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1-18 08:36:03 | 浏览次数: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1分)  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供大家参考。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1分)

  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它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就砚铭的书法字体而言,有篆、隶、楷、草、行;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归为三类。

  砚铭有的(甲)。“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他得到这方端州石渠砚时,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

  砚铭有的(乙)。“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穷水尽,唯一坚粹”,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为“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苏轼将“石”比作“云”,是因为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如割“云”。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而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节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砚铭有的(丙)。文天祥曾经在砚侧镌铭曰:“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则砚铭将一个民族英雄赤胆为民、忠心报国的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天祥后来卖尽家产,募兵抗元;身陷囹圄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无动于衷,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

  砚贵有铭。一方好砚,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 丁 )【再】镌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戊)使人读后深受启迪,(己)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对【 】内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

  B.镌刻(juà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C.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D.镌刻(juà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

  (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写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托物言志 ②抒发心情 ③表明性格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3)文段中提到的褚遂良是唐初书家四巨头之一。右面是他的一幅

  作品,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

  B.采用楷书书体,笔画一板一眼,规规矩矩。

  C.用笔方圆有度,粗细有变,章法疏朗,自然和谐 。

  D.上下紧密,左右舒展,呈现跌宕多姿的空间。

  (4)文段(丁)(戊)(己)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2分)

  A.如果 不仅 而且 B.只要 不仅 甚至

  C.只要 从而 而且 D.如果 从而 甚至

  (5)依据文天祥的砚铭的内容和他自身经历,你会想起哪句古诗,简要说说为什么会想起这句古诗。(3分)

  2.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②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③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④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⑤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⑥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君王要举行野宴呢?⑦何必把每个角落都布置得这样豪华雅致?⑧让走过的人都不免自觉寒酸了。

  ——张晓风《魔季》

  A.第①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用“清瘦”来形容去秋时的“山容”,突出表现去秋时节山上草木枯萎、萧条的景象;以“海”来喻芦花之盛、之茂、之广。

  B.第②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出山色彩缤纷的特点。

  C.第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调”“斟”等词语突出表现初春天气的温和。

  D.第⑦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阳光照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3.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语段(一)中画线语句,说的是母亲顺着小路望去所见到的景色;语段(二)是用“生命”解释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语段(一)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甲】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语段(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乙】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丙】生命。

  A.【甲】冒号 【乙】逗号 【丙】破折号

  B.【甲】破折号【乙】逗号 【丙】句号

  C.【甲】冒号 【乙】分号 【丙】破折号

  D.【甲】破折号【乙】分号 【丙】句号

  4.古诗文默写。(共5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

  (2)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1分)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1分)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出了环境的清静和自己生活的安适。(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5—7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①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②。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③以一少牢④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⑤,函⑥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⑦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⑧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有删改)

  【注】①原:推究。②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③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④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牢,祭祀用的牲畜。⑤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⑥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⑦仇雠(chóu):“雠”与“仇”同义,仇敌。⑧本:探求,考察。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翻译:

  7.【甲】【乙】两文都在阐述忧患意识对于成才治国的重要性。【甲】文列举了舜、傅说等人历经艰苦磨练成就事业的事迹,从而得出 ①的认识;【乙】文讲述了②的事例,进而得出③的结论。【甲】【乙】两文从不同侧面论证了【乙】文中“盛衰之理”在于“④”的道理。(①③④空用原文回答,②空用自己话概括)(4分)

  三、名著阅读(共9分)

  8. 《朝花夕拾》中的许多句子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需要认真品味。对下列句子出处及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是《五猖会》中开篇的句子,鲁迅先生直笔批判,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B.“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抒发了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深切怀念。

  C.“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是《父亲的病》中极具讽刺意味的句子,表现鲁迅先生对传统医学的质疑。

  D.“*是弱国,所以*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是《藤野先生》中蕴含无奈之情的句子,表现鲁迅先生在民族自尊心受到损害之后的悲愤。

  9. 古今中外不少名篇佳作中都有类似的情节:《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感激唐僧的释放

  之恩,不畏艰险保护他去西天取经;《水浒传》中,武松为了答谢施恩的照顾之恩,①

  (情节),帮他夺回“快活林”;《三国演义》中,②(人名)为了回报曹操的知遇之

  恩,华容道义释曹操,放他一条生路;《鲁滨逊漂流记》中③(人名)为了感念鲁滨逊

  的救命之恩,和他在荒岛上相依为命,忠诚陪伴┅┅从以上这些典型形象的相同表现

  中,我们可以获得④的启示。(4分)

  10. 阅读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作品,判断漫画的内容符合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句,再列举一个符合这句话思想的社会行为,并说明理由。(3分)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D.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1-14题。(共9分)

  【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为了 ① (勾通/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隋炀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它是历史上最长的运河,也是流经范围最广的一项水利建筑工程。隋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成为纵贯南北的一条交通动脉。

  【材料二】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大都以后,为了缩短从大都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元朝对大运河进行了 ② (疏浚/疏导)改造。在山东境内开凿了会通河,在通州与大都间开凿了通惠河。使大运河由“弯”变“直”,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元朝大运河连接了*部分主要水系,不但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使粮食能够从南方直接到达北京,还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1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分)

  12.【材料一】提到隋运河具有水道长和流经范围广的特点,请你结合【材料一】示意图具体说明这两个特点。(2分)

  13. 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指出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一项是( )(2分)

  A.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大运河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C.大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起到一定作用。

  (二)阅读《追赶太阳》,完成第15-17题。(共13分)

  追赶太阳

  “月影号”唯一的幸存者翠茜迫降月球。最早的救援也需要三十多天时间。

  翠茜的降落地点十分接近黄昏线——月球向阳面的边界。月球尽管转动很缓慢,却是不可逆转的。日落将在三个地球日内来临,然而,没有航天飞机在月球上,没有地方可供她度过十四个地球日的漫长“月夜”。她的太阳能电池需要阳光来使她必需的空气保持新鲜。一旦太阳消失,死亡将接踵而来。她该怎么办?

  翠茜开始步行,去追赶太阳。

  在地球上的话,这相当于一场马拉松。可在月球上,这只不过算是小跑罢了。走了十英里之后,跋涉带上了一种轻松的节奏:一半是散步,另一半既像是慢跑又像是一只行动缓慢的袋鼠在蹦跳。她最大的苦恼是这一切未免太单调。

  低电压警报的鸣叫使她惊醒。她发现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只一会儿她就找出了毛病出在哪儿:太阳能电池组上有一层薄薄的积尘。不是什么大问题,把积尘刷掉就行了。不过,要是她找不到一种可以防止扬起尘土的步法,她就得每几小时就停下来做一次大扫除。她再检查了一遍电池组就又迈开了步子。

  低电压警报又响了,这么快就又有尘土了吗?

