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5-06 10:54:03 |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湟源,取得了经济平稳运行、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成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1亿元,增长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87万元,下降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4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增长15.11%;农民人均纯收入6543.87元,增长15.48%

一年来,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把惠民生作为根本目的,重点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项目支撑,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项目和投资为支撑,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6.61亿元。实施全社会建设项目130项,完成投资29.74亿元。确定大华水库、天然气利用工程等27项县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为100%。“青洽会”、“城投会”期间签订香江花园住宅小区、高原特色肉食品深加工等各类投资项目15项,签约资金26.2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项,到位资金13.36亿元。出台了《湟源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及表彰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盘活明清老街商铺等存量国有资产,政府性融资平台进一步做强,达成融资协议1.5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

(二)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始终把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狠抓工业经济的协调服务,完成海汇年产3000吨酸法明胶、益康沙棘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实现工业投资6.6亿元,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0户,新培育中小企业60户,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搭建中小微企业“助保贷”融资平台,协调15户中小微企业与金融部门达成信贷协议1.07亿元,政府担保平台为58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9180万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3亿元。

(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收入明显提高。加快培育消费市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编制完成丹噶尔影视外景拍摄基地、丹噶尔古城二期开发项目规划。以景区创A为抓手,赞普林卡及日月山二期开发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青海丹噶尔国家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湟源驿站自驾车营地等项目顺利实施。精心策划举办了第五届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西王母祭拜大典等4项高规格、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创意活动。城隍庙、和平乡小高陵梯田分别被国务院、省政府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方位开展宣传营销,与省内外156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年内共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达1.4亿元,同比增长27.3%

(四)调整农业结构,特色产业效益凸显。按照“建成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草业订单10万亩,机械化作业10万亩,生产鲜草87.6万吨。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流转土地14万亩,形成特色产业村20个,特色作物种植比例达86%,“菜篮子”保供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外引内联、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有规模、实力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新建、扩建各类养殖基地58个,初步形成农牧企业集群,成为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强大引擎。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树莓种植休闲农业观光园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殊荣。积极推广PS保鲜营养面包草、全自动现代化蛋鸡养殖等技术,形成了县、乡、村和重点龙头企业四级科技支撑服务网络。与金融部门协调信贷资金1亿元,扶持贩运育肥户4000余户,草畜转化60万个羊单位。投资1.42亿元,实施湟水河河道治理、南山灌渠改造等水利水保项目20项,完成纳巴公路、农村道路硬化等交通项目6项。建成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丹噶尔绣娘”、“湟源砌石匠”等劳务品牌,年内转移输出劳动力5.6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牢固树立“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并重的发展理念,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6.98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累计完成52个行政村的村庄绿化工作,建成各类园林绿地120万平方米,城镇公共绿地建设达28.9万平方米,建成区公共绿地达53.4万平方米,109国道沿线苗木产业带2020亩,“四边”绿化面积5500亩。投资2818万元,实施28个村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2.79万人受益。深入推进创建省级生态试点县及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活动,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9个,绿色社区2个,绿色学校2个。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累计投入1300万元,重点对华晟、华铁等工业企业厂区环境、治污设施进行整治,取缔堆煤场所11家,完成58.3蒸吨锅炉“煤改气”改造,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总量指标以内。湟水河、药水河地表水水质稳定达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按照“东调、南进、西拓、北控、中优”的县城发展定位,以县城为中心,以加大新区建设为切入点,高质量完成池汉片区、磨林旅游综合经济区、城台片区、北大街以西片区的详细规划。突出“山城、古城”建设主题和“两河四岸”总体开发思路,315线县城段景观改造、东风路片区集中供热等项目顺利推进,丹城华府、丽都新苑、香江花园、银河湾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加紧建设。投资1999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LED节能路灯改造。组建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管护机制改革。研究制定了《湟源县房地产开发项目提前介入工作机制》、《湟源县城镇建设房屋征收与补偿规定(试行)》及《湟源县苗木征收补偿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房屋征收、土地征用工作,完成房屋征收6.73万平方米。加大违法建筑的查处和制止力度,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980平方米,有效推进了城市建设的依法管理。整合资金2.78亿元,在11个村深入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打造了大华、下脖项2个“河湟民俗文化村”,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投资3941万元,以产业带动、村企共建等形式在2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麻尼台等5个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44771.75万人受益。投资1300万元,日月乡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资4.45亿元,全面兑现了县委、县政府年初承诺的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关心的教育、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投资860万元全力实施“助学、净化、救助、蛋奶”四大工程,3557名在校留守儿童全部享受了优惠政策。启动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改革,选送52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前往湖北随州异地求学。落实学前一年教育、职业教育全免费等教育惠民政策,投资8000万元的湟源县高级中学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开园运行。完成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及1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厕工作,教育教学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均实现了“先住院、后结算”、“即时结报”和“一站式”服务,实行药品“零加成”,城乡群众惠利1549万元。投资1201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和6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报销医疗费用7487万元,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6%以上。强化城乡统筹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4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99.8%96%,发放各类养老金7060万元,城乡低保金3863万元。兑现城乡计生家庭各类奖励扶助资金220万元。投资340万元,置换安装“户户通”设备6800户,清理非法卫星地面设施12355套,完成17个国标地面站建设,地方节目覆盖率达到90%。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600户,建设廉租房216套、公租房288套、农村奖励性住房2429户和棚户区改造1422户。全面加强鼠疫防控、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六五”普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社会管理创新、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县创建工作。统计、审计、监察、拥军优属、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53件,办结率均为100%。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开展“请群众评议”专项活动,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务实苦干的结果,凝聚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驻军警各部队、省驻县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湟源发展的各族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和矛盾: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税源培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力总量小,财政主要保障基本支出和重点民生项目,通过近年来举债融资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政府负债包袱沉重,债务率已处于橙色风险区,无法对全县建设性项目提供财力保障;支持全县投资增长的大项目少,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乏力,房屋征收、土地征用工作滞后,成为影响项目开复工的瓶颈;高耗能行业占据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较大,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受价格低位徘徊等因素影响,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旅游各要素之间联动性不强、产业链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档次低、效益不高,旅游配套产业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不回避、不畏难,以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4年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委全体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旗不摇、路不改、劲不松;保稳定、保发展、保民生;求特色、求突破、求成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既定的发展定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上项目增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持续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旅游总收入增长20%;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确保在85%以上;节能减排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内。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大资金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保持投资稳步增长。

