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比较脊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08 12:00:03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脊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脊麻,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麻醉后,研究组患者的效果均为满意,对照组出现部分动脉压增高,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心率(HR)增快,术中出现呕吐现象,术后出现腰背痛,两组麻醉期间的SpO2、HR与血压(BP)、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选择脊麻,其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脊麻; 硬膜外麻醉; 小儿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 R7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48-02

小儿阑尾炎属于儿科常见性、多发病,传统手术治疗,多选择硬膜外麻醉,在手术牵拉阑尾时,往往导致呕吐、肢体扭动、恶心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且术后苏醒时间过长。因此,如何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成为儿科临床麻醉急需解决的问题[1]。笔者选取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分别给予脊麻、硬膜外麻醉,对比其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5.4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选择带有25号穿刺针脊麻包,对于不合作患儿,给予4 mg/kg氯胺酮进行肌肉注射,待患儿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选择L3~4左侧卧位进行穿刺,见到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2 mg/kg的布比卡因,控制好注药速度,通常不超过1 mg布比卡因/3 s,完成注药后,选择平卧。

对照组:18号穿刺针,长度为10 cm,对于不合作患儿,给予4 mg/kg氯胺酮进行肌肉注射,待患儿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选择L1~2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往头方向留置3 cm硬膜外导管,再给予平卧。按9 mg/kg利多卡因,配成1%浓度,于硬膜外注入总量的1/4作为试验剂量,5 min后无蛛网膜下隙阻滞征象后再注入剩余量[2]。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麻醉手术中,研究组选择2 mg/(kg·h)丙泊酚进行泵入,在牵拉阑尾时,有6例患儿出现轻微上肢扭动,给予1 mg/kg氯胺酮后,效果均为满意。患者的HR、BP均显示平稳,SpO2为98%,手术过程中,未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手术完成后,患儿全部清醒;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选择2 mg/(kg·h)丙泊酚进行泵入,在牵拉腹膜时,有11例患者肢体扭动,在牵拉阑尾时,有19例肢体扭动,给予0.04 mg/kg咪唑安定、1 mg/kg氯胺酮、1.5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后,止住牵拉放射。患者的HR、BP均有所增高,SpO2下降。在牵拉阑尾时,10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手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两组麻醉期间的SpO2、HR与BP、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小儿腹部外科学最常见的疾病。发病年龄以6~12岁多见,占90%;3岁以下少见,新生儿罕见。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近年来由于医学技术进步,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国内外死亡率大都下降至0.1%以下。但婴幼儿诊断困难,穿孔率高,术后并发症多,国内文献报道死亡率约为2%左右。婴幼儿阑尾炎一般指3岁或5岁以内小儿,约占10%左右,其症状不典型,检查不合作,病情发展快,易误诊,穿孔率高[3]。

阑尾一端与盲肠相通,长约6~8 cm,管腔狭小,仅0.5 cm左右。阑尾壁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就构成阑尾极易感染的解剖基础。这种解剖特点,也容易使阑尾发生梗阻,约70%的患者可发现阑尾腔有不同原因的梗阻,诸如粪块、粪石(即长时间停留的粪块与阑尾分泌物混合凝聚,并可有钙质等矿物质沉积而成)、食物残块、阑尾本身扭曲、寄生虫等都可造成阑尾梗阻。

急性炎症开始时,阑尾表现充血和肿胀,壁内有水肿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黏膜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浆膜有少量渗出。腔内积存混浊渗出液,称为单纯性阑尾炎,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患者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局部并有明显触痛。因此,对于小儿阑尾炎的治疗,除需改进治疗技术外,还需强化麻醉,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4]。

在本组试验中,研究组5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给予脊麻,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经过治疗与麻醉后,研究组患者的效果均为满意,对照组出现部分动脉压有所增高,SpO2有所下降,HR有所增快,术中出现呕吐现象,术后出现腰背痛,两组麻醉期间的SpO2、HR与BP、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小儿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选择脊麻,其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孝东.0.3%罗哌卡因行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等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82-183.

[2]霍云.小儿急腹症手术麻醉[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116-117.

[3]刘汉花,崔德壮.小儿硬膜外麻醉47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8):112-113.

[4]王建科.异丙酚加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6):39-40.

(收稿日期:2012-09-24) (编辑:陈春梅)

推荐访问:阑尾炎 应用于 小儿 麻醉 临床

本文标题:比较脊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56042.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比较脊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