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古生物教育活动研究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30 08:06:02 |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古生物是自然科学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挑选合适的知识点,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探究性,以有效的形式进行科学传播和互动展示。

关键词 古生物教育 博物馆 儿童

0 引言

古生物主题的展示与教育是国内外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行文化的驱使下,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尤其是恐龙化石,往往能吸引大量的观众。因此,高质量的古生物展品就成为博物馆在进行社会教育时的一大亮点。众所周知,古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既包含生物学,又囊括地质学,相关学科知识较为艰深,其自身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性不高。同时,对于儿童来说,抽象的概念只有经过实际的体验才容易被接受。所以,古生物知识与展品之间的联系务必清晰且合乎逻辑,如此才能在理论与实物之间建立起感性的认识。

1 古生物教育活动策划的理论依据

在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的兴盛息息相关。博物馆古生物教育活动的开发,首先必须熟悉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现代地质学起源于18世纪,英国地质学家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从长期的土地测量工作中发现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他认为地层从下到上反映了一个地区各个时代沉积岩层的发展历史。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指出不同年代的地层包含了各具特色的有机物化石组合,这种组合可以用来推断大面积地壳的形成。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则通过来自西西里的大量资料,证明地质变化是自然界长期作用的结果,历史上存在一个不间断的地质时期,这一“均变说”为之后的进化论提供了依据。正是因为有着地质学的坚实基础,今天各大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常见的教育活动,如化石挖掘、年代判断等注重方法传授的项目,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在地层学理论的基础上,化石的发掘方法得以建立。发掘者通过比较土质、土色、包含物及其他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地层。按照地层叠覆原理,推测堆积形成的早晚次序。此外,发掘工具和技术也非常重要。发掘的环境不同,采取的工具和技术也不尽相同,這取决于发掘的目的和精细程度。在古生物发掘中,鹤嘴锄和铁锹可以兼顾发掘的质量与速度,而勾缝刀、手铲等则是细致发掘的最佳工具,可以用来清理遗物周围的埋藏介质。比如,发掘者通常使用手铲刮面,观察土壤结构和硬度变化,以区分出夯土面。当遇到易碎的化石时,各种尺寸的刷子、牙签、吹风机都是必不可少的。当遇到散落的骨骼时,则要在现场进行加固和打包,运往实验室后再进一步清理和保护。

除了地层学及相关发掘方法,古生物教育活动的另一学科基础是生物分类学。只有对古生物做出准确的鉴定,将其纳入相应的分类系统,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领域展开研究。19世纪,法国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创造性地采用“谱系树”表现进化序列。其后,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领导了通过进化主义方法探讨科学和哲学问题的潮流,认为太阳系、动植物和人类社会都是沿着统一的轨迹从简单发展到复杂。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则比照查尔斯·莱尔的地质进化学说,总结了在“均变说”影响下的研究进展,完善了生物进化学说。他的著作《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终止了古生物学中形而上的时期,建立了物种延续的观点,为分类学提供了自然基础。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运用生物分类法来训练儿童的图像观察能力。

2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策划面向儿童的古生物教育活动,还需掌握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况。在美国的一次观众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的展览希望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但事实上他们并不会顺从举办者的意图,只在展览中停留了5~10 min。他们一直处于活动中,很难安静下来。研究表明,儿童喜欢自行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考虑任何社会因素,他们的行动主要由展览内容而触发。如果展览的内容适合儿童,那么他们需要的时间将远远多于成人。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将儿童分为婴儿(0~2岁)、幼儿(2~7岁)、儿童中期(7~11岁)、青春期(11~15岁)四个阶段。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对他们的教育与对成人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到了儿童中期,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下降、沟通能力提高。在这个阶段,与儿童相适应的智力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学习社会行为规则,认识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角色,掌握融入集体所必备的社交技能,促进儿童对他人思想观念的理解。而青春期儿童则具备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可以学习较为复杂的科学原理,并进行逻辑推理。在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看来,以“注入式”方法进行教育并不可行,而应当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发挥儿童的创造性。

除了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成人的共同参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在博物馆内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学家克里斯汀·布朗(Christine Brown)通过一项亲子互动研究发现家长可分为八类:看管型、维持秩序型、援助型、带头型、搭档型、副手型、领导型和示范操作型。家长的参与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活动体验,在这八种类型中,搭档和副手的角色最为合适,有助于儿童从活动中受益,增强儿童的自信和勇气。所以,我们要适当处理成人的干涉程度,创建以儿童为主、成人为辅的合作学习模式。

3 博物馆儿童古生物教育实践

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的古生物教育活动主要分成三类:情境体验、艺术表演、互动游戏。

(1)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是指通过场景复原、情境再现、实物造景等多种手段提高观众的参与度,获得如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借助周围的环境激发儿童的潜能及行为发展,引导孩子们与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交往,从而发挥交互作用。此类教育活动往往依托博物馆的展览开展,活动策划的关键在于事先根据受众的年龄阶段准备相应的学习环境。