超前谋划储备项目。重点围绕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政策措施,抓住市委、市政府扶持湟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加强与省、市的沟通与衔接,重点申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领域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盘子,储备项目总投资规模达72亿元以上。

凝心聚力抓好项目。严格实行重点项目督查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四重”工作周报制和工期倒排机制,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全社会项目123项,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以上。其中,农林牧水38项,完成投资5.8亿元;交通7项,完成投资1.1亿元;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开发30项,完成投资13.9亿元;社会事业24项,完成投资2.4亿元;工业流通22项,完成投资6.5亿元;其他2项,完成投资6.3亿元。加快大华水库、大华水厂二期扩建及法院、人武部业务用房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多措融资强化保障。盘活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加大对丹城旅游公司优良资产利用和资本金注入,充分发挥县城投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巩固扩大与省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大幅提升融资能力。继续抓好建设项目的包装融资工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融资领域,探索建立企业融资奖励办法,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土地储备及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出让力度,盘活土地、房产等国有资产存量,充分挖掘潜在价值,实现保值增值。通过多领域、多渠道的融资,弥补建设项目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和解决调度困难的问题,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主攻方向,构建具有湟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现代农牧业。坚持“草畜联动、循环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路,引进和繁育优良牧草品种,不断加大科技支撑和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应。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年产鲜草60万吨以上,逐步把湟源建设成为全省草业发展和草种繁育的示范基地。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衔接,争取信贷资金1.4亿元,建成养殖基地27个、畜棚1500栋,扶持贩运育肥户5000户左右,草畜转化60万个羊单位以上。同时,立足“草业建设--绿色养殖--畜产品深加工--有机肥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大循环经济模式,积极制定农畜产品一体化建设规划,注重推进农牧产业提档升级与提质增效。大力培育农畜产品品牌,加快三江一力2万吨优质出口型牛羊肉加工生产线、青海肥通万吨生猪鲜肉分割生产线等项目实施进度,拓展延伸草畜、种养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承接全省现代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向市场推介我县优质农畜产品,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农畜产品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牧业,发挥起点农业、益康沙棘产业园等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观光休闲农业、家庭农牧场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和品牌。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争全县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建成青蒜苗、胡萝卜、马铃薯等无公害高原特色蔬菜基地4个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10.5万吨。投资6.9亿元,认真组织实施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及脱水蔬菜加工、农村安全饮水、河道治理、农田灌溉、饲草种植、规模养殖场、农村公路建设等45项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力争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加快中石化湟源中心油库、柴达木公司风力发电等续建项目实施进度,顺利推进年产2000吨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生产线、农用地膜深加工等10项新开工重点项目,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4.6%。按照“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土地经营思路,全力做好大华工业园1100亩扩园征地工作,最大程度地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入园企业备足项目用地。加大新型包装基材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波航集装袋、瑞鸿、汇丰和迅立等纸塑包装企业,实现产值8000万元。同时,把发展重点向农副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发展转型,逐步提高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落实省市县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服务,力争年内争取担保贷款1亿元、各项无偿补助资金2000万元,培育新增规上企业4户以上。

