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范文推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06-18 08:30:03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范文推荐)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5篇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篇1

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推进“一网通办”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提升运用贵州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现状

随着国家和省市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省政务中心开通了“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系统”,区级行政审批系统与省政务服务网实现了数据对接,权力事项加载和发布、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两级延伸,目前区本级34家部门,295项行政许可事项可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一网通办”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对照国务院“一网通办”的新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一点登录、全程在线、全网漫游”的工作目标,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一是与与贵州省网厅联通的部门数不多,大多数部门仍以部门自建审批平台和线下办理为主,审批链条不完整,还存在二次录入情况;
二是信息共享困难,不同部门间、不同层级间数据无法共享;
三是乡镇工作基础较差,网上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弱,群众获得感不足。要进一步加快各类政务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扩大“一网通办”事项比例,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拓展网上办事功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提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群众的能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不断改革和推进。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 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所有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部门网上办事系统(涉密类除外),应与与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厅前端整合,分批分阶段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统一入口、互联互通。

2. 办理事项应上必上。凡是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全部推送到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厅,实现网上办理。

3. 数据资源应迁尽迁。将系统整合与数据迁移相结合、与云服务相结合,最大化实现系统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二)工作目标

2018年12月底前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
2019年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
2020年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零跑腿”事项占比不低于70%。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各类办事系统互联互通。各部门分阶段实现与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资源共享和数据联通。8月底前,完成工商、环保、不动产登记等5个部门系统与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联通;
2018年12月底前实现50%以上的部门系统与贵州省网厅联通。2019年底前实现90%以上的部门系统与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联通,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系统成为唯一的网上受办理渠道。

(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下集中。各乡(镇、街道)要全力实施“站所集中”工程,即把“七站八所”服务事项集中到乡镇政务大厅办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确保所有审批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真正实现“一扇门、一扇窗、一张网”。区直各部门要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向统一政务平台集中。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三)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原则上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平台办理,并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相关标准规范组织实施。根据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有关要求,实现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实现政务服务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等延伸拓展,为群众提供多样性、多渠道、便利化服务。8 月底前,区本级保留的29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上办理;
10月底前,从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入手,梳理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最多跑一次清单”,为“一网通办”夯实基础。

(牵头部门:区审编办、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区直各部门)

(四)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事项,从办理要件、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审批条件、收费标准、审批依据等方面予以优化,进一步整合、压减和规范审批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办理流程,10月底前完成流程再造,实现政务服务效率再提速15%以上。

(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编办、区法制办,配合部门:区直各部门)

(五)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原则上,所有数据的应用、调取、存储要实现零障碍,为大数据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保障。发改系统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要接入到政务大厅部门窗口,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切实提升并联审批效率。

(牵头部门:区发改局,配合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六)加快推进数据标准化。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核、梳理、勘误,推进网上办理。10月底前,全面完成各类服务事项的业务标准化建设。行政许可事项在现有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子项拆分、进行规范。按照统一的业务手册编写办事指南、编写规范和编码规范,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水平。

(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区直各部门)

(七)加快推进贵州省网厅功能完善。开通涵盖公积金查询、生育登记、预约挂号等12个便民服务功能,投资项目审批、公司名称预先审核、建筑施工企业资格认证等26个审批服务功能,以及权责清单查询、办件公示、办事进度查询等专项服务功能,对外提供便民服务、审批服务、专项服务三大功能版块,打造路径更加醒目、板块设置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实用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网上“政务超市”。同时,加快统一身份认证、电子支付、一键物流等手段的运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办”。

(牵头部门: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区直各部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成立“一网通办”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区委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区编办(审改办)、区发改局、区工贸局、区财政局、区督查督办局、区政府法制办、区政务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平台支撑、优化服务、审批改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困难,督导乡镇和部门跟进相关工作,推动“一网通办”改革落地见效。

