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从词类研究看大师们严密的逻辑思维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8 17:12:02 | 浏览次数:

摘 要:现代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从划分词类等理论角度来说一直是争议比较大的,从为区别词类而做的具体的词语计量性的实践性研究的角度来看,需要做的工作也是相当庞大的。本文旨在分析几位语言学家进行词类研究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从而理解和学习大师们严密的逻辑思维,以此作为词类研究及其他语言学研究的方法性指导。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词类 石安石 王力 史有为

1.引语

纵观这七八十年来的关于词类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语法学者们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这一大棋盘中,每让词类问题这一棋子走一步都会付出很大的辛苦,都会做很多扎实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理论发展的每一小步,还是实践考察的每一小步,都往往是语法学者缜密的逻辑思维的产物。下面我们从王力先生、石安石先生和史有为先生的关于词类问题的理论见解中来看看大师们的逻辑思维。

2.词类研究中的逻辑思维的表现

1944年,王力在他的《中国语法理论》中对于词类问题有很多理论方面的阐述,他是主张按照意义标准来给词进行分类的。这里我们关注的不是他四十年代的结论性或大纲性的观点,而是他论证观点时所引入的“词品”的这一概念。虽然王力先生在汉语的词类问题上谈及到的“词品”的概念是来源于西方叶斯伯森的词品说,但是他引入“词品”来说明词类问题并不是认为汉语是有形态标志的语言,而是通过这一概念将词类和词类在句中的句法成分的职务联系起来。他认为“根据词在句中职务而分的,我们叫做词品,不叫词类。”“实词的分类,当以概念的种类为依据;虚词的分类,当以其在句中的职务为依据。这是很自然的标准。实词既然对于实物有所指,自然可以拿概念为分类的标准;这种分类简直可说是逻辑学上或心理学上的分类,完全不以词的形式为凭。正因中国的词不带词类的标记,所以不顾词的形式才是词类区分的正当方法。”“咱们研究词类,唯一的兴趣乃在于看它和词品发生什么关系,换句话说,是要看逻辑上的范畴在词句的组织里发生些什么关系。”王力的“词品”的理论着眼于“不带词类标记”的汉语中的词在句中的职务,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真实地反映了汉语词类的现状,逻辑学意义上的分类在这里论证和实践得较为妥当。

八十年代以后,在处理词类的划分标准和兼类问题上大体上已经有了一致的看法,即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为语法功能;兼类问题的处理主要也还是依据语义标准的。新时期,石安石的关于词类的分类系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在《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的再探讨》(1980)中,他首次为现行的词类体系设计了一个逻辑分类系统。我们通过他的总表可以看出,分类体系最多可以分到七个层次,每一次一个标准。标准的执行是容易的,难就难在这一系列逻辑标准的确定,他认为“第一,全局观点,这样分有利于整个词类系统的确立。如果局部的划分看来不错,但这样的划分导致了整个词类系统的混乱,那么这个局部也是不可取的。第二,上层应采用比下层更泛一些的标准。第三,不能用尚未出现的下层的概念来说明上层的分类。”石安石在这里涉及到概念间的关系以及概念的限制与概括等逻辑上的一些关系理论,思路非常清晰,作为词类划分的逻辑标准是非常令人信服的。与此同时,受石安石的影响,陆俭明在九十年代的《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逻辑分类体系。

八十年代以后还有一批语法学者研究词类的角度比较新颖,他们从边缘学科或者是更宽泛的科学的视野来观照词类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史有为的《词类:语言学的困惑》,他对以往一系列的词类研究的原则提出了疑问,在他的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严密的逻辑。他认为,“近代语言学是确立在科学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主义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科学主义遵循着这一原则,以逻辑的可证实的探索作为唯一正确的法则,而完全排斥作为主体的人的影响,排斥含有主体因素的历史主义,排斥价值标准的孱入。因而,科学主义意味着普遍性和前后一致性,意味着追求知识和客体的一致,这是一种唯科学主义。”“我们以这一主义去检验词类学说,如果存在前后不一致,存在缺乏普遍性,则该体系必然是引入了某种价值标准,从而在科学主义意义上发生根本性的怀疑。”从而推出,“我们的词类系统必然只能是相对的。”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史有为这一系列理论的阐释,可以说是逻辑学中的三段论的一次巧妙的运用。简单地来说,他首先提出唯科学主义是排斥价值标准的,接着证明了语言是含有价标准在内的,从而推出语言不是唯科学主义的,是具有一定相对性的,从而进一步推出属于语言内部的对词的分类也是具有相对性的。总而言之,史有为从全新的角度——科学实证主义和人的思维能力,对词类研究的相关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诠释。

3.结语

现代汉语从来就是偏重形式的语言,词类方面无法穷尽性准确性地切分也是情理之中的。面对语言学问题,我们应当具有辩证的语言学研究的思想,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立足扎实的事实性的语言材料,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探索和解决。我们知道,概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人类的实践不会停止,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实践结晶的概念也不会是一层不变的。胡明杨先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词类问题考察》中,他将词类问题的研究重心放在具体的能区别词性的词的计量性考察上,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开辟出词类研究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

[2]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

[3]石安石.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的再探讨[A].语言研究论丛(第一辑)[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4]史有为.词类:语言学的困惑——相对性词类模式试探[A].语法研究和探索(五)[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

[5]陆俭明.关于兼类词的问题[J].中国语文,1994年第1期

推荐访问:词类 逻辑思维 严密 大师们 研究

本文标题:从词类研究看大师们严密的逻辑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6199.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词类研究看大师们严密的逻辑思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