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8-09 17:54: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供大家参考。

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

【摘要】:情绪障碍是儿童第二大心理障碍,但很少受到关注和治疗干预。本文对一例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观察、访谈、行为记录等方法,对其焦虑行为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制定干预焦虑行为有效方法,并围绕儿童焦虑行为中不安行为和自伤行为等进行一定康复训练,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学校老师以及儿童家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情绪障碍;焦虑行为;个案研究

【正文】

一、前言

儿童心理门诊接收病例发现,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问题: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心理障碍和疾病。儿童情绪障碍,目前是第二大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期,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一组心理障碍。它发生率仅次于儿童行为障碍。有调查资料报道,学前儿童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而通常,儿童情绪障碍很少受到关注和治疗干预,在社区中被诊断抑郁青少年只有20%接受了治疗,目前许多用于成人抑郁症药物已经用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是指儿童时期以焦虑、恐惧、抑郁等为主要表现一组心理障碍,这类障碍属于内隐性问题,其发生率仅次于行为障碍。国外学者追踪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行为情绪问题能够较好地预测将来发生相似问题。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症。和成人神经症性障碍临床表现不全相同,及时诊治,多数预后良好。如不及时矫治,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甚至迁延到成年。对儿童青少年个性形成及智力发育会造成很不利影响。

焦虑是较为常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之一,它涉及诸多轻重程度不同却可相互转化负性情绪,如不安、紧张、害怕、恐惧等。由于儿童焦虑情绪较高隐蔽性和内隐特质,易被忽视,导致过去人们对儿童焦虑问题及其预防研

究相对较少。近些年来儿童情绪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焦虑问题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儿童心理卫生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文,男,2004年出生,现读于常德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三年级。2012年韦氏智力测评为85分,轻度智力障碍,父亲早逝,母亲在其幼年改嫁,幼年在爷爷、奶奶照顾下成长,2008年被寄养于姑父家。

(二)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访谈法以及ABC行为观察记录法对个案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根据个案基本情况,提出有针对性教育干预和预防措施来对儿童焦虑行为进行干预。

三、研究过程

(一)资料收集

1.访谈

研究者针对该儿童焦虑行为对研究对象家长、教育者以及同学进行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幼年时,奶奶对其溺爱,长期放纵其行为,小文姑父家经济状况较差,只有姑父一个人有正式工作,很少关心和帮助小文生活及学习,有时甚至打骂体罚,姑姑是临时工,在家比较心疼小文,姑姑有两个孩子,当姑姑不在家时,其两个孩子经常欺负小文。小文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弱,在广场、集市、超市等人多地方就会恐慌、逃避、甚至大喊大叫;在学校缺乏交往意识,极少主动和人沟通,只和自己熟悉同学或同伴玩耍,但和同学或同伴玩耍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会发脾气或产生其它焦虑行为出现;在全校学生集中做操时,常常惶恐不安,有发作性紧张、恐惧等,最明显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上课时候情绪烦躁、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情绪不佳时伴有拍打头部、胸部等自

伤行为;学习方面比较困难,没有自主学习习惯,作业基本抄袭同学,而且常常不能读懂题目意思,如果没有人对他进行指导,他就只抄写题目,对学习只停留在简单表象上面,不能深入理解。

2.观察记录

根据以上访谈,对其在校期间焦虑行为进行观察。

焦虑行为界定:

(1)自伤行为:敲桌子、撕衣服、拍打自己胸部、头部等;

(2)不安行为:恐慌、发脾气、吵闹、影响他人学习。

观察时间:每天早上8:00至上午11:50之间,总时长为3个星期。

观察地点:教室,操场,小文家中。

采用行为ABC记录表对其进行详细记录(举例见表1)

表1 小文行为ABC观察记录表(节选)观察日期:2012年3月16日

小文在学校和家里几乎每天都有自伤行为和不安行为,在体育课上和感统训练课尤为频繁。在观察时间里问题行为出现次数记录结果如表2:表2 小文焦虑行为出现次数统计表(2012年3月12日—4月2日)

注:表中A 表示自伤行为,D表示不安行为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文一周出现自伤行为至少有14次,一周内出现不安行为至少有10次,表现十分频繁。频繁焦虑行为发生导致家长和教师教育困难,也导致小文在同伴中被孤立,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二)焦虑行为功能分析

通过对访谈内容和观察记录等资料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个案焦虑行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年时家庭不幸,家庭结构不完整、不稳定,缺少父爱、母爱,缺乏管教,被寄养后,亲人很少对孩子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及照顾,甚至遭受家庭暴力,这使孩子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焦虑状态。

2.学校老师教育方式不当和同伴孤立,让孩子内心受到严重感情创伤,长期处于惊吓、恐惧和压抑、孤独环境中,从被同伴孤立,发展到选择焦虑行为以带来安全感;并对学校、老师、同学产生了应激性排斥和阻抗。

3.孩子在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关注和引导,到引起重视时,已经延误了很长时间,错过了最好干预时间,增加了干预难度。所以即使孩子有改变自己愿望和条件,都会影响干预效果。

(三)焦虑行为干预策略

通过对个案焦虑行为表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个案出现焦虑行为前因后果,制定了以下处理策略和康复性训练,以消除其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

1.前因控制策略制定

前因控制策略主要在发现焦虑行为发生先兆时,事先采取措施,以预防不良行为发生。

在本个案中对其了不良环境更换;和家长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在家在校生活、学习情况,掌握当天该生身体状况、气候变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关注,时刻注意其言行举止等控制策略。如针对其在嘈杂环境中容易情绪烦躁、吵闹等行为,当他置于或即将置于嘈杂环境时,应立即带他离开;或在进行活动,其出现不配合时候,应立即转化教学策略,提供适当协助,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此外,对个案焦虑表现不要过分注意,不要逼迫他们讲话,以免使其精神更加紧张。

