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从《用数学思维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审视油画的发展与创作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5 17:00:04 | 浏览次数:

一、通过数学思维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数学作为一门知识,罗亮生教授希望我们能从中学到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方法贯穿于生活中需要有清晰、准确思维的各个领域。我们从小学数学却少有人能掌握逻辑思维方式,这不是当前的现象,是从古至今贯有的。中国的主流先贤逻辑意识的思维缺陷经过千年的潜移默化,已渗透到了国人的思想深处,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带有三大思维缺陷:一、概念不清;二、随意推理;三、以偏概全。正是由于逻辑思維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在思维上的差异。

罗教授“以数学之逻辑,公理化思维,明辨中国文化之浊清。”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即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公理化方法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新的东西。以学习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为目的入手读这本书,而后被罗教授对《易经》、儒家、阴阳五行说、道教以及佛教的独特解读深深吸引。以《易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外行人眼里看来是高深莫测的,是颇具玄幻色彩的。经过罗教授这番解读,心生“原来如此”之感慨。

不论是万经之首的《易经》还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又或是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等等,他们的思维缺陷是从未有人从“怎样进行思维能确保其结论正确和确定”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这一点看上去像是颇具浪漫主义情怀感性的文科,但是作为思想的引导者,必须以理科的严谨为出发点,依据公理化的思维方式合理感性发挥出来的东西才是站得住脚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儒释道能获得很大一批簇拥者的同时却又有很大一批人报以怀疑。他们很多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又有很多是臆想出来的,经不住推敲。比如王阳明想起朱熹说的“众物必有表里粗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便取竹子研究起来,不管如何沉思琢磨,始终没有“格”出理来。不但没有格出理来,结果还格出了病。不是王阳明“境界不高”,而是朱熹提出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是主观臆断,不是客观真理,所以王阳明一无所获是合乎逻辑的结果。当一个人的理论成为另一个人思考的起点,那么该理论则成为了一个前提,作为前提必须确保客观真实,否则一切的思考都是无用功。正是因为中国的先贤大哲们缺乏形式逻辑和公理化思维,因此他们的思想成果有时得不到认可。譬如关于孔子的思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评价其《论语》里讲的只是些道德常识,这些道德常识在哪一个民族都能找得到,孔子只是一个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黑格尔的评论虽是一家之言,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可见数学的思维方式对于民族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二、用数学的思维审视油画的发展

如果说阴阳五行说是古人试图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学说,那么绘画则是艺术家试图认识世界、解释世界选择的一种方式。就像用数学的思维去感受传统学说那般,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数学的思维去审视油画这个专业。

西方油画自发展伊始便同科学携手并进,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关于世界万物是由“数”为本源的思想起,西方人开始追寻“形式和谐”之美。毕达l哥拉斯发现的“黄金比例”经过历年的验证最终被广泛运用到绘画、设计、摄影等行业中去。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文化科学发展状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追求,文艺复兴的浪潮自意大利涌向欧洲大陆,理性精神复苏,人文主义思想成了那个时代的主要信仰。科学的发展,新的理论的出现被理性的艺术家们运用到绘画中去,一批如达芬奇一样具有科学精神的艺术家们,开始在科学理论的引导下不断的尝试着创新,试图研发新的绘画材料、绘画技巧。他们大胆的假设,通过实验演绎、判断得到的结论让我们至今受用,那个时代的艺术家追求的是“怎样进行思维能确保其结论正确和确定”的形式逻辑研究。数理化被运用到艺术绘画中,透视学、解剖学和明暗法作为绘画的三大科学支柱,被确定并运用到绘画领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追求的“绝对美”形成了一种概括、和谐和准确的写实风格,对西方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绘画脱离手工艺的局限,还通过科学理论的理论研究提高人们对绘画的重视。西方绘画艺术从光学、几何学、数学等方面研究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最终得出“中心透视法”即“焦点透视”这一原理。这是一种高、深、宽三维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消失于灭点的空间。西方人理性的思维让他们发现问题后通过理性的演绎得到结论而不是臆想,透视法的出现让追求写实的的艺术家们找到了实践的理论指导,霍贝玛的《并木林道》便是运用了焦点透视描绘两排近大远小最终消失于一点的经典代表作品。

西方油画的用色是随着物理光学和化学的发展而演变的。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从科学的角度验证了达芬奇关于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相互并存的这一猜想。紧随其后,物理学家提出了光的三原色理论,这个理论被染料学家席弗通过配色试验所证实。关于光与色的科学猜想、实验证明层出不穷,新的理论不断的涌现出来。光在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段时期被艺术家们熟练地使用,艺术家们利用光与色的物理原理,表现形体的明暗,渲染环境氛围,或者体现画家的某种思想。那一时期的画家擅长在画室中运用烛光来描绘他们眼中的美。在德拉克洛瓦、透纳等多位大师对外光研究下,以印象派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开始放弃了室内光源作画,他们开始追求室外瞬息万变的光影,当时物理光学、色彩学上的重要研究成果使得印象派有机会更为深刻的认识色彩的本质,创造出新的色彩表现方法。

不仅仅油画空间构图色彩的发展是遵循着形式逻辑思维,从油画底料到油画媒介,从颜料再到载体都是在科学的引导下前进的。可以看出,西方油画的发展是按照公理化的思维一步步演变,累积而成的。

三、数学思维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针对好坏、美丑、善恶等进行的判断。这种判断与立场、感情、时代密切相关,个人主观色彩浓厚。由于价值判断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我们要尝试着借鉴公理化的方式进行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艺术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最公平的可能是时间。但是在短时间范围内,各个领域对艺术的评判总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在大量的价值判断中,总有若干个价值判断是会被相当多的人认可的,如果说选择拥有相当多人认可的价值判断作为类似事实判断中的“公理”,那么艺术的评判标准似乎可以得到解释。艺术的评判标准往往代表了某一时代人的艺术追求,有时候艺术的发展是顺着时代的潮流前进的,虽不乏坚守的人,但是至少我们要清楚它发展的现状。

油画的创作含有大量感性因素,是富有激情的,却也离不开理性的指导。首先要掌握媒介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理解每一种搭配选择大概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艺术的创作需要理性的指导,例如油画中的“肥盖瘦”原则,就是依于油画媒介与颜料之间的反应得到的归纳总结。油画是艺术家选择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语言,充沛的情感需要理性的方式去表达,对于材料的理性搭配选择便是合理表达的渠道。

四、总结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中国传统文化是教我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感受身边的事情,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带来不同的观察视角,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固守的思维使得传统中国需要逻辑思维才能发展得科学收到了抑制,还使得人们的思想活动由于没有逻辑思维的指导而始终处于混乱而不自知的混沌状态。逻辑思维的缺失连日常娱乐游戏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应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着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用它,这样至少能让自几做一个逻辑明确,头脑清晰的人。

作者简介:

陈瑶,女,汉族,研究生在读,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西画。

推荐访问:油画 审视 中国传统文化 思维 创作

本文标题:从《用数学思维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审视油画的发展与创作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5022.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用数学思维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审视油画的发展与创作》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