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8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5-20 19:12:03 | 浏览次数:

篇一: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发言材料四篇

  1、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社区居民:

  当前,社会治理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必须用党的精神代表全社会,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推动我社区的社会治理。

  首先,我们要改变思想观念,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中去。我们要营造“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谋发展”的氛围,思想上有正确的导向,做到以党的工作来改变思想,以党的服务来提高群众满意度。

  其次,我们要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做好社会治理基础工作,强化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组织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人人平等、团结相处、和谐共建的社区环境。

  最后,我们要加强沟通交流,增强协同合力。只有秉持开放、民主、公正、透明的原则,树立共治理念,加强与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把社会治理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2、倡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讨

  各位市民:

  在推动全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和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治理创新措施,其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理念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经验。

  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化政治意识,推进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坚强力量,认真监督和指导社区治理工作,加强社区监管工作,推动社会治理与为民服务事业深入开展。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制定和执行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标准,促进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鼓励民间发展,形成合力。

  最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交流,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有需要积极到相关机构进行学习交流,掌握先进治理理念和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共治。

  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和谐社会

  各位市民: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市民自治的重要保障,树立和谐社区的好的示范之一。我们必须强化社会治理理念,发挥党组

  织的领导作用,积极推进“三合一”机制和“五大工程”,确保打造和谐社区。

  首先,要认识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树立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群众利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各种政策措施,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要强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在设立社区居委会的基础上,增设社区专职工作者,加大社区治理工作力度,完善社区居委会的功能结构,使其逐渐转型为自治组织。

  最后,要积极推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我们需要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坚持反腐倡廉,加强监察机制,维护公正和公平的社会秩序。

  希望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以和谐的态度和建设性的行动,共同打造和谐社区!

  4、建设和谐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各位市民:

  在推动全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重要探索之一。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推动社区治理的逐步深入。

  首先,我们要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智力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区治理向更高层次发展。要健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落实各项社区志愿者服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培养社区文化等。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倡导“自治、法治、享有一起”理念。将居民委员会、老年大学、青年组织等机构向三方面延伸,促进多元化治理,依托居委会实现全面治理。

  最后,我们要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和方法。推动“三合一”机制,即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共同治理,加强信息共享,强化沟通交流,积极开展社区治理专项行动,推动社区治理不断深化改革。

  希望市民们不断发挥积极向上和爱心奉献的精神,携手共建和谐社区的美好家园。

篇二: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基层社会治理汇报材料3篇

  整理下来,思路已近清晰,所学无非是自学、与事学或与人学,我从一个不开窍的学生,慢慢的主动张口,保洁阿姨、教官、后勤胖大姐、虎哥、送饭司机、物业白领、主管、客户、领班、经理、区域经理、众多同事。无关职称学历,我们同世为人,有过交流亦是缘分;所经之事良多,苦闷过、烦怨过、委屈过、懈怠过、不满过、退缩过、迷惘过、无语过、执着过、苦痛过、快乐过、努力过、尝试过、感动过。一切皆来源于经历,我也渐渐懂得经历的另一面,以及其重要性,文章采用日记这种文体,自然少不了叙事,一件小事就包含了太多说不出的感受,这也是我愿意费时费力描述所经之事的目的。

  生命的意义不是赋予了才有,而是让我们在挖掘中创造;成功的魅力更不是伸手可得,而是让我们在追求中细细体验。

  #__

  短时间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实习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这些知识和道理,将会伴随我走过以后的路。让我在应对困难的时候不再畏惧,勇于克服。

  实习期间,我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与学习计划,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

  我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

  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

  生活上待人诚恳,作风朴实。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实习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是应对以后的工作,我将会更加努力拼搏,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出一片精彩!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洪流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

  #__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这个时代是我们的时代,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虽然是小组长,但是在组中我积极的听取了学长学姐的意见,并学习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对

  我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一些问题的讨论上,我小组的思想碰撞出了火花。这是在课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未来掌控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

篇三: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社会治理研讨发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范文推荐)

  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工作难题,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将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必经之路。用法治化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国家治理基石,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各层级党政机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强调社会治理规范化、精细化的当下,尤其需要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由于管理事项不断向基层下沉,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面对的任务日益繁重复杂,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结果和完成期限,做出一些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基层政府会对社会组织实行过多限制,导致社会组织束手束脚,无法有效发挥作为社会治理中间力量的应有作用。审视基层社会治理,要突出依法治理这个根本。要坚持以__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