  她低头看了看她的里程表,吃惊地发现她已经走了整整一百五十公里。

  无论如何该休息一会儿了。翠茜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食品包。食品包的气密封口是专为她面罩下部的接口而设计的,重要的是不能让沙子进入封口。在把食品包打开以前,她把真空的封口检查了两遍才把食物条塞进太空服。她咬了一口,食物条硬邦邦的,微带着一丝甜味。

  她眺望着西方的原野,月*线看上去*坦得不像是真的,在几乎伸手可及之处形成了一幅如画的背景。她心里默默计算着,月球上应该很容易保持每小时十五至二十英里的步行速度,把睡觉时间也算上的话,也许*均每小时十英里。她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睡觉是个问题。为了便于维修,太阳能电池组被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可是拆下来以后它们就不能向维生系统供电了。她终于找到一个方法,把短短的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度,让她既能躺下,又能把电池放在身边不致把电源切断。她必须小心不使自己翻身。做完了这些,她才迷糊了一阵子。她醒来时肌肉酸痛,分不清东南西北,然后她忽然记起了身在何处——地球正挂在离月*线一掌高的地方。她站了起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向西面火药样灰色的沙原跑去。

  三天后。翠茜的双脚被靴子磨得很疼。她改变步法,从小跑换成跳跃再转成袋鼠式弹跳。这使情况有所好转,但还不够。她可以感到双脚开始起泡,却没法脱下靴子来舒散或仅仅只看一看她的双脚。也许她应该在开始步行前就把靴子脱了,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作用下,疼痛至少是可以忍受的。再过了一会儿,她的脚干脆失去了知觉。

  在史密斯海的西部她进入了一个崎岖地段,遍地都是小山丘。她不得不减低了速度。山坡上阳光普照,可是环形山的内壁和山谷仍笼罩在阴影里。她脚上的泡破了,刺骨的疼痛从她的靴子里直传上来。她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泣,继续前进。

  每天,从混乱的梦境里醒来,回到漆黑的天空与静止的阳光下,打个哈欠,睡眼惺忪地赶路。抿一口乏味的温水,尽量不去想那是从哪里回收来的;休息,小心翼翼地清扫太阳能电池组,这是生命。再走,再休息……再睡觉时太阳还钉在醒来时的位置上。第二天把同样的过程重复一遍,然后再重复……再重复……

  向西,一直向西,和太阳赛跑。

  地球高高挂在天上,她现在不仰头就看不见地球了。当地球挂在天顶时她停下来庆祝了一番,她打开一瓶看不见的香槟酒,向想象中的旅伴们敬酒。现在,太阳高挂在地*线以上,经过六天的步行,她绕过了四分之一的月面①。

  十二天后,跋涉开始时的刺激感早就衰退了,只留下了对胜利的坚定决心,连这有时也蜕变为一种精神安慰。她在一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峡谷边站住了,它看上去就像一条等待着暴风来填满的河床,但翠茜知道它从来就不懂水为何物,填满谷底的只有尘土,干得像磨碎的骨头渣子。她慢慢找着路下到谷底,小心翼翼地恐怕摔倒而破坏她娇嫩的生命保障系统。她已经绕完了半个月亮,但只是走完了好走的部分。从这里开始将全是山脉和崎岖地段,一旦慢下来让太阳走到了前面,她就死了。

  十八天后。的确是走得慢了,翠茜已不能像以前一样从坡上直跳下来了,否则她就得停下来艰难地修理损坏的`太阳能翼板支架。前面也不再有*原,不是巨石遍地,就是环形山的绝壁。到代达罗斯环形山——月球背面的中点时,太阳早就结束了它懒洋洋的上升,逐渐地向前方的地*线直落下去。异常单调的灰色月面在她脚下逝去。美好的愿望和拼命的赶路不能抵消太阳正在下降的事实。每天她醒来时,前方的太阳就更低了一些,更直接地把阳光射进她的眼睛。岩石的阴影犹如饥饿魔鬼的爪子向她伸来,即使是最细小的,看上去也恶狠狠的。

  渐渐地,太阳已经快贴上山梁了。黑暗已没到她的膝盖,她摸索着越过隐身在黑暗中的岩石。只有山顶还在阳光里,她穿过黑暗,像游泳者渴求空气似的把自己拉进了阳光里。

  二十八天后。她蜷缩在她的岩石孤岛上,绝望地看着黑暗的潮水慢慢升起包围着她。救援人员在哪里?救援人员在哪里?

  三十天后,救援人员降落月球。翠茜被发现时,纯白色的太空服已被月尘染成了肮脏的灰色,只有在背上七扭八歪的太阳能电池组被仔细地擦得一尘不染。

  (根据杰弗里•兰德斯《追该太阳》改写)

  【注】①月面:即月球的表面。月球的周长约为10916公里。

  15.翠茜在追赶太阳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应对的?阅读小说,结合全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时 间 遇到的困难 应 对 方 法

  第一天 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 ①

  ②

  把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度

  三天后 双脚被靴子磨破 ③

  十八天后 黑暗逐渐降临 ④

  16.翠茜为什么需要追赶太阳呢?结合文章内容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具体说明她是怎样追赶太阳的。(4分)

  17.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是灾难说,表现了人类深重的灾难意识和忧患意识;也有人认为是生存说,隐喻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生就是一次孤独的旅行;还有人认为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你更认可哪一个?结合文章说明理由。再提出一个问题,以引发大家对你所选主题的深入思考。(5分)

  (三)阅读《把“冷板凳”坐热》,完成第18-20题。(共9分)

  把“冷板凳”坐热

  徐文秀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甲】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乙】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丙】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⑥庄子曾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①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注】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18.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题目中“冷”和“热”的含义。(2分)

  19.阅读全文,想一想下面这则材料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并说明理由。(4分)

  【材料】袁隆*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民百姓的情怀。

  20.阅读第⑥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的现实意义。(3分)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北京*谷区将在4月1日-5月31日举办主题为“花海徜徉 乐享休闲”的第十八届国际桃花音乐节。下面是*谷气象局根据气象形势分析的花期预报:

  4月1日——8日,北部山区杏林进入盛花期。

  4月8日——13日,山前暖区、*原地区桃林进入始花期。

  4月13日——18日,山区桃林进入始花期。

  4月18日——25日,深山区桃林进入始花期。

  题目一:作为*谷人,请你针对往届桃花节存在的问题,给区*写一封信,向他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提出此建议的理由。

  题目二:朋友小明准备4月10日(星期日)来*谷游玩,请你参照下图向他推荐一日游览的最佳行程安排。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

  (2)语言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世界上的路有千万种,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路。《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顺的大路;《故乡》中鲁迅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请你以“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下面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嗟来之食”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故事。

  1. 春秋时候,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在大街上走着。 2. 在路边摆食物施舍的富人黔敖看到饿汉,招呼他过来。 3. 饿汉拒绝了黔敖施舍的食物。 4. 饿汉最终没有吃黔敖施舍的食物,愤然离去。

  要求:(1)请将题目书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阅读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1)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3篇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牟取(móu) 瞥见(piē) 饶有兴趣(yáo)

