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于弯腰处见精神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10 14:24:02 | 浏览次数:

习近平:弯腰为外宾捡眼镜

2012年8月21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习主席致辞结束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准备上前握手表示祝贺,却不慎将眼镜掉在地上,险些踩到。习主席发现后,与这位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老人握手,并主动俯身捡起眼镜送还威廉姆斯,之后两人再次亲切握手。习主席为外宾弯腰捡眼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领导人和中国的光辉形象,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也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骄傲和自豪。

多维解读

1.展示了礼仪之邦的崇高风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而礼仪之邦的重要内容就是尊老敬贤和礼貌待人。习主席为威廉姆斯俯身捡眼镜的举动正是尊老敬贤的完美体现,也展示出了中国人礼貌待人的友好风姿。

2.显示了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平易近人是一种宝贵的态度、优秀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习主席不因其大国领导人的身份而高高在上,反而笑容可掬地与人握手言谈,并俯身为其捡眼镜,这正是对“平易近人”一词的完美阐释,为我们树立了鲜亮的标杆。

李克强:弯腰用泥水洗手

2014年8月3日下午4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伤亡严重。4日一早,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急飞灾区察看灾情,并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59岁的李克强总理,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了5公里多,在赶赴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的路上,因山路湿滑、道路泥泞而不慎摔倒,随后他弯下腰用泥水洗手。这样一个细节,让不少基层干部汗颜,更感动着国人的心。细心的观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在总理弯腰用泥水洗手时,旁边的工作人员递上了纸巾,总理却没有接过纸巾,而是直接起身继续前行。

多维解读

1.为民情怀。早一点到重灾区,就能够早一点稳定灾区百姓的心。作为一国的总理,察看灾情,带些随从人员,带着应急的矿泉水前往十分正常,总理也可以直接用矿泉水来洗手,而他却选择了弯下腰用泥水来洗手。泥水洗手,很难将双手洗干净,却洗出了朴素的为民情怀。在总理看来,一瓶矿泉水应该用在刀刃上,让灾区百姓喝上干净的水更加重要,岂能随便用来洗手?

2.于细微处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总理深入灾区群众之中,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少了官气,多了地气,更容易了解灾区的实情。总理用泥水洗手的细节,给全国人民以信心:灾区有再大的困难都会被战胜。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工作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胡锦涛:弯腰为捡国旗

2012年,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按照惯例会议进行了领导人合影,在合影之前,主办方用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中国国旗贴纸捡起并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均表示被这一细节所感动。大多数人认为主席弯腰捡起的是国家的尊严,在其他国家政要的面前,主席很自然地弯腰去捡起国旗,让人钦佩,而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蕴含着主席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尊严的维护。

多维解读

1.维护国家尊严。尊严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尊严的人是灵魂缺失的人,没有尊严的国家是垮塌的国家。维护个人尊严,我们需要辛勤劳作,需要设立行为底线;维护国家尊严,我们需要时刻把国家放在心上,捍卫国家荣誉,珍惜国家资源。

2.体现爱国精神。在现代社会,对于很多人来说,爱国精神是存在的,但却在心底藏得很深。其实真正的爱国不只是在战争年代扛着枪去保卫领土,而是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主席弯腰捡国旗的举动为什么显得那么自然,因为那是内心自发的爱国精神。

温家宝:弯腰进牛羊棚圈

2010年1月,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天气,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的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不便。在抗灾救灾的关键时期,温家宝总理来到阿勒泰市、塔城市、托里县、额敏县,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冒着零下26摄氏度的严寒,温总理踏着积雪走进散德克村。村子里房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路旁的雪墙1米多高。来到哈萨克族牧民朱马什家,温总理在炕头上坐了下来。一身哈萨克民族装束的朱马什端上一大堆哈萨克族的传统食品招待远道而来的总理。温总理亲热地抱起他的小孙子。屋内暖意融融。从受灾情况到全年收入,从家里吃穿保障到牲畜饲料储备,总理问得细致,朱马什答得实在。随后,温总理又来到朱马什家后院的牛羊棚圈。那里低矮昏暗、羊粪味呛鼻,朱马什一再劝总理在外面看看就可以了,但温总理执意弯腰走进去,认真地察看棚圈牲畜和饲草料储备的情况。走出朱马什家,温总理又察看了几家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离开村子时,牧民们自发地聚到村口与总理依依惜别。这时,一位妇女悄悄地往总理的口袋里塞了一小块矿石。温总理拿在手里看了看,会意地笑了。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这是对贵宾的深情祝福。

