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优秀范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09 17:00:05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优秀范文】

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6篇

【篇一】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两会民生问题之我见

前言: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而当2011年来临的时候,这些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为国家所重视,但是,仍然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待。

首先,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20多年前,在财富分配问题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人不患寡、只患不均。意思很清楚,就是中国人只讲平均、不讲效率。20多年后,社会财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患寡、只患不均”的观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不均”变成了“不公”,“只患不均”也变成了“只患不公”。那么,新的一年,如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有所起色呢?社会财富的“蛋糕”能否在新的一年里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面分割呢?那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否不再被边缘化呢?这些,毫无疑问会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第二,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如果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什么遗憾的话,楼市调控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楼市调控,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没见到房价下降的现象,也没看到开发商紧张的神态。到是开发商重拾炒地热情、重争“地王”的消息不断地传入公众的耳朵。也正因为如此,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公众首先要问,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公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一年里,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

第三,通货膨胀会来吗?过去的一年,物价这根神经,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如果要问新的一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物价沿着可控的目标发展,如何让物价不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自然是2011年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抓好的一项民生工程。

第四,拆迁条例能够顺利出台吗?2010年,一项创纪录的工作是,新拆迁条例在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年底再一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表现出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认真和慎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对新拆迁条例的强烈抵制。而拆迁又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和谐。尽快颁布新的拆迁条例,已成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期待。那么,新的一年,新拆迁条例何时能与公众见面呢?还会不会作出大的修改与调整呢?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能否在新的拆迁条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呢?

第五,中小企业能得到实质性的关心吗?从表面看,中小企业似乎与民生问题离得有点远。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就业,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过去的2010年,社会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关心方面显得明显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在新的一年里,能否给中小企业一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扶持,让中小企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于国于民于经济都十分关键和重要。

针对上述民生问题,我认为只有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方针才能更好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二、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篇二】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2018两会思考:关注“民生问题”

2018年的“两会”即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如期在3月份的北京召开。2018年的“两会”非比寻常,它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犹如走台阶一样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两会”会议精神的学习当中。在“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了多项民生举措,这些举措勾画出温暖的民生画卷,让亿万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可见,党和政府时刻关注“民生问题”,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百姓做事作为党的执政宗旨。

具体的我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看法和政策,解读政府的解决方向。

第一:控制通货膨胀: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并明确表示,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报告提出,政府将在三个方面管好通胀:

1、发展生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力。

2、加强流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的流通。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学校召开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希望通过这次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我们都能够更好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同学们,紧张的期中考试已淡出我们的记忆,但我要提醒同学们不能忘了总结反思,因为通过反思,大家才可以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中考的时候,你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一定已经是牢不可破的。这次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但是,我们也要正确面对考试成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一次考试的成功,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许你还有许多弱点和缺点没有暴露,每份试卷都 会有不同的结果。应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你要善于总结,不停地拼搏。假如你还一直陶醉在暂时的幸福中,失败只是迟早到来的结局。在顺利登上理想的彼岸之前,不轻言成功,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考试失利的同学也未必是坏事,失败是一支清醒剂,是不断成功的动力,即使我们一百次跌倒也要 第一百零一次爬起,因为我们正处在人生攀登的山腰上,还有好长的路等待我们去开拓、创造。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人说我怎么只遇到成功的母亲。是的,关键是你 没有能抓住成功的父亲,那就是态度、目标、勤奋、恒心。

勤奋是成长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学习真本领没有勤奋的耕耘不行。有句诗这样写到: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却还在床上,不勤奋,理想永远是梦想、是幻想。但勤奋并非只是简单的忙忙碌碌,更需要思考和反思。有的同学终日劳累,却没有明显的进步,原因何在?我想,也许是因为缺少思考和反思,还未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短处,课前不预习,抓不住关键的课堂学习环节,重作业轻复习,忽视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琢磨,学习在高耗和低效中进行。所以,我劝同学们忙中偷闲,时时反思自己的短处,力求一份耕耘两份收获!