(二)压实工作责任。按照牵头负责、分块推进的原则,由区发改局总体负责各类办事系统与贵州省政务服务网的互联互通、网上并联审批相关事宜;
区政府办牵头“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推进和标准化建设;
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贵州省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事项推进、服务优化等;
区编办负责对行政审批事项动态调整及相关工作;
区法制办负责对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工作进行审核;
区财政局负责保障相关资金落实。

(三)通力协作配合。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认领任务,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开展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阻碍“一网通办”改革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推动,乡镇和部门是工作落实的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抓总,确定专人专抓,对照工作方案要求,紧扣时间节点,压茬推进;
要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坚持进度和质量并重,各有关部门既要抓好本部门具体任务的推进落实,也要做好乡镇对口业务的指导培训,及时研究解决系统内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期实现预定目标。

(四)强化督查督办。区督查督办局要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列入重点事项督查清单,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并按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各牵头部门共同对乡镇和部门进行跟踪督查考核;
要对工作进行抽查监察,凡发现不积极、不配合、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按不作为、慢作为报区监察部门处理。同时,建立区政府主要领导约谈工作机制,对推进“一网通办”改革、部门进厅、事项授权等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区政府主要领导将对部门“一把手”进行约谈,必要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主体追责。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经研究,决定举办三茅街道庆祝第34个教师节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我街道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现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 体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教师的重视与关怀,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三茅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8年9月1日-10日。

三、活动安排

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按照既隆重热烈又简朴务实的原则,主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一) 开展“我的节日、我健康”体育竞赛。

1.乒乓球比赛。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乒乓球爱好者于9月8日上午在市奥体中心坤全俱乐部举办乒乓球比赛。

2.掼蛋比赛。9月9日上午8点,在市第二高级中学食堂举办教师掼蛋比赛。各校(园)在教职工中推选2-8组(每组2人)选手参加比赛,男女不限,年龄不限,要求明确校级领导领队并参加比赛。

3.游园及“捉鱼”大赛。在兴阳村生态旅游园区举行庆祝教师节游园暨“捉鱼”大赛。各校(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于9月9日下午3点前在朝阳湖生态园集中。

以上三项活动要求各校(园)于9月2日前将人员名单报街道文教办。联系人:孔 俊,电话:182********。

(二) 开展“知师情、解师忧、送关怀”走访慰问活动。

9月10日上午,赴各校(园)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政治、思想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了解教师的生活状况,倾听一线教师的工作困惑和意见建议,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各校(园)开展相关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各校(园)要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庆祝2018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围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坚持正面导向,从展现先进典型和名优骨干教师的成长经历,从教感悟角度,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舆论氛围;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李保国》、《黄大年》、《爱的帕斯卡》、《守望一生》、《乡村女教师》等教师题材优秀影片,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的“寻找最美教师”节目(9月10日);
要围绕主题,总体部署,统筹安排,使庆祝活动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广泛参与、多方互动、层层展开,确保庆祝活动隆重、热烈、简朴,有时代感、广泛性和社会参与性,保证教师节主题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开展好第34个教师节活动是全街道当前的一件大事。各相关部门和各校(园)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师节庆祝活动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宣传教育成就、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好今年教师节的各项庆祝活动。

2.精心组织,力求活动实效。各相关部门和各校(园)要按照通知精神,精心组织各项庆祝活动。要突出庆祝活动的主题性、教育性、群众性、实效性,广泛发动、积极动员,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庆祝活动中来,让活动赢得教师普遍喜爱、赢得群众关注支持。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广大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3.严格要求,遵守活动纪律。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力求教师节庆祝活动隆重节俭、热烈务实;
力戒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奢靡之风;
严禁以教师节名义乱发奖金、购物卡,严禁以开展活动的名义组织公款旅游、发放贵重纪念品等;
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

4.注重宣传,及时认真总结。各相关部门和各校(园)要认真做好庆祝活动的宣传报道和经验总结工作,及时向街道文教办或者新闻媒体报送活动信息,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三茅教育的新变化、新风尚,切实增强庆祝活动的影响力,促使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老师,您好!

