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2024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3-27 18:40: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4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在2024年3月5日,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国全国两会隆重开幕,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和受到鼓舞。尤其是当***总*记在同日下午参与他所属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时,他的强调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根据地方特色促进新型生产力的成长。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浪潮中,我们必须积极抓住机遇,加强创新努力,孕育和扩大新兴产业,为未来产业的建设做好超前规划,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型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略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避免盲目跟风和泡沫化现象,也不能简单套用单一模式。地方各级应该立足实际,采取先行后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策略,依据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科研环境,有选择性地推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力的发展,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深入学习***总*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发言和*强*理的《*府工作报告》后,我更加坚定了前进的信心,激发了工作的热情。在工作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见解。***总*记始终关注xx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作为xx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铭记他的嘱托,怀着感恩的心奋勇前进。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推动党*央的决策和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一,以D建为引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以此提高基层党*织的职能执行力。严格执行基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等核心制度,持续加深以“学习思想、增强党性、注重实践、创造新业绩”为核心的总体要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贯彻x***新思想主题教育的成效。通过认真的*织学习x***新思想,不断提高基层党*织的职能履行能力,增强系统化的工作思维能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织的整体战斗力。

  第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定不移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治责任,依照市W提出的“七个强市”奋斗目标,认真执行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我们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集中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农业,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培养专业化的农机合作社。通过推广优良种植方法,改进耕作技术,加强农民的田间管理培训,提升管理效率,有序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如灌溉水网、交通路网等,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市场导向型农业及现代科技农业。

  第三,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是:涵盖庞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全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需要把产业振兴作为关键点,加强调研,精心规划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质量的提升和升级,帮助群众稳定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全力推进国储林项目的建设,深化“国储林+”的模式,提升林业产业的附加值。

  第四,增进民生福祉,坚定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深刻认识到,人民的心是最大的*治,江山即是人民,人民即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和守护这个国家,是为了守护人民的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到,追求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也是x***新思想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我们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视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学习和贯彻***总*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造福视为最重要的政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立足于岗位实际,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推荐访问: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两会 研讨 发言

本文标题:2024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fayangao/160429.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24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