态度决定一切。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
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蝶。学习也是这样,当你把学习当作自己成 长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当你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时,学习就是一种痛苦。谁愿在一片郁闷和痛苦中学习呢?所以说,我们首先要调整心态,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并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体验取得成功的快乐。目标是前进的灯塔。一个人没有目标,就象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既定目标,瞄准目标奋力攀登,就 一定会取得成功。最终的总体目标,是由一个个切近的具体目标逐步递进而实现的。因此,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关系到总体目标的实现。在这个历程中,需要不 断地将自己行为的结果与阶段性目标相比较。反思自己的目标,并进行合理的调节,制定出切合实际、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和适当的近期目标,在不断的超越中成长自我,成就自我。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激发同学们争先创优意识,掀起学习高潮。也希望本次运动会和英语竞赛中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期末考试中再创新 高。

我们也希望其他同学,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激起直追,刻苦努力,争创一流。作为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继续以满腔的热情、百分的努力、全部的耐心与细致,帮助同学们战胜困难。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有这样一句格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只是别忘了赶路。文学大师冰心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如果失败,我们无须遗憾,因为那成功便是我们竭尽所能也摘不到的天星;
如果我们一味怨天尤人,遗憾抱怨,那就太失败了,因为那成功是我们俯首可及却没有弯腰去拾的珍宝。

他在卫生战线上已经工作了21年,从开始的一名普通的内科医师,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内科专家。他为人诚实,工作严谨,待人友善,敬业爱院,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他对工作执著、认真、仔细。在他担任实习医师期间,他接诊了一位咳嗽,咳黄痰,发热的老年病人,带教老师看过后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给予抗感染、祛痰治疗。为了更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他又到病房进行了问诊和体检,发现患者一周前有摔伤史,并且背上痛,近一周来因疼痛而不敢咳嗽,再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右侧胸和前胸部均有压痛,当即向老师进行了汇报,经胸片确定患者因摔伤后3根肋骨骨折,因疼痛限制了其咳嗽,排痰,故发生了肺部感染。经外科医师协助治疗,患者不久就康复出院了。临床工作中,他从不放过任何珠丝马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使他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也深受患者好评。

他对病人热心、关爱,尽量为病人精打细算,在诊治过程中,处处为病人着想,节省每一分钱,从不乱开检查。一位因下肢肿、腹胀的波阳农民幕名找他看病,当地怀疑肝腹水,病人说乡下医生要他做CT检查。CT检查要花300多元,对一个农村的病人来说意味着他要花几个月才能赚到300多元。经过仔细问诊和检查,他发现病人下肢肿、腹水不是肝腹水,而是因为心脏病所致的心衰,经过跟病人解释并做了妥善处理,患者最终好转出院。这位农民深情地说:像这样处处为我们省钱的医生就同我们的亲人一样,我们来这里看病放心。

他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在医院组织的为贫困病人捐款活动中,他总是带头捐助。一位患再障的儿童,贫血很严重,需要输血和用药治疗,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最后连打针吃药的钱都用完了。看着孩子苍白的脸色和家长无助的神情,也为了让家长的心得到安慰,他偷偷地为病人在住院卡上交了钱,使孩子的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3天后孩子的父亲从乡下筹到钱赶来时,非常感动,一定要将钱还给他,他只说了一句:孩子小,病重,需要用钱,就当我给孩子买点吃的。

从医20多年,无论他的医术还是医德都得到了全院干部职工和同行的认可,也得到了患者的赞同。他总是说,小时候家里穷,父母身体都不好,上初中时父母就双双去世,是党和政府培养和教育了他,他才能成为一名白衣战士,如今有了技术,就要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为他们解除病疼是他的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早上班,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从不迟到早退,只要工作需要,都会毫无怨言的加班加点,努力地工作着。近10多年来,把每年的工休假都无私地奉献出来。他说:我现在还年轻,身体好,不需要休假,每天的工作使我精力更加充沛,技术更加精湛,能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前些年一些医生拿药品回扣现象比较严重,厂商知道他当过科主任,又是副院长,主任医师,在临床查房中讲话有份量,如果能通过他推荐药品一定管用。为此一些厂商找到他,让他使用并推销药品,他每次都婉言谢绝。他说:用药治病,天经地义,但要我昧着良心无适应证的乱开药,我不能做。我们医生就应该按医疗原则办事,决不能增加病人的负担,如果再来推销药品,就让医院停止购进促销药。几次以后,再没有厂商敢来找他推销药品。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住了金钱的诱惑。他不仅自己带头抵制药品回扣,还要求科内的医生和其他上级医生都要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药品,不拿回扣,为此不少人对他有意见和看法。但是经过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后,一些医生都说,还是他当初做得好,做得对,硬气,不拿回扣,晚上可以睡安稳觉。

作为医生,在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更要有责任心。每次查房中,发现重病人,他都要嘱咐经治医生认真观察及时处理,加强沟通,减少矛盾。有时亲自观察病情,找家属谈话,取得家属的理解,避免了一些纠纷。

【篇三】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一、活动主题:

