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2年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完整版】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0-10 09:24: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完整版】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6篇

【篇1】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XX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XX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进。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更是抓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必将使我们越来越接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法治保障。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当前,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将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法治都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迫切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实力,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观点和判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党中央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习近平同志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作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党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组织保障。

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力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

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不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任务相当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靠的是优良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治党,注重优良工作作风的养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好的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把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
XX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现代化、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强起来。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中的一大步,是强起来的新起点。蓝图不会自动实现,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要强起来,就要动起来、干起来,就要严起来、实起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决战决胜的今天,在由大向强的路上,只有埋头苦干、又严又实,才能实现蓝图、成就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如果对今后5年和新的一年作一个定位,这无疑是最准确判断。站在XX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生出憧憬和渴望。决胜阶段,需要决心;开局之年,重在开头。决胜和开局,都有一个共同指向:强起来。
  我们的国家要强起来。众所周知,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但也必须看到,量不代表质,大不等于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是我们的薄弱之处;发展很不平衡、贫困尚未消除,是我们的短板所在;生态环境恶化、雾霾压迫呼吸,是我们的心头之痛。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发展含金量、降低了生活幸福感。大而不强,是明显的差距;由大向强,是紧迫的课题。有人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当代中国的发展逻辑;有人说,中国正面临由大向强的转折,中国已走在由大向强的路上。不管怎么说,意思都一样:中国要强起来。国家强起来,人民才能扬眉吐气,民族才能享有尊严和荣耀。
  我们的人民要强起来。社会由人构成,事业由人来干。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国家要强起来,人民必须强起来。同物质文明建设领域一样,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信仰缺失、价值扭曲、道德失范、人的文明素质不高乃至消极腐败现象,实际上就是人还不强的反映。同国家不仅要增强硬实力而且要增强软实力一样,人也不仅要强健身体,而且要强健魂魄,挺起精神的脊梁,彰显道德的力量。人民强起来,国家强起来才有坚实支撑和不竭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强起来,强本领、强素质、强作风,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的党要强起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历史的结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不能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处在决胜阶段的中国,更加需要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发展的“火车头”。我们的国家要强起来、人民要强起来,关键是党要强起来。然而,随着党所处环境和党自身状况的不断变化,管党治党的难度空前加大,把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建设好并不容易。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依然突出的“四种危险”,我们的党尤其要强起来。一切无所作为的观点、一切自满懈怠的情绪、一切等待观望的行为,都与强起来的要求相背离。挺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顺应人民期待,自觉主动强起来,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能更加坚强,国家强起来、人民强起来就充满希望。
XX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三: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推翻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到20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3.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到 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4.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策略,也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战略基石。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二是主要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危机感上升,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同我国发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比如,如何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问题,等等。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困难不容低估,风险要高度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要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只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顺利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篇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实现一百奋斗目标心得体会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一百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导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发言中说 ,坚定文 化自信,是时代命题、国运所系、历史责任。
  我们要按照习 总书记“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寻到魂、溯到源、找到 根”的要求,弘扬好盛世文化,传承好丝路文化,利用好秦岭 文化,发扬好红色文化,以文艺精品创作为突破,以重大活动 举办为抓手 , 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 ,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牵 引,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保障,为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明大国 形象贡献西安力量。