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3.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人民教师 无尚光荣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5.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6.三寸粉笔 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 一生秉烛铸民魂。

7.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 建成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

8.坚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9.关心关爱教师 奠基民族未来

10.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1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12.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13.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14.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1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篇2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强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办理,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提高我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xx年10月底前,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部门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联通,政务服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上联通省、吕梁市,下覆盖全市的一网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三、具体任务及分工

(一)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信息,规范政务服务清单

1.编制政务服务清单。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各类政务服务清单,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清单(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考试考务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收费目录清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减免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减免小微企业政府性基金收费目录清单(市财政局、市物价局负责);中介服务清单(市编办负责)、投资核准清单(市发改局负责)等,确保清单内容全面、信息准确。同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开发布各类政务服务清单,并实时更新、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编办、市发改局,完成时限:7月底前)

2.规范权责清单管理。加快推进全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标准化建设。对已经公布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中的行政职权事项按照统一标准予以规范。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体系立改废释情况以及机构、职能调整情况等,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增强清单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牵头单位:市编办,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7月底前)

3.完善办事指南要素。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完备度、准确度,凡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文件明确要求的事项要素必须准确提供,不得出现办事指南要素缺失情况,尤其是空白表格下载、示范样表下载等便民性要素。(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编办,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7月底前)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1.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继续推动和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确保市本级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市民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持续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支撑保障能力。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全市电子政务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我市政务服务平台与省、吕梁市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需求。(牵头单位:市政务管理办公室,责任单位:市网络管理局、市直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7月底前)

2.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按照吕梁市集约化建设模式和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尽快实现与吕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建部分(包括互联网门户、审批事项库、办件库、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物流管理系统、电子证照库等)的系统对接,打通信息壁垒。同时,市直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解决业务、数据融合问题,尽快完成各单位业务系统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贯通工作;开展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在线审查、提高重点领域事项的网上办理率和办理深度。(牵头单位:市政务管理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10月底前)

(三)加强融合建设,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1.推进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和承诺制服务,依托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的网上申办、审核和全流程监管,切实缩短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形成全市统一的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和监管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局, 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10月底前)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篇3

2019年上海市推进“一网通办”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实现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目标,制定2019年本市“一网通办”工作要点。

  一、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全力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1.实现审批时限平均减少一半。进一步压减审批承诺时限,实现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一半;
大幅缩短审批办理时限,能做到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无法做到当场办结的要做到提前办结,实现审批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平均减少一半。(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区、各市级相关部门)

  2.实现审批提交材料平均减少一半。按照“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一律不需提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或网络核验的材料一律不需提交,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库调取的证照一律不需提交”的原则,大幅精简办事过程中需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实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平均减少一半。实现一批事项“零材料提交”,做到申请人仅需填写格式化申请表即可办理,无需提交其他申请材料。各区、各部门提出的“零材料提交”事项,覆盖面应不少于本区、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的10%。(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
配合单位:各区、各市级相关部门)

  3.推进新增的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落地。重点推进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系统重构政府部门内部业务流程,重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事流程,衡量的标准就看能否做到“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教委、市民族宗教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医保局、市粮食物资储备局、市药品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税务局、市残联;
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各市级相关部门)

  4.新增实现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市级部门加强业务统筹与指导,在全市范围内新增100项个人事项(见附件2),实现全市通办。(牵头单位: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税务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5.实现一批事项“零跑动次数”。提升网上办事深度,新增一批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牵头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二、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扩大政务服务覆盖面

  6.拓展“一网通办”服务事项范围。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领域,梳理一批公共服务事项,按照国家标准逐项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后,纳入“一网通办”总门户。(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7.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各要素内容,提升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细分审批办理情形,细化完善申请材料目录,规范材料名称、材料来源、材料类型、纸质材料份数、材料形式、材料必要性等内容,以及示例样表、空白表格等。进一步细化、量化业务口径标准,消除模糊条款、兜底条款,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一批事项“零差别受理”。(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大数据中心)