心系“两会”,情牵祖国。

二、活动背景: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的简称一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备受海内外关注。随着地方两会逐步落下帷幕,2013年两会顺利在3 月3日召开。全国人民及世界的相关媒体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两 会”之所以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是因为它能反映民意,为民谋利。“两 会”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很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 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
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 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团结起来,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三、活动目的:

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隆重召开,无疑是我国政治上的大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家的相关动向,对于自身以后的发展将有很大益处。因此,开展有关学习“两会精神”的团组织生活很重要。对“两会”涉及的多方面内容作细致的叙述分析,加深了同学们对“两会”的了解和彼此间的交流,让大家从思想上开始重视“两会”的召开,为日后踏上社会将会遇到的问题打好了预防针。我们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同时,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并将其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四、活动开展:

(1)会场安排:教室简单布置,室外适当布置,突出活动主题

(2) 活动中主持人风格清新自然,庄重大方,调整整个活动的气氛,积极的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3) 以辩论、讨论等形式展开,穿插一些视频、节目等突出活动主题,注重主持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

(4) 活动开展过程中,班干部注意维持好纪律。

(5) 注意把握节目时间和安排,力争做到安排合理有序,节奏适合,紧凑。

(6) 活动结束后,安排好人手打扫教室卫生。

五、活动流程:

1、唱团歌。

3、主持人发言,讲解关于两会知识;

4、讨论,同学们发表自己观点;

5、歌曲;

6、朗诵;

7、知识竞答;

8、歌曲;

9、看视频;

10、歌曲;

11、唱团歌,结束。

六.活动总结:

本次团组织生活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现在就对本次团组织生活好的方面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做一下总结:

好的方面:(1)纪律较好;

      (2)教室装扮大方得体;

(3)黑板布置较好;

(4)同学们热情很高,踊跃发言;

(5)活动内容丰富,突出了主题;

不好的方面:(1)主持人艺术欠佳;

(2)中途有同学上厕所;

2012级7支部与2011级2支部

2013年3月30日

【篇四】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两会”期间代表提出议题各种,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的是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现象明显但却令人深省。

“两会”期间,针对因采购茅台产生的庞大公费开支,有委员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茅台酒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是否能遏制公款吃喝呢?

此次茅台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说到底还是民众对公款吃喝的不满。公款吃喝的问题由来已久,是一个老声长谈的话题,是始终困绕各级财政的一大顽症。公款吃喝不仅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损害了政府形象,滋生贪污腐败,影响了干群关系,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而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态度一直比较明确,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打击、管理:去年3月,国务院明令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数据。但时至今日,这些举措收效甚微。“三公病”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到一顿饭几千元,大到一辆好车几百万,从基层单位,到上级部门,三公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茅台酒十年来价格涨了十倍,背后推手就是公款吃喝!遏制公款吃喝,要用茅台酒做突破口!”

小小的一瓶茅台,反而成了“三公病”的罪魁祸首,好不冤枉。难怪茅台高管刘自力感到委屈:“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

的确就像茅台高管刘自力说的那样:“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在这件事上我觉得茅台仅仅是公款吃喝的替罪羊,“禁止公款买茅台”是治标不治本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许我们说的看的仅仅是片面的,但我觉得如果想真正的去解决严重的三公消费情况必须得去源头抓起,治病需了解病根,我觉得根本在于我们政府没有在这方面做出明确有效的措施,也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不能让大家去明白这个是明令禁止的。面对这越来越严重的“三公病”,更多人希望借助法律的手段,来遏制住这一趋势。今年人代会上,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
“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让他们在公款消费的同时想想后果,其次就是需要公款消费公开制,加强监督制度,从源头抓起,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每次的两会可以说是一种总结,总结我们政党在这几年里的得与失,是否偏离了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达到人民心中那个永远的政党,只有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不断保持我们的与时俱进的特性才能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反腐倡廉,杜绝腐败,严抓不松这个是绝对不可姑息的,相信我们政党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从小的事情去发现大的问题,进而做到最好!

两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及经济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以及人民对政府和党的期待和要求汇集起来,整理出来,以便于党和政府开展以后的工作。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东方的崛起已不容忽视,中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发展是和党的正确领导以及人民的积极配合是离不开的。中国正在向着现代化一步一步接近,中国正在腾飞。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当代大学生都要有着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让中国这艘轮沿着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航道前进,我们一定要大力学习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并努力把它们付之于实践,那么我们美好的前途就再离我们遥远了。

希望本文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能帮到你。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