  合,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和谐稳定。要建立规范有序、权责明晰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完善清单式责任分解、常态化责任落实、全过程责任考评机制,依法推动职能部门简政放权,选准事项让权力“放得下”、上下联动让职能“接得住”、强化监督让事项“管得好”。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工作难题,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

  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具有全面性,需要将法治思维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首先,有法可依是法治思维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需要全面梳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的立法,发现重要事项尚未立法的,尽快启动立法程序,避免在实践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其次,执法必严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遵循法治思维为执法的性质所决定。执法人员一方面必须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必须在法治思维引导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执法尺度,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和水平。再次,司法公正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本保障。通过司法程序,基层的各种纠纷可以得到公正而彻底地解决。在倡导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尤其是重视各种类型调解的当下,需要特别重视司法裁判在民众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调解本应以非诉讼的方式达到经由诉讼程序的结果,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调解有时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司法裁判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但它所形成的文书却对纠纷的解决作出了规范化表述,形成了裁判规范,并在实践中成为指引性的行为规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由裁判规范转化而来的行为规范能够呈现出法律的明确含

  义,避免因法无定论而引发纠纷,从源头上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支撑。

  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职权行使、社会组织功能发挥和民众守法观念形成三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政府职权行使中,权力和事务不匹配、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力和资源不对称是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的难题。要在法律上适当调整基层政府的权力范围,使之与所管辖的事务相匹配,避免出现所行使权力无法覆盖所承担事务的困境;坚持权责相一致原理,根据基层政府实际行使的权力对其进行追责,避免出现基层政府因无权力处理某个事项而被追究责任的现象;合理分配资源,使基层政府可因权力行使的需要,掌握应有的资源,避免赋能不足。在社会组织功能发挥方面,鼓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法律限度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要在尊重自治的基础上,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规律,依法规范具体行为,确保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介于基层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民众具有良好的守法观念是基层社会取得长效治理的必要条件。唯有民众从内心接受法律规则,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才能真正实现。要借助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典型案例,详细解析其中的是非曲直和法律后果,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篇四: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发言材料

  近期,我有幸参加第一期x干部专项培训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从x月x日开始,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x个月的学习,x月底又赴x大学x校区参加集中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现场学习观摩,对抓好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路。x月x日开始,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堵点、痛点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在组织、理念、体系、服务四大要素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收获汇报如下。

  一、从“四大困境”破题,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短板

  (一)组织困境

  调研中,我发现基层组织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基层组织架构还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2020年7月,x化纤将员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限移交到社区,但是失去了原“国企包办”模式的硬性约束后,许多党员和居民开始与基层党组织、社区“脱钩”,社会治理对象由高组织化转向低组织化,导致组织无序。同时,在农村许多党支部呈现老年化和空心化,以x镇蔡湖村党支部为例,50岁以上党员超过一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三成,仅有的一些年轻党员更是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此外,社会治理牵涉部门众多,由于缺乏组织的有效统领,各部门各自忙于条线任务,未能高效整合各条线力量,造成了执行和运作过程的碎片化。

  (二)理念困境

  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治理的内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虚化。思维“人治化”。一方面,不少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去年山西洪洞县一村民家土灶被村委会用水泥封平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村委会的乱作为,折射出社会治理中的“人治”惯性。另一方面,群众法治观念落后,部分群众习惯于“托人情”“找关系”,x镇信访科在接访过程中,也存在少数群众来访前习惯于先买一包“办事专用烟”,而非寻求法律帮助的情况,更有极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反映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自治“空壳化”。当前不少群众自治组织徒有虚名,这种现象在城镇老旧小区较为突出,如x某小区居

  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民构成复杂,缺乏公共意识,对自治组织漠不关心,难以实施自主治理。除此之外,不少基层单位“越俎代庖”,过多地插手自治组织事务,大部分镇(街道)对下属的村(社区)有严苛的考核管理,忽略了自治组织的自主权。

