频繁波动、消费市场格局的频繁变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外贸、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的调整变化,又会影响到内贸市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二是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国家战略的重新定位、经济政策的主动调整,使宏观经济整体进入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新周期。三是产业技术革命进入新周期,深度影响着生产方式,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运用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冲击和颠覆了传统的市场格局、思维方式和生产模式,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兴领域,都面临巨大压力。

  从 XX 省情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举国支持灾后重建的红利已经结束,长期以来产业投入不足的矛盾正逐渐显现。XX 地震灾后重建资金虽然达 XX 万亿元,但主要以政府性投资、外援性投资为主体,其中绝大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直接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格局的形成。二是难以持续的优惠政策红利已经结束,过度依赖土地、税收优惠吸引投资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过去企业主导带动地方政府博弈,以牺牲整体利益满足地方、企业利益的招商引资方式将逐步退出,而以政府主导带动企业、市场博弈寻找投资机会将成为新常态,必然要求政府在吸引投资的方式、规则、政策上进行主动调适。三是无限止消耗资源环境的红利已经结束,粗放开发、低门槛制造的恶果显现,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更加重要,创新发展、绿

 色发展迫在眉睫。总之,各级干部要对大趋势、大格局有清醒认知,调整心态、增强定力,不抱怨、不气馁,以义不逃责、事不避难的勇气和智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创新创造、担当作为。

  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破“四难”: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层级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一是要破新常态下思想上不适应的问题,努力形成整治“为官不为”、激励奋发有为的政策导向。既要整治“为官不为”,也要激励奋发有为。要形成一套政策机制、政治导向,改变过去一味依靠提升职务职级激励干部的老办法,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一些可持续、有实效的好办法,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各级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二是要破经济下行压力下工作上的不适应问题,形成培育新优势、开拓新领域的政策机制。现在整个市场表现的投资意愿不足不是绝对的。从调研情况和大家发言中可以看到,对农业领域的投资积极性没有削减,与消费类领域相关联的投资积极性没有削减,新兴高端领域的投资积极性没有削减。因此,不能以偏概全说整个投资意愿不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些领域投资意愿强,就应该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和招商引资的着力点。三是要破法治环境下行为上的不适应问题,形成遵法纪、守规矩的理念和行为习惯。十八以来形成的从严治党新常态,对领导干部为官用权行为界限更明确、约束更严格。要习惯在新的约束下工作,严守国家法律这个底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个红线,决不可为所欲为,要养成新习惯,形成新思维。四是要破现代治理体系下能力上的不适应问题,着力培养一大批能干

 事、干净又有担当的优秀干部群体。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过去所熟悉的一些领域,现在可能变得不熟悉了,这要求大家要主动适应和提升,有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素养。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到一个市、一个县、一个园区、一个乡镇,有不同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等待观望、“向上看”,要多“向下看”,靠基层的探索创造和改革创新,最终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

  二、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

  近期,省委召开了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议。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会议,是一次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省委贯彻中央管党治党决策部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反思一个时期以来我省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班子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全面部署彻底肃清 XX 造成的恶劣影响、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重塑政治生态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一要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见到新变化。十八大以来,省委先后提出要重视选用六个方面的干部、坚决不用六个方面的干部、坚决调整六个方面的班子,这是全省选人用人的导向、原则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各级党委要集中精力、集中一个阶段,对各级班子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分析研判,对不胜任、不作为的要坚决调整下来,对干部形成警示;把讲政治、敢担当、有本领的干部选上来,形成导向和激励。

  二要在干部作风上见到新变化。就是要立严实标尺,树有为新风,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继续完善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党员领

 导干部行为规范,让干事、干净、担当成为风尚;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推动发展、破解难题、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推动发展上见到新变化。X 书记强调,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到事业发展和进步上来。衡量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建设抓得好不好,最终还是看发展、看事业进步。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引领社会坚定信心,又要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的理念,立足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带头带领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创造小环境、促进大发展。

  四要在干部形象上见到新变化。XX 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班子队伍建设中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三个不可低估”的重大判断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要认真地总结和汲取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中的一些教训,从问题出现比较多的班子入手,反思剖析堵塞漏洞。要让干事、干净、担当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常态,以此树立 XX 干部在全社会、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从而带给整个社会以信心、信任。

  总之,XX 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在贯彻省委 XX 各项工作部署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主要目的是专题研究人才工作。2 月份,我去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等“人字口”部门作了调研,在听取大家汇报后,总体感受是人才工作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借此机会,我向奋战在人才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讲几条意见。

 一、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下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可以说,未来能不能抢占发展先机,很重要的就是能不能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 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省委 xx 书记在全省人

 才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要求,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不动摇,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赢得竞争、赢得未来。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深刻阐明事关人才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下全市人才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市委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人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探索出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新路径,开创了人才工作近年来的最好局面,全市人才总量达 xx 万人,比 2020 年增长 30.8%,占人力资源总量的 1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 个百分点。

 当前,我市在推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xx 新征程中,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市仍然面临“四个没有根本改变”的最大市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动力转换、结构转型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着两大挑战:

 其一,是人才存量不优对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我市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人才结构,包括区域分布、行业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金融人才、高级工匠等十分紧缺,难以适应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

 其二,是人才竞争加剧对我们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的挑战。

 人才流动、竞争具有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特点,人才在选择岗位和地区,地区和岗位也在选择人才。伴随着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人才也在加速流动到条件更好、政策更优的地区。加之周边地区、发达城市实施新的人才战略,纷纷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比如,xx 市建立了 40 亿元的人才专项,xx 市实施“科技城人才支持战略”,本科生去工作就有 3 万元的创业支持,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竞争,给我们留住优秀人才带来严峻挑战。