【篇五】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两会公众关注点:民生问题最重视
再比如,2009年国家将在就业中投入多少资金,确保多高的就业率?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何政策倾斜?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择业理念?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哪些人群,如何落实?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究竟有多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实施情况如何?一些企业内部颁行的创新激励机制及国家、行业的激励机制,等等。农村发展改革
公众聚焦的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排在前三位的关注点分别是,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
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等方面的制度壁垒,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调查显示,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公众关注国家对农民工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具体落实情况如何?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
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内在原因;
如何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报道;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医疗等问题;
在帮扶农民工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渠道等方面如何为地方建言献策;
专家对农民工就业作出提示和指导等。

另外,公众还特别关注现今土地流转政策的难点及利弊。同时关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措施和成效;
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解读,特别是集体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问题;
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新模式(家庭经营、农户联合等的推广工作,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梳理;
户籍制度改革步骤,何时能在全国层面上做大的改革?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制度壁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方面的好经验;
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如何强化?国家粮食储备建设问题、国家粮食安全的督察管理等。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整体达到了较高水平。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环保问题的每个方面均得到半数左右的关注。环保的民众参与方面,公众希望了解全社会的环保教育政策实施、制定情况;
我国在倡导环保方面的具体工作;
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促进民众提高环保意识?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相当薄弱,通过哪些措施和方法改善?据调查,在基层民主方面,公众关注主要包括,改革开放30年基层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了哪些变化?大力推进基层人民民主有哪些积极的作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典型经验;
党外人士参政议政获得的积极效果;
党外人士建议的采纳情

况;
政府问政于民的具体渠道及好的做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人民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对公共行政的民主监督有哪些新法出台?基层政府部门人员的素质问题,农村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为农民谋福利?
在关于预防、惩治机制的建设方面,关注点主要包括,法治如何落到实处?如何监督“司”法之人?希望了解国家公务员问责制度的有关情况;
如何加大监督力度,预防公务员职务犯罪?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如何体现?怎样考量?如何完善法律、畅通上访渠道,减少群体性事件?严格公务人员进出问题,介绍量化管理措施和有关监督情况;
如何加强对县委书记、县长等基层官员的防腐力度?
另外,大部制探索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公众希望了解一些实践中的反馈,如能否改变目前政府机构庞大的状况,提高办事效率等,及进一步的改进措施、还将涉及哪些领域等。经济形势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下,经济话题无疑是公众热议的焦点,面对诸多变数,人们更为关注两会对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基调的种种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的两会提案议案将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对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央为此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公众最关注的是如何“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有效拉动内需”。

对于应对危机的措施,公众关注: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保障人民生活?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协调服务和价格之间的矛盾?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投入情况如何?2009年银行对存款利息、贷款、公积金贷款等有没有大动作?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于一揽子应对危机措施的效果,公众希望了解的情况是,有哪些监督和措施保证科学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国家及地方资金投入的科学论证与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融资政策;
金融体制的透明问题;
追究海外投资严重损失责任人问题;
如何释放百姓的消费能力?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是否安全,如何判断金融机构的安全系数高低?关注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财政预算审议制度等问题的透明性;
各省区市在科教文卫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支出的具体数据等。
具体在扩大内需方面,公众对其中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非常关注,希望了解全国两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能探讨什么样的解决之道、有什么样的具体应对之策,代表和委员会提出什么样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提案和议案。
比如,国家怎样调整财税政策来减轻企业负担?分析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并作权威评价;
如何实施有效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有效拉动内需?有关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政策的落实及效果预期;
如何

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财政预算审议制度?各地财政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如何?国家将会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再比如,2009年国家将在就业中投入多少资金,确保多高的就业率?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何政策倾斜?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择业理念?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哪些人群,如何落实?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究竟有多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实施情况如何?一些企业内部颁行的创新激励机制及国家、行业的激励机制,等等。农村发展改革
公众聚焦的是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排在前三位的关注点分别是,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
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等方面的制度壁垒,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调查显示,关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公众关注国家对农民工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具体落实情况如何?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
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内在原因;
如何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报道;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医疗等问题;
在帮扶农民

工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渠道等方面如何为地方建言献策;
专家对农民工就业作出提示和指导等。另外,公众还特别关注现今土地流转政策的难点及利弊。同时关注: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措施和成效;
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解读,特别是集体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问题;
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新模式(家庭经营、农户联合等的推广工作,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梳理;
户籍制度改革步骤,何时能在全国层面上做大的改革?消除城乡户籍、教育、社保统筹制度壁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方面的好经验;
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如何强化?国家粮食储备建设问题、国家粮食安全的督察管理等。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整体达到了较高水平。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环保问题的每个方面均得到半数左右的关注。环保的民众参与方面,公众希望了解全社会的环保教育政策实施、制定情况;
我国在倡导环保方面的具体工作;
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促进民众提高环保意识?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相当薄弱,通过哪些措施和方法改善?制度层面的治理保障方面,公众期望知道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有哪些方略?有关定期发布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

