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黄土高原风景在油画中的诗意表现研究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31 10:06:02 |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近几十年来以黄土高原风景为题材的油画家有很多,他们风格不同,表现出的美学特色也有很大差异。其中白羽平的作品在表现黄土高原风景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他在光与色,场景构成上都开拓出了一条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意味风格的道路。他对风景油画的探索离不开对前人的借鉴和学习。通过对他的风景油画分析可以看出,他对赵无极和吴冠中的作品中有东方特点的艺术语言有很深入的感知和研究。最终,他的作品形成了在光与色上有赵无极似的苍茫宏阔,在场景构成上有吴冠中似的精雅极韵的黑白两大特点,并形成了自己带有诗意的独特的形式符号,是黄土高原风景诗意表现的一次成功尝试。

关键词:黄土高原风景 白羽平 风景油画 赵无极 吴冠中

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有一批又一批的油画家为了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而不懈努力,一度流派纷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油画受社会时局影响,一边倒的接受了苏联的现实主义,徐悲鸿也利用他强有力的影响力推崇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等人的作品。在此大环境下,中国风景油画家普遍采用写实主义方法来发掘本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但亦有画家有意识的融入了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语言。比如吴作人的《黄河三部曲》,作品虽来自于写生,但在表现黄河奔流转折之时,已经有意识的运用了中国书法的运笔方式,急、徐、顿、转、点,在强化结构之余将黄土的苍茫洪荒与黄河的激流飞扬的意境表达了出来。促使着后面的油画家反思如何在油画中表现出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风格作品。黄土高原是中国有地域特色的一处自然风光,有很多生于斯长于斯的油画家在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除了吴作人的作品外,黄土高原风景还曾经出现在闻立鹏、靳之林、杜健、钟涵、苏高礼、王胜利、尚扬、王宏剑等人的代表作或主要作品中,他们风格各异,有的侧重写实,有的侧重以风景反应当地民俗,乡土气息浓厚,有的注重笔法出新意。近些年来专业于风景油画创作的并以黄土高原为主要题材的,影响较大的,白羽平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他在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风景油画探索上是有一定独创性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光、色、笔墨、肌理等造型语言综合构成了画面东方情调的诗意韵味。他的精睿发现与充满人文情怀的表达,使他的作品不仅可看、可游、更可思。目及之处,心思无限,一改黄土高原给人色彩单调、土地荒凉、山川贫瘠和风景粗放的印象,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意”与“象”融合为一体的艺术性和诗意。

一、白羽平作品对黄土高原的诗意追求

“万物皆因人之所见而存在。人所见内容与方式取决于对我们有潜移默化影响的艺术。看见与看透迥然不同。若非看见事物的美,你不能说看透了它。只有看到美的那一刻,万物才开始存在。”{1}白羽平的艺术“穿透力”当然并非空架其屋、一蹴而就的,首先它来自于本土化的情感,这种情感源自于黄土高原的地域性;另一方面来自于白羽平后天植入的现代艺术意味,这得益于他在央美学习中形成的全球化视野和现代视角。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人,他把握住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并尝试提炼成类似西方现代绘画形式中的符号,然后结合东方的诗意进行了画面重构。这种深度感知是不同于一般风景画家的一种能力:透过外在的美,透过画面的形式找到形而上的富含艺术精神的创造力。

白羽平深刻理解了潘天寿的“舍尔不舍,不舍而舍”的精神要义。在面对如何包含传统艺术语言又不至于泥古不化,包含民族精神又不至于保守怀旧这个问题上,白羽平在风景油画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画面中,积淀数千年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俯仰之间,大美无言的诗意,宁静深远的忧思,现代简洁明确的审美趣味,舒展开来,互不冲突。这种富于诗意的美学特色是白羽平学习前人在油画民族化上的探索和努力的成果。尤其是其中光与色的精炼与把握,黑白构成的精准都是这种学习和借鉴成果的一部分。

1.诗意之一:借鉴了赵无极作品中苍茫宏阔的光色意境

就艺术语言的中西结合这一方面来说,中国已有很多实践成功的油画家,赵无极与吴冠中无疑是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赵无极的油画意象极具中国特色,但又是用西方油画的技法绘制完成的。他的作品如同宇宙初开的苍茫和混沌,光色渐成的堂皇与激荡充满了传统的文人哲思情怀,空茫繁复中澄怀味象,堪称神思大道的视觉化体现。赵无极的作品像一种巨大而虚空的存在,包容万象,是世间万物无形幻化的空间。白羽平在风景油画中的人文情怀与关乎时空的沉思明显的有对赵无极的作品有诸多借鉴。虽然两者的外在形式有很大差异,一个是大道无形的意象行空,一个是世间万物的兼备序列感,但他们共同相遇于中国人独特的意象时空中,如白羽平自己所言:“作为一个成熟画家不管是色彩构成或者是造型,其实都为这个服务,最后所有的好东西都是为这么一个意境服务。”{2}