  B. 闭塞(sè) 棹着(zhào) 气冲斗牛(dòu)

  C. 澎湃(bài) 吁气(xū) 戛然而止(jiá)

  D. 供养(ɡōnɡ) 蠕动(rú) 谆谆告诫(zhū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获益匪浅 毛骨悚然 芸芸众声

  B.以身徇职 锋芒毕露 叱咤风云

  C.无可置疑 冥思遐想 美不胜收

  D.顶礼膜拜 兼烛夜谈 鳞次栉比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奔跑吧兄弟》真人秀中,鹿晗的出色表现,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

  将“鹿晗的出色表现”改为“表现出色的鹿晗”

  B.经历了这次考试,让我找到了自己成绩不佳的原因。

  在“找到了”后面加“之所以”

  C.新时代,我们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品质。

  将“改变”改为“提高”

  D.为了避免交通不再拥堵,我市出台了单双号限行的管理措施。

  删去“不”

  4.(3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 羽──千里走单骑(《三国演义》) B.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西游记》)

  C.鲁智深──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D.华子良──幸存到最后(《红岩》)

  5.(3分)结合语境,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随着你家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家里要买一辆新车,爸爸看好丰田公司(日产)的一款车,你想让爸爸买一辆国产车,这时你会说:

  A.爸,你也太不国了,买日本车和汉奸有什么区别!

  B.爸爸,咱们可不能买日本车,停在大街上,让人砸了多犯不上!

  C.想当年,日本鬼子杀了我多少民族同胞,爸爸,难道你不知道这种仇恨不共戴天吗?

  D.爸爸,抛开民族仇恨不说,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尽绵薄之力,我们支持一下国货,您说,好不好?

  6.(3分)为划线处选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置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正是因为如此,接天绿叶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得赞美

  ①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 ②涌动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

  A.②①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7.(7分)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3)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5) ,巴山夜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的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

  二、阅 读(45分)

  (一)阅读《口技》,回答8-10题(9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抚: (2)间:

  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3分)选文可以分几层?并请你概括每层的大意。

  (二)阅读《“低头族”,你在受伤害》,回答11—14题(11分)

  “低头族”,你在受伤害

  ⑴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⑵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⑶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⑷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⑸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⑹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2015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父亲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直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⑺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⑻手机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感危机。有人说,“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人们感叹: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⑼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始终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11.(3分)“低头族”是指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12.(3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写一种说明方法)

  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 )( )( )

  13.(2分)仔细阅读⑵—⑺段,请你写出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那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14.(3分)文章最后“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三)阅读《卖栗子的老王》,回答15—19题(14分)

  卖栗子的老王

  许思雨

  ⑴小镇不大,一条笔直的街道,挤着各路生意人,老王的店也在其中。老王卖栗子,他一人负责炒,收了个小徒弟替他卖,生意十分红火。

  ⑵老王的手艺好,方圆几十里都知道镇上有个卖栗子的老王。后来老王竟被传称为“栗子王”。

  ⑶老王也知道自己炒的栗子好吃,这手艺可是他琢磨大半辈子才得来的秘招,旁人都不晓得。要说能有啥名堂,说到底还不就是个吃物,只是老王的栗子炒熟后,任意挑出一个,那顶端都有五道裂纹,不长不短,状似梅花,令人惊奇!

  ⑷生意人相聚,三句话不离本行,总要谈收入的多少。大家都知道老王的生意好,进项多。据那小徒弟透露,老王的店两天就能卖出一卡车的栗子。那些运卸栗子的人也说,老王的店后面连着一个大大的院子,可以装好几大车的栗子。于是,生意人便估摸老王的收入,少说一年也有三四万元吧!这可是笔不小的收入。按理说,老王的日子应当是过得滋滋润润的,可是老王的光景比一般人还要差。

  ⑸小镇上的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也是休息休息的意思。三两个人聚在一起,或是一碗三鲜面,或是一笼肉包子,再次一些也是各式小点心,这是习俗。老王每日下午也来,只是他的下午茶比较简单,吃烧饼,他与徒弟每人一块,天天如此。烧饼店就在老王的店的旁边,也方便,当然主要是便宜。

  ⑹而且,生活中每遇婚丧嫁娶,大家都随份子,但老王不。逢年过节,大家都祭祖买花烧纸钱,但老王不。

  ⑺老王的店门上贴着“僧道无缘”,于是,连化缘的僧道都难以登门了。

  ⑻于是,生意人间又多了一项话题:老王的抠门,这似乎给他们的谈话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⑼一天,老王的店里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戴着眼镜,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倒是老王显得有些局促,口里不停地说着:“是你们呀!真好!”

  ⑽镇上的人纷纷来看热闹,左右打听着。那烧饼店的老板直接拉住几个年轻人中的一个,问他们是谁,来干什么。

  ⑾那年轻人笑了笑说:“我们是王大爷资助的贫困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王大爷一直资助我们读书,从未间断。如今我们大学毕业了,想来看看他老人家,也想报答他老人家。”

  ⑿众人听到这话后瞠目结舌。

  ⒀几天后,老王资助的那些学生中的两位来到小镇,做了镇上的小学老师,其中就有那位被烧饼店老板拉住的年轻人。他第一次站上讲台,颇有些激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人性的光辉”,再转过身来时,眼中竟有了泪光。

  ⒁这一切,老王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恐怕也认为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老王依旧炒栗子、吃烧饼,依旧不顾人情,僧道无缘。

  (《意林》2017年6期)

  15.(3分)老王为什么会被人传称为“栗子王”?

  16.(4分)老王的哪些表现,让别人觉得他的光景比一般人还要差?

  17.(2分)“他们戴着眼镜,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如果把外貌描写的这句话删掉可否,

  为什么?

  18.(2分)“众人听到这话后瞠目结舌”,透过瞠目结舌这一神态描写,能读出当时众人

  有什么样的心理?

  19.(3分)那个在镇上做小学教师的年轻人,为什么在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含泪在黑板上写下“人性的光辉”几个大字?

  (四)阅读《选择人生,充实生命》,回答20—23题(11分)

  选择人生,充实生命

  ⑴生命是一辆飞驰而过的马车,马车越空,噪声越大,生命越空,失望越多。那些空洞的马车与空洞的生命,极有可能在颠簸中翻车或消亡,只有那些满载的马车和满载的生命才有可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因而,我们要懂得选择人生,充实生命。

  ⑵达•芬奇有言:“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选择人生,充实生命,就要丰富自己的内涵,谨防骄傲与浮躁。那位写出了《围城》的大家──钱钟书,以一句风趣的话“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很好吃,会去想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吗?”拒绝了慕名而来的记者。此话彰显了他不慕名利,看淡名声的淡泊品质。他拒绝为自己作传,拒绝入围十大文学泰斗,而是选择沉下心来研究文学,逐渐使“钱学”成为一种文化。这种视名利如粪土,拒绝哗众取宠的人有几个?反观当下,大学校长陈富凯,依靠抄袭论文赢得满堂“喝彩”,这让我们不禁感叹今日的学术界不比以前。也让我们知道,只有充实自己,才可能赢得真正的掌声。