项目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流向、具体使用、监管情况;
治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的具体条款;
地方污染企业的审批查办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如何在不影响污染企业发展的情况下解决高污染问题?“限塑令”的落实情况及群众的反响和反馈;
对于“限塑令”、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何对策等。
另外,关注点还包括,环保与老百姓身心健康的关系;
农村工业化中的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环保工作如何推进?有哪些困难?农村的污水等如何处理?土壤污染的现状如何?土壤污染直接产生的后果有哪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壤污染危害程度的大小等。国际形势
在我国的国际交往方面,最受公众关注的是我国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作用,其次是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据调查了解,公众关注:我国当前的国际威望、国际作用、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和艺术;
中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举措及其意义;
中国在对大国外交中的姿态;
多边外交、地缘政治如何合理借鉴儒家文化?对一再挑衅我国根本利益的力量如何对待?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能否更上一个台阶?我国与大国间的贸易顺差问题;
我国与其他大国的合作项目;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如何携手大国共渡难关?

关注世界其他大国崛起的责任和角色定位;
对世界经济走势的解读;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有哪些高于别国的举措等。


【篇六】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郑功成】:非常高兴跟各位网友见面,我这是第三次在人民网在两会期间和大家互动,大家知道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今年两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个人在去年和今年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关注民生》,第二本是《构建和谐社会》,前一本是访谈录,后面一本是演讲录,我始终关注民生的问题,始终希望能构建和谐社会。这次和大家互动,是想交流一下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些看法。
【郑功成】:我个人觉得,因为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我们国家的既定的发展目标,这应该是国家主动发展自主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一次重大转变。从发展内容和目标来讲,因为过去我们知道改革开放20多年来,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最重要的是增长和效率。如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来讲,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共享、文明进步、协调、和谐,这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关键词。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没有差别的社会;
和谐社会仍属有差别社会,但这种差别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的。也就是全民社会在这里面可以保持创新的活力,而且每个人都能活得很好。所以,我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是自然的、理想的、良性的发展状态,这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构想,这跟我们国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应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国际上讨论拉丁美洲现象,简称叫拉美现象。拉美现象说明拉丁美洲国家在上个世纪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只注重增长,不重视分配,只注重效率,不注重公平,结果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城乡发展失衡,国内社会矛盾、社会伦理不断爆发,社会冲突越来越激烈,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物质危机。所以,一个国家在发展当中不注意均衡发展,不进入和谐社会状态,那么很有可能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现象。
我们国家必须承认改革开放20多年,我们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进程。所谓民生问题无非讲的是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所以按照衣食住行来讲,早就过了贫穷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发展。虽然现在有一部分人仍然有衣食之忧之外,更多人在住、行以及在平等的权益以及社会分配等等,这些方面都有自己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要解决新时期的民

生问题,也更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合理有效的过渡政治措施。
我最近几年来一直非常关注的有几大问题,我提出几大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实际上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解决好这四大问题,民生问题就基本能够得到解决。所以,我总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联系我们国家的现实,跟民生有关的新时期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应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二是劳动关系失衡带来的劳动者的权益不断受损;
三是传统户籍制度下的流动人口和城市固定户籍人口的利益分歧带来的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这些矛盾、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并且持续发展,正在影响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们国家社会生态的和谐。
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先解决好这些问题。这是我的主要观点。如果要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要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觉得应该要确立这个时代新的一些关键词。这些时代关键词由过去单纯的增长与效率向公平、正义、共享、民主法制、文明进步等扩展。从当前来看,我认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重新确立新的政绩评估体系,在衡量政府政绩时,不仅要看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还应当将所在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能不能得到保障,公共卫生能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社会保障是否覆盖到越来越多的人口,人民群众在居住和生活环境方面是否得到了普遍的改善,政府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是否达到了较大的份额,以及所在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劳资之间是否有对抗性的冲突,这些指标都是基本的民生指标。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我认为可以作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所以,政绩评估体系的重构可以说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在重构政绩评估体系的同时,我近两三年一直强调要重视收入分配,因为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一直追求把财富蛋糕做大,现在已经到了较大的规模。2004年的GDP已经达到十三万多亿元,财政收入也达到了二万六千多亿元。国民财富到了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个人认为就要重视收入分配,要避免拉美现象。应该尽快的确立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原则。比方说在初次分配中就应该提高按劳分配的份额,要让劳动者的工资报酬能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不断的提高,并且让劳动者的福利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使新增的财富在资本的所有者、劳动者和国家三者之间能有一个合理的分配。