  8.深化一窗受理和集成服务改革。继续推进各区、各市级部门政务服务大厅、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跨部门综合窗口,形成以综合窗口为主、部门专业窗口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建立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政务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全市政务服务窗口“单窗通办”、事项限时办结。(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试点单位:浦东新区、徐汇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市公安局)

  9.构建政务图谱。从市民和企业用户真实需求的“一件事”出发,探索梳理出“双百主题”,即围绕市民个人生活的100件事(3个以上办事情形)和围绕企业生命周期的100件事(3个以上事项),运用图谱技术,把相关数据关联,形成以“一件事”为中心的政务数据关系网络,构建权力图谱、事项图谱、材料图谱和数据图谱,建设图谱分析系统,研究各事项申请表单要素、申请材料、结果证照之间的共享复用需求,形成优化办理建议。(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三、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0.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推进园区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加大向自贸试验区、张江、临港等特定区域的放权力度,实现“园内事、园内办”。(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1.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批复的163项和浦东新区自主改革的35项事项改革试点举措,凡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在全市全面复制推广。按照国家部署,对其他市场准入涉企审批事项,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最大限度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2.深化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扩大告知承诺在行政审批、办理减免退税、财政资金扶持、相关证明手续以及行政确认等事项中的实施范围。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试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试点等。探索对低压小微用户电力接入工程涉及的规划、路政、交警、绿化等相关审批实施告知承诺。(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3.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标准化建设。对工程咨询、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测绘、环境影响评价、卫生学评价、检验检测、计量认证、安全评价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中介服务指南,统一中介服务标准,增强中介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四、全面建成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夯实“一梁四柱”和公共支撑体系

  14.深化统一受理平台建设。根据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要求,优化各区、各部门事项接入模式,实现部门接入事项从系统改造迁入模式(模式三)转换至统一配置开发模式(模式二),强化市、区两级联动,扩大线下统一受理平台工作人员门户试点范围,加快办件数据落地。(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5.优化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各区、各部门网上办事系统现有用户体系全面整合,统一纳入“一网通办”。优化外籍人士身份认证功能,深化拓展法人多级授权应用,强化统一用户身份信息管理,不断优化完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6.推进统一总客服。推进各类政务热线数据向“一网通办”平台归集,优化“一网通办”诉求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各专业领域的咨询体系。根据国家“互联网+监管”要求,实现监管投诉举报纳入统一总客服,并对接本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强投诉举报线索运用,为国家尽早发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提供数据支撑。(牵头单位:市热线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7.推进统一公共支付。逐步扩大公共支付事项范围,重点推进个人社区事务中收费项目、统一物流平台物流收费等个人非税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接入,实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研究涉企非税事项接入。加快推进电子票据试点应用。(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8.推进统一物流快递。扩大统一物流平台事项接入范围,实现“一网通办”接入事项物流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市邮政管理局;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19.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归集与应用。重点推进100类高频电子证照归集(见附件3)。对于已实现完整归集的高频电子证照,应用场景覆盖100%政务服务事项。推动电子证照在社会化领域中的应用。(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试点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文化旅游局、市经济信息化委,浦东新区、静安区、虹口区、奉贤区等)

  20.推进电子印章应用。依托“一网通办”总门户,建设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法人、自然人通过网上申请、管理电子印章。推进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减少纸质材料递交,减少跑动次数。(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各区、各部门)

  21.加强“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建设和完善本单位“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中应归档电子文件实行全程管理,确保“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安全可靠、长期可用。加强对市、区相关部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适时组织开展培训和检查。(牵头单位:市档案局、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五、以广泛深度应用为导向,充分提升政务服务能级

  22.推进证明类材料在线申请、开具和应用。实现本市所有高频证明类事项接入“一网通办”,实现申请人在线申请证明材料,职能部门通过“一网通办”渠道开具电子证明,申请人通过电子亮证方式,在政务服务体系或社会化领域开展应用。(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试点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税务局等)

