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全文完整)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4-13 19:48:02 | 浏览次数: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1  1联系的观点:含义、特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全文完整)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1

  1联系的观点:含义、特点(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四个目标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 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 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运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反对地方保护主义;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中抓大放小

  2、发展的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物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 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我们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3、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 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 遍性。

  【方法论】:

  ①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 典型”等科学方法。③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2

  易错点1 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易错分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易错点2 跟着价格走就是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

  易错分析: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与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完全是一回事。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其作用也是自发的。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而,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不是被动地跟着价格走,盲目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而应该根据价格信号综合各方面信息,从长远和动态中把握价格和供求的变动趋势,进行正确的决策。

  易错点3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纸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因而是商品,有价值

  易错分析: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是劳动产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纸币“用于交换”与一般商品的“用于交换”不是一回事。商品本身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用于交换”是指一方通过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价值)而获得另一方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纸币“用于交换”,人们的目的不获得纸币的价值即生产纸币所耗费的劳动或纸币的使用价值,而是用它代替金属货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正因为如此,纸币才需要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纸币不是商品,其本质只是价值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易错点4 凡物价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凡物价下跌就意味着通货紧缩

  易错分析: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等于就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与物价下跌的关系:通货紧缩伴随着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等于就是通货紧缩。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才是通货紧缩。

  易错点5 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对消费者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

  易错分析:

  (1)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企业和商家为扩大销售也会相应降价,给消费者直接带来一定的价格实惠。

  (2)通货紧缩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增长,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严重的通货紧缩更会影响投资信心和消费心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以及经济衰退,从根本上不利于居民消费水*的提高。

  (3)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都不利于经济的*稳发展,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易错点6 等价交换是指每次商品的交换是等价的

  易错分析:

  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从单个交换过程中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均数中.

  易错点7 提高消费水*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

  易错分析:

  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消费水*的根本途径。就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而言,是生产决定消费,因为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消费水*。

  易错点8 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与当前扩大内需的形势要求不一致

  易错分析:

  (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精神和传统美德,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这种精神都不能丢掉。

  (2)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是要求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和收入水*进行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因而,它反对的是高消费、超前消费和铺张浪费,而不是要抑制人们的合理消费需求,限制人们的正常消费,符合适度消费原则。

  (3)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成是永远只能过苦日子,有钱也不去消费。否则,就会抑制消费,阻碍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的提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4)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从根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与当前扩大内需的经济形势不矛盾。

  易错点9 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营利和取胜

  易错分析:

  公司经营成功,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包括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品牌效应等);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兼并。企业经营成功往往是上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单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法保证企业营利。

  易错点10 个人储蓄都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易错分析:

  (1)适量的存款储蓄,可以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支持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币值,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因而,适量的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2)存款储蓄并非越多越好。过量的存款储蓄,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也会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

  (3)看待存款储蓄的作用,还要结合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经济过热时,扩大存款储蓄,有利于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少,反而对经济降温不利。在经济下滑时,减小存款储蓄,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多,反而不利于拉动消费,不利于经济回暖。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原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2)特征: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主题: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原因】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地位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

  A、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D、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途径(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⑴最重要的是发挥*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⑶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⑷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⑸要立足于*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阅读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1)

——高考历史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

高考历史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1

  1.中英《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而没有南京;《天津条约》开南京为通商口岸,而没有天津,但通商口岸已经开到了海南岛和台湾岛;《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但北京不是。

  2.《南京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侵略要求;《马关条约》的内容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3.太*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太*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4.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

  5.《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均主义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均分配产品。*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而*均分配产品则相反。

  6.五四运动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并不是彻底胜利。

  7.第一次*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是党外合作。

  8.*“二大”的主要成就是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与*合作,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一大”讨论的是*改组问题,而不是*问题。

  9.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0.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11.近代前期三次运动的性质:太*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2.**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坚持“城市中心论”,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特色的革命道路。

  13.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高考历史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2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高考历史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诸卿):*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

  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

  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2)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小结 (菁选2篇)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小结1

  易错点1 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易错分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易错点2 跟着价格走就是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

  易错分析: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与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完全是一回事。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其作用也是自发的。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而,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不是被动地跟着价格走,盲目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而应该根据价格信号综合各方面信息,从长远和动态中把握价格和供求的变动趋势,进行正确的决策。

  易错点3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纸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因而是商品,有价值

  易错分析: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是劳动产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纸币“用于交换”与一般商品的“用于交换”不是一回事。商品本身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用于交换”是指一方通过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价值)而获得另一方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纸币“用于交换”,人们的目的不获得纸币的价值即生产纸币所耗费的劳动或纸币的使用价值,而是用它代替金属货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正因为如此,纸币才需要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纸币不是商品,其本质只是价值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易错点4 凡物价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凡物价下跌就意味着通货紧缩

  易错分析: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等于就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与物价下跌的关系:通货紧缩伴随着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等于就是通货紧缩。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才是通货紧缩。

  易错点5 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对消费者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

  易错分析:

  (1)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企业和商家为扩大销售也会相应降价,给消费者直接带来一定的价格实惠。

  (2)通货紧缩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增长,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严重的通货紧缩更会影响投资信心和消费心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以及经济衰退,从根本上不利于居民消费水*的提高。

  (3)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都不利于经济的*稳发展,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易错点6 等价交换是指每次商品的交换是等价的

  易错分析:

  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从单个交换过程中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均数中.