 历史和现实无数次告诉我们,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谁抓住了人才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我曾多次讲,xx 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最紧缺的也是人才,最根本的是靠人才;要实现跨越发展,首先要实现人才工作的跨越发展。为此,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下做好人才工作的各项新要求、新部署,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二、围绕实现建设 xx 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目标,进一步集聚高素质人才资源 历史上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故很多,比如刘邦曾说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凝聚人才、使用人才的奋斗史、发展史,在取得辉煌业绩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是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天下英才为我所用。xx 要实现建设 xx 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事业跨越发展。

 第一,要紧扣“三大战略”聚集使用人才。

 一要打好开放合作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对此,我们在人才引进培养上,要解放思想、打开胸襟,深入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敢于引进一批市外、省外、国外的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要用开放合作的思维,全面深化与名校名企的战略合作,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世界 500强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研发机构、产学研创新联盟等。

 二 要打好创新转型牌。经济社会要转型发展,首先要推进人才结构的转型发展。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个新经济的核心,大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盘活人才存量、做优人才增量、做大人才总量。具体讲,就是要深入实施“科技英才计划”等,培养储备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苗子,力争到 2025 年培养 200 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省内顶尖的领军人才。

 三要打

 好统筹联动牌。打造 xx 特色人才工作品牌,适时举办“xx 人才发展峰会”,集聚 xx 发展的人才和智力要素。要力争通过努力,统筹培育出几所能够引领 xx、辐射 xx 毗邻地区的人才培养“xx 名校”,吸引培养一批双创人才。

 第二,要紧扣“三大主战场”集聚使用人才。

 一要让人才在脱贫振兴有效衔接中挑重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说,这方面无论是领导力量、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扶持都是持续的,但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们也确实急需更多熟悉农业农村工作、善于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能够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增收的带头人,以及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人才。为此,我们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人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挑大梁,大力实施“千名科技人才下基层工程”等活动。

 二要让人才在项目投资中显身手。项目投资是我市经济较快增长的压舱石。我市项目投资长期处于低速增长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目策划包装争取能力和水平不高。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 xx 亿元,到本届任期结束时要达到 xx 亿元,包装、策划、争取的压力更大。要大力引进项目策划包装争取高手和智库,实施项目人才引领计划,推广“外聘院士专家+本地专业人才+创新型企业家”模式,打造从项目

 规划、包装、争取、实施全过程的人才支撑体系,下决心破解这个瓶颈。

 三要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当领军。支撑产业发展,我认为,工匠型人才队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是我市产业人才的两个关键点。我们要着眼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新型制造业、现代农业、特色服务业、生态康养旅游等产业领域,培育更多的“xx 工匠”。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加快培育一支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造就与建设 xx 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新一代“广商”群体。

 第三,要紧扣

 “三大发展保障”集聚使用人才。

 一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人才载体建设力度,建设一批能吸引并辐射 xx 的高规格人才创新创业中心等区域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 xx 创新创业。同时,大力培育更多优秀本土人才,促进本土人才“提档升级”,将本土人才打造成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发展动力。

 二要强化法治人才培养。围绕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采取“高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法治人才、社工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为社会治理与治安防控、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建设等提供

 人才支撑。

 三要强化正确用人导向。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认真践行新时代干部标准,坚持省委“三个六”用人原则,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注重在发展一线识别培养、历练使用干部,重用有定力、有担当、有激情的干部,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大胆选拔能静下心来想问题、扑下身子干实事、作风正派、为人正直的干部。

 三、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讲,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人才能否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关键取决于孕育和激发人才的土壤和环境。为此,我们要破除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制度体系。

 一要构建人才引进集聚机制。人才往待遇好的地方集聚是正常规律,但客观上又会造成欠发达地区和基层人才匮乏,拉大人才资源“贫富差距”。我们只有构建和发挥引才政策、措施比较优势,千方百计招贤纳才,才能缩小差距。人才工作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要算长远账、未来账,不能算眼前账、短视账。我们要认真实施好《xx 市创新创业人才特殊支持十条措

 施》,构建聚才政策优势。同时,对待人才的态度要有胸怀。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就是对待人才的态度和胸怀问题。有刘备三顾茅庐,才有后来蜀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我们引进人才,要思贤若渴,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引,不能被动等待。同时,针对我们欠发达地区实际,大家一定要有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我用”理念,柔性合作,弹性引进。

 二要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在传统人才管理体制和方式下,一些部门和单位“想用的人进不来,该流动的出不去”,人才配置、流动环节程序繁琐复杂,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作用发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加以解决。要推进合理流动,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形成人才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机制。要畅通绿色通道,探索人才流动的“旋转门”,打破地区、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力争让人才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有序流动。

 三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针对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等问题,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荣誉的双重激励作用,让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要让人才在创新创造中得实惠,对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核心骨干,可试行股权期权激励等措

 施。要让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有地位。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1956 年毛泽东同志设宴招待全国政协委员,特别安排钱学森与自己坐在一起,成为“第一贵宾”。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政府荣誉,积极推选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候选人或担任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让人才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是向用人主体授权。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当务之急是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授、授到位。各县区、市级部门应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用人单位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都应该由用人单位决定,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切

 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

 二是积极为人才松绑。长期以来,一些市级部门习惯把人才管住,许多政策措施还是着眼于管,而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措施不多、方法不灵。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人才“帽子”满天飞,滋长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继续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

 人才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管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央强调,党管人才的主要内容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基本要求是构建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

 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抓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力度,确保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和重大平台建设需要。各级人才工作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坚决扫除一切阻碍人才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真正变管理为服务。各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自领域的人才工作,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都汇聚起来,为推进全市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实现建设 xx 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为 xx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89.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2年市委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上讲话》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