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运营商降费提速上路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6 17:00:03 | 浏览次数:

基础电信技术成熟为电信资费下降提供了空间,但要实现满足“互联网+”要求的提速降费,还需要上至政府部门、下至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进

8月之前,三大运营商将陆续实施各自公布的提速降费具体方案。

此轮降价提速方案将对中国网络费率和速率改革产生质的改变,按照中国移动的内部测算数据,至2015年底,流量综合单价将同比下降35%以上,网络能力和网络速率也将大幅提升。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就网络提速降价列出了一系列硬指标:譬如年底前八成家庭接入百兆光纤,年内4G用户超3亿户,三年内宽带网络建设投资不低于11300亿元,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服务等。

文件中并未具体规范运营商降费应该如何降、降多少,而是强调“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创新活力,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通过有序竞争持续促进提升宽带服务质量和降低资费水平”。

自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决策层频频聚焦提速降费,既凸显政府降价提速的决心空前,也侧面反映出政府欲借助信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强烈意愿。

但本轮提速降费行动并非完全由政府主导。今年初,继中国移动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发展4G用户,新一轮的提速降价亦是基础电信市场竞争必然。早在去年底,多位运营商高层人士就预言,今年电信市场的新一轮提速战和价格战将必不可免。

客观上,这为运营商卡位新一轮产业转型大潮提供契机,但运营商至今依然深陷同质化价格战、宽带资源城乡不平衡、“最后一公里”等难题,基础电信业务服务要实现质优价廉,关键在于形成有序市场化竞争的市场格局。

“提速降费”无法一蹴而就

按照三大运营商已经公布的方案,三大运营商都将不同程度降低流量包费用,夜间流量、假日流量;国际漫游流量资费大幅降低(每个国家降幅不同)。三大运营商均全面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流量兑换等业务。这意味着,在长达一年多的局部城市试点之后,中国正式进入了流量货币化时代。

以中国移动为例,本次推出的优惠资费方案结构变动较大。例如,向338元月消费以上用户推出了话音短信不限量服务,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推出48个国家包天漫游套餐,平均降幅超过70%。针对夜间使用人群推出了优惠流量包业务。这些业务的核心特点在于既在总体上降低了价格,又根据市场竞争特点为特定人群提供了更加优惠的资费。

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方案显示,资费最高降幅35%以上。

一些竞争较为激烈的省份区域,降幅甚至更大。记者从四川移动获悉,四川移动及时发布“4G网络覆盖城乡”、“光网宽带,全面提速”、“语音短信,包月不限量”、“4G终端,高质低价”、“4G流量,翻倍畅享”等五项行动,流量资费降幅高达50%,公众关注的国际漫游流量费用平均降幅达70%以上。

但是此轮提速降价举措并未得到公众的积极反应。

公众观点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价幅度较大的套餐聚焦在重度流量使用者,而非普惠;二是许多优惠听起来不错,但是细问一下就会发现,办理门槛太高;三是流量不清零转赠业务种类时限较为复杂,消费者不能一目了然明白相关规则。

有人认为,相对于五花八门的不清零转赠等诸多措施,还不如直接降低套餐资费更加实在。

但另一方面,运营商内部则陷入纠结和困惑。一方面国资委下达指标没有松绑,话音短信仍在加速下滑;一方面降费还要挨骂,因此员工普遍感觉纠结和困惑。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应该是一个长期、有节奏、递进的过程,一下子全面实施不太现实,因为运营商还有很多指标考核。提速降费如果采取快速简单的普惠方案,将完全打乱运营商自身的市场生态平衡,得不偿失。

另有多位电信业者认为,用户对流量消费的习惯和依赖度各有不同,运营商此轮降价聚焦重度流量消费者和有特殊流量需求的消费者,亦是满足多种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手段,对平衡网络流量压力、鼓励非高峰期使用流量,保证用户体验有直接好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宽带发展联盟理事长邬贺铨认为,网民的激烈反应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但“提速降费”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发展规律。

另一个需要厘清的事实是,“提速降费”不仅仅是运营商层面的事情,需要上至监管决策部门、下至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进。国务院《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对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和分工,政府还提出开放宽带接入市场,引入民营资本,促进竞争。现阶段的关键是《意见》能否落实到位、何时落实到位。

而且,在宽带“提速”中,处于运营商下游的互联网企业也要担负起责任。运营商的网络速度提升了,如果内容服务商依然存在服务器流量和中继线带宽的瓶颈,用户的上网体验也不会得到本质改观。

近年来,不少内容服务商进行技术升级,通过部署CDN(内容分发网络)使得我国视频下载速率三年提升了4倍多。但多位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应用五花八门,新入局的互联网公司也越来越多,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的共同努力。

还有降价空间吗

一边是降价提速的公众需求,一边是国企保值增值的经营目标,本轮降价提速的争议进一步凸显了运营商在新一轮转型时期的尴尬地位。

在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OTT的冲击之下,运营商的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话音收入降幅达20%、短信降幅12%,流量业务是唯一可增长业务。管道低值化趋势越发明显。

但近年来,运营商资费依然保持阶段性下调的趋势。自2009年3G运营以来,我国电信资费水平逐年下降。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工信部的一位高层人士指出,2014年跟2011年相比,我国移动流量资费下降了60%,宽带资费水平大概下降了30%。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去年“5·17”电信日,三大运营商集体将3G套餐门槛从78元/月降到了58元/月。