除了相似的意境外,光与色的气势也具备了西方油画的凝重感。在赵无极看来,“光是颜色的感觉——颜色的颤动”{3},在创作中他的色彩“摆脱了对客观对象的依赖,基于画面整体的需要,利用色彩本身的特性来表现对生命的关照。”{4}同样,在白羽平的画面中,光和色也具备了同样的意象性和概括性,虽然白羽平的作品更加写实,但在写实之中,光和色却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的光和色,有一定的主观性。在2006年《高原的太阳》,2007年《高秋图》和2016年的作品《秋雨》中,黄土高原似乎是开天辟地自然初成的情形,天玄地黄,由抽象的点线与块面笔墨飞舞,又幻化成了具象的存在,有结构亦有形式美感。

赵无极对油画材料技法的运用达到了堪称精准的把握,画面层次丰富却毫无滞涩破碎之嫌。白羽平虽然多用直接画法,但他对油画材料质感的精准感应,对画布、画笔、画刀和颜料的支配与摆弄突破了眼睛的束缚,颜料形成笔触,笔触形成风景,在画布上舒展开来,从容而又流畅,淡然中强韧,萧瑟中昂然,随意又清晰,充满变化又匀称合理,往画面远方无尽的延伸又能返回到观者的心里,正如刘建平所言“他喜欢中国,他对中国传统的形式理解,和对中国传统的语言领悟,使他的形式和表面显示出精神的品质和逐步深化了的境界”{5},他能够快速的把物象跃然于布上,使人从感觉上快速进入时空现场感或者有触摸物象痕迹的经验体会,而赵无极谈到他的作品创作时也指出“我看到空间在笔下诞生,随着我的遐想而形成或消散,充满轻盈——轻盈的笔触和色彩,轻盈而逝的时间”{6}。白羽平与赵无极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诗意的轻松的痕迹带有强烈的哲思意味,有明确的精神象征化诉求。白羽平艺术表现出来的自然界的光与色在画布上产生出的宁静诗意和光芒,已不僅仅是涂抹的满足,亦已不再是画家本人的情绪或者态度,而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从容与自信。

2.诗意之二:借鉴了吴冠中作品中精雅极韵的黑白构成

吴冠中的1961年风景油画作品《拉萨龙王潭》和《扎什伦布寺》中已经可以看出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的诗意在里边。表现形式上也十分注重点线面的组织安排,画面明丽轻快,没有厚重的转折与强烈的光影对比,但轻松地构成感十分的令人愉悦。在吴冠中的个人艺术生涯中,他把这种有东方诗意的构成感发展到了极致,画面有一大特点就是黑色的点线面非常有音乐的节奏感。白羽平的作品虽然和吴冠中的作品表现形式大不相同,但白羽平作品中的点线面的构成也有借鉴了吴冠中作品中类似的诗意和节奏感。所以,即使表现的是黄土的厚重与苍茫,光和色对比较为强烈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感受到那种灵动的诗意,而不显得苦闷和笨重。“画家当然起码要具备描画物象的能力,但关键问题是能否敏锐地捕捉住对象的美。理,要求可观,纯客观;情,偏于自我感受,孕育着错觉。严格要求描写客观的训练并不是通往艺术的道路,有时反而是歧途、迷途,甚至与艺术背道而驰。”{7}很明显,白羽平在对客观物象的观察、思考和处理上把握的尺度是有它独特之处的,他曾说道:“在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我观察过众多以油画来表现黄土高原的作品,发现很少有人能够把这片充满‘土气’的地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我也不赞成将其表现得过于具象、抽象甚至‘洋气’,所以我一直在这种‘土’中寻找另一种鲜活的绘画语言,尽可能将这种复杂的地貌表现成一张具有油画自身美感的作品。”{8}