在再分配中,应该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政府财政在实力不断扩大的同时,应当持续的、不断的增强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投入。同时,要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社会救济可以避免贫困人口的生存危机,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社会保险能够解决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使劳资关系得到改善,使失衡的劳动关系趋向平衡;
而各种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又能够确保全体国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所以,再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国家,当前再分配的力度不够。所以由初次分配的不公,由于没有再分配的调节,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化的现象。
除了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外,实际上还有第三次分配,这在很多国家建立了发达的慈善公益事业。它通过高收入阶层的自愿捐献,利用社会的机制来援助低收入阶层和不幸者。可以说,是一项道德事业。所以,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应该是多从收入分配方面下功夫,甚至还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率,要减免利息税,还有遗产税等等。通过对收入分配的了解,就能够实现在确保经济发展和效率的同时,让全体国民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民生问题才能不断的得到改善,社会矛盾才能在公平的、合理的、共享的分配机制下得以化解。
总体概括起来,就是分配财富跟创造财富目前已经到了需要并重考虑的时代;
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也到了应该并重考虑的时代;
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同样到了需要并重考虑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比如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确保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教育,确保越来越多的人都有社会保障,最终向全民保障发展。
[研究思考]:请问郑功成教授,中国的社会保障中体系排除了农村人口,是不是一种社会不公的表现?
【郑功成】:刚才网友提到中国的社会保障中体系排除了农村人口,是不是一种社会不公的表现?我想这肯定是社会不公表现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社会保障是以追求公平为天然的目标。如果市场经济使天然的与追求效率为目标的话,社会保障是以追求公平为本源的职责。只有城镇人口享受较多的社会保障,农村而没有,这显然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讲,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毫无疑问的。当

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要有一个过程,就像和谐社会是我们提出的目标,但也不是说今年、明年能实现的事情,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只能说,现在就应该考虑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需求,并且采取有力的措施去不断地满足农村人口社会的保障需求。在这方面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一些地方开始为乡村的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在城市设施的工伤社会保险也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纳入进来,我想这些都是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初步的得到了体现。但是就我个人来讲,我觉得进展还慢了一些。我希望能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个意思实际上有两层,一是在整个国家的层面应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建设中来,因为城市的很多人实际上也没有社会保障,或者也没有享受到他应该享有的社会保障;
比如很多的城市居民看病很难,害怕生病,害怕看病也一样,城市也有贫困人口,农村就更严重了,所以从整个过程来讲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第二个方面,要重点考虑弱势群体,要用公平的理念来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我是主张起码在城乡的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应该是统一的。其次,农村的合作医疗还应该加快建设,因为它涉及到解决农民疾病后顾之忧的问题。但是,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很难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由农民自己来办理,需要政府的调整,需要政府的支持。
此外,我还主张农村的义务教育应该实行免费教育,要增强教育的福利性和公平性。总的讲起来,社会保障应该覆盖城乡所有的人口,应该以公平、平等的原则来构建,但基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可以允许循序渐进,但是发展的步伐应该加大。[湘乡人]:请问教授:全国人大能够让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能正确认识与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外延吗?
【郑功成】: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我觉得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政治主张,应该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从全国人大来讲,从我们参加会议的讨论来看,大家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拥护的,很多人是非常向往的。因为谁都愿意在和谐社会生活,只有在和谐社会生活,生活才谈得上有质量。所以,大家支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成为“两会”的焦点,我想就反映了这样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如果要讲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的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这恐怕也是要有一个过程。比方说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间,效率和公平有时候就把它放在一个对立的而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里面考虑。有的地方关注依然的是经济增长或者GDP增长,与

忽略或者忘记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比方说有的人可能对失衡的劳动关系熟视无睹,对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漠不关心,甚至漠视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权。我想,这样的想法或者考虑,在现在这个时期恐怕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所以,我只能说大家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并且主张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共享原则来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正在成为共识。从我参加全国人大的有关会议来看,大家都是赞成我们国家尽快的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调整我们的法律、政策,来化解现在已经出现的或将要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
[如苍生何]: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异同点在哪里?
【郑功成】: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因为和谐社会不是讲的绝对统一,仍属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是有规则的。只有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规则,大家才能安守其份。通常来讲,由于法律的制定是处在公开、透明的和受监督的条件下,现在法治追求的是平等的理念。所以,法治的本身就应该是平等、公平原则的体现,这恰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很重要的要素。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当然,法治社会是不是一定是和谐社会?这还不能简单的等同。这要通过法律制度中间的公平、平等、正义来确保。当然,法治社会不光是强调立法一个层面,同样重要的是执法。在我们国家来讲,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的法律制度还有完善的必要。比方说劳动者的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平等的协商或签订劳动合同权,在我们的《劳动法》里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劳动者分为城市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是分等级的,所以平等的、公平的,在我们法律之间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法制还要完善。更重要的是,只有我们现行的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有相当多的现象,实际上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所造成的,包括有很多群众上访的现象,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找不到法律依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所以,我想,法治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准和基石,它里面应该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在完善我们国家法治的同时,应该强化执法,严格执法。这样才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法的依据和法的保障。
[黄河飞流]:郑教授:印度都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

