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完整)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5-05 15:30:08 | 浏览次数:

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发展,发挥我市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优势和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养殖基础,把畜牧业建成少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完整),供大家参考。

【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完整)



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发展,发挥我市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优势和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养殖基础,把畜牧业建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推进少数民族乡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结合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的必要性:

1.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是促进我市少数民族共同繁荣的现实需要。黑河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市,有7个少数民族乡,47个民族村,居住着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俄罗斯等38个少数民族,人口7万多人,主要分布于爱辉区、孙吴县和逊克县的山区半山区,北安市和嫩江县也有少量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状态,由于居住在边、远、偏地区,相对贫困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在黑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发挥少数民族乡村的独特优势,以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为引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效益,带动种养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加快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建设,对于增强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后劲,提高生产力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少数民族习惯于使用传统方式养殖畜禽,很少使用人工饲料产品,畜禽基本都是放牧养殖,属于原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原生态养殖模式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有了市场,才能看到效益。把畜牧业建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推进少数民族乡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生态畜牧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追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解决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安全转变,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追求的目标,绿色、有机畜牧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以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养殖方式与现代畜牧技术结合,发展特色生态畜牧,提供特色、生态、环保、安全的畜牧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追求。

(二)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的可行性:

1.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独特的环境资源优势,适宜发展特色生态畜牧。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林密地广的山区半山区,山地、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新鲜,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孙吴县、爱辉区、逊克县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拥有草原面积200余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的先决条件;水资源丰富,仅爱辉区内就有大小河流60余条;民族乡村主要集中的爱辉区、孙吴县和逊克县三个边境口岸县(区),便捷的交通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是发展特色生态畜牧的最理想区域,最能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优势。鄂伦春族具有饲养鄂伦春马、猎犬、猎马的悠久传统,居住相对分散,具有发展林下散养鹿、散养森林鸡,饲养耐粗饲型的狍子、野猪、罕和草食牲畜的优势,是黑河市发展特色生态畜牧的最佳区域。

2.黑河市优良的地方畜牧品种资源,为发展特色生态畜牧提供品种支撑。黑河市具有鄂伦春马、野猪、鹿、獭兔、蜂、皮毛动物狐、貉、貂等优良地方品种。黑河市的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品质优的特点,适宜在少数民族地区养殖,是发展特色生态畜牧的优良品种。几年来,我市民族乡村发展鄂伦春马种群保护、养鹿专业村、野猪繁育基地、狐貉养殖基地、獭兔养殖基地等,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鄂伦春马种群保护合作社,建设有占地10公顷的鄂伦春马繁育饲养场,鄂伦春马品种保护与开发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较好。优良的地方畜牧品种资源促使养殖业逐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符合国家实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政方针,有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有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的《黑河市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黑市政办字〔200659)、《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中省市直单位对口支援少数民族乡村实施意见》(黑市政字〔200731号)等的政策文件,有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等国家和地方项目支撑,为发展特色生态畜牧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生态养殖的基本思路、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项目

(一)基本思路: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业要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优势,以畜牧龙头企业带动,以规划项目为支撑,利用现代养殖技术,面向市场,开发具有潜力、竞争力的特色畜牧品种,形成拉动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引擎。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注重生态。特色生态畜牧养殖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畜牧技术部门要在全面摸清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特色生态畜牧种苗繁殖场、养殖小区设置、农户圈舍建设、林下散养场地的选择、疫病防控以及发展规模和配套品种作出科学规划,既要突出少数民族特色,又要注意生态和环保,既要使少数民族易于接受,又要符合现代畜牧产业的要求。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实施。

2.面向市场,完善体系,保障安全。要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在立足于本地市场的前提下,大力开拓外部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疫病防治、质量监测、社会化服务等体系,规避市场和疫病风险,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2015年实现奶牛存栏5千头,年均递增10%;肉牛存栏2.6万头,年均递增20%;野猪存栏5000头;马存栏1千匹;羊存栏10万只,年均递增27%;大鹅饲养量18万只,年均递增20%;鹿存栏1000头,年均递增15%;兔存栏1万只,年均递增18%,狐存栏2000只,年均递增10%,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产值实现5亿元,少数民族乡村人均牧业纯收入到达1500元以上。

(四)发展项目

奶牛:通过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黄旗营子村、兰旗村、坤河村等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为支撑,带动民族乡村奶牛养殖,为奶牛合作社成员新增标准化牛舍,购买饲料加工设备和奶牛集中榨乳设备等,改善饲养环境,规范饲养标准。提高饲养质量,解放部分劳动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肉牛:通过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肉牛养殖、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村建肉牛养殖基地、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树林子俄罗斯族村天成牧业等生产专业合作社养殖项目,以肉牛产业带动当地乡村畜牧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根据当地畜牧业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动员各养殖户建立肉牛合作社,努力构建肉牛产业发展新优势。

野猪:通过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野猪养殖和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村等野猪养殖项目,争取投资200万元。通过理顺特种野猪养殖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和指导,增加投入,在统一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扩大繁育能力,带动民族乡村野猪、家猪养殖的发展。实现年出栏野猪2千头以上。

鄂伦春马:通过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鄂伦春马种群繁育保护项目,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通过建立育种核心群,引进种公马、改扩建保种马舍、建立自然放牧场、改扩饲料库等一系列措施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应用先进科技,提高繁育性能及品质,加强优良品种鄂伦春马品种的保护。带动鄂伦春马养殖基地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和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村建设