  ⑶人生的选择,生命的充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人生,充实生命,就要经得住寂寞的煎熬,耐得住挫折的打击。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公布,年逾八十的作家王蒙凭借《这边风景》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近六十年来笔耕不辍,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读者带去许多美好的精神食粮。当人们惊羡于他的成就时,有谁知道他创作的艰苦?有谁知道他曾十六年扎根x疆与当地的牧民打成一片,只为取材?充实自我,丰富生命,每一朵绽放的鲜花,都经历过风雨。

  ⑷*驶过,生命仿若过眼云烟,可总有那么一些人,安静、充实地活在仿佛不属于他们的名利世界里,默默汲取知识,充实生命的马车。无论是发现了镭的居里夫人,提出了“日心说”却始终*静的*,还是生物学家孟德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他们都将永远定格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成为最好的胶片;至于那些靠吹嘘成名的人,历史是公*的,他们只会受到众人的鄙薄与良心地谴责,像尘埃一般随风而逝。

  ⑸阳光温热,岁月静好,我驾起满载的马车,一路高歌,一路充实,驶向远方。

  选自《作文素材》(2017年第5辑上)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华-资*源%库

  21.(2分)第⑵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2.(3分)文章第⑶段举王蒙年逾80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

  23.(3分)你如何理解“他们都将永远定格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成为最好的胶片”这句话?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哈尔滨的春天,满城尽开丁香花。也许丁香见证了你努力拼搏的身影;也许丁香目睹了你的那次神采飞扬的成功;也许丁香目睹了你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沁人心脾的花香或使你喜悦或使你忧伤。

  请以“在丁香花开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材料作文

  年轻人和一位老者在岸边钓鱼,相邻而坐。奇怪的是,老者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未有所获。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者:“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者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连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又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

  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不能急躁;不仅要看到别人的成功,还要知道成功背后的原因;决定成功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一个人的内心。

  要求:(1)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2)

——哈尔滨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3篇

哈尔滨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⑤潮**阔, 。(王湾《 》)

  ⑥ ,身世浮沉打萍。( 《过零丁洋》)

  ⑦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与陈情完美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褴(lǚ ) 生意(àng) 然 (gān) 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就一年,拼搏成功了,以后50年跻身上层社会。

  B.韩国为了预防朝鲜的军事行动,要求美国在自己本土上部署萨德导弹,对此大部分*人都认为无可厚非。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无锡》,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无锡的众多美食。

  D.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不觉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A.船:用船 B. 则:却 C.稍:稍微 D.习:熟悉、习惯

  5.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汤姆认为当“海盗”比当“印第安人大酋长”更有前途,于是和乔、哈克一起去杰克逊岛当“海盗”。

  B.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C. 《西游记》中,万寿山五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后悟空难忍二位童子的辱骂,将树弄倒。师徒们多次逃走,都被镇元子抓回去了,无奈悟空为医活果树,多方奔走,最后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

  D.“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是《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的结束语。

  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

  “说出来吧,孩子——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

  “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

  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

  “我们会把那只死猫的残骸拿来给大家看的。现在,孩子,你把当时发生的事说出

  ——照实说——什么也别说漏掉,别害怕。”

  A开始说了——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渐渐地喜欢这个话题了,于是,就越说

  流畅自如;没过多么,除了他在说话外别无其它声音,每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人们张着嘴,屏住呼吸,兴致盎然地听他讲述着这个传奇般的经历,一点都没注意到时间,都被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吸引住了。

  说到后来,A心中积压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他说:“……医生一挥那木牌,夫•波特就应声倒在地上,印第安•乔拿着刀,跳过来,狠狠就是一下……”

  上文A是 (1分)选文表现了该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二、阅读与赏析 (共45分)

  (一) (14分)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飏等,皆起义军以应舒。

  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飏后继。冰、飏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焘,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穆。(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7.下列句中“以”与“以寇难路险”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以中有足乐者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可以一战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财物也毫不动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自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赠为车骑大将军。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益为敦所赏 ② 舒上疏辞以父名  __________

  ③ 诸山县并反应贼 ④ 寻卒官  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

  伊州歌

  唐 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注】荡子:指丈夫。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诗歌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

  喝一碗垫底的`“酒”

  ①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有一段场景:李玉和即将要赴宴斗鸠山,临行前李奶奶以酒送行,李玉和举起酒碗铿锵念白:“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随之一饮而尽。战争年代,革命者的豪情壮志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李玉和的这碗垫底酒,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余温尚存、入口仍烈。

  ②这碗垫底的“酒”要浓,讲究功底。书法传有“永”字八法,每一划都是根基,基础打得不牢,字便难上层楼。有的年轻人求学时吊儿郎当,不求上进,满嘴变相的实用主义,反而瞧不起优学之人;有的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对实际工作不太上心,却一心钻营人情世故,还洋洋自得于处世之道;还有的年轻人尤其在白天做梦,口号喊得响,却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从不付诸实践。殊不知,欲成就一番事业,功底必须要过硬。马步扎得稳,才能成为功夫高手,不然三两招就露出了马脚。

  ③这碗垫底的“酒”要绵,久久为功。或许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年轻人觉得成功有“捷径”,比如攀权附势、弄虚作假,游走于规则边缘。但这绝不是人间正道,更不是当代青年的“主色调”。小火熬老汤、慢工出细活,真功夫不是歪门邪道,也不是数日就能练好,而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功成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坚持与等待。沉得住气是年轻人的第一等功夫,不半途而废,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会因慢而急,乃至泄气、沮丧。

  ④这碗垫底的“酒”要厚,品得百味。体育赛事中,有的队伍顺风局打得信心满满,但比分一落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乱了阵脚、没了章法。人生的“顺风局”并不难走,但未必是常态,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出身优越,从小到大未经历过苦难,顺风顺水一路来到社会上,离开了父母和学校的保护,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和友善。如果把苦难比作一碗垫底的酒,那么凡是饮过此酒的人,就什么样的酒都能够驾驭,其后大多能面对困难而眉不皱,遭遇挫折而心不惊。许多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暮年都将年轻时经受过的苦与难视作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正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难这碗垫底酒,一朝饮罢,终身甘饴。

  ⑤都说诗酒趁年华,时间如白驹过隙,青春年华忽然而已,所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出精彩真我。可意气风发不等于肆意任性,成长的道路还需要沉淀和磨练、需要原则和底线。那么,趁年轻,喝下这碗垫底的“酒”吧!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②③④段的分论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标题“喝一碗垫底的‘酒’”有什么好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8分)

  泥人王

  陈州城东门里偏南有一户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有“活化石”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教科书”,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流利的*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到了王家,说是要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我想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能否让我一饱眼福?”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的破布帘儿。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卖的!”“我掏大价钱!”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说:“可以让你发财的!”王二笑笑,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绝不会卖的!弄这玩艺儿,并不是为发财。”“为什么?”传教士不解地问。“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手要发痒的!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的!”王二说得很骄傲。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几天以后的一个深夜,一股水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水匪东找西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王二冷笑道:“就在这屋里!”水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你不说我就杀了你!”王二笑笑说:“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匪首迟疑了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匪首说:“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了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水匪们自然没眼力,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天明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水匪们送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深情地说:“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教士,说:“泥人我愿意卖了!”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什么?”“那是赝品!”王二笑了笑,诡秘地说:“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晚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不要?”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派人给水匪送信说:“白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水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划出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到了水匪倒泥人的地方,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王二指了指水中的泥人说:“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痛心地哭了。王二见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你是真心爱这泥人?”洋教士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套,双手递给那教士说:“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教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无损,仿佛比原来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15.小说以“泥人”为线索,情节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请根据示例把小说故事情节填写完整。(3分)