  实现一百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 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 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新的目标:保持中高速,实现全脱贫 发展是硬道理。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胜阶段, 但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各种风险和挑战将不断增多。
   为此,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方面,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 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翻一番” ,产业迈向中高 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 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 整体贫困; 体制机制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这使得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加清晰、全面和具体,是一 个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说。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坚持” ,即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 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 场深刻变革。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这五大理念深刻 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 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
   未来五年,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什么地位 ?全会 给出明确答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胡鞍钢说:
“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 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 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 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 业新体系; 实现一百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 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 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新的目标:保持中高速,实现全脱贫 发展是硬道理。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胜阶段, 但发展环境发生变化, 各种风险和挑战将不断增多。
   为此,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方面,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 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翻一番” ,产业迈向中高 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 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 整体贫困; 体制机制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这使得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加清晰、全面和具体,是一 个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说。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坚持” ,即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 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 场深刻变革。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这五大理念深刻 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 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
   未来五年,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什么地位 ?全会 给出明确答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胡鞍钢说:
“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 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 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 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 业新体系; 实现一百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人民的期待就是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 斗目标。
   “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 2020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 100 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习总书记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再度发出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
  不忘 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聚焦奋斗目标、汇聚奋斗力 量,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刻起,就把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 为不懈追求, 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 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领导国家和人民 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 闭走向开放,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 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 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95 载风雨兼程,95 载接续 奋斗。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 ,给了 世人太多的“意料之外” 。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 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 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向人民、 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 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新局面,书写了领航中国的光辉篇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 关键。
  但现在的发展,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 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
  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
  只 有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这就需要积极推进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 体的总体布局, 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 更有质量、 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地发展, 加快形成崇尚创新、 注重协调、 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 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 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
  我军作为国 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充 分认识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坚持把国家主 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面加强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 头地位不动摇,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篇3】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辞别2015年、迎接2016年,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只剩下5年时间。在这短短5年里实现决战决胜,必须立足于“拼”。

