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8 08:18:03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S858.31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01-0022-03

蛋鸡坏死性肠炎是由球虫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以拉稀、消瘦、血便、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混合感染的疾病。蛋鸡坏死性肠炎是养禽业中一种常见的禽病,对养鸡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仅用于防治球虫病的药费约占鸡病全部防治费用的1/3。蛋鸡坏死性肠炎患鸡前期患有球虫病,生长发育严重滞后,后期继发魏氏梭菌感染,排红褐色粪便,随后转为黑色恶臭稀粪,是一种以空肠和回肠多处发生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鸡前期采食、产蛋率变化不明显,仅见鸡只贫血、摇头,拉红、黄、绿色稀粪,产白褐色、砂壳鸡蛋,发病鸡群后期采食量、产蛋率降低,体重明显下降,死亡率上升,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症状,一般抗生素治疗不见明显效果。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易使养鸡户误认为是单一的球虫感染或一般的消化不良,或被兽医人员误认为是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实际上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也有专家将此病称为“肠毒综合征”。2010年7、8月份以来,由于雨水过多又逢高温天气,我县养殖户饲养的蛋鸡群不断出现一定数量的死亡,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确定为球虫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010年9月,城关镇一蛋鸡养殖户饲养的5 000只蛋鸡于18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仔细检查发现鸡粪变稀、不成形,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稀粪,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的大部分鸡开始腹泻,有的鸡群发生水泻,粪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玉米糁和豆粕糁,粪便颜色变浅,有的出现石灰膏样或浅绿色粪便。出现这种症状2~3日后,鸡群出现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混有血液和黏膜,有的排出含有泡沫的金黄色稀粪和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粪,排出的粪便呈香肠或竹节状,出现零星死亡。发病鸡多为产蛋高峰期鸡,重症鸡产蛋率下降10%~20%,蛋壳颜色变浅、软皮蛋、沙壳蛋增多;发病3d后,病鸡出现瘫痪,不愿走动,尖叫,且夜间死亡增多,如不及时治疗,鸡只死亡率可达5%。部分病鸡死前精神基本正常,严重病例食欲废绝,全身瘫痪,突然死亡。

2剖检变化

剖检病鸡10多只,主要病变如下:病鸡贫血、脱水,肌肉呈鱼肉状。肛门外翻周围粘满粪污。十二指肠、空肠卵黄蒂之前的部分肠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灰白色,似一层厚厚的麸皮,极易剥离。肠壁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可见一些未消化的饲料。病情严重的在小肠后段充满橘黄色的柿子样、鱼肠样或胡萝卜样的物质。肠腔内有黄褐色伪膜,剥去伪膜后可见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肠壁增厚、肠管变粗、外观如香肠状,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肠壁上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坏死灶;病程稍长的病鸡肠黏膜脱离,肠壁变薄,个别鸡十二指肠肿胀充血,盲肠内容物呈现煤焦油样。肝脏肿大、出血,肝表面呈土黄色,有的有不规则的坏死灶。偶见腺胃肿大、腺胃炎,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肾肿胀。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3实验室诊断

3.1镜检

从病死鸡的小肠中段病变部位刮取肠黏膜涂片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呈直杆状,两端钝圆,单独或成排排列,芽胞呈卵圆形,位于中央。

3.2细菌检查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肝、脾和小肠病变黏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37℃培养24~48h后观察。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隆起、光滑,淡灰色,湿润,周围见双重溶血。取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培养基中,37℃培养24~48h,可看到熟肉培养基一致浑浊,大量产气,肉渣呈淡红色。

3.3球虫检查

刮取病鸡干燥肠黏膜均匀涂片,用1~2滴生理盐水稀释,加盖载玻片镜检,可发现大量卵圆形的球虫卵囊,内含一个圆形合子。有部分为裂殖子。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该病为毒害型艾美耳球虫病继发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4治疗

该病是由球虫病继发魏氏梭菌感染,所以治疗时应同时用抗球虫药和抗魏氏梭菌的药效果才明显。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一种敏感药物用于治疗。如用地克珠利+庆大霉素或氨丙啉+头孢曲松按0.01%的浓度饮水,两组药物选一种,连用5d,同时饲料、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临床上常用氟哌酸+甲硝唑(甲硝唑为抗球虫和抗厌氧菌药物)合用,连续饮水5d;或痢杀平+甲硝唑拌料,连用5d,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用药3d后,鸡群采食量增加,粪便恢复正常。

5防治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每年的7~10月份气温高,雨水多,高温高湿,容易引起球虫病和魏氏梭菌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可使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恢复产蛋需要20d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或接近降蛋前水平,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降低饲养密度,减少体热产生,可将冬春的一笼四鸡改为一笼三鸡,同时注意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蛋鸡进行程序免疫,该防的疫苗一定要防全。

(2)调整饲料配方,提高日粮营养水平。随着气温的升高,鸡的采食量逐渐减少。为了保证鸡的足够营养需要,日粮配制时应提高能量和蛋白质(尤其是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水平,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2%~3%,同时可在饲料中加入植物油,具体加油量为每1 000kg饲料中加5kg豆油或花生油,这样做目的是提高能量、增加营养、增强鸡群的抵抗力;并适当提高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

(3)加喂小苏打。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呼出大量CO2,血液中HCO3-含量降低,在日粮中添加0.5%小苏打等电解质,可以维持酸碱平衡,降低死亡率。