  ( )—— 抢泥人 ——( )——( )——送泥人

  16.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

  17.概括王二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王二和洋教士的冲突源自对艺术作品泥人的争夺,那么谁才是真正热爱艺术之

  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变”的解释有以下义项:①和原来不同。②改变(状态、性质)。③使改变。④能变化的。⑤变通。

  请根据“变”的内涵,以“变”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3)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3篇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ɡ) 勾当(ɡōu) 颔首低眉(hàn)

  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

  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

  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污 诡秘 辨伪去妄

  B.嬉戏 嗔视 待才放旷

  C.幅射 旁骛 险象迭生

  D.沉湎 屏障 再劫难逃

  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

  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

  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5.(3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

  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

  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这之间,最重要就是积累。

  A.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

  B.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

  C.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

  D.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寄北》)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2)求 :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1~14题(12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1.(3分)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12.(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3.(3分)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14.(3分)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三)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15~19题(13分)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⑾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⑿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5.(2分)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17.(3分)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18.(2分)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19.(3分)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20~23题(12分)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

  20.(3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3分)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22.(3分)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3.(3分)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作文(50分)

  【市区作文】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不期而遏,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一个遭受挫折的年轻人,情绪低落地走到自家的一扇窗前,推开了窗子。窗外是拆迁后留下的一片废墟,断壁残垣,杂草丛生……他猛地关上了窗子,低着头,坐在房间的一隅,默默无语。他的父亲看到了,忙拉着他来到客厅的落地窗前。窗外绿草如茵,花坛中一簇簇盛开的鲜花,迎风摆动……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他觉得自己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环境会对人的心情产生一定影响;正确而及时的引领有助于走好人生之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县(市)作文】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③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手每天晚上都打来半盆热水,让脚在里面惬意地泡上一会儿;每隔两三天就会为脚换上一双干净的袜子;每一两个月都会精心地为脚剪一次指甲。

  一天晚上,脚对正给自己剪指甲的手说:“你这样服侍我,实在让我不好意思,我该怎样回报你呢?”

  手对脚说:“要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才对。”

  “为什么?我对你既无恩又无德。”

  “有的,要知道,很久以前,我和你是一样的,是你的甘愿承担,才把我*出来,才有我今天的成就。”

  脚听后报之一笑。

  “即使今天,离开你,我同样一事无成。所以,我要一辈子侍候你,为你服务,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劲走路,为我服务,所以,就成就人类辉煌这一本质而言,你和我的贡献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要懂得感恩;合作才能共赢。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4)

——北京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3篇

北京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1

  一.积累

  1.请你写一句话,表达对祖国人民的诚挚祝福。力求正确、规范、美观。

  2.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田圃(pǔ) 诘难(jé) 恣睢(suì) 作揖(yī)

  B.分外(fèn) 灰烬(jìn) 狡黠(xié) 星宿(xiù)

  C.禀请(bǐng)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áng)

  D.晌午(shǎng)襁褓(qiǎng) 瑟缩(sè) 拮据(jié)

  3.请标出下列成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并把它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A.润如油膏 重蹈复辙 孜孜不倦 前仆后继

  B.断章取义 刻骨铭心 神色张惶 面面相觑

  C.言行相顾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不求甚解

  D.心无旁骛 契而不舍 恃才放旷 莫名其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西方人看*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 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 。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壮志难酬的句子(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______。夜来西风起,______________。(《观刈麦》)

  (4)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

  (5)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6)刘方*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高洁、坚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填空。

  (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某中学图书馆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傅雷家书》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二.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填空。

  《陈涉世家》选自 ,作者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戍:

  (2)等死,死国可乎? 等: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令:

  (4)大楚兴,陈胜王。 王:

  10.翻译下面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11.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有何作用?

  12.作者在安排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

  (二)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3.解释加点词。

  (1)示: (2)故:

  1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示玉人 我以不贪为宝 B.宋人或得玉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C.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D.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15.翻译。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16.从上文可看出子罕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

  (1)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

  (2)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3)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

  (4)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

  (5)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问,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器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秀”。

  (6)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

  (7)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8)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9)不由想到我圆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

  (10)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

  (11)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11期)

  17.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

  18.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9.第(9)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味第(10)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1.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四)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心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22.“拒绝句号”是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表达的一种观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内容。

  23.文章在阐述观点时,十分强调“自我”这一内因的关键作用。请你认真阅读三至五段,分条加以整理。

  2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

  25.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北京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

  一.积累

  1.请你写一句话,表达对祖国人民的诚挚祝福。力求正确、规范、美观。

  2.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田圃(pǔ) 诘难(jé) 恣睢(suì) 作揖(yī)

  B.分外(fèn) 灰烬(jìn) 狡黠(xié) 星宿(xiù)

  C.禀请(bǐng)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áng)

  D.晌午(shǎng)襁褓(qiǎng) 瑟缩(sè) 拮据(jié)

  3.请标出下列成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并把它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A.润如油膏 重蹈复辙 孜孜不倦 前仆后继

  B.断章取义 刻骨铭心 神色张惶 面面相觑

  C.言行相顾 与日具增 根深蒂固 不求甚解

  D.心无旁骛 契而不舍 恃才放旷 莫名其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西方人看*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 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苏轼《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

  , 。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壮志难酬的句子(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______。夜来西风起,______________。(《观刈麦》)

  (4)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

  (5)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6)刘方*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高洁、坚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填空。

  (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某中学图书馆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傅雷家书》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二.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填空。

  《陈涉世家》选自 ,作者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戍:

  (2)等死,死国可乎? 等: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令:

  (4)大楚兴,陈胜王。 王:

  10.翻译下面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11.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怎样的舆论准备?有何作用?

  12.作者在安排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

  (二)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3.解释加点词。

  (1)示: (2)故:

  1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示玉人 我以不贪为宝 B.宋人或得玉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C.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D.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15.翻译。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16.从上文可看出子罕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藏在木桩中的椅子

  张丽钧

  (1)那天,我正看一个挑战类的电视节目。当一个叫卡尔布的德国人登场的时候,我丢掉了手里的家务。

  (2)那是个大块头的家伙,拎着一把红色的电锯,慢吞吞地出场了。他要表演的是,用不超过l50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3)木桩是普通的木桩,跟扔在我家后院的一截木桩没啥两样。

  (4)我看见卡尔布将木桩竖了起来,然后朝主持人晃了一下电锯,示意准备好了。于是,计时开始。

  (5)卡尔布娴熟地使用着电锯。笨重的身体一点也不妨碍他灵活的手。电锯与木桩亲密接触,嗡嗡的响声中,被淘汰的边角料一块块应声坠地。一时问,我根本看不出卡尔布究竟是在做椅子的哪一部分,只看到屏幕左下角的电子计时器在不停地跳字。两个主持人忘记了解说,只管前倾了身子、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看卡尔布的精彩表演。到了后来,连边角料都看不到掉下来了。卡尔布的电锯用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说着轻重深浅。在我眼中,卡尔布不像是在做木匠活,倒像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秀”。

  (6)观众一片欢呼!卡尔布从木桩的顶端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椅子——用时仅仅95秒钟!