  23.推进市民主页建设。新增100个复杂主题以及40个便民服务,完善个人政策推荐功能,提升主动式、精准化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24.推进企业专属网页建设。新增100个企业专属复杂主题以及20个利企服务,完成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等专题建设,提升精准服务企业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25.深化移动端“随申办”建设。拓展“随申办”政务服务事项接入范围,优先接入公众关注度高、办件量大、覆盖面广且适合在移动端办理的事项。引入小程序技术,拓展移动端政务服务渠道。(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市经济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26.推进“企业服务云”建设。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云”作用,研究形成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查询体系,系统梳理涉企政策,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提供更优质服务。(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大数据中心)

  六、深入推进公共数据治理,提升数据整合共享应用能力

  27.实现公共数据完整归集。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使分散、孤立的数据成为汇聚综合的数据,实现公共数据完整归集、按需共享,财政资金保障的信息系统在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前提下,100%迁移上云。(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28.实现公共数据按需共享。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打通国家、市、区三级共享通道,建立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开展应用场景授权,优化共享审核流程,实现数据按需共享。(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29.加快建设大数据资源平台。建成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资源平台,实现全市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加快建设若干主题数据库,为“一网通办”、经济社会数据分析、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城市综合管理等典型应用场景提供大数据支撑。(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30.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制定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加强信息化项目资金引导,推进一批跨层级“大系统”和跨部门“大平台”建设。开展信息化项目清理,全面整合规范历史遗留项目,加快整合市区统筹的跨层级业务信息系统,将分散、独立、交叉的部门信息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系统。推进业务专网逐步向政务外网、内网分类迁移,为充分实现条块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31.加强信息系统和数据整合共享的审计工作。运用审计手段,促进各部门存量信息系统的清理与整合,推动各部门加强数据资产管理,落实数据共享责任,提升数据质量。(牵头单位:市审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

  32.制定《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全市公共数据开放和利用,推动政企数据融合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厅)

  七、依托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

  33.编制“1”张清单。在国家部委梳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规范,完善覆盖市、区两级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厘清监管责任、明确监管措施、统一监管标准,并将清单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动态管理,推动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34.建立“1”个数据库。按照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相关数据标准,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本市监管数据,形成监管数据库,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满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数据调用、接收等要求。(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35.建设“2”个体系、“2”个界面。根据国家要求,构建本市“互联网+监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运维体系。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界面和面向政府部门的工作界面。(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6.建设“3”个应用系统。在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主体功能基础上,根据国家要求,建立或完善执法监管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三个应用系统。(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37.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相关制度,动态调整抽查事项清单,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工作细则,细化标准流程,科学实施抽查检查,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进一步扩展覆盖面,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流程整合、市场监管领域主要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38.大力推行分类监管。以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工程建设等领域为重点,梳理确定各行业、领域、市场的分类监管事项,逐项制定分类监管实施细则。对每个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实施差别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能。(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八、全面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

  39.全面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根据国家试点示范要求,夯实已有对接基础,持续推进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系统及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工作。(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40.打通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公共支撑体系。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用户跨省身份认证,以及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推进电子证照跨省应用,实现长三角地区制发证照向企业群众名下归集,并在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体系内应用,替代相应原件和复印件提交。(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41.出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标准规范。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业务标准、服务专窗设置等业务规范,长三角地区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移动端漫游、电子亮证等技术标准,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业务标准、服务专窗设置等业务规范。(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

  42.建立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依托“一网通办”总门户,建设“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专栏”,统一办事入口;
在线下开设“专窗”受理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事项。(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市民政局、各区、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

  九、加强“一网通办”运营管理和监督考核

  43.加强“一网通办”日常运行管控。优化现有平台架构体系,持续提升平台整体性能及高可用性,定期开展应用切换演练。加强接入系统管理,进一步规范事项接入、上线发布流程。加强应用系统监控,对“一网通办”平台及各接入系统运行情况实时监控预警。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保障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平台安全防护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区、各市级相关部门)