多维解读

1.亲民。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温总理忙碌的身影。灾害面前,他疲惫的身影奔波于灾区,他向受灾群众嘘寒问暖……这一切,都因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百姓的安危和冷暖。

2.体察民情。从受灾情况到全年收入,从家里吃穿保障到牲畜饲料储备,甚至亲自弯腰走进牛羊棚圈,认真地察看棚圈牲畜和饲草料储备的情况。温总理关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真正做到了体察民情。

3.受爱戴。温总理爱人民,人民自然也爱戴总理。牧民朱马什端上一大堆哈萨克族的传统食品招待总理,乡亲们与总理依依惜别,村妇送上矿石表达对总理的祝福等,都是总理人格魅力的折射。

施罗德:弯腰鞠躬为历史道歉

2005年4月11日,这一天是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日子。在初春的寒风中,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挂起了近30个国家的国旗。这是德国战后首次举行全国性的集中纪念纳粹集中营获得解放的仪式。从1937年至1945年,来自近30个国家的25万名囚犯被关押在这座纳粹集中营里,其中5.6万人最终没能活着走出这座集中营。他们中有的在超负荷的劳动中活活累死,有的被残酷枪杀,还有的甚至被当作医学试验的对象残酷折磨致死。这一天,德国政要齐聚纪念大会,总理施罗德说,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施罗德在讲话中严厉抨击了纳粹的“冷酷和残暴”。纪念大会结束后,施罗德等又赶赴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遗址,与幸存者代表一起在集中营纪念碑前弯腰鞠躬、敬献花圈,缅怀死难者。

多维解读

1.真诚的态度。施罗德向集中营的死难者弯腰鞠躬,表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害国对受害国应有的态度。与人际交往相似,真诚的态度是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开端,至少可以满足二战结束以后受害者及其后代对于加害国的道义诉求。

2.勇于反省。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去几十年,世界寄希望于德国及其昔日同伙的不只是外化于言表的态度,更是深藏于内心的政治反省和自我否定。只有勇于反省和自我否定,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

奥巴马:弯腰让小男孩摸头

在美国白宫,几十年来美国总统工作和生活的照片被挂在西翼,每张照片不久就会被新的照片替换。然而,一张奥巴马被一名黑人小男孩摸头的照片却在那里挂了三年之久。

2009年,小男孩雅各布·费拉德费亚的父亲,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员卡尔顿在国家安全理事会服务两年期满。与以往从白宫离职的工作人员相似,卡尔顿及其家人同奥巴马合影。合过影,卡尔顿告诉奥巴马,他的每个儿子都有个问题想问总统。

当时,雅各布告诉奥巴马说:“我想知道我的头发是否和你的一样。”奥巴马回答说:“你为何不摸摸并自己看看?”他低下头,走到雅各布面前,雅各布迟疑了。奥巴马说:“摸啊。”雅各布拍拍奥巴马的头顶。摄影师抓拍下了这个瞬间。奥巴马问雅各布:“你觉得如何?”雅各布说:“对,感觉是一样的。”

多维解读

1.尊重。一位总统,面对一个孩子近乎唐突的要求,没有回避,没有反感,而是愉快地弯腰接受了,以便能够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一弯腰,是对一个幼稚孩童的宽容和接纳,更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2.平民形象。向孩子弯腰,那一弯腰,彰显了奥巴马总统的智慧——对孩子的要求都能满足,其他民众的合理要求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那一弯腰,让这位民选总统的平民形象熠熠生辉。

林肯:弯腰向乞丐行鞠躬礼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政治家、思想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便遇刺身亡,他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曾位列最伟大总统排名的第一位。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黑人老乞丐对其弯腰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从人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

多维解读

1.人人平等。林肯的这个故事虽然很小,也很平常,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上。

2.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的现实基础,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地对待他人,特别是要平等地对待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

推荐访问:弯腰 精神

本文标题:于弯腰处见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6896.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于弯腰处见精神》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