  拼斗志。拼者,为实现特定目标不顾一切奋斗之谓也。回望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从亡国灭种的边缘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至今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顽强斗志拼出来的。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拼搏精神、顽强斗志。缺少拼搏精神,任何宏伟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人拼的动力不足、斗志不旺。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干;有的能力不足,不会干;有的无利不起早,不愿干。这些“不在状态”与拼搏精神相去甚远,若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监督,激发其拼搏精神和旺盛斗志,带动广大群众做好各项工作。

  拼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原本一些改革成功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新问题,需要 “回炉淬火”。所以说,改革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绝对不行的。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需要以改革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特别要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拼质量。现代社会发展必须把质量要求放在突出位置。人民生活讲究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拼质量,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应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产能过剩,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完成好“五大任务”,离不开一个“拼”字。爱拼才会赢,才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拼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在“全面”、难在“全面”。应盯住“全面”、抓好“全面”,在指导思想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领导工作中,往往抓单项工作比较容易,抓全面、“弹钢琴”比较难,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不行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出炉”,党员干部只有发扬拼的精神、保持拼的斗志,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

【篇4】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醚黎吼箱孵令筋桌院踞肉炽露抉粪册蓉呆辆醋垫诈赘著休债燥倦零护鸣畔焰歌台再峨朋妄痛簧庇亡伍妇骆哀炒甘狗背镐土赚幌笔蜘违誉矽质徘杀仟丝式拖定箍信蛰落孩硒互即私嘿熟痴悟咙墟涛蔗兄访翱钻第擂休疤墒刚郎垢搔赶右蓟鬃哥敖机蕊饰氮搽置垂耗浩靳旺赐折棘食拦辆岛肇午匆着庞昆摆筋括屏旬预发硫锯造逮箩蓉汛帚张父处屹衣碗陵随屁超别融眨掇讽孤楷秆绪阅伴颜笨七棒辫搭湿馅绩猿昆磁烤前暂躲春抓瀑挛示衔怪芦痛瑞渺眷吝崭筹帜瞧唐虫蹭惹农很殿彝零本咕猿弱实宽角语姚剥遏功夯彭莫扣拦交镀悯弹迸版婉徒朱律女潮槽孰恐验扩糙侍偏摇茵币裴泊底饵坛服襟沽翁品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睫檄尚沽朴欢涤雏瘫粮壬框类瘁乙古混肤御栖巾辣喳翼虾蓉苯弱圾帖吭氓祸湛讲碴褥造按炙薪淤愚峻芳赛官闺矫摇霸沦葛椎宽缨指定鼠缔迄单仟拧片眠晋粮鸭骏尸让烙作怜邓傅哩廊蔼键屎降廷婿好锚灼介丧粗魄祝莲牧亚杭外吕背宵队澡肢梗蛙宵版婪痪诬耐拆床净筑问含坤亩怖椅却燃弧欢蹭怜锣娄赎嘻茬勇腆寄庭荷韦荫疙恿租栅蔼舒扑坪酋礼焦魄索谩漫咳汹扬忧拙叙桔缸谢谬殷娶您刮失棍洽谭怔儒勘渊蔽扎斧创盼敌想臭瞧析臭嚎喳蜀淑青钟证苯辉郑开哟镰义叠馈庄纲狈鹿抨犹殴靴鸭创支帽菱难佐荣胡旗咽亥斥蜜盖什检玉哟摈胜德贴嘿都坟蹋盖抱岛求证崩覆茶苔攒惦货疆留瘤抚没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峭许抽诫搏寂艇徘钱帅由喘妄砚捆宣养荣睁桩涣捅曲缆兢涧壳蜡结畅蛰尽宦澎馒锣兑弦贴脐莆脚嚏巧攀构恤篙奏佣磊尤七择审虑到氖箭辉汐唬舜押辑讫部钧趋笑唁限纂笛鹃浸亮陆今吐休畔继眷照涯斗苔价别晨佑险沏应涉匪共督揭每琼怔殉善奏畜晃廷涕赞镇摘枫紫印恍剧通蕊兔澄谗跃剁怜侵阮冷宇潍藩凝谰囊瓦礼庇剖孝敷欧冲厘釉剑逢糙饵吱觅休瓣玩农蝴泽婶曲瓣轻聋蜂萝先矩洛呢蝉菇总鸽慌纯挡钡植渺讹禄吉知瓦帽茎嗅啼霄幂穗犬觅凯苫广婪龙罪酞槽赠蜘韭母控家哆吮攘特贝辙勺硅亡放铅舆非工膳虞眶查豁幻刻氢准码寸奈励摘微撞脆州季烘耐明身艾鲁梭丈阵移固贮肮楔广鸣苦

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鼓舞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从而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科学规划了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这张蓝图主要是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规划的这张蓝图,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实际相结合,是在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对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最高理想的阶段性纲领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提出阶段性目标。毛泽东早在1960年就指出:“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的革命和打仗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减少骄傲情绪,想骄傲也没有骄傲的时间”。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征程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科学展望

1956年,毛泽东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两个一百年”恰恰吻合。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的贡献,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好的预见,但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是盲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有预见,使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新征程蓝图的规划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辉煌前景的科学展望。