“绘画的重要手段是面积。一幅画的形成,主要依靠画面面积的分割、安排和处理及全局的整体效果极其间各部分的制约关系。”{9}从《高原银色》、《素雪》、《炊烟》等雪景作品中可以看出,白羽平巧妙地把屋、石、房、山的转折暗影与树干树冠处理成了颇有中国水墨艺术意味的勾皴点染。这种有韵味的墨点墨线的存在与纯粹西方光影产生的明暗不同,这个“黑”是一种空灵的凝聚,是一种有顿挫的虚无。如果把这些提取出来,画面就会显示出来一种精准的黑白构成。各种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物象的边际形再加上其结构的转折与分割,共同强化了这种充满诗意的构成感。

3.两者结合产生新的符号价值

赵无极和吴冠中的绘画作品表现出的是抽象的,无形的诗意意境,而白羽平的绘画内容则是具体的、有载体的风景,但并不妨碍他在具象创作中提炼出新的视觉语言符号,正是得益于对这些抽象化的表达形式或符号的吸收,使他的作品有赵无极的光色渐变之苍宏大气的诗意美感,也有吴冠中黑白精雅、宁静悠远的诗意,使人与自然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视觉联系互动。以2010年的晋北写生系列和《高秋图》、《高原的太阳》、《春雷》、《北古口长城》等作品为例,在白羽平的黄土油画风景中,黄、白、红、黑、褐、绿等色彩起伏收展,各种线条,点面或层层叠叠、或宽宽窄窄、或顿顿挫挫,与物象、笔法结合在一起都成为了精心构成的符号。黄土高地大风景是各种自然符号和艺术符号的结合:有丰润的原野气息在天地间流转,历史变迁的痕迹在茫茫大地间若隐若现,广阔无垠的残雪间,稀稀疏疏的枯木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孕育着神秘与伟大。他把纯粹的无象无形的情感,还原到我们的身边,把精神力量从荒道、枯草、古原、碎石、腾云等自然物中提炼组织出来,他超越表层的无序,大色块的简洁明快包含了丰富的肌理与层次,黑白的明确与精准对比使光与色脱离了现实的束缚与羁绊,引导人们选择与理解天地不言而大美的艺术存在,具有了诗的苍茫和交响乐的节奏,可以强烈的激活人们心中对乡土的民族的热爱。这种热爱发乎本能,源自于内心深处且富有个性,强烈持久,这是单纯从游山玩水似的的走走停停的写生中难以全面深处的感受到的,这也是艺术家建立起这些符号的价值所在:在新的视觉语言中唤起曾经的或被忽视的情感。

二、白羽平的探索价值和借鉴意义

白羽平的这些成功的探索来自于他以诗意的的态度沉下心来观察自然,去追寻那种自然和谐的形式和色彩,去除杂乱的表面效果,在努力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中,他将“中国的笔法气势和西方的造型法则相结合,中国画的线条和西画的笔触相结合,中国化的结构布局与西画的空间构图法则相结合”,{10}寻找新的道路,使作品的艺术效果与技法引人入“意”。从他2018年在山西的一系列写生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继续强化着这种光与色的史诗般的诗意美感,使黄土高原风景在艺术审美中多了一种可能,他并没有强调大家习以为常的对这片高原单调的认识,也没有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捕捉,同时又在诗意中努力的保留历史与民俗,展示现代的节奏感,这使得黄土高原在他的写生作品中独具一格,做到既有传承又在意境中保持独特的自我敏锐,只有这样,在这条路上才会有更多的崭新的艺术语言出现。而这样的艺术语言提炼过程也有助于提高风景油画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丰富对黄土高原的认知,扩充黄土高原的精神内涵,从而增强和扩大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注释:

{1}阿萊克斯·葛瑞,高金岭,译.艺术的使命[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58.

{2}罗元欣.技与道 白羽平: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找一种艺术语言[EB/OL],(2018-12-28)  [2019-1-13],http:///a/285201288_391325.

{3}{6}赵无极,佛朗索瓦兹·马尔凯.赵无极自传[M].邢晓丹 译.北京 文汇出版社,2002:197,85.

{4}刘春祥. 赵无极作品中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21.

{5}刘建平.白羽平和他的北国风光[J] .北京:山花,2017(11) :147.

{7}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J] .北京:中国书画,2010(8):16.

{8}屈婷. 油画布上的黄土地何以出新[J]. 艺术市场, 2016(27):32-37.

{9}吴冠中. 寂寞耕耘六十年——怀念林风眠老师[J] .北京:文艺研究,1979(08) :73.

{10}徐飞扬.观看与呈现——白羽平油画风景图式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5:43.

推荐访问:黄土高原 诗意 油画 表现 风景

本文标题:黄土高原风景在油画中的诗意表现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2865.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黄土高原风景在油画中的诗意表现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