在争议最大的流量资费方面,根据中国移动的内部统计数据,其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大众流量两年来降幅已超过50%,目前不足0.1元/MB。

根据工信部测算,从2006年到2011年,每年电信资费下降对我国CPI指数下拉0.13个-0.45个百分点,电信行业也是唯一一个资费持续下降的行业。电信资费的下降,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多位行业人士预测,运营商的资费水平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供需变化和市场竞争需要,二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网络运营成本的下降。

有人认为,这两大因素将主导下一阶段通信资费的下调节奏和速度。

有电信行业观察人士亦表示,脱离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节奏的大幅度大面积降价,不仅运营商的短期经营发展目标无法保障,也会为整个通信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带来致命性的伤害。

上述人士表示,降费提速应该是主动行为,而不应是行政指令。“应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制定优惠力度。资费调整是循序渐进的,从高端到低端,从细分到普遍,而不会一步到位。”

运营商是国资委下属重点大型央企,背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利润的目标,完不成任务意味着业绩考核不过关。被动地降费提速,不仅降低了收入来源,还加大了短期网络建设维护成本。

以流量消费最大的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财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流量年收入约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115.1%,收入同比增长42.9%,如果按照0.1元/MB的单价计算,流量单价每下降1分钱,都将牵动200亿元左右的收入规模。令中国移动倍感压力的是,目前量收比达4∶1, 4倍的流量增长才能换取1倍的收入增长。如果流量价格继续大幅度下调,量收比还将扩大,增量不增收的现象还将加剧。

与此同时,运营商还在基础网络的投资上继续加码。三大运营商2014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三大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整体将增长9%,达到4075亿元。其中,中国移动为1997亿元,同比下降6%;中国电信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40%;中国联通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资本开支大幅度增加,中国移动的资本开支也保持在相对高位水平。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如果不改变运营商考核模式,快速地提速降费就是个伪命题。据了解,三大运营商正在与国资委沟通,希望能够核减部分考核指标,但并未进一步明确消息。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运营商“降费”没有空间。邬贺铨院士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一是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资费会逐渐下降。以手机流量为例,单位流量的资费4G比3G便宜,5G将比4G便宜。二是随着网民规模、流量规模的提升,成本会逐渐降低。三是运营商需要开拓新增长点,例如产业互联网,以新服务拓展新消费。四是向管理要效益。

当下和长远

面对提速降费的大势所趋和社会呼吁,如何既能实现电信资费的不断下调,又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量和机会,运营商的后续路径和挑战也逐步明晰。

在话音和短信之外,流量是未来唯一的可增长业务。要顺应流量需求的迅猛增长趋势,完善流量经营体系,探索流量共享、流量统付等新型营销方式,但在具体路径上确有分歧,形成内耗;二是运营商在转型多年之后,依然需要在用户经营上打开新的思维。

但是,正是由于电信运营商在短期考核指标和未来发展前景之间无法协同,进一步发展的包袱很重。而且,运营商内部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和对外的路径分歧,导致三方无法形成优势互补。

从去年开始,由于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推动技术进步,运营商纷纷意识到后向流量的巨大商业前景,相对于直接出售给公众的前向流量,出售给互联网公司和其他商业合作伙伴的后向流量帮助运营商找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定位和机会。

运营商想做大后向流量,均推出了针对后向流量批发的集成平台。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推出了爱流量平台,各省公司和政企公司也单独推出了各自平台。

但在过去一年多商业操作中,三家运营商在后向流量的定价和价值定位上出现了分歧。中国移动呼吁保护流量价值,维系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保持独立性。中国联通则一贯采取低价合作引流策略,在一些合作中,中国联通批发给互联网公司的流量价格低至3元/GB。中国电信的价格为10元/GB。

相对于运营商,OTT企业营销和广告资金有限,即使把所有的营销费都送给运营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运营商前向收费带来的收益。而后向流量带来的新增客户和业务规模有限,给运营商带来的长期增量也并不明朗,因此,贱卖后向流量的方式并不可取。

而一位券商分析师则认为,运营商不同的经营策略导致了目前对后向流量价格和战略定位的不同,但与目前运营商定价基本一致的前向流量类似。未来,随着后向流量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商统一后向流量经营方向是必经之路。

在利用后向流量带来的新商业机会的同时,进一步转变用户经营思维也是运营商在单纯降费提速之外的另一个有效出路。“用户不敢消费流量,并非真的资费太贵,而是因为流量资费难以感知。”中国移动的一位计费人士认为。

此前,运营商设计套餐的方式是根据KPI设计出来的,其目的是希望提升用户流量消费,这亦是资费单价不高但实际给用户印象很高的原因所在。

而且,为了尽可能多发展用户,运营商在多年的竞争中形成了重价值低的新增用户经营而忽视高价值的存量用户经营思维。为了转变这一局面,运营商选择从个性化的流量经营策略上入手。

一个例子是,在本轮降价提速方案中,中国移动针对的哥、保安,机场、车站、酒店服务人员等用户人群推出了更加实惠的夜间流量业务。夜间时段的话务量和流量,大约是日均量的20%左右,这种流量经营方式既给予消费者实惠,又给运营商带来增量。

如同其他大型传统企业一样,在新老用户之间、成本利润之间,体制内的运营商需要做更多的思维更新和权衡筹谋。

推荐访问:提速 运营商 上路

本文标题:运营商降费提速上路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5414.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运营商降费提速上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