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论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7 16:06:02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其缺失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挖掘本校、本行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吸收外校的先进经验,提出提高本校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应对方案。对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集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校园物质文化系统和校园精神文化体系提出建设性建议,实现对校园历史文化、大学精神的系统化整理和传承,提升大学生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力。

关键词:行业文化  大学精神  就业竞争力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稳步推进,逐渐迈入强化人文素质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大大的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走向深入,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指导思想更加明晰,而作为高校发展核心、影响其中学子深远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根本保障。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不断推进,其行业文化的发掘、弘扬也随之提到新的战略高度,煤炭院校也在积极探索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法。行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所以建设有行业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培养掌握技术知识、具有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

1.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于高校育人的积极意义

我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其文化渊源流传,劳动人民在煤炭开发实践中所积累的产生、源于煤炭开发实践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煤炭开发组织、制度、行为称为煤炭行业文化[1]。行业文化是指在同行业中具有公共性,凝聚着本行业所特有的价值观、发展观,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性作用的文化。煤炭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理当结合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反映煤炭行业精神面貌和行为准则,覆盖代表院校和行业先进企业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才能构建高校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高校校园育人文化。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其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向职业技能进行转化,加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能达到让学生从在校生向准职业人转变的目的;结合煤炭院校本身已有的文化积淀,将行业文化和价值观与校园文化进行合理的糅合与提炼,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有浓厚的行业文化特色,慢慢构成既得行业文化精髓,同时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为煤炭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高校教育特色品牌做出贡献。

2.煤炭行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2.1“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煤炭文化的精髓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煤炭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力,其身上所体现的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宝贵精神品质。唐山人“特别能战斗”、“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节等,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2]。1976 年唐山大地震将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夷为平地,正是三十多年来开滦煤矿集团几代煤炭人持之以恒的奋斗,使得新唐山从废墟上崛起,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高度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

2.2安全文化是煤炭文化的根本内核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人员中的特征和态度的总和,国家也明确了煤炭行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是煤炭业的永恒主题,曾几何时煤矿企业频频发生的矿难事故触动着国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更给无数个矿工家庭以无法弥补的伤痛。随着技术进步和观念变化,煤矿的安全形势已经逐渐好转,但无可否认煤炭行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唯有将安全文化内化于校园文化,培养具有高度使命感的本质安全型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3高效绿色开采是煤炭文化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中“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严重。煤矿绿色开采成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实现煤炭工业这一传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绿色开采推行的关键途径在于绿色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生力军的煤炭院校学生应当具备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起建设绿色矿山、发展和谐经济的历史使命。

3.根植于煤炭文化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塑造,是煤炭院校人才培养的最迫切任务。我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煤炭院校,为我国煤炭系统输送了大批人才,因此也具有天然的行业优势,校园文化的打造也应具有浓重的行业色彩。煤炭院校要基于行业要求,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构建煤炭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融入培养的全过程。

3.1构建煤炭行业高端人才人文素养养成体系

煤炭院校应深入煤炭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与本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按照培养煤炭行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以思想道德素质为先导,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人文素质为核心,构建有行业特色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把学生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培养,不仅要提升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还要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理性的认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从而大大增强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余音袅袅,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还未从人们的观念中彻底清除,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将慢慢的克服此前由于教育的专门化而造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分裂,改变工科院校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既拥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精神,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能有健全的人格[4]。这将使得我国社会逐步演变,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

3.2将煤炭行业文化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把具有煤炭特色的师资队伍摆在首要位置,以植入煤炭文化的课程建设为关键点,通过加强学生的行业自豪感与自信心,潜移默化的提升毕业生质量。将煤炭文化外化为可以传承的课程建设,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要强调科学与人文重要性;在教学手段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活跃课堂环境,强化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立足煤炭行业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典型的工科学校、煤炭院校中的翘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几经变迁、几经磨难,虽步履千里,未改经天纬地的气度,风云百年,坚守照临四方的精神。矿大前辈人才济济,探究学术真理,挖掘物质宝藏[5],矿大在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这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宝藏。我校应该立足煤炭行业特色,发扬和继承矿大积淀百年的校园文化,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培养,改变工科专业人文素养缺乏的现状,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5.结束语

人文素养不高会导致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温博.煤炭文化和煤炭文化转型[J].学理论,2012,05:114-115.

[2]张剑平,王丹.煤炭文化研究综述(上篇)[J].河北企业,2014,03:65-66.

[3] 董业亮.枣庄煤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

[4]刘雅娟.山西大同矿区煤神信仰研究[D].山西大学,2012.

[5]王岗.永定河流域煤炭文化研究[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03:118-131.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文化与 关系 行业

本文标题:浅论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5776.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论行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