2.行为训练策略

前因控制策略防止了问题发生,但这些只是暂时措施,从该个案发展来看,对其焦虑行为不可一味迁就,对个案进行一定康复训练,应增强小文处理问题以及适应环境能力,等小文焦虑行为稳定后,必须采取消退焦虑行为策略,让他慢慢学会面对,学会在不良环境中控制自己紧张、焦虑情绪,教他以新、适当行为来替代焦虑行为。教师应鼓励个案参加集体活动,将孩子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通过改变孩子生活环境以及调整家庭关系,为其营造良好家庭气氛和家庭环境,减少粗暴教育方式,并适当给予善意鼓励。

四、干预效果分析

通过两个月跟踪研究,小文焦虑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后个案焦虑行为出现次数变化

表3小文焦虑行为出现次数统计表(2012年5月14日—6月4日)

星期一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总计

第一周A22201119

16 D2*******

第二周A122131212

19 D0*******

第三周A12311109

14 D1*******

总计78867764949图1干预前后小文焦虑行为发生频率数据

从表3可以看出,个案焦虑行为A、D出现次数之和由两个月前79次,下降到49次,出现次数呈下降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干预后,第一周到第三周焦虑行为出现次数总趋势下降,但第二周出现上升趋势,这说明焦虑行为不稳定,易出现反复,也诠释了焦虑行为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在对个案进行家庭治疗前后,个案在家里焦虑行为出现次数由开始22次,下降到13次,焦虑行为出现次数呈下降趋势。个案在家里焦虑行为出现次数低于学校,这说明环境不同,身份、态度不同,干预效果有所不同。

(二)康复训练前后个案变化

除了对其焦虑行为进行矫治外,还常开设外出活动融合交流课程,从环境适应、和不同人进行接触、和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入手,减少该个案焦虑行为发生;对其进行健康课程训练,如音乐康复训练、美术康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舒缓个案长期紧张心理压力,减少个案焦虑行为出现。

通过对社会交往系统学习和训练,个案在遇到不良环境因素时时候,基本可以自行摆脱不安情绪,具有了一定自控能力;在对其进行适合个案发展语言训练课程后,他现在可以在遇到引起自己紧张、情绪不安情景时基本可以向周围人员表达或请求帮助。

五、讨论和建议

(一)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辅助,促进家庭治疗进行。

1.积极创造良好家庭气氛和家庭环境

小文发生焦虑行为频率最高地点是学校,而他最亲近和最信任是家人,家长应尽量花一些时间和他一起讨论当天在学校发生趣事和所学知识,让他在轻松氛围里,改善对学校印象,减低阻抗。家长要关心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了解孩子情感和需求,并满足其合理需求。

2.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和学校资源

在家人陪伴和引导下,尽量和班里同学接触、玩耍,邀请孩子同伴、同学和老师来家里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熟悉环境中,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主动和别人进行交流(眼神、手势、身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予适当鼓励,但是不要强迫孩子说话,以减少其焦虑刺激引发焦虑行为,由陌生到熟悉,由少到多,进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环境,最终融入到学校这个环境中去。

(二)学校和社会环境共同参和和支持

通过儿童生活、学习环境改变,即学校或班级、社会环境改变可以影响儿童情绪和行为方式改变。

对于个案情况,通过和班级各科老师沟通和交流,对个案情况和治疗特点进行综合认识和了解,通力协作,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让班上其他同学对小文状况都有正确认识和宽容态度,当在个案不在场时候,对班上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其实和大家都没有区别,只是需要关心和爱护。并组成“爱心”帮助小组,开展一系列在校帮助行动,如:主动和其玩耍、进行交流和沟通等。让孩子当老师小助

手,帮助老师完成任务,让其感受到关心和重视,减少焦虑情绪,增强安全感。

社会支持:让其同学家长了解和理解小文情况,主动关心、呵护小文,和其对话、玩耍,让其感受到周围人群关爱,鼓励自己孩子和其玩耍,并积极参加小文家庭治疗,政府、街道、社区为其提供良好训练环境,宣传动员附近市民加入到训练中来,尽量为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结论

(一)情绪障碍学生焦虑行为治疗需要家长在家里运用有效策略进行配合治疗,家庭成员支持和辅助对于干预效果具有深远影响。

(二)对情绪障碍儿童改善应该从他焦虑性行为入手,以避免他对其他因素造成影响。在沟通中,从消除不良行为入手,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以期转化个案焦虑行为。在此基础上,再行必要康复训练。

(三)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也对维护一般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家庭、学校中要注意积极培养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并指导儿童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景凯,幼儿焦虑状况和气质、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2007,(4):

20

[2] 刘爱芳,家庭表露和幼儿焦虑关系研究[J].2008,(4):18

[3] 施显炫(民87),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和青少年所面临和呈现挑战[D].

台北:五南图书.

[4]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1):13

[5] 杜亚松,儿童心理障碍治疗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刘惠军、于潮杰等,入园焦虑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气质类型研究[J].中

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6):496-498

[7] 罗增让,中学生特质焦虑和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1993,(6):371-373

[8]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小文欣川,戈尔德斯坦焦虑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2,(4):25

[10] 刘建君,幼儿健康教育和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研究[J].幼儿教育,

2001,(5):4

[11] 张晓庆等,合肥市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2004

[12] 苏林雁,儿童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

推荐访问:标签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的个案研究 儿童焦虑症案例分析

本文标题: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1065.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 情绪障碍儿童焦虑行为个案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