  (7)卡尔布得意地将那个靠背上带有镂空花饰的小椅子放在地上,然后,单脚悬空站了上去。演播大厅又是一片欢呼。

  (8)我多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速你椅子啊!我设想着如果把它稍稍打磨一下,刷上清漆,上面再安放一个花儿一样的孩童,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9)不由想到我圆宋代那个画竹高手文与可,他画竹的秘诀是,先让竹子在胸中长出个样儿来。再按那胸中的样儿将竹子搬到纸上。我想,对卡尔布而言,又何尝不是先在胸中制成了一把现成的椅子呢?那个小椅子原本就是藏在木桩里了,卡尔布只是花费了95秒钟的时间,将它从木桩中“找”了出来。

  (10)在尘世间,“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没看卡尔布表演前,我只会将我家后院的木桩叫做木桩它们呆头呆脑,只不过是木头一截、一截木头;看了卡尔布表演之后,我看那些木桩时的眼神倏地变了!我设想那庸常的木桩里面正藏着一批精美的迷你椅子,只待一把富有灵性的电锯一声轻唤,它们即会列队翩然而出!

  (11)其实,又何止是木桩呢?被我们凡庸的眼与心怠慢了的事物尚有很多很多吧?山水里藏着画意,四季里藏着诗情,有谁,愿意带着激情将这旷古的画意与诗情从混沌的背景中解救出来。让它们以一种无比美好的姿态,恒久地存活于喧闹人间!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11期)

  17.请概述卡尔布在电视节目中表演了一个什么绝活。

  18.作者那么喜欢“那个瞬间诞生的迷你椅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9.第(9)段讲到宋代画竹高手文与可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 文章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味第(10)段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21.精巧玲珑的小椅子,藏在呆头呆脑的木桩里。请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四)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心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

  22.“拒绝句号”是作者运用比喻手法表达的一种观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内容。

  23.文章在阐述观点时,十分强调“自我”这一内因的关键作用。请你认真阅读三至五段,分条加以整理。

  2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

  25.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5)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篇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 (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破阵子•密州出猎》)

  (8)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予独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10)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和煦(xù) 绯红(fēi) 家喻户晓(yù)

  B.匀称(chènɡ) 静谧(mì) 鲜为人知(xiān)

  C.馈赠(kuì) 慰藉(jí) 锲而不舍(qiè)

  D.哺育(pǔ) 休憩(qì) 苦心孤诣( zhǐ)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嬉戏 伫足 相得益章

  B.奥密 缄默 克尽职守

  C.蜿蜒 贪婪 相形见绌

  D.迁徙 祈祷 无与论比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C.在世人的广泛关注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如期成功举办了。

  D.为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在新生报到的时候,你作为志愿者,热情地为新同学做了几件事。

  【指引】

  5.新生小宏在校园里遇到你,向你询问如何走到教学楼,你给他指明。请根据右图,写出你对小宏说的话。(2分)

  你说: 。

  【建议】

  6.新生小柏对社团很感兴趣,你建议他参加文学社。下面是你对小柏说的话,请补写一个活动环节。(2分)

  来我们的文学社吧,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不尽的桥”中,我们首先考察了南京的文德桥、长江大桥和赛虹桥立交桥;然后 ;最后我们在社刊上发表了以“金陵桥韵”为专题的系列文章。

  【推荐】

  7.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3分)

  A.这本*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二 (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6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1分)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 ”题写在同窗的留言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2分)

  【古文阅读】

  水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2分)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即所谓的“尺素书”的由来。

  ②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在远古的*,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利用绳结来传达信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又得到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牍、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写文字,用来记事与交流,其中用作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便是木牍书、竹简书,统称为“尺牍书”。“尺牍书”和后来出现的“尺素书”都是我国早期通信的主要方式。

  ③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 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尺素书”虽然轻便,但用 材昂贵,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各种免费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邮件服务,但人类的通信发展并未停止,更新的通信方式,如手机短信等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随心,更为便捷。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不悖,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怀,更有人和人之间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遮蔽的“敬爱”。

  ⑥另外,传统书信还有历史价值。人到晚年,捧读青年时期的信件,往事历历在目,常有“家书抵万金”之慨,所以倍觉其珍贵。据说,《徐悲鸿信札》在竞拍会上拍出56.1万元的高价,《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则拍出111万元。这些名人信札之所以能够被很多收藏家追捧,并拍出高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在纸上的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同写信者的笔迹 一样,是不能被“拷贝”的。

  1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通信方式的演变[来源:学科网] 不同时期出现的通信方式

  文字发明以前 实物信

  书写材料改进后 (1)

  尺素书

  纸发明后 (2)

  (3) 电子邮件

  手机短信等

  14.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据考证”?(2分)

  15.根据第③段内容,回答问题。(4分)

  (1)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

  (2)引用“一男附书至”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从“尺素书”到“伊妹儿”》中用“伊妹儿”代称电子邮件,显得很生动。

  B.第①段引用鲤鱼传家书的古诗,既可以引起阅读兴趣,也能够增添文化情味。

  C.第⑤段说明了传统信件不仅能传达信息,而且能体现人们之间自然淳朴的敬意。

  D.第⑥段名人信札拍出高价,说明传统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后,重新焕发出生机。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5分)

  雪地烤红薯

  周海亮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②(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 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 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 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 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 ,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⑾黑暗里,*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7.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脚乱□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 高声吆喝□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18.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头少年)的父爱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第⑥段*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20.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21.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头少年的内心活动。(3分)

  *头少年想:

  三 (50分)

  22.请以“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书写 (3分)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6)

——哈尔滨市中考说明发布3篇

哈尔滨市中考说明发布1

  《说明》详细阐述了2018年中考九个学科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题型示例等内容。

  相较于2017年,各个学科试题结构和命题范围做了略微调整。

  历史:*近代史个别知识点有充实

  语文:删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 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生物:备考难度有所提升 考点条目由69条增加到79条

  数学:总体变化不大 增加了一个示例

  物理:关注初中物理的基础性 科学性 功能性

  政治:考点减少了6个 加大法律知识考核力度

  地理: 稳中呈“理” 变中见“活”

  英语:单词总数有增加 突出交际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化学:难度考点不变 重在实践应用

  接下来内容是哈市萧红中学名师点评新鲜出炉的考试说明,甄别变化、解读重点,提分要领,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历史