  易错点7 提高消费水*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

  易错分析:

  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消费水*的根本途径。就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而言,是生产决定消费,因为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消费水*。

  易错点8 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与当前扩大内需的形势要求不一致

  易错分析:

  (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精神和传统美德,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这种精神都不能丢掉。

  (2)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是要求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和收入水*进行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因而,它反对的是高消费、超前消费和铺张浪费,而不是要抑制人们的合理消费需求,限制人们的正常消费,符合适度消费原则。

  (3)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成是永远只能过苦日子,有钱也不去消费。否则,就会抑制消费,阻碍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的提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4)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从根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与当前扩大内需的经济形势不矛盾。

  易错点9 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营利和取胜

  易错分析:

  公司经营成功,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包括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品牌效应等);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兼并。企业经营成功往往是上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单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法保证企业营利。

  易错点10 个人储蓄都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易错分析:

  (1)适量的存款储蓄,可以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支持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币值,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因而,适量的`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2)存款储蓄并非越多越好。过量的存款储蓄,不仅不利于居民消费的扩大,也会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

  (3)看待存款储蓄的作用,还要结合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经济过热时,扩大存款储蓄,有利于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少,反而对经济降温不利。在经济下滑时,减小存款储蓄,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存款储蓄过多,反而不利于拉动消费,不利于经济回暖。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小结2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收入分配公*

  1.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收入分配公*? (经济意义)(观点+意义)

  ① 公*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 公*是提高效率保证。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积极性,增加社会财富。

  ③ 收入是消费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升社会整体消费水*,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 实现公*收入分配,有利于缩小行业、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⑤ 公*收入分配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⑥ 维护社会公*,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如何实现社会公*--------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A、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导思想)

  B、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物质基础)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制度保障)

  D、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初次分配)

  E、再分配更加注重公*是实现社会公*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再次分配)

  F、发挥好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会保障体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

  (二)按劳分配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参考教材)

  (三)分配原则:效率与公*

  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的物质前提,公*是效率的保证;同时,二者也存在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3)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1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唯物史观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变化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和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反对封建迷信、邪教)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

  (不要写社会的主体。本考点是历次高考、模拟考试和一般考试的必考内容)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实践)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有些情况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如聂耳、瞎子阿丙等)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服务型”*、关注民生问题的哲学依据)

  3.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作用(2008年河北高考设计粮食生产问题)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者决定性作用。

  社会实践推动历史的变迁与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社会生产活动,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进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使用)

  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个人的活动也受社会的存在、发展制约。

  5.价值观导向作用(必考知识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客观事物评价、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方面)

  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6.在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正确价值观含义角度理解)

  正确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注意1: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注意2:判断价值观的根本标准: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定位。

  7.人生价值观原理(材料中出现模范、英雄时使用)

  (1)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贡献(社会价值)与索取(自我价值),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生产力水*、社会制度、科教文卫发展水*等;

  人生价值的实现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要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注1:人生价值包括贡献与索取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的。贡献是索取的前提和条件,索取是贡献的保证。如果把贡献放在第一位,则是人生真正价值;反之把索取放在第一位,则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注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不是万恶的,它没有好坏之分。在经济生活里,金钱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合法的金钱又是我们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注意3: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8.崇高理想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社会进步的贮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9.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10.关于“创新”哲学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运动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创造性思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认识不断的深拓展和推移。要求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实现质的飞跃。

高考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2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②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决定的;

  ③党的作用(三个只有……才能)决定的;

  ④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②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③坚持执政理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坚持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⑥党要统揽全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如何处理民族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大会制度和*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

  (3)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5)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为什么和怎么做?

  (1)为什么

  答题模板①必要性: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②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怎么做

  答题模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坚定不移地走和*发展道路。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4)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3篇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1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表现在:*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表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建设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和人民生活水*。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表现在: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表现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各种污染等。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2

  为人民服务是*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那么,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以下三方面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臣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必须深人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及其公职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还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体制;建立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政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3

  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一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的原则。它表明公民*等地享有权利、*等地履行义务、*等地适用法律。

  二是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这就要求公民: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三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2)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是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二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三是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四是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5)

——北京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

北京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1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p7)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p7)

  4、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人人都是哲学家。

  (世界观人人都有,只有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才是哲学)

  5、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8)

  6、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哲学是科学的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p8)

  7、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而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概括和总结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

  8、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9、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p9)

  10、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或者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学习哲学有助于具体科学的学习,但是不能以学习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学习,把哲学看作“科学的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11、离开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不能发展。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同时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但是我们不能以哲学的作用,否认具体科学的基础性作用)

  12、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p8哲学揭示的才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13、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把哲学改为具体科学)

  14、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具体内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如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自然也就包含了正确的世界观和错误的世界观p9)

  15、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哲学不一定是科学)

  16、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真正的哲学能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

  17、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哲学不一定是科学)

  18、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9、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0、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或科学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2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3、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的根本观点。(世界观才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的根本观点)

  24、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有这样的世界观,必然有这样的方法论,两者不能割裂。既是、、、、又是、、、这样的说法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将两者放在了对等的两个位置上;两者是不对等的,是A决定B的关系,所以不正确)

  25、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26、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7、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28、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29、哲学是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都是理论体系)

  30、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扩展6)

——江苏高考化学要点知识点归纳

江苏高考化学要点知识点归纳1

  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集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及小数点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4.托盘天*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三、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1、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2、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3、C2H2、C2H4与溴水反应

  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ΔCu2S Cu+Cl2===点燃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2.“18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18电子的

H2S

 

四核18电子的

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推荐访问:高考 知识点 归纳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1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100个

上一篇:高考励志3篇
下一篇:鳄鱼说明文3篇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全文完整)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07161.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考政治必背要点知识点归纳3篇(全文完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