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范文推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3-19 10:40: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范文推荐)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

(2023年12月1日)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党的20D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一)现代化的定义

  纵观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原始社会,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并有了自己的语言。第二次是由原始社会进入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农业社会),人类已熟练使用金属工具, 开始了大规模农业生产,并形成了定居生活。第三次就是现代化,也就是传统社会经由现代化而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从时间上看,现代化是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开始,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而初步定型的。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以工业化为发端 的,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以一个个民族(国家)实体为其载体的,整个社会的 一系列巨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就是以现代大工业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可以 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顺应这种历史潮流, 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

(二)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那么从现代化一般规律或是现代化的共性问题上看,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以现代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在谈论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首先要看其经济基础,也就是物质基础。那么由此来看,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现代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这是现代

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大工业生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市场经济与现代大工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国家若只强调大工

业生产而忽视市场经济发展,那么其现代大工业也必将走不长远。以苏联为例。苏联的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但实施的却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 体制一个重要弊端,就是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使市场作用得不到发挥,在很 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苏联的现代工业发展动力不 足而停滞不前。

  第二个特征,高度的社会分化与高度的社会整合同时并存。从社会构成以及社会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呈现出高度的社会分化与高度的社会整合。高度的社会分化主要是指,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社会的复杂成分越来越多。高度的社会整合主要是指,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而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第三个特征,城市化。从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角度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社区集中的过程,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水准。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达到50%是进入现代社会的最低标准。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已经实现了城市化,迈入现代社会。

  第四个特征,对外开放或是经济全球化。从国家间相互交往的角度看,对外开放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整个世界在经济上越来越一体化了。

  第五个特征,教育的普及和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越来越普及。而且,现代知识更新迭代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从教育普及来看, 自2022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已达1000万人以上。从现代知识更新速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
而进入

21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第六个特征,法治社会。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是,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而不是一个人治社会。人治社会,就是一个不讲规则、讲人情关系的社会。***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要在宪法法律框架下生活。这就是法治社会。

  第七个特征,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现代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由、平等、独立的人。《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而这是一个基本价值观。我们知道,基本价值观管方向、管目标。经济不管多么重要,但只是属于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由来及基本含义

中国式现代化提法的由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向。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表示“我们搞的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当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经验不足,邓小平同志并未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具体阐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我们党对于现代化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化,***总书记全面、系统地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党的20D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里有两个关键要点,一个是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另一个是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两个缺一不可。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可以理解为,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坚持党的领导,以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党的20D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党的20D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从五个方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一)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种价值目标。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价值取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共同富裕的目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共同富裕强调的是“美好生活”。通俗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摆脱了贫困,而共同富裕意味着我们 拥有了较高水准的生活品质。这其中体现了质的飞跃。第二层含义,共同富裕 看重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强调的是一个都不能少,而“共同” 强调的则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但是要注意,共同富裕有其合理边界,这体 现为共同建设。也就是说,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来实现,否则,就 会变成一种“平均主义”,形成一些人剥削另一些人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二)协调发展

  现代化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因而需要协调发展和平衡推进。任何领域 都无法脱离其他领域的支撑而获得单方面的发展,这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规律,

正如缺少了政治、法治、科技等领域的支撑,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凡是不遵循这一规律的国家,其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因种种严重问题而陷于停滞或走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平衡推进。21世

纪之初,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注重弥 补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又提出了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总书记指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例如,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已经从 “跟跑者”发展成为“领跑者”。这体现了我国协调发展的重大成就。

(三)大国规模

  超大的国家规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大国规模对中国式现代化存在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