  (三)体系困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权力边界模糊。推进社会治理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必然要求,其有效实施又依赖于公共权力的扩大,二者间天然存在矛盾。x镇就有群众要求公开本组村民的特殊人群信息,当事人则认为此事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提供,由此引发矛盾。二是参与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提倡政府积极作为,很多人却将此理解为“大包大揽”,比如当前一些乡镇敬老院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大多由政府开办,收费价格未能市场化,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够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影响了治理效能。三是科技支撑无序。当前各地社会治理网格平台app参差不齐,比如临近扬州的x市部分区用的平台不同,扬州市虽然统一运用省级平台,但是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并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服务困境

  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重点以网格化为主要支撑,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然而基层事务繁多,工作人手不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上的问题。网格设置较粗放。按照省政法委规定,城市社区网格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超过2000人的农村网格不在少数。巡办分离不到位。目前,x市网格员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网格与村干部工作时间互相挤兑,更导致网格员同时负责事件的巡查发现和最终办结,促使村干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服务效能跟不上。由于网格员时间、精力有限,致使服务打了折扣,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及重点群体的诉求,x市六合区曾有一独居老人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这就是网格走访不到位、不常态所导致的。

  二、从“四大要素”着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组织现代化为根本保证,优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

  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1.筑强组织“引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落实基层党组织直接责任,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一是强骨干,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下派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治理培训,合理设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最低年限,逐步提升相关待遇,营造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守阵地,全覆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三是当表率,以党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党员带动群众,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打破条线“壁垒”。今年,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条线“壁垒”问题的一剂良方,应当深度推动各单位思想上融合、行政上整合、工作上磨合。一是整合治理力量。在改革中,原社会治理条线的综治、信访等部门被统一整合到社会治理局,但是市直属的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旧独立在外。因此,应加强属地管理,赋予镇(街道)对驻镇直属单位一定考核权限,并从上级层面加大部门之间联动,确保工作有力有效。二是整合网格力量。以x镇为例,原本城管、综治、安监、派出所等条线都设立了网格,应将其深度整合为依托村(社区)划分的综合网格,同步整合网格员队伍,统筹负责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三是整合执法力量。在机构改革中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承接了部分上级下放的执法权力,也承担了不少执法压力,可以在便于基层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下放权力,提升执法实效。

  (二)以理念现代化为实践路径,推动德法并重、三治融合

  1.强化自治基础。一方面,激发主体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点,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实惠,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

  2.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

  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大讲堂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村民法治意识,改善乡村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3.强化德治引领。以x镇为例,积极弘扬正能量,利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引领文明新风尚。挖掘德治文化,充分挖掘家风等优秀德文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以体系现代化为活力源泉,促进主体多元、协同共治

  1.政府权责明界化。以维护民生权益为底线,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治理工作中公私领域的界限,合理缩小政府权力范围,防止政府越界。同时,为政府越界行为的矫正提供法律依据,明确相关补偿措施和标准。此外,应当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创建一个沟通渠道和缓冲地带,引入更多治理主体,担负起政府权力退让后空缺的部分公共职能。

  2.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域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指得是政府要在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应当积极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政府向其购买社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妇女儿童活动、老年人供养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信息公开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3.智能技术高效化。在确保平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尽量统一管理规范,简化操作手续,优化服务功能,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

  并将平台推广到群众中,让平台成为群众反馈诉求、监督治理成效、畅通干群联系的桥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平台数据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社会热点,构建数据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以服务现代化为价值基石,落实民生为本、服务为先

  1.精细管理增效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部署,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要求,精心划分网格。如目前x镇按照要求,将网格重新划分为x个,同步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全科社工等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同时,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精细开展工作,学习市“社区特色品牌服务”工程,推广网格“微治理”,精确记录居民信息,梳理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先进网格。

  2.巡办分离显作为。为确保巡查工作的专业度,可将网格员由县区统一招聘并分配,由镇级层面进行属地管理和考核,专职负责网格内事件办结以外的工作。在基层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网格员兼职与社会治理条线无关的基层工作,但仍需以网格巡查工作为主,以保障问题前端发现能力。属地社会治理部门负责统一收集居民非警务类诉求,并分配到职能部门,督查问题办结情况。此外,探索将问题上报功能下放到居民手中,由网格员进行初审后交职能部门办结,进一步强化信息采集能力。

