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昭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教学结合的思考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12 14:06:01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以昭通学院的现状及昭通学院艺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中心为依据,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如何继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结合与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都在追求高层次的享受,文化艺术逐渐成为当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之一,文化产业也成了当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存在方式。在这样的文化产业发展状态下民间具有传统、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也被囊括到文化艺术中。

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于2013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中心,至今仍未形成地方性特色文化、社会影响力也不大。如何将昭通文化和民间艺术纳入设计专业教学,将其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范畴,从设计教育的视野来研究地方文化与民间艺术,是研习中心与设计教学的一个尝试,通过这样一个教学尝试使新一代设计人能够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民族文化精神,促使他们加入到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

自古以来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民俗文化而生生不息,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艺的结晶,是生产者的艺术。民间艺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一般都以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流传于世,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还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和地域性,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审美性的文化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物质和文化生产制作水平,作为精神产物,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遗憾的是对方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正处在一个自生自灭后继无人的地步。因此,对其研究、开发、传承是可以和设计专业的课堂相结合的,也是传承、弘扬、推动民间工艺的一个大胆尝试。

1历史赋予昭通的文化底蕴

昭通汉晋称朱提。读作“殊时。”在《辞海》和《辞源》这两部大型汉语文工具书中,于朱提词下给出了三项注释,表述了朱提的建置沿革和历史地理含义。其一,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南朝梁废。唐武德初在此置安上县,不久又改名朱提。东汉时曾为犍为属国治所,三国至南朝曾为朱提郡治所,唐初曾为曲州治所。其二,古郡名。公元214年(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改犍为属国置。其三,境内有朱提山,产银多而美,故后世用“朱提”为高质银的代称。昭通具有从古至今,昭通人文历史群英荟萃。杜宇传播和农耕文明的传说,孟碑被誉为“海内第一石”,“天下绝”的观斗山石雕,近现代史上名垂青史的刘平楷、罗炳辉、龙云,卢汉和国学大师姜亮夫、著名学者肖瑞麟、邓子琴、张希鲁、谢饮涧,时代英雄徐洪刚等一大批雄才俊杰使昭通山水殊胜,人文增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为昭通文化产业的开发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和潜力,也是昭通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给现在的昭通人以丰厚的文化营养,昭通这块土地现在形成昭通作家群现象,不是偶然的,与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气息的滋润是分不开的。

昭通威信的蜡染是昭通市以苗族为代表的各民族人民的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蜡染,古代称“蜡缬”。据《东川府志》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由此可见,昭通地区的蜡染已有悠久的历史。在1989年深圳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出口展销会上评比中,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1990年参加云南省轻工优秀新产品展评,“简易蜡染裙”“挑花挎包”等产品,又获得“金像奖”。昭通有纺织、刺绣、织锦、蜡染艺人王秀芬、石雕技艺传承人张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杨莲芝、朱开秀等。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木雕、黑陶、编织、白苗服装、擀毡工艺、满耳子草鞋。

2民间工艺与设计专业的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一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公约中提出“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和威胁,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和破坏……考虑到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变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因而,需要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昭通的民间工艺目前已有蜡染、竹编、刺绣、编织、石雕的传承人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这既让人感到欣慰又让人感到责任重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现代化的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而我们学院的高职高专设计课程也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教程安排,如何让这种办学理念融入更多昭通民族民间工艺,如何了解、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民间工艺。为此我们应该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或者在设计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融入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就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对民间工艺美术掌握的主动权,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上掌握第一性理论知识。

3民间化设计课程的实施

(1)编写《昭通民族民间工艺》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借鉴、保护、应用的课题科研工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课程的交叉性,课题的设计机构关系清晰、逻辑性更强且内容更加丰富的形式来编写。(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工艺的感情,培养学生对昭通自然风景、传统建筑、民族民间工艺等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并学习和鉴赏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在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把“观念”的基础置于弘扬民族文化中,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教师素质提高,要将昭通民族民间工艺融入设计艺术专业的课程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昭通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要大量收集关于昭通的民族民间艺术及相关设计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采取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4)带领学生考察实践,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加入考察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入到当地进行观摩实践。培养学生对昭通民族民间工艺的审美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为艺术设计奠定坚实的美学修养和设计能力,并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在今后的设计中自然而然的应用昭通民族民间元素。(5)聘请专门学者、民间艺术家来担当讲学和访问学者,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对于大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聘请相关的学者和艺术家来讲学,聘请民间艺术家将实践经验演示给学生,这些还可以和民间艺术家起到交流作用。

昭通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赋予了现代设计更多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在现今民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中应依托地方高校,立足于将昭通民族民间艺术融入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昭通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继承及创新应用。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提炼、归纳、整理能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并加以重组,所设计作品既要体现昭通民间特色又具有现代设计韵味,这是昭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学结合的思考。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物质 思考 教学 设计

本文标题:昭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教学结合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jiaoansheji/57667.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昭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教学结合的思考》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