【郑功成】:毫无疑问,全面医疗保障是我们的目标。我不太赞成医疗改革的目标是政府的责任,医疗保证的健全是解决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建立起来的。所以医疗保障改革的成效,应该以城乡居民是否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如果我们的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仍然使人们害怕生病、不敢看病,这项改革就很难说是成功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医疗保障制度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覆盖全民。最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全国统一的,并且是所有的国民都享受同样待遇的医疗保障制度,这样的制度通常也是最有效率的,因为所有人的疾病医疗风险都是在一个制度里面进行分散的。但是,走像全国医疗保障制度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国家现在,我们的城市为劳动者建立了基本的医疗保险,在乡村推进合作医疗,但在城市里没有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人口建立相应的补充保障制度,所以是一种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对我们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总的评价,我觉得是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滞后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我觉得这项改革尤其应当加快推进,因为看病难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又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在城乡居民中间,甚至有一些人是因病致贫,所以变成了导致贫困的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主张全面推进城乡社会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在这里面,我感觉到有两点是尤其要注意的:第一点,政府在医疗保障制度中间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这个责任是无法推卸的。第二点,医疗保障的改革还必须有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药体制改革的配合,如果没有医疗体制或医药体制的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很难真正确立起来。因为疾病医疗的费用不是由医疗保险机构控制的,而是由医疗机构或医生掌握的。医院的收费通常又和药品的流通与之相关,所以这项改革实际上是一个牵涉面非常复杂的一项改革,也是需要其他改革相配合的一项改革。[老标]:嘉宾,大家现在普遍反映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老无保障,请问在这种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郑功成】:这位网友谈的是社会的现实,社会的现实,我们之所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正因为社会是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是发展进程当中的不和谐。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是普遍贫穷的时代,现在在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化加剧,收入分配扩大,这是发展当中的问题。正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阶层的分化,所以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人,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人,看不起病,上

不起学,养老没有保障,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正是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看不起病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是比较普遍的,因为我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覆盖了一亿一千万人左右,农村的合作医疗也只覆盖了六千多万人,所以两项加起来也就一亿七千万人左右,意味着还有85%的人是没有医疗保障的。这是需要我们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上不起学,既有我们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像前一段时期,我们主张搞教育产业化,教育理论的市场化倾向,有点过度,使教育的福利性和公平性受到了损害。城市里面的孩子上学,实际上家庭承担的负担。农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自己办教育,所以,教育的福利性受到了损害。福利性受到损害,再加上贫富差距,就使教育的公平性又受到了损害。所以,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到必须加大政府在教育的投入,必须恢复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福利性,进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对于这个问题,每年“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有很多提案,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主张财政的教育经费应占到GDP的3%、4%、5%,从目前来看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是必要的,在加大投入的时候还要更换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多向农村倾斜,像贫困家庭的贫困孩子倾斜。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教育的福利性,通过恢复教育的福利性,才能维护教育的公平性,才能真正解决有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
至于谈到养老问题,养老问题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因为在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以后,老年人口会越来越多。我们现在的老年人大概是一亿三千万左右,真正有养老金的是四千万人,是比较有限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反过来家庭的结构、家庭的人口越来越少,所以家庭保障的功能在持续下降。有人说农村的土地可以养老,但实际上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也在持续下降。所以,养老问题越来越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不是个人或者家庭的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建设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老有所养。否则,长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幸福的晚年一定要有相应的老年保障体系来作为保障的。
从上面讲的几个问题来看,我们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应该说是非常繁重的。目前总的评价是社会保障严重不足,而不是过剩或者像某些学者所讲的我们就要进入北欧国家的福利病。因为我们主要是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社会保障,我们应该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或还正在建立之中。