(4)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按0.02%~0.04%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缓解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助于鸡群在热应激条件下维持正常体温,使血浆中的钠离子、蛋白质和皮质醇的浓度恢复正常。

5.2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疾病防控措施

(1)保持鸡舍卫生。鸡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夏天,鸡粪、垫料在微生物、高温、高湿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不仅影响产蛋,而且会降低鸡体抗病能力,因此舍内粪便和垫料应及时清理,防止污染,保持舍内卫生、干燥、通风。

(2)要做好舍内外灭蚊、灭蝇及消毒防疫工作。夏天是蚊蝇大量繁殖的季节,要经常进行灭鼠、灭蝇和灭蚊工作,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饲料的浪费。鸡舍内可定期用百毒杀、高锰酸钾等带鸡喷雾消毒,鸡舍外部环境及用具用过氧乙酸、菌毒杀和威岛等进行喷雾消毒。

5.3加强对球虫病的预防,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1)重视药物的预防作用。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物,多数是在球虫发育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即无性生殖阶段起抑杀作用,一般从蛋鸡感染球虫开始大约进行4d的无性生殖,故必须在感染之初4d之内用药方能奏效,待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球虫发育基本完成了无性生殖,已经开始进入有性生殖阶段,此时用药为时已晚。如果鸡群已经发生了球虫病,此时用药只能保护未感染的鸡,而对已经出现严重感染的病鸡,用药已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2)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作用峰期是指球虫对药物最敏感的生活史阶段。抗球虫药绝大多数作用于球虫的无性生殖阶段,但其作用峰期并不相同。掌握药物作用峰期,对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说来,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做预防和早期治疗用。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作为治疗应用。所以在选择治疗球虫药物时应选择作用峰期与球虫致病阶段相一致的抗球虫药物作为治疗药物。属于这种类型的抗球虫药物有托曲珠利、二硝托胺、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磺胺二甲氧嘧啶等。

(3)延缓球虫产生耐药性。应采用轮换用药或联合用药的方法,减少球虫产生耐药性。轮换用药是指定期地合理变换用药,是在同一饲养周期内,更换2种或3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物,即开始使用一种药物,中间使用另一种药物,目的是避免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是在同一个饲养周期内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球虫药物,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降低使用量。

(4)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剂量和疗程。由于感染球虫的鸡通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是饮水正常,因此,通过饮水给药可使患鸡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需注意的是,有的抗球虫病的推荐剂量与治疗剂量非常接近,如马杜拉霉素和盐霉素预防剂量为5mg/kg体重,中毒剂量为9mg/kg体重,加大剂量或重复用药容易造成中毒;另一方面给药剂量应足够,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5.4在治疗球虫病的同时必须添加抗魏氏梭菌的药物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用药目的在于保护鸡消化道健康,预防与治疗继发性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各种肠炎、腹泻及其他肠毒综合征。可应用药物有: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氟苯尼考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地美硝唑类、喹噁啉类以及黄芪多糖口服液等。使用方法:预防禽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各种肠炎、腹泻以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氟苯尼考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地美硝唑类、喹噁啉类等中任一种与黄芪多糖口服液联用,连用3d;预防鸡肠毒综合征以选用磺胺类+喹噁啉类(或地美硝唑)等与黄芪多糖口服液联用,连用3d。

5.5饲料中适当添加脱霉剂可有效预防霉菌毒素的影响,减少坏死性肠炎病的发生

霉菌毒素是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元凶,随着夏季的到来,雨水的逐渐增多,高温高湿的气候对饲料贮藏条件要求更高,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易滋生黄曲霉菌毒素,引起霉菌毒素中毒,易引起球虫、魏氏梭菌的混合感染,使鸡的死亡率上升,对养禽业造成严重危害。黄曲霉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型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出现胆囊脆性增大的现象。同时,对肾脏损害表现在肾小管发生阻塞,产生尿酸盐沉积。还会造成蛋鸡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下降,该毒素对产蛋的影响是通过减少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和运转而实现的,采食量的下降以及料肉比的不合理使母鸡性成熟延迟。黄曲霉毒素还有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中毒雏鸡胸腺和法氏囊变小萎缩,对多种细菌易感性增强。预防措施:高温高湿季节应及时翻晒饲料原料,清除腐烂发霉饲料,确保饲料贮藏场所的干燥通风;其次在鸡群出现产蛋率下降、头部脱毛、口腔溃疡、水样下痢、顽固性肠炎时应考虑曲霉菌素感染的原因。治疗措施:停用霉变饲料,使用脱霉剂、制霉菌素等对黄曲霉毒素等有特异性吸附作用,脱霉效率高,同时还具有防霉和矿物营养作用,是保卫饲料安全的最佳选择。使用时,将其直接添加到饲料中混匀即可,每吨饲料添加1.0~1.5kg,对畜禽无任何残留,安全性好,可长期使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或保持蛋氨酸适度的过量,可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5.6及时添加微生态制剂调节鸡群肠道菌群平衡,可预防和减缓坏死性肠炎的损伤

益生菌可以黏附于肠黏膜表面与其他致病菌之间互相竞争,限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从而降低病原菌对宿主的损害。益生菌还能直接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促生长因子等,参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肠道蛋白酶的分解,形成黏膜上的抗体,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常添加的益生菌种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是需氧菌,可抑制魏氏梭菌的生长繁殖)、酵母菌等。添加剂量可根据说明书上的添加量添加使用。

推荐访问:蛋鸡 坏死 诊治 肠炎

本文标题: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5932.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