提升三产发展水平。加大丹噶尔古城二期开发,理清古城片区在旧城改造中可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将丹噶尔古城化整为零,实施核心控制、重点扶持、分散分片开发。加快日月山二期建设进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力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宗家沟、扎藏寺景区开发为带动,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湟源文化旅游资源,做好陈醋、排灯、皮绣、牛角挂件等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投资2460万元,实施年产10万件牦牛角特色系列产品、年产万吨熏醋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使湟源旅游业的发展由资源利用型向文化引导型转变。着力实施“4季(G)丹城、智慧湟源”项目,通过“优惠卡”服务等政策,强力推介“丹噶尔一日游”精品路线,提升智能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与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博途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和BT项目相结合,先期投资5亿元,加快道路、防洪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建成以磨林为中心,连接丹噶尔古城、驿站文化长廊的磨林旅游综合经济区,保持后续投资活力,促进旅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投资5亿元,加快建设福茵物流港等大型物流基地,逐步形成依托西宁辐射牧区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集散中心。重点建设丹噶尔步行街核心商贸区、南大街商贸区、老城区特色街区等主城商业区,积极引进现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建成融购物、休闲、旅游、餐饮于一体,具有完善商贸业网络和配套设施的商业中心区,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执行《湟源县房地产开发项目提前介入工作机制》、《湟源县城镇建设房屋征收与补偿规定(试行)》等机制,加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份额,鼓励各乡镇、各部门在项目和招商工作中主动出击,形成“领导带头、上下联动、人人招商”的工作格局。不断优化招商软硬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进一步做好对投资项目立项、注册、核准、土地征用、基本建设等 “一条龙”服务,重点做好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2万吨再生橡胶加工、年产20万吨优质天然矿泉水等招商项目前期协调工作,促使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在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推进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做深做细做优规划。围绕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使城市规划建设有追求、有品位、有规矩、有特色。加快湟源县2014-2030年城市供排水及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推行城市规划三维审批和城区网格化管理,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出台符合县情实际的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亿元,推进湟水河池汉桥及引道、315线县城段景观改造、城北西路延伸段、西大街延伸段、大华振源路、大华西路等续建项目实施进度,全面实施新城大道改扩建、大华集镇拓宽、南大街延伸段、和平路及湟水河桥、河湟路、建设东西路片区集中供暖等新建项目。加快涌兴、光华等片区旧城区改造步伐,实施棚户区改造941户,进一步拉开旧城区建设框架。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以县城为中心,加快环城路、南北通道为主的道路建设,形成北城文化旅游区、南城宜居区、东城休闲园林区、西城工业物流区的格局。以劳动力素质提升、信息平台、房屋建设、产业发展“四建同步”为基础,着力做好日月乡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力打造高原特色旅游风情小镇。在县城和重点旅游交通沿线集中打造8个“美丽乡村”。投资6665万元,稳步实施13个村整村推进和17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前介入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重点对纳隆口规划片区600亩用地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星级宾馆、商业街和住宅小区,提升县城品味。投资8.17亿元分期实施凯诚佳苑、紫玉金河湾、金水豪庭等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旧城棚户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快城关、大华两个重点集镇建设,通过提升集镇有效聚集各种市场要素的能力,发挥集镇功能,实现县城与集镇、集镇与乡村的互动互补。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让湟源更具亲和力,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

