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12 09:48:03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的预后关系。方法 104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 依据妊娠期有无接受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A组(38例, 妊娠<20周, 早期治疗组)、B组(35例, 妊娠20~37周, 晚期治疗组)、C组(31例, 妊娠>39周治疗组)。对三组围生儿不良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正常新生儿率92.1%(35/38),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7.9%(3/38);B组正常新生儿率85.7%(30/35),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14.3%(5/35);C组正常新生儿率64.5%(20/31),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35.5%(11/31)。C组正常新生儿率显著低于A组、B组, 其围生儿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对改善围生儿不良结局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鍵词】 隐性梅毒;妊娠;围生儿;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53

隐性梅毒又被临床称为“潜伏梅毒”, 其发生率近年来呈现增高迹象, 其中妊娠合并隐性梅毒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虽然患者不会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 但存在于机体的梅毒螺旋体会持续性损伤组织器官。隐性梅毒传染性较强, 其会严重威胁患者亲人或性伴侣的生命健康。就目前而言, 临床有关隐性梅毒经胎盘传播的相关研究报道比较少, 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是否有利于围生儿预后和妊娠结局尚未有任何定论[1]。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予以分组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合并隐性梅毒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诊断标准[2];

②知晓本次研究目的, 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期相关疾病;②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③精神异常或意识不清;④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27.4±2.5)岁;其中初产妇64例, 经产妇40例。依据妊娠期有无接受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A组(38例, 妊娠<20周, 早期治疗组)、B组(35例, 妊娠20~37周, 晚期治疗组)、C组(31例, 妊娠>39周, 未治疗组)。

1. 2 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即开始进行治疗, A组、B 组的具体治疗方法:臀部肌内注射240万U苄星青霉素(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6020247, 药品规格:化学药品, 30万单位), 1次/周, 共进行3周治疗, 待妊娠至28周后, 继续予以1个疗程治疗。若患者对苄星青霉素过敏, 则可选择红霉素(赤峰维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5020879, 药品规格:化学药品, 0.125 g)进行治疗, 口服给药, 500 mg/次, 4次/d, 共进行2周治疗。C组患者经临床急诊入院后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体滴度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 确定其属于任何合并隐性梅毒后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要在产后立即转入皮肤科进行对症治疗。所有确诊为先天梅毒新生儿均予以普鲁卡因青霉素(成都第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3281, 药品规格:化学药品, 40万单位)进行治疗, 静脉注射5万U/kg, 2次/d, 共进行10 d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围生儿预后情况。围生儿主要是指妊娠28周至新生儿出生1周的处于围生期阶段的胎儿和新生儿。①正常新生儿:指足月分娩后, 出生体质量在2.5 kg

以上, 且无任何疾病;②不良预后:胎儿窘迫:胎儿出现严重的宫内缺氧征象;新生儿窒息:胎儿发生缺氧后引起宫内窘迫, 循环和呼吸出现严重障碍者;围生儿死亡:孕周在28周以上, 出生体质量在1.0 kg以上的婴儿死亡情况;新生儿畸形:子宫内发生的染色体或结构异常后使得新出生的婴儿发生畸形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正常新生儿率92.1%(35/38), 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畸形率均为0, 胎儿窘迫率2.6%(1/38), 其他5.3%(2/38),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7.9%(3/38);B组正常新生儿率85.7%(30/35), 围生儿死亡率0, 新生儿畸形率2.9%(1/35), 胎儿窘迫5.7%(2/35), 其他5.7%(2/35),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14.3%(5/35);C组正常新生儿率64.5%(20/31), 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畸形率均为3.2%(1/31), 胎儿窘迫率9.7%(3/31), 其他19.4%(6/31), 围生儿不良预后率35.5%(11/31)。C组正常新生儿率显著低于A组、B组, 其围生儿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性观念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开放与发展, 梅毒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知, 国内妊娠期妇女是梅毒高发群体, 相比于正常孕妇, 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 母婴健康受到的威胁可提升25倍左右[3-5]。若不及时进行治疗, 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几率会显著增加。由于隐性梅毒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孕前不易被检出, 其是引起新生儿梅毒和围生儿死亡等不良围生儿结局的高危因素[4, 6-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C组正常新生儿率显著低于A组、B组, 其围生儿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抗梅毒治疗对改善围生儿不良预后和妊娠不良结局方面优势突出, 且越早进行规范化治疗, 最终的围生儿预后也会越好。

总之, 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对改善围生儿不良结局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祥悦, 张小香, 邓映秋, 等.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产儿预后关系的临床观察.现代医院, 2015, 15(12):66-68, 70.

[2]丁晓颖, 黄鹰, 杨伶俐, 等.妊娠合并隐性梅毒265例不良妊娠结局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14, 14(4):451-454.

[3]费敏, 丁英珍, 谢敏瑚, 等. 20例早期梅毒孕妇治疗后围产结局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4):5007-5008.

[4]孙翠玲, 张素英.妊娠合并梅毒126例妊娠结局分析.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4, 41(1):41-43.

[5]蔡志凌, 黄小雄, 吴凤鸣, 等.梅毒孕妇及密切相关者梅毒感染调查与临床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16, 16(11):1953-1954.

[6]严勤, 张红燕. 妊娠合并梅毒18例围生结局的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12):1808.

[7]万正敏. 妊娠合并梅毒的干预措施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3):481-483.

[8]严勤, 张红燕. 妊娠合并梅毒36例临床分析.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5(4):478-479.

[9]游玉卿, 潘秀婷. 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治疗时机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 29(1):50-51.

[10]林青, 何伟豪, 周艺莹, 等. 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治疗时机对围产结局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中国性科学, 2014, 23(7):64-67.

[收稿日期:2017-05-22]

推荐访问:预后 梅毒 隐性 妊娠 合并

本文标题: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7538.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治疗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