羊:通过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村、车陆俄罗斯族村羊养殖项目,拟建设规模8000只的羊养殖基地,带动村乃至乡羊养殖的发展。

马鹿:通过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村马鹿养殖项目,拟建设规模千只的马鹿养殖基地,带动逊克县新鄂马鹿养殖。

獭兔:通过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村獭兔养殖项目,拟建设规模4000只的獭兔养殖基地,带动逊克县新鄂獭兔养殖。

其它:毛皮动物狐、貉、貂在少数民族乡村具有优良的地方品种优势,少数民族乡村养殖户饲养的毛皮动物品质优、所产皮毛质量比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拟发展至万只以上;推广逊克县林下森林鸡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依托少数民族乡村地区资源优势,探索和开发少数民族乡村生态特色养殖的新路。

三、发展重点

(一)良种工程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繁育改良体系,加强县市区与少数民族乡镇繁育站点的建设步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基层繁改站点的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加对繁改工作的投入,建成一批起点较高、服务手段较为完备的标准化人工冻配点。通过创新机制,畜牧事业服务机构或养殖协会的运作,积极培养和发展牲畜品种改良专业户,实行挂牌经营,有偿服务;公开标准,有序竞争;合同承诺,服务到户。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应用先进科技,提高繁育性能及品质,加强优良品种鄂伦春马等品种的保护。通过鄂伦春马保护项目的实施不但会对鄂伦春马和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实行有效的保护,还会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种群数量和自然种群结构将得到改观,这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明显作用。

(二)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根据市场发育、龙头企业建设、农户养殖能力和各县(市)区少数民族乡村的资源状况,加快畜牧业升级工程建设,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品种的发展。以养殖小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户为载体,提高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水平。以少数民族乡村饲养量占全市比重较大的生猪、大鹅为根基。围绕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需求,稳定和扩大生猪生产。围绕茂田牧业,加快以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北三县为重点带动全市少数民族乡村的大鹅产业带建设。

(三)畜产品市场开发工程

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形成贯通城乡、覆盖全市、联结全省、全国的少数民族乡村畜产品市场网络。围绕旅游经济发展,联手开发少数民族乡村民族特色养殖。培育鄂伦春马、野猪、鹿、狐、獭兔、蜂等优良地方品种。发挥爱辉区鄂伦春马、野猪、鹿等独特旅游商品优势,依托爱辉区鄂伦春马种群繁育保护项目、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村马鹿养殖项目、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树林子俄罗斯族村天成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项目等大项目的支撑,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保证少数民族乡村独特品质需求,延长企业深加工链条,提升营销手段,增加特色旅游商品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要树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四)饲草饲料及生态保护工程

坚持草原改良、人工种草、专用饲料开发、秸秆利用四轮驱动,加快饲草饲料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通过退耕还草工程和草场改良工程,对现有草原实行草场轮牧禁牧,加强草原管理,以恢复天然草地功能,提高草地生产力、草场质量。对不适宜耕作的区域,进行退耕还草。对天然草场进行人工改良,增加草地生产力和提高草场质量,恢复草地功能。退耕还草地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种植优质、高产草地,扩大草地面积。重点保护孙吴县、爱辉区、逊克县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草原生态,注重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市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以及全市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较强大的资源保障。

四、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生态畜牧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专题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所在地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少数民族乡村畜牧经济作为全市农村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摆上位置,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县(市)区在对口支援少数民族乡村建设中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提出突出发展畜牧业的具体建设任务,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政府、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和相关部门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从本部门的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主动衔接,加强协作,把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二)整合项目,捆绑打造。各县(市)区政府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生态畜牧养殖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内容,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项目、畜牧业发展项目等,集中各种项目资金,扶持特色生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养殖小区为重点,集中进行捆绑式打造,确保扶持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带动散养户一大片,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三)政策激励,集中扶持。根据我市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相关规定,对少数民族乡村给予政策倾斜。各县(市)区政府要对适合本地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狐、貉、鹿、野猪等特色养殖户提供一定数量圈舍建设资金或物资予以支持。县政府应当进一步修改完善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生态养殖大户的扶持奖励力度;制定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实行信贷贴息补助,减免税费,提供用地优惠和技术服务优先,吸引更多的外地资本和本地的民间资本用于发展黑河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生态畜牧产业,激发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特色生态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科技先行,重点起步。为保证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发展计划的运作质量,各相关部门应优先考虑一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民族乡村推广,在少数民族乡村推广奶牛性控冻精试点,大力推广“弗莱维赫”乳肉兼用冻精的使用及山绵羊“高频高繁”技术和腹腔内人工授精技术;积极与有关大专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促其民族乡村建立合作关系,在民族乡村建设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项目,实现民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五)创建品牌,广泛宣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和指导畜牧龙头企业加大特色生态畜牧的品牌打造,尽快搞好商标注册,研发特色畜牧产品,创建绿色、有机畜牧食品基地;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各种媒体和各种商品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特色生态畜牧产品的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的占有率,确保特色生态畜牧产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

(六)强化服务,紧密配合。各级畜牧部门要切实强化各方面服务职能,提供必要的繁育技术支持及指导,强化疫病监督,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制。协调财政、税收、发改委、农业开发办等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共同推进少数民族乡村畜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推荐访问:黑河市 畜牧业 发展规划 【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

本文标题:【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完整)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15607.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畜牧规划】黑河市少数民族乡村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完整)》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