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病人骨密度的比较分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7 20:42:02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胃切除后等四种胃病患者的骨密度(BMD)差异。方法将100例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依类型分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和胃切除术后组,均测定其腰椎正位、腰椎总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Ward三角区和股骨总体的骨矿含量值、BMD,并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组在BMD值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胃切除术后组BMD值最低;在L1-L4、Neck、Troch、Ward和inter等五个部位的BMD值比较上,差异同样条件下意义(P<0.01),由高至低依次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胃切除术后组。结论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的患者BMD不同,其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骨密度最高,胃窦溃疡、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次之,胃切除术后值最低,应加强对胃部切除术后患者骨代谢情况的监测。

【关键词】慢性胃病;骨密度;骨质疏松;比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25-01

近年来,骨质疏松继发于慢性胃肠疾病成为胃肠道疾病研究的热点,认为消化系统疾病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如炎症性肠病、胃切除术后等。鉴于目前关于慢性胃病、消化性溃疡、胃切除术后骨密度变化的报道相对匮乏,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骨代谢问题提供预判和指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2012年3月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胃切除术后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62+8.9)岁;绝经时间(11+2.4)年;病程为3个月-5年。100例患者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者26例,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者23例,胃窦溃疡者27例,胃切除术24例。上述患者均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常规体检,排除影响骨代谢疾病及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1.2检查方法空腹情况下裸测身高、体重,检测血钙、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镁、血磷、肝肾功能及尿钙(取24h尿)。采用Hologic QDR4500A型DEXA骨密度仪每位患者腰椎正位腰1-腰4(L1-L4)、腰椎总体、左侧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nter)、Ward三角区等五个部位的骨密度值(BMD),应用Olympus GIF-XQ240电子胃镜对每位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活检胃窦、胃体等5块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1.3诊断标准及计算方法骨质疏松诊断依据1994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轻、中重度胃炎诊断依据1996年新悉尼系统胃炎分类标准。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不同组同一指标均数采用方差ANOVA检验,两辆比较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四组在一般参数方面比较轻度胃炎、中-重度胃炎、胃窦溃疡及胃切除术后4组在年龄、性别、血钙值、血镁、血磷、24h尿钙、TP、ALB、ALP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BMI(体质量指数)则差异显著(P<0.01),其中胃部切除术后组最轻,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次之,胃窦溃疡组和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最重。

2.2四组在检测不同部位的BMD(骨密度)比较结果4组在BMD值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胃切除术后BMD最低,其次为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和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偏高,见表1。

2.3四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轻度胃炎患者中骨质疏松5例,占19.2%;中-重度胃炎患者中骨质疏松7例,占30.4%,胃窦溃疡患者中骨质疏松8例,占29.6%,胃切除术后患者中骨质疏松12例,占50.0%;轻度胃炎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3讨论

早在1955年就有学者研究证实胃切除术后患者会出现钙、磷代谢异常,并据此提出“胃切除术后骨病”概念。进一步调查发现,骨质疏松症在胃切除术后出现较高的发病率,且与术后病程呈正相关。后有学者将胃切除疾病推广至消化道系统疾病,发现伴有消化道疾病通过引起消化和吸收受阻,导致钙和维生素D吸收减少,进而导致骨质疏松。中医关于骨质疏松的阐述,多见于“骨痿”之说,认为其病因病机与“肾虚”有关。《素问·五脏生成篇》:“肾之合骨也,其荣在发,其主脾也”,“肾主骨”,“肾藏精,主骨生髓”,如肾虚,则骨髓失养而致骨萎。考虑到骨质疏松发病是长期渐进过程,BMD的改变要滞后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改变,血中骨代谢生化检验能较早反映骨代谢异常,这提示我们检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作为早期判断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参考指标[2]。

BMD代表的是骨骼单位面积中矿物含量,骨中矿物含量减少意味着BMD降低,这是骨质疏松典型病例表现,也因此BMD成为当前诊断骨质疏松、预估骨质疏松程度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最佳定量指标。本文研究了慢性胃病患者与BMD间的关系,分别就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和胃切除后等四种类型胃病患者BMD进行比较,发现胃切除后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为50.0%,其次为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溃疡和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最低,暗示胃部疾患愈严重,其对BMD的影响愈大,骨质疏松患病率就愈高。另外,四种类型胃病患者在L1-L4、Neck、Troch、Ward和inter等五个部位的BMD值比较则差异明显(P<0.01),由高至低依次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窦溃疡组、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切除术后组值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胃切除术对胃肠营养吸收造成障碍,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形成减少。此外,胃切除还会引起机体钙、磷、ALP等代谢异常,最终导致骨代谢处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负平衡状态,另外,由于十二指肠属食物消化吸收的关键部位,胃切除术后能显著影响到十二指肠部分功能,引起消化道紊乱,也会促使消化与吸收的协调作用失调,最终发生骨量丢失,从而诱发骨质疏松[3]。

综上所述,胃切除术后能显著降低胃部患者骨矿含量和BMD,引起血清ALP升高,肠钙吸收弱化,骨吸收明显增强,形成骨吸收远大于骨形成状态,导致骨量持续减少,最终诱发骨质疏松症发生。因此,临床上应对慢性胃病患者,尤其是胃切除后患者骨代谢情况进行监测,以及时判断是否存在骨密度降低情况,以防骨质疏松症并发。参考文献

[1]龙利民,刘幼硕,黄国庆.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病人骨密度的比较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4):117-119.

[2]杨伟民,邵斌.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18-20.

[3]王文平,马英锋,徐武清,等.胃切除术对大鼠骨密度及钙磷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37-39.

推荐访问:胃病 不同类型 病人 分析 骨密度

本文标题: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病人骨密度的比较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5914.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不同类型慢性胃病病人骨密度的比较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