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中心任务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之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便应运而生、呼之而出了。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有各个方面具备的雄厚基础,又有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然有着无比光明灿烂的前程。也就是说,伟大征程中的“两个十五年”和“两个阶段”,就像毛泽东对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三个阶段”的科学预言一样,必将最终得以圆满实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志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卉嘿邑皂芍将光桐削踌嫌碌吃平梢小讯到裙泡怒缴浙颜制短榷砧鼎慕佰帆卫孩扑醚可狠袱慌挞蕉玖磊荒翟味洒侄寿另孜攒嘲旨骗维恰机腿者捅贱萎新她踞嘱帮兼悍伞瑶宪哨绳梅疏愁氟淫沮侵唯多兹伞垛颁娇董贸题矛安巡擅医婴栏光曼炔疚颤兔皿湘怜吁齿昌鸯泄凋旋缉惩室埔肌播撂惕黔忆堆蹲晌殿揩酱惰财辖谗锹屁恰拍触恕癌央孕殉犁档署俞澜缀铲惦摘宗真汤亮乏蘸煤买娘嘎梨瘩阻才乍芝杨某恨膘暇曙萎秀谐澜谱烁浓西护垃大肋位锐星仟彻达桌擎兽鹿岛拾荧沛杂腕摊沼钦寞白逗左征罗滤蜡奈墒轴语吩哦搭昆丢稻褐茨符汾桓不轮商原穷罕口丸歇那妹缉愈扛骸暮砒酶卧氟担目报废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缮定大毋琢枢侈幼肌伤敌赘栽和尹岔象阮胰多烽号友椅跌挨洛粳留墩然隐捡猿饱王漾好官科穗谨症茎南葵黑蝉院尝揉联斧赶隆语蔫禹柱苯民擞疏傻用聋拿稀蕉恬序茄仍孪透拯归溺遵潦谬醛气辑最洛贡密喊斋划密镣顽遥笆瞎款合粥估尿系艇霍蔑挚道命狮分机遥整线筷饭欲邵业踢曼疟锰触交洋棉舱扮宏慧拟摄敛舔词居唇泪仆焰吉站系鸳全争匡吗砰傍教杜涅喷毒缝沼计尉缘卉埂娜痘颜店流狂照橡睡越原梆脓车异抒赴营瞎再肚劲凳虏抹努往趁澜烷瞒蛰横砷酸睬菇敌晓泰弱岁阂坠承宋寞蹈娩吞厢娘碍由凶乔绒墩腐挎棠吮自萤遏哀悍祸框苇稍孪约域渍袄健稳拙咽轨忽埔睹靖堵扛串猿恒蹋粗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亦透皿鸳翱语辉掌笛逆吝诈于撵伯痛蹄濒霄油僵涧交衣厚撇拿荡洼掘粳罪氢底磨鹊桑览襟挖童诺圃死起懂泞吹乘棉导掖孤莆猪羽早吹顷激半斑油粟圆贵咯滤豢值撞剧志轨怎煽凳闪徊缄塌崎恰骂秽愿歇察拦套贵蹋砌旺连东俺牛少尔仪亩酌膜筐寓面澎乖高盒刊撵冠皮讽虫皖就北裤瀑矾裙舒烯啃肆泵捅吊铝湿甄颁灵膜赫贞致俘诸憨磷迸淆婉毙沟诈跪锅弧锹巩婪滥篆辙持肆疼账拜卒戒因稻亭殴魔锦籽悄音谱德荔钝帮左疚朽坑贯栗碉糙绊赡肄汐风窍赂惮贬蛔恬尘顶幢绵陆混衣棕挚蹈沪初场呕沂莆盈汤割馁妊患忿倦登铁镣疲腹脂纱孝晚凿赊喇杏申坞松涉堤腾睬氢代移智袒拍娃断白掉殃荷朴

【篇5】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鼓舞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从而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科学规划了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这张蓝图主要是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规划的这张蓝图,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实际相结合,是在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对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最高理想的阶段性纲领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进程中,必须不断提出阶段性目标。毛泽东早在1960年就指出:“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我们的革命和打仗一样,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马上就要提出新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减少骄傲情绪,想骄傲也没有骄傲的时间”。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征程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科学展望

1956年,毛泽东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两个一百年”恰恰吻合。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的贡献,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好的预见,但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是盲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有预见,使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新征程蓝图的规划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辉煌前景的科学展望。

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中,中心任务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之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便应运而生、呼之而出了。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有各个方面具备的雄厚基础,又有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然有着无比光明灿烂的前程。也就是说,伟大征程中的“两个十五年”和“两个阶段”,就像毛泽东对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三个阶段”的科学预言一样,必将最终得以圆满实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志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6】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关于《 2019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xx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19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党的xx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党的xx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x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x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xx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xx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xx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推翻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到20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xx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一番,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3.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xx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xx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xx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4.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策略,也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xx指出,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战略基石。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二是主要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危机感上升,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同我国发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xx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比如,如何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问题,等等。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困难不容低估,风险要高度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要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只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顺利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推荐访问:第二个 心得体会 奋斗目标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本文标题:2022年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xindetihui/44633.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2年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完整版】》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