  3.规范服务提水平。推动精细化网格治理、落实巡办分离模式,其目的归根结底是提升服务水平。当前网格服务除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外,包括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网格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诸多方面,更应强化思想教育和推进服务规范化两手抓,提高网格工作质量。可参照x市江北新区做法,由镇(街道)一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规定每日网格服务提供数量,同时制定不同服务类型的每月最低服务次数。以x镇为例,可规定每名专职网格员每日需录入至少x条服务记录,每月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等记录不少于x条,矛盾纠纷调处记录不少于x条等。此外,由镇(街道)一级进行服务质量审核,由县区一级进行复核,从而确保网格工作质量,真正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三、从“四大建设”发力,提升x社会治理效能

  对于乡镇来说,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迫在眉睫,也是必须之举。2021年,x镇将着眼组织、服务、法治、功能四大重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一是组织建设实效化。提早谋划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拔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并着重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培训和历练,打造一支基层社会治理“铁军”。二是服务建设效能化。以“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创建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网格中矛盾调处服务水平,同步细化网格积分奖励、巡办分离、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三是法治建设制度化。推进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业务用房规章制度,落实村每月法治培训制度,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四是功能建设实质化。深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知识影响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全面实质化运行镇综合指挥调度中心、镇为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充分衔接各职能部门,落实网上派单转办、专职坐席员等机制,系统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篇五: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交流发言材料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一、强化行政支撑。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微网格”目标考核体系,重点突出微网格效能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与年度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由社会治理串联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带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平台疑难问题处置积极履职尽责,为微网格运行提供强有力行政支撑。20XX年6月,****乡**村两村民发生矛盾,牵出10年前两家山林界限不清的宿怨。网格长请求联村乡领导协调处理,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乡林管站马上行动,在县山林纠纷调处中心支援下深入现场勘查、调阅档案资料、查明历史原由,仅用两天时间就让矛盾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二、壮大网格力量。广泛组织乡镇联村(社区)干部、村(社区)组干部、村辅警、“两代表一委员”、公益岗、志愿者、业委会、基层协会等公共服务力量、基层社会组织加入微网格,落实“四支队伍”入网格,实现行政管理力量、基层自治力量、社会调节力量有效对接、同向发力,聚合多功能、提高执行力,壮大微网格力量。20XX年11月,**镇**村一村民向微网格长反映家中精神病患者走失未归,微网格长及时向村“两委”报告,村“两委”向**镇党委、政府和**派出所上报情况后,镇党委政府向社会发布了寻人启

  事,联村干部、村组干部、志愿者等通过朋友圈发送寻人启事,**派出所安排警力支援,动用警犬进行搜寻,仅用两个小时就找回了走失村民。

  三、增强联动效力。实现“两代表一委员”、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推动从“为民做主”到“请民做主”的基层治理新转变,既协助村支“两委”参与到基层治理,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贯通,不断成为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力军、村干部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传话筒”。**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有7栋楼159户652人,面对复杂的人员结构,从中选出53名村民代表,让每个群体都有了“发言人”和话语权,遇到矛盾纠纷,不同村的村民代表协同矛盾双方“有事好商量”,在收集汇总村民的建议和困难的同时,及时与村级反映,做到事事有回应,使安置户住得安、办事顺,归属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四、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微网格长、微网格员权责清单,制定微网格员管理办法,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从全县6463名微网格员队伍中选拔2580人作为各村(社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激发微网格员爱岗敬业、主动作为,线上积极互动、线下深入群众,不断提高工作平台影响力。**镇***村为促进微网格工作,除了给微网格长发放聘书,还实行季度积分管理,每季度可用积分进行物品兑换,截止目前,兑换了奖品50余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微网格长的工

  作积极性。第三微网格长***就是其中的一员,自该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他主动拆除了马路边饲养家禽的木棚,还积极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微网格内群众纷纷支持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他所在的坝上组成为了***村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既保留行政层级管理,又实现服务功能扁平化延伸,既有处置速度,又有行政力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高效运行。

篇六: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是通过激励、引导和协调社会部门的力量,减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和安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规范行政办事活动,促进社会系统的正确运作的活动。

  首先,要深入开展诊断性社会治理,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从根本上查清其成因和滋生机制,进而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局部的、简单的方式。其次,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治理机制,深刻改革社会治理体制、结构和机制。应将行政式的垂直管理体制和社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增强政府、行业协会、基金会、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主体的参与,更好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基层社会治理还应注重继承创新,构建社会办事文化,以社会共同体为本,进行以利益共生、合作共赢为理念的公共资源协同分配,拓展决策影响范围,将资源、权力和责任分类共享。通过公众参与、行政服务评价、数据采集分析、网络发展等手段和方法,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改变以往高强度官僚管理为主体的运作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营造社会安全及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