[研究思考]:请问郑功成教授,面对巨大的就业人口,政府有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郑功成】:就业问题的严重形势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昨天有记者找我,说2004年10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广东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是我们就业状况出现的拐点,我坚决的否认了这样的看法。就业的严重形势并不是因为失业率下降或者上升0.1个百分点能作为依据的。整个讲起来,我们国家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根本的格局没有改变,劳动就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并且预计可能会持续十年以上。
基于这样庞大的就业人口和就业压力,政府当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就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应该将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个在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都是政府很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方面,我近几年一直提了,应该把就业增长或经济增长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从经济增长的方式、还需要从产业结构来寻找尽可能多的安排人就业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来240万个就业岗位。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每增长一个GDP,能带来12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但是现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下降只能带来70-80万就业岗位,表明就业弹性是在下降的。经济增长了,规模越来越大,相对增加的就业岗位反而越来越少,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来实现的,而不是靠劳动力增长来实现的。所以,现在应该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来解决好严重的就业形势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完善我们的劳动就业法制,确保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构建公共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劳动力市场进行适度的干预。政府推行积极就业政策,应该常抓不懈。而且应该将新的就业岗位的增加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简超]:郑教授,生产事故除了不可抗力都跟腐败有关,不消灭腐败能成吗?但是假如消灭了腐败,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和谐?简超以为腐败是阶级社会政治的必然的一面。
【郑功成】:我们国家的生产事故可以说是日益严重,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经常收集生产事故的个案材料,有时候觉得触目惊心。全国每年有将近20万人左右死

于各种事故,有将近两百万人因为灾害事故伤残,所以,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是非常惨烈的。我针对这个问题也做了专门的研究,基本的结论是,这样一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实际上是多方面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你的疑问当中已经谈到了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可抗力,指的是天灾,一个是腐败。所谓腐败,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以及官商勾结可能恶化了安全生产的形势。除此之外,我感觉到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就是过分的追求效率,效率优先变成了效率至上。这样就必然导致一些地方的领导人漠视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权,一些雇主唯利是图。此外,还有劳动者素质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因为我的调查表明了,有很多事故,实际上农民工是其中最大的受害群体。农民工由于没有经过专门技能的培训或安全的教育,有很多情形下是违章操作所造成的惨祸。当然,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上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劳动监察、安全监管都还没有完全到位。所以,基于安全事故的严峻形势,我在去年通过全国政协提交了有关重视安全生产并且解决安全生产事故形势严峻的提案,看起来效果不错。包括最近中央已经决定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升格为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赋予它更大的权威和更多的责任。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要多管齐下,必须要把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的危害性作为评估和衡量政府领导人的重要指标,必须强化劳动保障部门、安全生产兼管部门的职责,必须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单位或者不法雇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同时,强化预防机制,包括采用先进的防灾技术与防灾实施,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严格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等等,有可能使我们国家严峻的生产事故的形势得以缓解。
[天涯糊涂客]:郑教授:《反就业歧视法》是否列入两会议程?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郑功成】:《反就业歧视法》是我前年和去年重视的提案,提出以后产生了一些反响,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都给予了相应的答复。目前的进展,可以讲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比方说,有的地方对公务员考试中间取消了有关歧视性的规定。在劳动就业的进程中间,也带有一些歧视性的条款可以说有所收敛,整个社会舆论对公平就业、反就业歧视的氛围形成越来越有利。但是,要制定这样一部专门的法律还是很困难的。我觉得目前可以选择的就是通过制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或者修改《劳动法》来实现反就业歧视的目

的。在这个方面,应该已经有所进展了。比方说去年实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就已经没有过去的只限于城市劳动者的限制了,同时也覆盖农民工,这就是由过去的歧视性的一种政策向一种平等的保障政策转换的一个例子。我也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就业歧视的问题,都赋予解决歧视的问题,使劳动者更好的享有平等的就业权。[生产方式]:郑教授,如果你的提案不能落实甚至得不到重视,你怎么办?【郑功成】:我每次参加“两会”,都会提出有关的议案和建议。应该说,每一个有关的部门都会答复,有一些建议是被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所采纳的,有一些建议对推动有关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但是,也有一些建议没有得到重视,个别部门提供的答复有点应付的感觉。对此,我只能是继续发表我的意见,继续提出建议。有些问题解决起来当然也是复杂的,但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关注的问题会一直关注下去。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灾害保险等方面,这些问题既是我长期研究的领域,也是我长期关注的领域。
【郑功成】: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只能跟各位网友交流到这里为止了。感谢各位网友的互动,并且对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值得我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希望下一次有机会在人民网再见!


推荐访问:民生 聚焦 全国两会 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 两会聚焦的十大民生问题

本文标题:2022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优秀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44466.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2聚焦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优秀范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