  44.快速迭代“一网通办”服务功能。加强“一网通办”运营管理,结合网站访问数据分析,紧跟公众需求热点,查找服务盲区,策划系列专题,优化迭代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体验度。(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级相关部门、各区)

  45.强化“一网通办”安全保障。建立“一网通办”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安全责任主体、划分安全职责边界,对攻击、侵入和破坏政府网站的行为以及影响政府网站正常运行的意外事故进行防范,确保网站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定期组织开展“一网通办”网站的渗透测试工作,建立安全与绩效相关联的部门考核评价制度。(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中心、各市级相关部门)

  46.健全问题发现处置机制,加强评估考核。丰富用户“找茬”、专业测试等问题发现渠道,依托“一网通办”总客服派单处理,完善问题处置机制,提升响应度,提高解决率。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效能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加快“一网通办”电子效能监督系统建设。发布《2019年上海市“一网通办”评估工作方案》,加强对各区、市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开展“一网通办”工作的日常监督指导,进一步强化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突出考核重点关键任务,提高考核质量效率,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建立“一网通办”好差评制度,加强与第三方权威测评机构的合作,根据国家最新要求,定期对市、区两级“一网通办”工作开展评估。(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公务员局、市大数据中心)

  47.加强“一网通办”业务和操作培训。将“一网通办”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包括专项培训、新任公务员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网上培训等。加强市级部门对本条线业务培训的统筹协调,强化对一线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为“一网通办”创新做法打通操作层面最后一公里。(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公务员局)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篇4

“一网通办”系统移动终端电子认证项目
作者:田勇 张健
来源:《网络空间安全》2019年第01期

        摘; ;要:为构建贵阳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数字化、自流程化、智能化、可视化”,实现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一证识别”“一网通办”。项目试点为贵阳市工商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系统移动终端电子认证,采用人脸活体识别、基于公安部鉴别系统的OCR身份识别、手机运营商实名认证核查等多重技术手段确保身份的真实性。汇聚政府、企业、个体的各类基础数据,形成数据的金矿,为全国工商部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必将有效推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身份识别;软件开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17.1; ; ; ; ;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n integrated online e-governance in Guiyang and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digitization, self flow, intellectualiz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government services, the project will promote the "e-governance service" in Guiyang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integration . The platform implements the unified online real government service and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one card identification" and "One net business" for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masses online. The pilot project is the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of mobile terminals in Guiyang"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registration system. It uses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OC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real name verification of mobile operators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identity.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篇5

一网通办让政务平台全国“一家亲”

【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网络

【年(卷),期】2018(044)017

【总页数】2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将成为联通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高速公路枢纽和数据共享交换总线。”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出全面部署。

推进“一网通办”基于怎样的背景?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难点何在?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全国一盘棋,“一网通办”恰逢其时

目前,全国已建成31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30多个国务院部门建设开通了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其中,20个地区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以上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浙江、广东、贵州等地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在31个省级平台提供的22 152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中,16 168项已经具备网上在线预约预审功能条件,占比72.98%,平均办理时限压缩24.96%。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托平台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措施不断涌现。

在贵州省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吴志刚看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国已形成普遍共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纷纷以政务服务平台创新政府管理、优化政务服务。但不可否认,管理分散、服务系统繁杂、事项标准不一、数据共享不畅以及业务协同薄弱等问题的普遍存在,政务服务整体效能不强,办事难、办事慢和办事繁的现象依然存在。

《2016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2016年的全球排名为第63位,相较于2014年上升了7位,特别是在线服务指数上升到第29位。从这个排名看,我国电子政务水平已处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但与我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电子商务规模世界第一的地位相比,显然不够匹配。

推荐访问:发言 数字 材料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 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 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

本文标题: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范文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zhuantifanwen/dangjiancailiao/2467.html

版权声明:
1.文驰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一网通办和数字政府建设发言材料(范文推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驰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6-2024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16063874号-2