  历史:*近代史个别知识点有充实

  点评教师: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马洪涛

  马洪涛老师认为,2018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学科升学考试说明相对于去年,在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范围及内容等方面与2017年保持一致,知识结构上大体稳定,知识点变动不大。在考核的六大板块中,只有在*近代史部分中有个别知识点的内容有所充实,其余无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阅读教材、夯实基础;把握主干、构建网络;强化训练、注意技巧;关注热点、了解时事。 总之,只有考生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才能有把握考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简介:  马洪涛:萧红中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曾获哈尔滨市优秀教师、东三省历史学科课改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黑龙江省历史学科国培项目指导教师。

  语文

  语文:删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 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师 柴凌云

  柴凌云老师介绍,2018年哈市中考《考试说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2017年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没有变化。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仍为120分积累与运用约占25分;阅读约占45分;写作约占50分。

  柴凌云老师认为遵循了命题原则中的考试目“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并且强调“命题要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察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

  名著阅读11部,没有变化。古诗文背诵篇目38篇,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18篇,篇目与去年保持一致。

  “参考题型示例”变化不大,我们注意到删去了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字的音、形、义要紧密围绕八册语文书,对于易错、易混淆的字音、字形要反复记忆,根据考试说明中的错误类型,进行整理。注重错题的积累,落实到笔头,强化记忆。

  对于古诗文默写,考生更应该记准原文,保证书写准确、规范。对理解性默写的篇目,考生更要注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尤其是一些诗文名句,要真正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文言文阅读要关注对重点实词的准确掌握、对课文文意的疏通。翻译句子更要全面准确,注意特殊句式,重点实词和词语的特殊用法,不能只知大意。

  现代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及分析理解的能力。因此训练时要注意保证阅读速度,要兼顾整体,单位时间内组织语言,简练准确表述。阅读部分要精选精练,不要搞题海战术,努力做到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举一反三,同时要规范答题的语言,注意答题的条理性。要注意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有些同学做了很多题,阅读能力却没有很大进步,就是因为满足于抄记答案,却没有自己的思考。

  作文要训练审题能力,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主要观点,选择自己擅长又合乎题目要求的文体,*时训练要重视作文的修改,争取在作文的评析和修改中提高能力。重视限时写作的训练。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简介:  柴凌云:萧红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优秀教师。

  生物

  生物:备考难度有所提升 考点条目由69条增加到79条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孙伟铭

  孙伟铭老师介绍,2018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在考试原则和考试范围上没有明显变化。而在考试内容与标准要求中,十大主题的具体要求则作出了部分调整,具体要求的考点条目由去年的69条增加到今年的79条。

  孙老师认为,首先,具体要求调整最大的是主题一科学探究,由去年的4个实验增加到6个实验,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提升生科学科核心素养。其次,主题二生物体结构层次新增了对细胞分裂过程的描述,由以往单一考查植物或者动物结构层次变为同时考查。此外,主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也新增了对遗传规律运用的考点,凸显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总之,2018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备考难度有所提升,但仍以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合格要求为主旨。

  教师简介:  孙伟铭:萧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区级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南岗区教育系统“四有”好老师称号。

  数学

  数学:总体变化不大 增加了一个示例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一级教师 罗威

  与2017年考试说明相比,今年数学学科总体变化不大。从知识结构看,仍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部分,其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所规定的课时数的百分比大致相同,即数与代数约占44%,空间与图形约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11%,课题学习约占3%。

  从试题结构看,仍为全卷满分为120分,大小试题27个,其中客观性试题20个(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共60分;解答题7个,共60分。

  从试题难度看,仍为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中容易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70以上的试题,中档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40-0.69之间的.试题,较难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39以下的试题。

  从参考题型示例来看,则小有不同,在2017年19个示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示例。新增示例从知识范围而言,主要考察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从题型而言,属于阅读理解题;从难度来说,属于中等难度。建议在复习时,要针对此点变化做出适当训练。

哈尔滨市中考说明发布2

  《说明》详细阐述了2018年中考九个学科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题型示例等内容。

  相较于2017年,各个学科试题结构和命题范围做了略微调整。

  历史:*近代史个别知识点有充实

  语文:删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 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生物:备考难度有所提升 考点条目由69条增加到79条

  数学:总体变化不大 增加了一个示例

  物理:关注初中物理的基础性 科学性 功能性

  政治:考点减少了6个 加大法律知识考核力度

  地理: 稳中呈“理” 变中见“活”

  英语:单词总数有增加 突出交际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化学:难度考点不变 重在实践应用

  接下来内容是哈市萧红中学名师点评新鲜出炉的考试说明,甄别变化、解读重点,提分要领,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历史

  历史:*近代史个别知识点有充实

  点评教师: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马洪涛

  马洪涛老师认为,2018年哈尔滨市初中历史学科升学考试说明相对于去年,在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范围及内容等方面与2017年保持一致,知识结构上大体稳定,知识点变动不大。在考核的六大板块中,只有在*近代史部分中有个别知识点的内容有所充实,其余无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阅读教材、夯实基础;把握主干、构建网络;强化训练、注意技巧;关注热点、了解时事。 总之,只有考生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才能有把握考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简介:  马洪涛:萧红中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曾获哈尔滨市优秀教师、东三省历史学科课改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担任黑龙江省历史学科国培项目指导教师。

  语文

  语文:删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 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师 柴凌云

  柴凌云老师介绍,2018年哈市中考《考试说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2017年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没有变化。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仍为120分积累与运用约占25分;阅读约占45分;写作约占50分。

  柴凌云老师认为遵循了命题原则中的考试目“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并且强调“命题要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察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

  名著阅读11部,没有变化。古诗文背诵篇目38篇,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18篇,篇目与去年保持一致。

  “参考题型示例”变化不大,我们注意到删去了一个给新闻加标题的题型,增加了一道古诗理解的选择题。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字的音、形、义要紧密围绕八册语文书,对于易错、易混淆的字音、字形要反复记忆,根据考试说明中的错误类型,进行整理。注重错题的积累,落实到笔头,强化记忆。

  对于古诗文默写,考生更应该记准原文,保证书写准确、规范。对理解性默写的篇目,考生更要注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尤其是一些诗文名句,要真正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文言文阅读要关注对重点实词的准确掌握、对课文文意的疏通。翻译句子更要全面准确,注意特殊句式,重点实词和词语的特殊用法,不能只知大意。

  现代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及分析理解的能力。因此训练时要注意保证阅读速度,要兼顾整体,单位时间内组织语言,简练准确表述。阅读部分要精选精练,不要搞题海战术,努力做到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举一反三,同时要规范答题的语言,注意答题的条理性。要注意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有些同学做了很多题,阅读能力却没有很大进步,就是因为满足于抄记答案,却没有自己的思考。

  作文要训练审题能力,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主要观点,选择自己擅长又合乎题目要求的文体,*时训练要重视作文的修改,争取在作文的评析和修改中提高能力。重视限时写作的训练。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简介:  柴凌云:萧红中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优秀教师。

  生物

  生物:备考难度有所提升 考点条目由69条增加到79条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 孙伟铭