(四)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下大力气做好治水、治气、治山和减排的文章,努力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享受低碳绿色的生活。

深入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以建设河湟谷地生态绿色屏障为着力点,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建设等工程。投资3743万元,完成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四边”绿化1万亩。加快微城建、微绿化项目建设,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城市绿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全面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推进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进程,巩固集体林权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各项补助奖励政策,促进森林草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区域联防联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深入推进省级生态试点县和生态示范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为主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加大对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煤烟型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的整治力度,实施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监测工作。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重点,投资1994万元在17个村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同时,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着力解决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实现城市“安静、整洁、畅通、安全”的良好环境。

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扎实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在机关单位大力推行节能、节水、无纸化办公,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五)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在提升保障民生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优先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制定基础教育提质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力量,稳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定向从业人员的培训,着力把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培养本土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快高级中学和巴燕中心学校等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18所学前教育闲置校舍改造、县一中教学楼扩建、5所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及日月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防疫工作,实施中医院医技综合大楼、申中卫生院业务用房、计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资2.18亿元,全面实施民生项目28项。着力实施好“收入倍增计划”,妥善解决农村危房改造、房屋征收、土地征用、工资待遇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继续推进低保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措施,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重点做好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等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实施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服务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让更多人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精心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继续抓好创业就业工作,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各类经济实体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调落实创业贷款1000万元以上,实现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的新渠道,认真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创业水平。进一步壮大劳务经纪人协会,年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以上。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口、一站式、一平台、全受理”服务模式,建立公开、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完善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增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深入挖掘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把日月山景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的一系列举措,认真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法治湟源”、“平安湟源”建设,继续开展“六五”普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宗教场所社会管理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加强精细化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年”为契机,围绕政府执行力建设,做好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上的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和各类保障政策,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差异的体制性弊端,切实保障在城镇落户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按照中央“约法三章”精神,对人事调整和管理权限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明确,严格人事调配工作制度,从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清理规范各类临聘人员,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分配奖励机制,整合运用德才兼备的突出人才,加快乡镇与县直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纵向横向交流,全面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着力构建“大城管”体制,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执法。认真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政策,加强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眼提升精细工作水平,通过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微城建、微服务和微整治项目,在细微工作中体现精细理念,做好重要节点、关键部位上的精细化,打造精细精品,丰富美丽湟源、幸福湟源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目标,我们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办一批群众得实惠的实事,以各级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年内集中力量办好十件实事:一是投资1000万元,建设畜棚1500栋,扶持养殖户5000户左右。二是投资6925万元,实施农田灌渠维修和河道治理等工程,在2个乡5个村实施8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三是投资1000万元,实施县城“微城建”、“微绿化”工程,做好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小区庭院绿化、公共服务建设。四是投资2154万元,完成国道沿线及县城周边8个新农村绿化工作,重点建设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及17个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五是发放1000万元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城镇新增就业1200人,组织15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六是投资3150万元,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条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继续落实学前一年教育资助、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等惠民工程。七是实施“三项制度”,兑现计生奖励资金230万元、为城乡计生家庭缴纳养老保险120万元、发放各类补助47万元。投资1302万元,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八是投资2376万元,修建乡村道路37.4公里,受益群众达1.7万人。九是投资1.79亿元,开工建设政府公租房、廉租房1082套,实施17个村1955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农村奖励性住房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500户。十是为6812户城乡低保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82万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找问题、抓整改,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在服务基层中破解难题,在联系群众中密切关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务实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

发扬实干的奋斗精神,增强亲和力。重温当年小高陵人民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的实干苦干精神,坚持把“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和“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作为引领我们推动工作、推动发展的新时代精神内涵,并不断充实完善,转化为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建设美丽湟源、幸福湟源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依靠群众,与群众一起干事创业。

切实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以“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整顿工作作风,落实工作责任,加大问责力度,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紧紧围绕“建设三县”的既定目标,夯实“认真执行、才有可能”的思想基础,鼓励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谋求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着力提高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谋工作、抓落实、办实事上,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严格实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等制度,提高政府民主决策能力。加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深入推进政务、“三公”经费、政府信息的公开,促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

保持勤政廉洁,增强约束力。深化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建设,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认真执行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力度,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转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全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美丽湟源、幸福湟源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湟源县 政府工作报告 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标题: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15862.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湟源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