  第一,综合优势。一是国家安全保障,就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军事科学家认为,只有面积在50万平方英里以上的国家才有可 能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人口在1500万以下的国家是不大可能进入世界强国行 列的,而5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本身就是一支不可轻侮的力量。二是生产要素 支持,就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市场、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总书记曾指出, 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比如,我 国拥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拥有14亿人口超 大规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对于拥有世界上近18%人口的超大人口规模的中国来说,其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必然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总书记指出,“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 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正如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的重要引擎,这就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第二,综合劣势。一是更容易形成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无论内部还是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迅速扩散,引发连锁反应,由小问题演变成一个或多个大问题。二是更容易形成延误内涵型发展方式。内涵型发展方式,主要是指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等方式推动生产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超大国家规模容易形成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这对内涵型发展方式形成不力影响。三是更容易形成某种自大自满心理。超大国家规模,容易使人们产生自大自满心理而忽视实际发展水平,看不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出现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四)和平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遵循,以实现全人类发展、繁荣和幸福为宗旨,以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取代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 旧思维,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 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和平对外交往的历史基因。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的只是传统的天下观,而不是侵略他国的基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中国是一个自足的帝国,对扩张领土并不热衷”。这与很多欧美国家不同。

  历史上的一些欧美国家在族群、宗教上具有极端的排他意识。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表示,对于当时具有侵略本性的古代日耳曼人来说,“要想劝他们像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这就是说,古代日耳曼人具有侵略本性,以掠夺为荣,以本分生活为耻。

  中国就不是这样。比如,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不是掠夺、殖民, 而是宣扬天朝皇威,拓展朝贡体系,还给了当地人不少好处。这种朝贡体系是 一种非霸权的强国国际政治体系。此后,周边国家带着土特产定期来朝拜一次, 走的时候又带走了丰厚的赏赐,薄来厚往,中国当时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和平 外交方式。另外,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自秦代以来长城两侧呈现出截然不同

的两种生活状态,长城内是中原农耕民族,长城外是北方游牧民族。这也说明中华民族没有侵略的本性。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敏锐把握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政治论断。直到现在,我们对这一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仍未改变。***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 采取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政策。***总书记指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 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70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 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遵循国际社会的规则,讲信用。中国是最遵守WTO相关规定的国家之一,更是世界上最讲信用的国家之一。

  第三,我国军费连续多年占比较低。2022年,世界各国军费支出占GDP的平均比例为2.4%左右;
其中,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的39%,在其GDP当中的占比高达3.7%。中国军费支出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2%以下,可以说是军费支出占比最低的国家之一,足以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通过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从中国角度看, 没有融入经济全球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从世界角度看,同以往相 比,世界现代化因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情形。自2006年以 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 擎。

(五)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有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领导群体对于现代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言,领导群体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有着怎样的领导群体相对来说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和困难。

  回顾20世纪可以看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因领导群体的能力和水平不同,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有所不同。比如,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凯末尔带领土耳其 人民反抗侵略、实现民族解放,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并当选首任总统。随后,

他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削弱伊斯兰教在国家的地位,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 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一系列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的品质和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始终如一的初心。***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初心确保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也就是造福于中华民族、造福于中国人民。

  第二,求真务实的作风。***总书记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持续学习的能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组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智力支持。

  第四,科学有效的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并按照目标,扎实推进。***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部门,都制定了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并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执行力。一旦形成了科学、可行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便会动员一切必要的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行之有效地去完成。这是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六,强烈的风险意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必然会对现代化建设形成各种各样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化解的能力,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战略性错误。

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如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难以一一展开分析。但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两个方面。

(一)要有清醒的认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既要充满信心,保持昂扬斗志,又要尊重科学, 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认识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比如,从两个主要的现代化指标来看中美之间的差距。在2022年人均GDP上,中国为1.27万美元,美国约为7.64万美元。在人均劳动生产率上,中国约为22000美元,美国约为133000美元。

  我们知道,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人均GDP每上一万美元的台阶,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就容易形成战略误判,造成重大失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向前推进。

(二)做好自己的事情

  早在几十年前,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以后世界上有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和美国;
而这两个竞争对手最终谁能取胜,取决于这两个国家谁能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做好以下四件重要事情。

  第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问题。2022年8月,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4701.1万户,在企业总量中占比93.3%, 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光明前景。

  第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归根究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三,占据科技制高点。***总书记指出,“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 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未来, 中国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国家自身的团结问题。只有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协调好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各个群体充分发挥作用, 各尽所能,团结奋斗,共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推荐访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 强国 全面推进 复兴

本文标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范文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xuexiqiangguo/158904.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主题教育)(范文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