  孙伟铭老师介绍,2018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在考试原则和考试范围上没有明显变化。而在考试内容与标准要求中,十大主题的具体要求则作出了部分调整,具体要求的考点条目由去年的69条增加到今年的79条。

  孙老师认为,首先,具体要求调整最大的是主题一科学探究,由去年的4个实验增加到6个实验,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提升生科学科核心素养。其次,主题二生物体结构层次新增了对细胞分裂过程的描述,由以往单一考查植物或者动物结构层次变为同时考查。此外,主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也新增了对遗传规律运用的考点,凸显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总之,2018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备考难度有所提升,但仍以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合格要求为主旨。

  教师简介:  孙伟铭:萧红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区级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南岗区教育系统“四有”好老师称号。

  数学

  数学:总体变化不大 增加了一个示例

  点评教师:萧红中学一级教师 罗威

  与2017年考试说明相比,今年数学学科总体变化不大。从知识结构看,仍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部分,其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所规定的课时数的百分比大致相同,即数与代数约占44%,空间与图形约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11%,课题学习约占3%。

  从试题结构看,仍为全卷满分为120分,大小试题27个,其中客观性试题20个(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共60分;解答题7个,共60分。

  从试题难度看,仍为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中容易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70以上的试题,中档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40-0.69之间的.试题,较难试题指难度系数在0.39以下的试题。

  从参考题型示例来看,则小有不同,在2017年19个示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示例。新增示例从知识范围而言,主要考察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从题型而言,属于阅读理解题;从难度来说,属于中等难度。建议在复习时,要针对此点变化做出适当训练。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7)

——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勉强(qiǎng) 供给(jǐ) 桑梓(zǐ) 越俎代庖(páo)

  B.烟囱(tōng) 埋怨(mán) 屏息(bǐng) 如法炮制(pào)

  C.糯米(nuò) 挫折(cuō) 岑寂(cén) 呱呱坠地(guā)

  D.牟取(móu) 骈文(pián) 愧怍(zuò) 良莠不齐(xì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魁武 融洽 倡议书 浮想联翩

  B.辩护 粉末 挖墙脚 半身不随

  C.嘉奖 炫耀 一炷香 共商国是

  D.陨石 脏款 捅娄子 惊涛害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起来还心有余悸。

  B.我市积极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C.2016年4月4日,姚明正式入选NBA名人堂,使国人对篮球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15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和*、开创未来。

  B.这条公路已多年失修,路面相机出现了塌陷甚至坑洼等问题。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今年春节期间,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全国多家景区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交流,心灵的相约》为主题,将献演50台精心挑选的国内外优秀剧目。

  B.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

  C.“这几年,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中科院院士赵国屏说:“从去年至今,已有4项合成生物学的项目在运行。”

  D.无论是水天一色、铁血沙场;抑或是银河闪烁、洛水淼淼,立体的空间感将观众带进了鲜活的历史情境中。

  6.对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相关语法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老人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A.句中的“高”“花白”“大”“恭敬”“博学”从词性上说都是形容词。

  B.句中的“高而瘦”“方正、质朴、博学”和“姹紫嫣红”“欢蹦乱跳”“清风明月”“不三不四”从短语结构说都是并列式。

  C.句中的所有的“他”“我”都可以看作不同句子中的主语。

  D.句中的“一个”“大”“早”“都”“很”“极”都是不同句子中的状语修饰语。

  7.下列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古代“书”“铭”“说”“记”“序”“表”“传”等多种文体,它们体现了古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方式。

  B.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习惯称谓,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金钗”“及笄”“弱冠”“半老徐娘”等,现在的初中生是“豆蔻年华”,真正的妙龄人生。

  C.中国的科举考试历史久长,等级分明。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孔乙己应参加过“院试”,而范进中举参加的应是“乡试”。

  D.中国的毛笔书法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门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中王羲之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兰亭集序》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8.名著阅读(5分)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智人”“智事”颇多。《三国演义》中 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水浒传》中吴用智取 ,从此上梁山;《西游记》孙悟空巧借芭蕉扇,钻进了 的肚子里;《红楼梦》中的两个“智慧”女性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 ,另一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 。

  9.默写(共5分)

  (1)情景是诗。孟浩然描述的“ , ”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让人惊心动魄;王维勾画的“ , ”写出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情思是诗。我们可以品味陶渊明低吟 “衣沾不足惜, ”的独处高洁;也可以感受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 ! ”的乐观豪迈。

  (3)情怀是诗。关注百姓疾苦是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情怀,请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同情劳动人民的美联佳句:

  “ , 。”

  10.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

  (1) 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C.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给屠呦呦写一段祝贺语(不超过80字)。(4分)

  【材料一】屠呦呦读中学时,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她有个特点,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情,她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材料二】为研究青蒿素,屠呦呦用去了大半生的时间,和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为了用药安全,她曾亲自服药实验,导致肝中毒。

  【材料三】屠呦呦不仅没有留洋背景,还没有博士学位和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表示:获得诺贝尔奖是研究团队集体的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潜力的成功范例。

  (二)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沟通工具,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手机被盗或出于好奇随便打开陌生信息,导致隐私泄露,造成财产损失;不分场合沉迷于手机或用不当方式使用手机,又危及人身安全。请就此情况写一句警示标语。(2分)

  .

  二、阅读(共40分)

  (一)诗歌阅读(共7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1《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2潺湲:水流动的样子。也可以指流水声。 ○3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1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中第三联叫 联,整首诗押汉语拼音 韵。(2分)

  12.结合句意说一说第二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3.诗歌的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6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4.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清:_____

  ③南流数十步 南:_____ ④不可名状 名:_____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凄神寒骨”中加点的字在词类活用上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B.父利其然也

  C.轻寡人与 D.吾与汝毕力*险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a href="https://.oh100.com/zuowen/yu/" target="_blank">套釉唬?ldquo;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与“陈胜者,阳城人也”句式相同。

  B.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齐国 ,把“淮北” 比为楚国 ;把“橘”比为不盗之民,把“枳”比为 盗贼。

  C.“所以然者何?”“吾知所以距子矣”两句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D.根据文意推测,“坐盗”中的“坐”可解释为“犯罪”,“圣人非所与熙也”中的“熙”应是一个通假字“嬉”,意思是“开玩笑”。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9.简要概括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四)说明文语段阅读(共5分)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保持*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20.作者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2分)

  21.短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五)散文阅读(共14分)

  寒 色

  龙应台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人,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选自《今日文摘》2014年第1期)

  22.文中作者共描绘了“家”的几种情境?试简要概括。(3分)

  23.文中多处提到栀子花及花香,试简要说明其象征意义。(2分)

  24.“可是这个家,会怎么样呢?”文中这句话三次出现,试分析其作用。(3分)

  25.作者在文中诠释前两幅“家”的情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

  26.你认为,什么样的家才算是幸福的家呢?(3分)

  三、写作(50分)

  27.以“与梦想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

  (2)文中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敏感信息。

  (4)不得抄袭套作。

推荐访问:哈尔滨市 中考 语文试题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文标题: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73717.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