  总之,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助于推进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方法,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社会。新时代要求领导干部在把握大局、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社会发展中多抓基层社会治理,多聚精力,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使之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篇七: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xx区在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主席、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这次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上代表xx区发言。作为全市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有信心和责任为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作出贡献,提出一些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

  今年,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作为经济、文化人口密集区的xx区,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xx区积极响应国家与市委、区政府的号召,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齐心协力,筑起抗击疫情的防线,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在这次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上,我们想分享一些我们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共享,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其次,要将网格化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形成完整的信息流、物质流、人员流的三流合一社会治理网络,把社区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最后,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发扬众志成城、科学防控的抗疫精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二、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基层社会治理是增强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各种主体和谐协作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加强社区治理的能力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共建、共管、共享”社区治理模式。

  二是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符合本地实际、贴近民生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吸纳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政府、市民、企业“三位一体”的培育、推动和支撑关系。

  三是要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技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智慧教育,培育新型社会治理人才,加强对居民自治、法治观念、素质公民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为了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我们建议:一是要完善社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政策、法律、法规的科学引导,提高社区“一站式”服务水平,打造“示范社区”。

  二是要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网上交流沟通,推进群众身份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工作难度。

  三是要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协同配合、信息共

  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高权力制约和社会参与、监督机制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上,我们分享了我们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建议。我们坚信,在全市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打造和谐、稳定、有序、安全的社会环境。谢谢!本文将以六方面主题为例,分析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所呈现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一、疫情防控

  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在疫情防控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例如,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社会治理网络,积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等。这些措施使得全市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各单位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目的,建立起更加高效的防疫体系。

  二、社区治理

  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主要围绕优化基层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其中,社区治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与诸多大型项目不同,需要的是以最小的管理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管理效能。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强社

  区治理的能力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吸纳社区组织、社会力量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进一步丰富社区治理的内容与手段。

  三、社会组织参与

  在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提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做好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协同与合作,增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政府可以开展系列的行政与非行政合作项目,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带动社会组织的参与,提高其治理能力与实效。

  四、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设立群众代表机构、扶持公益组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手段,鼓励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提高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民主化属性。

  五、民主参与和公众信息公开

  民主参与和公众信息公开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提出,政府应当加强与社区的信息共享,透明化决策,落实居民的知情权,同时加大对居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因素。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呼吁政府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从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入手,集纳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技能,提高社区治理的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政府还应利用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人才招募和管理,增强社区治理队伍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措施,紧紧围绕着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突出了服务民生、强化组织管理、完善法制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增强社会治理的水平,为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安全的社会环境注入了新的动力。总的来说,全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强调了优化治理模式、完善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重视民主参与、信息公开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有助于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篇八: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做实基层服务“四位一体”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典型发言材料

  XX区是XX市的主城区,“十二五”以来,经济总量翻番,城市规模和品质也有了较大提升。但随着群众工作的不断深入,来自基层的种种隐忧和危机却时时困扰和警醒着我:

  一是城市更大了,但服务群众的距离远了。现在一个城市社区平均1平方公里上万居民,社区就十几名干部,下面居民小组又大多是空的,人少事多,与群众靠不近、贴不紧,服务做不实,关系也疏远。二是人口更密集了,但引导群众的本领小了。居住小区虽然人口密集,但居民之间少了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认同感、归属感下降,有时一条网络信息可能就会一呼百应,而我们却百呼不应。大家普遍感叹,群众工作的看家本领不灵了。三是社会更多元了,但凝聚群众的能力弱了。现在阶层分化,诉求多元,各种矛盾日趋复杂,但基层的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协调各方利益矛盾时往往是孤军奋战,常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有时甚至连做好事也得不到好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党建为核、服务为本、法治为基、德治为魂,从基层基础做起,探索善治、法治、德治、自治“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创新,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做法:

  (一)做实基层服务彰显善治。

  要做实基层服务必须有扎实的基层组织基础。主要落在三个“实”字上:首先,党建引领的核心要强而实。健全社区党组织-邻里街坊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网络;配强党组织书记,组织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认领服务岗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开展“大走访”,走访入户全覆盖,服务群众解难事,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社区服务的功能要全而实。2009年以来投入10多亿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06个社区实现600㎡以上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中心按“一校两厅四室”标准,配备60余项服务功能。从前年开始,建设2000㎡左右升级版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三是邻里街坊的组织要细而实。从2012年开始,着眼做细网格、做实居民小组,按每300户左右组建了邻里828个、沿街每300米左右建立了街坊208个,并以设一个服务处、配一名专职社工、组一个理事会、建一支服务队、拨一笔经费“五个一”的要求,做实服务群众的最小单元。

  (二)做优公共服务践行法治。

  依法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重点抓好三个服务:一是全科化的便民服务。将区街两级72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下沉社区,社区设置全科服务窗口,全科社工持证上岗;全面推行党员干部群众事务代理制,让群众在最靠近的地方得到最需要的服务。二是综合化的执法服务。将城管、建设等9个部门143项执法职能和力量综合起来,沉到街道,落到社区,第一时间更有效地解决群众身边

  的烦扰事,中央编办现场会组织观摩推广。三是平台化的法治服务。社区健全“一办一委三室”法治服务平台,社区警务室达到国家一级警务室标准,为每个社区聘请一名执业律师每周到社区免费服务。首创的社会矛盾大调解形成品牌,快乐调解俱乐部、周末法庭、少年法学苑等一批社团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制服务。社区治安安全感(98%)和法治环境满意率(96%)位居全省前列,刑事案发率连续八年下降。

  (三)做强志愿服务倡导德治。

  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倡导德治的主抓手。关键靠三方面支撑:一是靠社团支撑。2010年起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兴趣爱好、参与管理三大类社区社团建设,现已有社区社团2214个,志愿服务队伍3200支,注册志愿者15.5万人;开展千家社团服务万户居民活动,开发服务项目600余个,每年服务超20万人次。二是靠典型引领。通过“一榜双评三讲”挖掘宣传身边典型,涌现出“孙爷爷谈心室”“巾帼挽霞”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三是靠激励推动。开展公益社团助力计划,每年区财政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提供2000多万元扶持;出台《志愿者星级评定及嘉许办法》,实行公职人员志愿服务计时制。

  (四)做精评议服务促进自治。

  把组织群众议服务事项、评社区干部、选身边典型作为基层自治的主要内容。具体做到三个有:一是评议有团队。每个社区都组建群众评议团,既组织群众开展议事,又代表群众评价服务。今年以来就组织评议活动600余场次,议定社区民生实事480项、推举身边好人500余人次。二是议事有规章。制订群众评议实施细则,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采取群众点单-邻里议单-干部领单-社区评单-公示晒单“五单”法,每年在社区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000多个。三是结果有运用。把群众评议结果与社区干部以及下沉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群众认可度高的17名社区书记提拔到科级领导岗位。

  2016年8月李书记来到我区社区视察指导,循循告诫我们,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落在基层、根基扎在基层。这些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不仅是李书记的殷切要求,更是实现社会良治的根本所在。

  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带来了三个可喜变化:

  一是从“对手”多到“帮手”多。

  全覆盖的邻里街坊组织增强了群众基础,上千个社区社团成为团结带领群众的纽带。近五年,我们开展群众全程参与的阳光征收,拆迁房屋800多万㎡,动迁居民近2万户、非居5600余家。拆迁量成倍增加,但因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却下降35%。

  二是从“被动”多到“主动”多。

  邻里自理、街坊共治推动“要我做”逐步变成“我要做”。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区作为全市的主考点,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等测评得分不断提高,名列全省前茅,这主要源自邻里街坊、志愿社团及十万名志愿者主动参与。

  三是从“看法”多到“办法”多。

  通过群众议事把各方的意见转化成解决的方案。最近三年,实施22个老小区1200多幢楼宇综合改造,拆除违建100多万㎡,关停全部24家化工企业、47家印染企业和23家养殖场,没有引发一起群体性不稳定事件。

  发生在基层的这些变化,将激励我们继续把社会治理创新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推荐访问: 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 基层 治理 发言

本文标题: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fayangao/121565.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基层社会治理交流发言材料8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