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河南需要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12 14:06:01 | 浏览次数:

当前,全省各地都程度不同地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开发,但是在民间文化产业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急功近利。具体到某种文化资源的产业化,通常都会有一个市场培育阶段,根据文化资源的性质不同,这种市场培育阶段也有长有短。但是,目前的开发组织者和投资商常常不能容忍这个培育阶段,于是或因周期过长而不愿投资,或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长,最终导致开发的失败,从而使文化产业的开发步履维艰。

第二,人才短缺。文化类资源的开发,需要既懂文化更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经理人,更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界和旅游产业界,缺乏这类高素质的人才,因而其开发和经营的盲目性很大。

第三,政府主导与社会、企业的跟进、参与严重脱节。目前,全省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手笔规划,大手笔宣传促进,成功地吸引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的环境,积极引导社会和企业积极跟进参与,使其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

第四,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发育不良。作为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河南近几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但在旅游的很多要素中,“购”则明显成了旅游业的“短腿”。河南旅游商品市场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一些旅游部门只看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旅游商品生产产业化运作不力,深加工不足,开发设计、生产、包装、销售难以协调;在旅游城市著名景区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购物专卖店,旅游商品市场不规范,旅客难以买到满意的旅游商品。

上述诸种原因导致河南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数量少、品种单一,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特色不鲜明,缺乏知名品牌,这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不但影响我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

对于文化遗产,我们怎么发展?我们到底应该不应该变?我认为,有几个是不能变的,比如民间艺术。一是传统经典不能变。你必须永远保持你的传统,永远得有人做,用传统的方法,用最传统的工艺。二是民间艺术核心的价值观不能变。核心的价值观是民间艺术的追求。我们的民间艺术永远离不开祥和、团圆、平安、富裕、吉祥这几个主题,这样的价值观是一个终极的追求。三是民间艺术的审美体系不能变。因为它是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在艺术手段上它多使用象征、比喻、夸张、拟人,它广泛使用跟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比如年画中的鸡和梨,喻义是大吉大利,这是民间文化里面具有深厚内涵和审美趣味的一种独特的形式,这些东西是不能变的。四是民间艺术的地域性不能改变。开封的朱仙镇和天津的杨柳青,其年画的地域风格是不一样的。五是手工制作的特点不能变。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是直接把生命情感和生活情感用身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对于民间文化产品来说,如果不是理想主义的,不是浪漫的,不是有祥和价值观的。没有地域个性的,不是手工的,就不是民间艺术。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五个基本要素是不能变的。你把它变完了,它不再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那个遗产了,它的价值就衰减了。

那么变什么,怎么变?一是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我们的民间艺术跟我们的生活情感离不开,跟我们的民俗生活离不开,所以当我们生活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艺术也不能一成不变,它也要改变。二是我们的民间艺术除去它的应用功能外,还有一些新的功能。因为从农耕文明进入了现代的工业文明之后,我们原有的工艺品又多了一个新的价值——它的文化价值,因为它是农耕时期文化的一个形象,它不仅供我们应用,最主要它还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的一个符号,一个文化的符号。三是民间艺术是最能成为旅游品的,因为民间艺术最有它的地域特点,每个地点都有它独特的纪念品,这个纪念品的载体就是民间艺术。我们的民俗学家、我们的设计家、我们的艺术家、我们的知识分子,应该到田野去,应该去帮助民间艺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以及关于“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等论述,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相关内容的深化和升华。报告从理论上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从实践上对我们当前所从事的民间文化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而且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彩,给人有益的启迪。

依照个人的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必然面临着一个文化重建和道德重建的重大而神圣的课题。之所以称为重建,是因为现代史上从新文化运动,到后来的“文革”,都没有把传统文化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我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也顺便把澡盆里的孩子倒掉了,所以包括民间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理念受到重创。改革开放后,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又面临西方文化、欧雨美风的侵袭。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近年文化界出现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反思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观念的解放。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文化胸襟的开放,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回归到它理应占据的位置。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迎来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文化工作者迎来了真正可以干事创业的季节。所以,我们说文化重建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它不仅是当代文化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质上讲也是对未来文化大厦的奠基。对于未来文化,尽管我们一时难以描述她的式样,但她必然是建筑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建筑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

我这样强调是想说,我们所有的人,政治家、学者专家、文化工作者及其他所有推动文化建设的力量,都肩负着一种责任,同时也分得一份光荣。我这样强调是想说,我们正在进行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那么贴切地吻合时代的潮流及党和国家战略,我们从理论上阐释民间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守望民间与建设未来新文化的辩证关系,并由此升华到民族文化建设的前景的谋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今后依据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文化实践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提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必然提上议事日程。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今天,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该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努力在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中寻找文化重建的资源,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因此,我们应该从理论上理清民间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守望民间与建设未来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河南 民间文化 打造 经典 产品

本文标题:河南需要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7665.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河南需要打造经典的民间文化产品》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