以中国古动物馆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为例。在活动正式开始前,教育人员会讲述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恐龙。然而在6 500万年前,这些恐龙忽然之间全部失踪了。人们都说它们已经灭绝,但事实上它们“隐居”在一个秘密基地里。为了躲避外星人的侵害,白天它们被时间魔法禁锢,变成一块块的化石,到了夜晚,魔法便会消失,就是它们狂欢的时间。最近时间魔法却出现了裂缝,这些庞然大物可能永远也无法变身了。现在,我们要靠一批小小探险家去修复这个魔法。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分为三队,进行“化石寻宝”,比一比谁的配合最默契,找到的化石最多;接下来,大家开始通力合作搭建晚上宿营的帐篷,并选出代表身穿恐龙服装在营地周围巡逻。在整个活动中,背景设定贯穿了全过程,策划者通过心理暗示把儿童代入营造的情境中,利用情节包装使科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2)艺术表演

艺术表演是指通过声音、动作、表情来传达情绪,展现知识。具体形式包括舞蹈、音乐、戏剧、魔术、美术等,凭借审美和感官的刺激帮助儿童认识科学世界。

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的“与恐龙邂逅”是一个基于表演的教育计划,让儿童有机会近距离邂逅史前动物。博物馆委托了一个由工程师、古生物学家、艺术家组成的团队,借助操纵木偶把这些已经灭绝的动物带到现实中。驾驭大型木偶是一种特技工作,被称为“全套”表演。如图1所示,表演者把他们的脚伸进“恐龙”的脚,操作可以控制木偶不同部位的机关,实现眨眼和张嘴等动作。表演者配戴着带有扩音功能的话筒,这种话筒具有扭曲声音的作用,让人类的发声听起来像是恐龙的吼叫,带给观众逼真的现场效果。

除了舞台表演,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有现场绘画。例如犹他自然历史博物馆(Uta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一项“通过你的眼睛和漫画家的手看恐龙”的活动,让儿童来到展厅中观察“过去世界”展区的恐龙化石,并完成绘画创作(见图2)。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化石准备实验室寻找灵感。然后,再邀请古生物学家介绍最新的恐龙发现以及人们对恐龙外形理解的不断变化。接着,孩子们触摸真正的恐龙化石,并学会如何识别岩石与化石。最后,孩子们在漫画家的指导下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完成的作品将在博物馆的画廊中展出。

(3)互动游戏

游戏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满足孩子们内在天性的需求,让其在已有的经验范围内活动,较少受现实环境的具体条件以及时间限制,通过自身的想象创造情境。对于12岁及以下的儿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此类活动对博物馆空间和展品的要求较低,重复性很强,操作成本不高,因此备受推崇。

上海自然博物馆在针对中小学生的古生物教育活动中,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游戏。如在“三叶虫的历史”活动中,科学教师首先会介绍三叶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演化轨迹。然后,要求每个孩子抽取一张关于三叶虫的信息卡,根据三叶虫头部、躯干、尾部的体貌特征(见图3)进行辨认,寻找持有相同三叶虫种类卡片的参与者,两两配对后拼凑出此类三叶虫的完整信息。该活动的设计思路即是运用了生物分类中的人为分类法,通过观察化石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4 启示与思考

综合古生物的学科范畴、儿童的认知水平及国内外的成熟经验,我们可以将博物馆儿童古生物教育活动的目标初步定为了解地层学、生物进化与分类的基本概念,通过现场操作和感官体验掌握图像的分辨技巧,从而培养儿童探究过去世界的兴趣。鉴于儿童学习能力的局限性,如何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真正挑战。

(1)结合儿童心理,探索分层教育体系

在博物馆教育实践中,可针对参与者的年龄段,组织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当下,有些博物馆开始有意识地按年龄段对教育项目进行划分。但是各个博物馆的分类标准尚未统一,同一类型的教育活动也鲜少遵循儿童的知识储备进行细化的分众开发。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能运用象征符号,把木凳当做汽车或把竹竿当做马。因此,我们在开发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时,可以多用比喻的手法解释概念。如,涉及地质划分时,将地层比作拿破仑蛋糕、意大利千层面等儿童熟悉的事物,通過讲故事的形式间接地传授知识,无疑会比直接描述定义,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融入互动理念,支持家长的共同参与

互动游戏能大幅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而在活动中如果有家长的参与,不仅能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儿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素质的差异,不是每一对亲子之间都能进行有效互动,有的甚至会产生隔阂。因此,在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中,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开展家长培训,或设计一份家长手册,辅助家长在活动结束后指导孩子继续学习。

(3)把握细节设计,开发辅助教具和拓展资源包

为开发活动而改变场馆的空间布局恐怕不太现实,因此我们不妨设计一些相关衍生品。这就需要科学家、艺术家等专业团队的介入,大胆结合展品的知识点,以恰当的形式予以呈现。此外,博物馆可为无法到场参加活动的儿童量身定制资源包,引导学生完成拓展学习。

参考文献

[1]曾瑞莲.博物馆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务之探讨[J].科技博物,2002(6):42-54.

[2]果美侠.方式决定成效:情境创设下的博物馆儿童教育[J].东南文化,2012(5):115-121.

[3]葛旭.发挥特色博物馆资源优势,实现科普教育“借力”发展——中国古动物科普教育活动实践[J].中国科技教育,2012(11):52-53.

[4]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心理学初探[J].博物馆研究,2014(3):12-16.

[5]周婧景,陆建松.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5(1):33-40.

推荐访问:古生物 教育活动 博物馆 面向 儿童

本文标题: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古生物教育活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2416.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古生物教育活动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